音乐真的可以治病吗

2023-11-21 10:43陈俊珺
青年文摘(彩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哥德堡夜曲变奏曲

陈俊珺

在药店售卖的“良药”

1741年,俄国驻德国德累斯顿大使凯塞林克患上了失眠症,请演奏家哥德堡找巴赫写一些曲子,好让自己在失眠时消磨长夜。不久后,巴赫写下了羽管键琴作品《哥德堡变奏曲》。

这部作品被后世钢琴家喻为“一匹人人都想驾驭的战马”,也是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宏的变奏曲之一。钢琴家朱晓玫曾经开玩笑说,这部作品应该在药店里售卖,因为它能让人找到平衡、舒畅和安宁的感觉。

《哥德堡变奏曲》共分32段,由主题、30段变奏和主题重现构成。这30段变奏仿佛是人生的30个章节,人生的各种经历都能在里面找到。

中国人或许是最容易听懂巴赫的。中国道家哲学里最高的境界是宁静,巴赫的作品中就有一种宁静的喜悦,没有大喜大悲,没有戏剧冲突,于平静中蕴藏着深沉的力量。

当年,凯塞林克大使用一只装满100枚金路易的金杯酬谢巴赫,这是巴赫一生中获得的最大一笔酬劳。如今,这首作品的价值早已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它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除了《哥德堡变奏曲》,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法国组曲》《英国组曲》等作品也都能够抚慰心灵,适合在烦躁不安或身体不适时聆听。

“泪眼望花花不语”

波兰作曲家肖邦一生写过21首《夜曲》。初听其中任何一首,都很难不被其哀婉、略带忧伤的旋律所吸引。事实上,肖邦的音乐性格有很多层面。

21首《夜曲》如同21个谜、21个秘密。肖邦向静谧的夜色倾诉着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对故国的悲痛、对爱情的向往,以及对自由的珍视。早期的《夜曲》悦耳动听。中期的《夜曲》和其早期的音乐性格很不相同:《夜曲》第48号之一有一种悲剧性在里面。《夜曲》第55号之二、第61号以及第62号的两首,是典型的肖邦晚期作品。那时候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一种充满自省的哲思在他的音乐中逐渐生长。第62号的第2首是肖邦最后的《夜曲》,透着一种“泪眼望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无奈与悲凉。

在肖邦生活的年代,肺结核在欧洲肆虐。长期乏力、持续咳嗽、呼吸不畅、神经疼痛导致肖邦常常无法工作。在生命的最后10年里,他写下了《降b小调奏鸣曲》《b小调奏鸣曲》《f小调幻想曲》《幻想波兰舞曲》《船歌》等杰作。这些都是来自他灵魂的声音,给后世许多听众以精神上的抚慰。

“暗香浮动月黄昏”

德彪西一生都在与不佳的健康状况作斗争,他的音乐想象力却健康而丰富。聆听德彪西的作品,不必试图像听流行音乐一样哼出他的旋律,不妨放弃对旋律的跟踪,静心聆听音色之美,感受光影之美,听着听着,不仅身心会得到放松,五官似乎也会被随之打开。

《水中倒影》选自德彪西的《意象集》,作曲家用有声之音写出了无声之寂静。樂曲开始时,浮动的和弦犹如潺潺流水,中间的旋律喻示着水中倒影。一系列滑音和弦像一阵柔和的微风。缓慢的主旋律在不断变幻的和声衬托中,刻画出水中倒影的清澈轮廓。德彪西如同印象派画家那样层层叠叠细腻地描绘着,而听众则仿佛长时间注视着倒影,感受它在光线中的变化。

《黄昏中的空气与香味》创作灵感来自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黄昏的和谐》:“每朵花宛如香炉散放芬芳,声音与馨香在暮霭中回荡着,忧郁的圆舞曲和慵懒的昏眩……”用音乐描绘味道,是德彪西非常擅长的。聆听这首曲子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诗:“暗香浮动月黄昏。”

李青鸾//摘自2022年12月30日《解放日报》,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哥德堡夜曲变奏曲
民歌主题变奏曲
月夜曲
爱心夜曲 (女高音独唱)
心情变奏曲
跑过哥德堡半程马拉松 更懂Volvo说的北欧幸福观
快乐新年
Way Out West音乐节10周年狂欢
春日条纹变奏曲
快乐新年
老棉裤变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