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小姐”到“孙夫人”

2023-11-21 00:23王秦怡
青年文摘(彩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宋庆龄孙中山

王秦怡

那个少女有点特别。

她留着略显稚气的齐刘海,面对镜头却没有一丝慌乱,目光沉静且清澈。一身丝制的旗袍长及膝部,旗袍宽宽大大,整体轮廓仍是清代晚期的宽身造型,但袖子明显收紧、改短,露出手腕。少女身后是古朴的家具。

这一切显示出她家庭条件优渥,生长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

这是10岁左右的宋庆龄。她的母亲倪桂珍毕业于教会学校,父亲宋耀如从海南农家辗转到美国当学徒,回国后成为一位成功的实业家,一直默默支持革命,被孙中山尊称为“革命的隐君子”。1902年,宋庆龄9岁,父母将她送入上海第一所外国教会女校——中西女塾就读。

校舍位于汉口路、西藏路附近,这一带五方杂处,华洋混杂,是当时上海思想最活跃、文化最繁荣的城中心。从中西女塾往南去是被誉为“上海出版大街”的福州路,报馆云集,新旧书肆林立,理想主义、爱国主义、革命主义、民主主义等各种新思潮在这里涌动。往西步行不到一刻钟,就是鼎鼎有名的张园。从1902年至1907年,在宋庆龄就读中西女塾时期,张园先后掀起拒俄运动、抵制美货运动等多起大型集会。

如今没有实际材料证明这些集会对宋庆龄有什么影响,但9岁至14岁正是宋庆龄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毫无疑问,那些发生在她身边的事件、演说、学说,一定会对她产生相当深刻的影响。相比之下,大她4岁的蔼龄,已比较理智;小她4岁的美龄,还比较懵懂。宋庆龄一辈子都在追求革命胜利、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其根就扎在中西女塾读书阶段。

中西女塾学费昂贵,住校学生每月学费5元,伙食费5元,学琴、笔墨纸砚另外收费,相当于同时期一个上海普通工人的月薪。学校有3门课是必修的,即英文、算學与圣道(宗教),高年级开设地理学、天文学、历史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等课程,所有理科课程基本上用英文教授。按照学校规定,学生年满13岁才必须住校,但宋庆龄9岁入读便住校了。

1 9 0 7 年夏天, 1 4 岁的宋庆龄通过了清政府的选拔考试,第一次远离上海,考入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她没有像其他留学生那样感到种种不适。同学们回忆,宋庆龄显得比她的年龄成熟,总是埋头在读成年人的小说、传记和历史类书籍,还悉心照料着比她小4岁的妹妹美龄。

此时的中国正经历巨大的变化。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布中华民国成立。不久,宋庆龄接到了父亲的来信,信中附了一面崭新的中华民国五色旗。性情一向温和的宋庆龄竟把象征清政府的龙旗扯下来,踩在脚下,欣喜地挂上五色旗,大声欢呼。

这年4月,宋庆龄在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校刊上发表《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一文,热情赞颂辛亥革命,说“四万万人民从君主专制制度的奴役下解放了出来”“革命已给中国带来了自由和平等”。她的心中升腾起对中国未来的希望,“一旦中国醒来,她将推动整个世界”。那么,中国妇女在这场行动中扮演什么角色?转年,宋庆龄写出一篇《现代中国妇女》,认为女性留学生“由于受过更高层次的教育,她们比其他国家的大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为了共同的幸福,她们要比别人承担更多的义务”。

这种时代责任感促使她奔向孙中山。1913年,在武装讨袁的“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遭到通缉,被迫流亡日本。一直全力支持孙中山革命的宋耀如也举家追随,他写信给二女儿,让她毕业后从美国直接前往日本,和家人团聚。就这样,在孙中山革命事业的低谷期,宋庆龄来到了孙中山的身边,接替要结婚的宋蔼龄担任其英文秘书。尽管她的工作繁重紧张,要翻译英文、处理函电、对外联络;尽管此时的孙中山是一个流亡客,既没权力,又没金钱,革命前途叵测,但宋庆龄充满干劲。在1914年11月写给妹妹的信中,她坦承心迹:“我从来没有这样快活过。我想,这类事情是我从小姑娘的时候就想做的。我真的接近了革命运动的中心……我能帮助中国,我也能帮助孙博士。他需要我。”

宋庆龄的聪慧与美丽,深深地吸引了孙中山。孙中山非常信赖宋庆龄,把通讯密码都交给她保管。流亡日本期间,孙中山暂居在挚友梅屋庄吉的宅邸中。梅氏的女儿曾回忆,当宋庆龄在弹奏钢琴独唱的时候,孙中山对别人做了一个“保持安静”的手势,“一直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宋庆龄”。他们去参观博览会、兵器馆,逛樱花大道,看电影,如果天色晚了,那就看荷花池中的倒影。宋庆龄写信给美国好友阿莉,叙述这些美好时光,“在月光皎洁、星光灿烂的夜晚,这里像梦幻一般的可爱,促使已逝岁月的美好回忆再度涌入人们的脑海。”

1914年11月,宋庆龄回到上海,身在日本的孙中山的感情起了微妙的变化。“他看上去一直没有什么精神……他是非常喜欢读书的人,书虽然翻开着,但孙先生始终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不止这样,连吃饭也没什么食欲。”梅屋庄吉的夫人反复询问,孙中山才吐露心声,坦言自己爱上了宋庆龄:“遇见她,使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了爱情,体会到了相思的痛苦以及恋爱的那份喜悦。”之后,孙中山常常给她写信,得知宋庆龄正在学习中文,便赠送她中国文学和当代政治方面的书籍。

“不知不觉渐渐地被他所吸引”,所以,当孙中山请求和她结婚时,宋庆龄同意了。1915年10月,她郑重地告诉父母:她要跟孙中山结婚!父母非常震惊:这个人刚离婚,比女儿大27岁,是自己畅谈革命事业的最好的朋友!宋耀如大发雷霆,倪桂珍则一直流泪,在一阵混乱的争执中,宋庆龄晕了过去。不久,家里便为她找到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宋庆龄被困在上海,她意识到父母决不会同意她的婚事。

10月下旬,一个天蒙蒙亮的清晨,趁着父母还没有醒,她留下告别字条,在女佣帮助下逃出家门,奔赴日本,独立地选择了自己的婚姻,成为那个时代中国女性婚恋自主的先声之一——她的出走震动了上海乃至中国的上流社会。“因为像我这种家庭的女孩子是从来不解除婚约的。”宋庆龄说。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和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宋庆龄22岁,孙中山49岁。她写信给美国的阿莉,说自己“勇敢地克服了我的惧怕和疑虑而决定结婚了”,是“热情的小革命者”,“从他那里学到很多学问,我们更像老师和学生”。即使结婚一年半之后,她仍说“我对他崇敬之心依旧”“现在非常幸福”“特别是当幸福包含在使所有你周围的人都能愉快地生活的共同愿望中”。

宋庆龄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非常有主见,她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勇敢去做的决定。在此后近10年的婚姻生活中,她不仅是一位妻子,也是孙中山最信任的秘书和助手,是他工作班子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

黑仔//摘自《环球人物》2023年第3期,本刊有删节/

青年宋庆龄在看书

宋庆龄(右八,黑衣)与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的同学们。“K”字图案在希腊语中代表友谊

1924年,孙中山、宋庆龄北上抵达天津

猜你喜欢
宋庆龄孙中山
宋庆龄,三城记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孙中山新探》序言
孙中山的绰号
宋庆龄
养女眼中的宋庆龄
困扰宋庆龄一生的疾病
辛亥革命后的宋庆龄与日本
宋庆龄与养女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