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夏媛媛 图|本刊记者 虞向军
在浙江松阳县,艺术正与乡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活化利用修缮好的老屋、激发古村落新活力的有效途径。
2018年4月,浙江省松阳县启动“百名艺术家入驻乡村计划”,面向全国各地艺术家广发“英雄帖”,挖掘有情怀的艺术家人才入驻,推动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艺术助推传统村落的发展。
“艺术家们把艺术带进乡村,有的以艺术的方式改善村容村貌,为村庄带来人气;有的帮助村民开展艺术创作,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有的以文化创意推动农村手工艺、土特产走出去,激发出了乡村新的活力。”松阳县宣传部部长李巍说,在松阳,艺术正与乡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活化利用修缮好的老屋、激发古村落新活力的有效途径。
2018年,当北京玖层美术馆馆长杨洋第一次走进松阳县叶村乡横坑村膳垄自然村时,便笃定要在这里开一个美术馆。
到膳垄之前,杨洋已经看了很多村子,“一下子被膳垄的灵气、质朴感染”。青峰环抱,飞瀑流泉,村尾屹立的百年廊桥和老樟树,一幢幢呈阶梯式依山而建的黄墙黑瓦土房,让她忍不住想留下来。
在考察中她发现,相比于其他古村,膳垄很小,房屋大部分空置,村里只有20多位老人留守。当看到立于竹山上的三排破旧的土屋时,“就在一念之间,想在那里建一个美术馆”。
杨洋心中的美术馆必须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融,符合当地风貌,含有当地建筑木作、石作、夯土、黛瓦的元素,“它应该如同从土地里长出来的,而不是舶来品”。2019年3月,杨洋从膳垄村村集体接手三处闲置房屋,请来北京设计师陆翔和国家级非遗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胡淼,历经4年多的修建,取名为“玖层云水”的美术馆落成。
有了“文艺范儿”,膳垄吸引了全国各地前来观光打卡的游客,同时也吸引了同济大学、华侨大学等一批高校与横坑村签订了校外实践基地合作协议。膳垄村村民周水金说:“曾经的村庄一到晚上黑漆漆一片,艺术家们的到来,把整个村子都点亮了。”
除杨洋以外,浙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杨晓金、国家一级美术师张明等一批艺术家陆续“落户”松阳。他们将艺术植入乡村,让沉寂许久的古村落“活”了起来。近年来,松阳县“百名艺术家入驻乡村计划”已累计签约入驻艺术家78人、工作室33个,涉及美术、传统手工艺、文学、建筑和文创等类别,形成了叶村乡斗米岙村、竹源乡后畲村等艺术集聚片区。
松阳县叶村乡南岱村坐落于南岱山之南,虽然有着丰富的古村落资源,但是由于交通不便、地理位置偏远等问题,曾长期发展受限,成为被人遗忘的村落。
陈家铺村的一家出售原创工艺品的店铺
图1 孙迎盈向来访者介绍村民参与创作的伴手礼
2019年,在中国美术学院夏克梁教授入驻南岱村的带动下,一大批手绘艺术家纷纷加入,开始了“手绘南岱”系列作品的创作。被称为“画家村”的南岱,成为艺术写生、摄影采风、文艺创作的基地。
在松阳,“艺术乡建”的作用不仅在于增加人气,还在于破解山村增收难题,将乡村“闲产”变“资产”。
2022年,南岱村与当地传媒文化公司签约合作,在原有的工作室基础上,打造集原乡民宿、写生创作、艺术培训、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南岱问山”写生基地项目,并建立南岱手绘艺术共富工坊,通过“保底+分红”的合作经营模式为村集体经济创收。从2018年至今,26名艺术家入驻该村,来南岱村的写生人次已达2.2万人,不仅带动村民增收40余万元人民币,更盘活了村里的16幢闲置农房。短短一年后,村集体已因此获得17万元经营性收益。“南岱问山”写生基地项目负责人阙杨战说,希望能够为松阳聚人气、留人才,用艺术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南岱村的“艺术气息”也吸引了直播团队入驻。他们将直播间搬进南岱村,成立电商直播共富工坊,直播卖当地农产品,开播当月销售额高达120万元,带动本地村民30余人就业,人均月增收2000余元。
村民是乡村的主体,艺术乡建的过程也体现了“人”的观念转变的过程。在松阳,在艺术走进乡村时,村民们从最初“啥叫艺术”的朴素追问,到现在对各种艺术形式参与其中。在这方面,三都乡松庄村提供了样本。
松庄村距离松阳县城约20公里,是一座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传统古村落。走进松庄村,一间名为“村口的涂鸦”的乡土画展室让人眼前一亮。这间由老屋改造成的画室陈列着25件水彩、油画和书法作品,所有作品都是村里爷爷奶奶和民宿里的年轻员工一起创作完成的。
2017年,“桃野”民宿品牌创始人孙迎盈从上海来到松庄村开了一家民宿。她注意到,平时的村里常住人口不足80人,多数是老人。看着村里几乎每年都有老人离世,孙迎盈想带着这些爷爷奶奶做点新鲜的事。于是,闲暇之余,“桃野”的员工邀请村子里的老人一起画画,用果蔬拓印的方式,将青椒、土豆、菜心和茶叶等蘸上颜料,印在纸和画布上,形成一幅幅原生态又充满童趣的画作。
依托于“桃野”民宿,松庄村从2020年起开展了全球艺术家驻留计划、“无恙”巡回艺术展、“村口的涂鸦”村民绘画艺术展等活动,让村民参与艺术创作,吸引了插画、摄影、雕塑等十多位艺术家驻留村中,为村里人带来了一股文化气息。
2022年5月,“村口的涂鸦”美术馆里的作品陆续被用于香氛、桃胶、土茶等农创产品的包装。“每卖出一份伴手礼,我们都给村民一份专属他们作品的分红。”孙迎盈说。
昆明理工大学讲师刘琪表示,艺术乡建的最终目的是增强村民的文化自觉,真正唤醒沉睡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