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吴建军 宋光辉 焦军伟 翟二华
为进一步突出大粒樱桃的经济优势,推动大粒樱桃种植业的转型以及新安县整体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本文基于大粒樱桃的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出发,整理出几点科学、有效的实践措施。
新安县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地区,整体介于东经111°55′~112°19′与北纬34°36′~35°05′之间,总面积1160km2。新安县气候适宜、四季分明,属于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雨水与光热资源充沛。新安县的土壤质量较高,具备种植大樱桃的基础条件,其所生产的大粒樱桃也具备风味独特、单果个体大、净重高、含糖量高、耐储存、经济效益好的优势。得益于较好的基础条件以及政府大力支持,现阶段新安县已经成为了豫西区域最大的樱桃种植县,其所掌握的技术也日益成熟、先进。截至2022 年底,新安县大粒樱桃的整体栽种面积已经超过了23000 亩地,全县境内共有1 万余户专职种植人员。依托于先进的种植管理理念以及栽种技术,通常情况下,大粒樱桃平均每棵树可采收10~50 斤成果,一亩地可收获400~2000 斤,结合10~20 元每斤的市场价进行估算,种植大粒樱桃平均每亩地的经济效益在6000~30000 元左右。
(1)园地选择方面
大粒樱桃的果园应选择具备朝阳、排水与灌水便利、不易受霜冻侵害等特质的山坡地,并且选用土层厚度要高于50 厘米,有机质含量高于1%、pH 值在6.0~7.5 的沙壤土、黏土或壤土地更为佳。
(2)大粒樱桃品种选择方面
基于新安县气候、地理环境特征以及大粒樱桃产业需求出发,尽量挑选具备净重高、产量好、品质上乘、抗逆性强的樱桃品种。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早、中、晚熟品种的搭配。明确种植品种后,进一步加强大粒樱桃苗木的检验与甄别机制,务必选用高于1.3 米、根系较为发达且枝条粗壮、无明显病虫害的优质苗木。为更好地保障成活率,还需要尽量选择2 年生的大苗或是3~4 年生的成年树苗进行移栽。
将种植园内的土壤深耕平整后,根据种植园的地形合理设计樱桃栽植的株行距,通常情况下可选择每间隔4 米,挖规格为1 米宽×0.8 米深或长、宽、深皆为0.8 米的栽植穴。开沟过程中挖出的表层土与心土需要分区域放置,挖好沟后施入基础肥,填平后封土形成营养带。根据种植面积确定基础肥的施加量,通常情况下,每亩田地需要施加有机肥3000 公斤左右。全园施肥结束后需要进行浇水灌溉作业,以为后期的栽植工作夯实基础。
(1)明确栽植时间
综合新安县的气候条件而言,大粒樱桃更适于春栽,在气候适宜情况下也可进行秋栽,春季最佳的栽种时间通常在每年的3 月中下旬,针对回暖慢的春季可适当延后栽种时间。而秋季的栽植时间以树木落叶后、土壤封冻之前的10~12 月为佳,过程中需要同步落实越冬管理工作,用以提升樱桃苗木的成活率与保存率。
(2)规划栽植密度
结合种植园的立地条件、土壤肥力、灌水能力以及大粒樱桃苗木的品种、质量、类型等明确栽植密度。在各方面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推荐采用乔化砧木的株行距为3~4 米×4~5 米,平均每亩地定植33~56 株苗木;在采用矮化砧木亦或是长势弱、基础差的苗木品种时,可适当调整其株行距为3~2 米×4 米,平均每亩地定植56~83 株苗木。
(3)栽植方法
结合既定的株行距挖60 厘米见方的种植穴,将挖出来的土壤与优质有机肥、磷酸二铵(50 克左右)、周边碎树叶、杂草以及碎秸秆等物料均匀混合后放置一边备用。在种植穴根系深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回填,而后将苗木稳定置于植穴之中,确保苗木的原土层与地面齐平。将苗木的根系舒展开来,利用事先混合好的土壤回填至根系周围,直至回填土略高于地面,人工踩踏夯实后浇透水。科学观测土壤含水量,如若栽植后10~15 天内干旱无雨水,则需要进行人工灌溉,以促进苗木成活。
(1)土壤管理
①在苗木生长期间出现降雨或人工灌溉作业后需要及时中耕松土,以确保种植区域土壤的疏松度,结合大粒樱桃的种植需求,中耕松土的深度维持在5cm 左右即可。提倡行间生草,行内覆盖的养护管理方式,过程中需要落实全方位、长时间监测,做到及时发现并解决果园生草问题。针对苗木生长过程中的杂草问题,通常可采用人工除草、地膜压草以及果园覆盖三种方式解决。
②秋末冬初期间对种植园土壤进行扩穴深翻处理。定植穴的边缘出发,向外挖一个规格为50 厘米宽×50 厘米深的环状沟。重点剔除环状沟之中的石块,施加农家肥,根据种植时间逐年扩大环状沟的规格,直至相邻的两棵樱桃树之间深翻沟相接。
(2)施肥
①不同树龄的樱桃树所需施加的肥料也需要进行适当调整。3 年以下的幼龄树需要以氮肥为主,酌情施加磷肥;3~6 年生出果期的樱桃树需要加强对氮肥施加量的控制,同步增加磷肥与钾肥的施加量;7 年以上的盛果期樱桃树需要根据其树龄逐年增加氮磷钾3 种肥料的施加量,同时加强对秋季施肥以及春季施肥两个关键时期的重视。
②每年9 月份至落叶前的一段时间需要施加1 次基础肥,秋季基础肥的用量占全年基础肥用量的70%左右。结合种植园的实际情况,可择优选取基础肥的种类与配置,通常情况下对大粒樱桃生长影响更好的基础农家肥料有腐熟人粪尿、家畜粪肥、豆饼等有机肥料。结合不同樱桃树的生长周期,所需施加的肥料也不宜相同,其中幼苗阶段的樱桃树,通常每棵树须施基础肥25~50 公斤左右;盛果期平均每棵树施加基础肥100 公斤左右。
③苗木移栽成活后需要根据种植所在地的降雨量进行及时的排水、灌水管理。面向樱桃树的不同生长阶段需要增加不同种类、程度的肥料。
定植当年:春季定植后的樱桃树于当年的5 月上旬即可判断其成活率与成长效果。明确樱桃平均每25 天追加一次以氮肥为主的三元复合肥,每次每棵樱桃树施加100~150 克肥料即可。
2 年生樱桃树追肥:萌芽期前后平均每棵樱桃树追加以氮素为主的三元复合肥250 克,而后于本年度的5、6、7 月份进行再次追肥,平均每棵樱桃树每次追加150 克肥料即可。
3 年生樱桃树追肥:萌芽之前,在距离樱桃树树干70 厘米左右处开挖环形浅沟,同步追加氮磷钾各15%的复合肥,平均每棵樱桃树追加200 克肥料。5 月份进行一次重复追肥,6 月份过后根据樱桃的具体长势判断是否需进行持续追肥。
4、5 年生樱桃树追肥:这一阶段的樱桃树已基本定型,因此需要以保障樱桃树营养供给、促进花芽形成原则施加少量的磷肥与钾肥。
④种植工作开展后,需全程落实樱桃树的养护工作,根据樱桃树的具体长势。进行叶面施肥。花期开始前,在樱桃树叶面喷洒0.3%的尿素;花期喷0.3%的硼砂结合100 倍磷酸二氢钾液;果实膨大直至果实着色期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喷洒2~3 次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樱桃树落叶前需要喷洒0.2%的尿素以及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落叶期间需要喷加5%的尿素以及0.2%的硼砂。
(3)修剪
幼苗定植并成活后,在苗木成长至50~60 厘米高左右时进行摘心作业,重点顶部。顶部10 厘米左右的新生嫩芽,确保其能够二次分枝。嫁接苗木第一年,在樱桃树主枝成长至80 厘米左右时,需要修剪至60 厘米,侧枝成长至60 厘米左右时,需要修剪至40 厘米;2 年生苗木次枝生长至40 厘米左右时需要修剪至25 厘米。
(1)预防霜冻
首先需要加强对樱桃种植区域天气预报的关注,一旦发现有暴雨、霜冻、降雪等极端天气,需要事先做好灾害预防准备工作,尽量避免各项灾害问题对樱桃的影响;其次要适当推迟大粒樱桃的发芽期与开花期,保障其免遭遇晚霜冻灾害,可利用早春合理灌溉、萌芽前全树喷洒0.1%~0.27%青鲜素液等方式推迟大粒樱桃的开花期,同步提升樱桃的坐果率,达到保花保果的目标。
(2)科学授粉
在大粒樱桃的花期阶段可采用蜜蜂授粉、壁蜂授粉以及人工授粉等措施。
①蜜蜂、壁蜂授粉:蜜蜂群的质量决定其数量,平均每十亩地放置一箱蜜蜂,如若蜂群整体质量较弱,则要适当提升其数量,采用蜜蜂授粉的过程中需暂停喷洒农药;相较于蜜蜂而言,壁蜂的授粉效率更高,平均每头壁蜂每天能完成上万朵花的授粉工作,因此每亩地放置80 头~100 头壁蜂即可。
②人工授粉:在气候条件恶劣、授粉情况不佳等情况下,可以采用人工的方式将樱桃花粉传送至樱桃花柱头之上,用以提高樱桃花籽实率,在有需要的情况下,采用人工授粉的方式也能够控制樱桃的产量与种类。
(3)其他管理
为保证大粒樱桃的成果质量与最终产量,需要重点预防种植园周边鸟群、野兽等对大粒樱桃的影响。可将稻草人、仿生野兽模型等悬挂于树干之上,辅以用播放相关野兽叫声的音频、架设防护网等方式,将樱桃树保护起来。杜绝周边野兽对樱桃的影响。
(1)主要症状
流胶病具有生理性、病理性两种。感染该病症后,大粒樱桃的树体会出现显著的病症状态,如若未能及时发现病症并采用针对性的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粒樱桃的树体皮层以及木质部会逐渐呈现褐色腐朽状态,而后期会逐渐枯萎,直至枝干枯死。造成大粒樱桃树体生理性流胶的主要原因有机械损伤、暴晒、水肥管理不当、冻伤等,而造成病理性流胶的主要原因在于病菌感染。病情的诱发原因以及影响程度与大粒樱桃的土壤条件、种植所在地,气候条件、灌溉、施肥等各方面皆具有一定关联,并且不同品种樱桃树抵抗流胶病的能力也有所差异,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择优选择防治措施。
(2)防治技术
首先需要增强樱桃植株整体的抗病能力。调整果园透光性与透风性、充分施加叶面肥、科学排灌水、合理设置种植密度等都能有效提升大粒樱桃植株的抗病能力。在修剪整形的过程中也要尽量减小树体的伤口,避免因机械性损伤所诱发的流胶病;其次需要做好清园工作。定期检测并刮除身体上的病斑,同时尽量做到伤口平整光滑。针对可能扩散的病害,可采用多黏类芽孢杆菌1000~1500 倍液体进行涂抹,针对修剪过后造成的伤口选用3.3%的甲硫·萘乙酸对进行涂抹,用以遏制病菌扩散;最后,针对已经出现的病斑,可使用1.8%辛菌胺醋酸盐500 克+70%甲基硫菌灵500 克+氨基酸水溶肥10 公斤适当喷涂于树干之上,同时要避免相关药剂接触大粒樱桃树叶片。
(1)主要症状
褐斑穿孔病为真菌性病症,病发时重点损伤樱桃叶片,特殊情况下也会对樱桃的嫩芽以及果实造成影响。该病症常起于5、6 月份,7~8 月达到峰值。初始表现为樱桃叶片正面的针形小斑点,随着病菌的扩散,其病斑也会逐渐扩大形成直径为25 毫米左右大小的棕色、褐色斑点,而后叶片中心的病斑会逐渐干燥、剥落,在叶片上方留下边缘平滑的穿孔病症。进而引发早期落叶,对樱桃新叶片的产生、开花乃至结果都有一定影响。造成褐斑穿孔病症的主要原因通常与种植园所在地的降雨量有关。随着春季温度的升高以及降雨量的增加,过量的雨水会加剧病菌分生孢子的扩散,越是虚弱的樱桃树,在频繁降雨、低洼积水等问题的影响下其发病率就越大。
(2)防治技术
首先需要加强对樱桃树的管理。合理修剪树型,及时除掉樱桃树多余枝条,用以改善樱桃树整体的透光透风条件。控制氮肥、磷肥、钾肥的用量,适当增加有机肥,提升樱桃树的抵抗力,遏制病虫害的蔓延。结合冬季清园工作,全面清除无用枯枝、烂果,降低病菌的越冬概率。其次,需要落实化学防治工作。针对受影响情况较为严重的果园,需要在樱桃树落花期后及时喷洒10%左右的多抗生素1000~1500 倍溶液,辅以80%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溶液,结合果园病虫害具体情况,以7~12天为间隔喷洒相关药剂,情况有所好转后可酌情降低喷洒频率。
(1)主要症状
斑翅果蝇是众多病虫害中对樱桃影响最为恶劣的昆虫之一。在种植地区气温回暖至22~28℃左右时,大量的成虫会利用产卵器划破樱桃表皮,而后在樱桃果肉中产卵。而后又会以樱桃果肉为食进行生长发育,最终导致樱桃果肉逐渐软化腐烂,无法售卖。并且,化蛹期的果蝇会大量聚集于被害樱桃的果皮表面,只有少数会入土,严重影响樱桃的外观与可食用性。
(2)防治技术
一是加强对果园落果清理工作的关注,针对园内落果、烂果、腐败枝叶等需要做到随时检查,随时处理,避免落果中残留的果蝇幼虫对其他樱桃成果造成影响。二是需要进行成虫诱杀。以樱桃果实5%的成熟率为标准界限,达到标准后需及时制作成虫诱杀装置,可重点参考糖酒醋液诱捕器,选择大小适当的红色水盆作载体,在水盆中以1∶3∶1∶6 的比例混合糖、酒、醋、水(为达成最好的诱杀效果,其实最好选择红糖、陈醋以及苞谷酒)。按比例配置完成后,将水盆悬挂在樱桃树透风、透光处,高度在1.2~1.5 米左右即可,平均每公顷悬挂40~70 盆诱杀器便可达到较好的有斑翅果蝇防治效果。三是需要在果实采摘后的7 天之内完成阿维菌素等化学农药的喷洒工作,全面消杀,果园内可能存在的斑翅果蝇及其他病虫害,有效降低虫源基数。四是加强生物控制。加大对果蝇天敌的保护力度,适当培养、引进捕食性天敌,以相对无公害的方式遏制果蝇的滋生。
总之,为有效保障大粒樱桃的质量与产量,相关种植人员应加强对种植技术的研发,同步加大对病虫害的监测力度,辅以切实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针对大粒樱桃栽种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判断、早解决。全面杜绝落后技术以及病虫害对大粒樱桃种植产生的影响,使其能够兼具良好的产量、质量以及外观、风味,为种植户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步推动地方经济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