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志 吴明辉 高荣庆
(1.常州市金坛区教育局,江苏 常州 213200;2.常州市金坛区直溪镇社区教育中心,江苏 常州 213200)
如何培养担当乡村振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全方位提升“农博士”“土专家”“田秀才”“新农人”等乡村人才的专业素养是必由之路。从苏南县域社区教育服务“三农”示范基地建设的具体实施来看,无论是强调为现代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提供外部保障或支持的“外援式”渗透,还是主张通过农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自身发展的“内生式”改进,往往缺乏系统的战略思考和具体的实施路径,没有真正触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可持续发展根本,这也是金坛实施“乡村人才孵化基地”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严峻考验。
近年来,社区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逐渐成为金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重点,把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作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项目,强化了县域内社区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与综合利用。尽管“示范县”创建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但县域内社区教育依然存在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培训质量考评不科学、城乡融合发展不均衡等诸多突出问题,加快县域社区教育高品质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
随着苏南县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选择远离农村,尤其是本地生源的高校毕业生返乡率低,造成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农业人力资源、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使乡村人才严重短缺,导致农业发展、农村管理、农民培训等方面后继乏人。在调研中发现,金坛撤市改区后,全区127个行政村配备的1021人村干部,平均年龄高达45.9岁,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4.2%。在金坛创建“国示范县”时,从事“三农”工作的人才总数占全区人口总数的18.9%,其中,农林牧业人才总数仅占人才总数的16.3%,而且不同行业、乡镇之间人才资源分布极不平衡(见表1),说明了全区乡村人才的规模、素质、结构存在严重问题。
表1 金坛区不同行业乡村人才资源分布情况(摘自“国示范县”自评报告)
无论是社区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在乡村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盲区,因生源劣势涉农专业结构弱化,未能从招生对象、基本学制、专业类别、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教学管理、考试考核、教学保障等方面形成体系,特别是在公共基础、专业核心和能力拓展等三大类课程的设置和选择上,难以凸显服务涉农产业。金坛区域内的高职校(含五年制高职、开放大学等)、职业中专学校(含技工学校、社区培训学院、乡镇成人技术学校等)涉农专业方向所开设的课程数逐年被压缩,参照《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中与经济管理类、农业工程类、种植类、养殖类相对应的课程内容绝大多数为选修课程。中专、高职涉农毕业生大多选择到城市进行非专业类工作,就是流向乡村工作的也极不稳定,“三农”工作需求的专业人员与职校生就业期望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难以化解[1]。
通过对金坛区9个乡镇(街道)所属的65所普通中小学随机抽取的20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1994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表2中的数据显示,全区职业启蒙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初中生严重缺失、小学生少之又少,而高中生主要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程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在调研中发现,受应试教育影响,金坛区从娃娃开始培养乡村工匠式人才的职业启蒙教育体系迟迟没有建立,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劳动技能性课程、职业体验性课程、乡土特色性课程等没有贴近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区域内的中小学生缺乏对现代新型职业农民的兴趣与认同,导致在结束义务教育之后立志于家乡发展的乡村人才梯队无法形成,加强县域普通学校学生的职业启蒙教育迫在眉睫[2]。
表2 对金坛区1994名普通中小学生是否进行过职业启蒙教育的调查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基础靠教育。金坛区委、区政府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在金坛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大力培养本土人才”等新任务。站在“乡村振兴与民族复兴”战略高度思考社区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自身价值,县域社区教育体系构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有基本的条件,而这些理念和条件共同构成了县域社区教育政策保障、平台建设、资源融合、组织培育等方面的新体系。
由于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县域社区教育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战略地位不够高,现有的职能部门协同育人等制度壁垒尤为严重,导致社区教育融会贯通乡村治理潜在风险太多。据儒林镇、朱林镇、直溪镇社区教育中心创建江苏省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示范基地的实践看,无论是从传统数量农业到新型质量兴农,还是从乡村旅游发展到满足城乡居民美好生活需要,健全更加合理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与现代制度,成为破解“为谁发展”“谁来发展”这两大“乡村人才危机”的有效途径。
作为“中国绿茶之乡”“中华绒蟹之乡”“中国花木之乡”“江南鱼米之乡”的苏南农业县,由于县域职业学校涉农专业“招生难”等因素,系统化、专业化了解地方特色资源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出现了区域性乡村人才“断崖式”缺失现象。在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中,更加体现出社区教育与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而社区教育的特点和性质适用于传承本土文化以及这个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生活智慧、家乡情怀。依托“互联网+社区教育”搭建传承优秀乡土文化的平台载体,把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研发成优质社区教育资源,为解决“谁来继承”“谁会继承”“谁愿意继承”的问题明确了方向[3]。
由于存在农场和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中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青壮年劳动力留农务农内生动力不足和“引才难、留才难”等现实问题,很多人难以理解系统培训“现代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意义,严重制约了乡村人才群体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现代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组织体系、方式方法、服务模式、成果运用等,需要依托更为关键的县域社区教育督导考评体系渗透本土文化,对战略评估控制要素促进乡村人才的系统性、结构性、关联性进行深度研究,寻找到乡村人才培训体系建设的基本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县域社区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前瞻性。
创新县域社区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培育并健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示范性”乡村人才孵化基地网络体系,把具有凝聚力、感召力与思想力的社区教育治理愿景转化为政府、学校、企业协同育人的具体行为准则,发挥“基地网”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人文交流等五大功能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孵化基地”建设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追求同频共振。重建的“政校企联动、产学研融合,家校社协作、农科教结合,城乡间互补、教学做组合”社区教育治理服务新体系,破除了不同领域协同育人的思想藩篱和制度壁垒;重构的“一条龙服务体系、一体化人才管理、一站式共享信息”现代服务网络新体系,促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现代制度自觉融入“基地文化”培育全过程,为新时代社区教育高质量融入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专业性的思想和方法论指导。
1.系统性重建协同育人管理机制。针对县域社区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非专业化问题,明确提出集统筹协调、决策实施、协商研究、服务指导于一体的结构化管理思想、品牌化推进路径,持之以恒地落实“咨询论证、协商研究、把脉诊断、反馈优选、决策实施”的专业化服务方式和科学化监管步骤。更重要的是形成政府部门政策引导、教育机构主体实施、涉农企业多元参与和各职能部门明确目标任务、厘清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要点的“一主多元、五步循环”协同育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例如,通过顶层设计图文式“乐学金沙”乡土课程建设规划等举措,健全了“党政统筹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管理体制机制和“职业学校(开放大学、社区培训学院)—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居(村)民学校”服务指导以及“技工学校、行业学校、民办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协同培训的“三级”服务网络,推进了一条龙、一体化、一贯制的服务体系。尤其是提出的“乡村人才孵化基地”等战略性要点和政策性建议,被金坛区委、区政府决策与管理部门采纳为“20项工程”文件核心内容,并转化成区域“乡村振兴”行动决策[2]。
2.整体性架构孵化基地运作模式。“乡村人才孵化基地”孵化项目、孵化模式、孵化团队、孵化品牌、孵化市场全部基于应用和实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实践,架构成的“三区”(校区、园区、社区)和“六链式”(供需链、效益链、产业链、产品链、执行链、利益链)双循环生态运行模式,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农科教结合“田间学堂基地”、产学研融合“车间实训基地”、教学做组合“坊间体验基地”,区域性营造了“处处有令人向往的学堂、人人是乐之不倦的学者”的制度环境和教育生态。例如直溪镇“健倡”乡村人才孵化基地以“红香竽种植”为核心专业,构建覆盖文化产品、农业产品、旅游产品、生态农业、创意体验等领域的乡村人才专业群,开设市场动作、农林园艺、休闲观光农业等相关专业,建立“宽口径、活模块”的乡土课程体系,采取长线与短线专业结合、主干与延伸专业贯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互补的策略,在关键能力建设、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科教融汇、投入机制、制度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突破。该基地研发的“巨村舞龙”“走进茶场”“红香芋种植新技术”等12项乡土课程或农民培训读本获江苏省一等奖、全国精品课程奖,并创建成江苏省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示范基地[4]。
用“明确而独特的教育哲学观、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和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等统整理念,坚持战略、需求和问题导向,开展“金土味,教育情,做有根的终身学习者”主题分析及其现实问题解决的调查、实证和比较研究。依托专业化人才、本土化课程、特色化品牌要求研发和开设“实用性”涉农课程,共建共享教育资源成果新平台,促进社区教育与现代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在问题与对策的思辨和改进中提升“人才资源”和“乡土课程”的研发品质。形成的“点上深化,面上拓展;典型引路,项目抱团”推进策略,推动全域乡村振兴“改薄”的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筑构的“一院、九站、多网点”资源交互新平台,实现全域城乡网络化学习“全覆盖”,解决涉农专业师资队伍和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结构化”问题,为乡村人才专业化发展提供更实用、更丰富的课程资源。
1.原创性构建乡村人才培养规格。以“发展乡村人才核心素养”为培育理念,明确青少年儿童职业体验的培养目标和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主、民间艺人及涉农新业态人员的培育规格,强调与本土特色、生活情境相联系的学习内容与行为表现,从专业理念中融入乡土情怀、从专业知识中融入乡土资源、从专业能力中融入产业振兴等三个维度,发展“乡村人才”自我教育意识、自主创新能力、自觉行动习惯、自由发展个性和自强不息精神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区域内职业院校(开放大学、社区学院、行业学校等)、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的办学定位与“孵化基地”的“五自”培养目标相吻合,与涉农专业、产业特色相匹配,实行一体化人才管理,促使“乡村人才”具有深厚乡土情怀、熟悉当地风土人情,扎得下根、弯得下腰,真正把心思用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上。例如,组建的能工巧匠进企业、非遗文化进校园、2+1工程进家庭、法制宣讲进村落、志愿义工进社区、五型作风进基层等“六进”孵化项目,赋予社区教育服务“乡村人才”管理以“真爱”而抚育、培育、教育的内涵,把“乡村人才孵化基地”的核心价值观界定为“因成就他人而成就自我”,强调德能并举,重点培养一批长技能、宽眼界、高格局的“田秀才”“农创客”“新农人”等乡村人才“领头雁”,形成“智慧型管理者”“复合型培训者”“创新型学习者”及其“后继者”的乡村人才梯队[5]。
2.前瞻性编制乡土特色课程体系。针对县域社区教育服务“三农”基地建设中存在的核心问题——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确立符合“农村休闲带、农业观光路、农民风景线”等体验性学习哲学和愿景的课程观,编制了职业学校学生“车间实训基地”的专业拓展涉农课程、社团选修涉农课程和普通中小学学生“坊间体验基地”的职业启蒙体验课程以及新业态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主、民间艺人、农创客等)“田间学堂基地”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能力拓展课程等三类涉农专业乡土课程体系,并实施“线上线下,共建共享,研训一体”的全时空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训。例如,金坛社区培训学院联合儒林镇水产养殖类、薛埠镇茶叶种植类、朱林镇畜禽养殖类的“乡村人才孵化基地”,瞄准特色产业,挖掘地方文化,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等文件要求,拓展旅游宾馆服务、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等4个省级现代化(专业群)“车间实训基地”,在共享2000多门网络课程的基础上,研发成“农机维修与保养”“稻田养殖河蟹技术”“苗木培育实用技术”“茶艺”等18门涉农专业课程和“园艺”“茶艺”“数字化渔场”“非遗项目传承”等校外拓展课程,体现课程目标的“生成性”、课程资源的“事件化”和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4]。
树立“农民至上”的教育培训观念,统筹乡村人才“三带”示范效应的诊断信息,寻找“乡村人才孵化基地”建设的关键因素,客观、理性地做好困难与挑战的分析。乐观、勇敢地寻找发展的优势与机遇,平衡好现实与理想、可行性与前瞻性、基础性与引领性的关系,用职业化标准优化战略研究、技能培训、质量评估的方式方法,形成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能考评新模式,促进乡村人才及其“后继者”可持续发展。构建的“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研制量表、规范实施、诊断分析、反馈修正”闭环考评模式,切实发挥督导评估的成果运用与指标数据的价值引领作用;实施的“寓导于督,以督促导,引导为主”考评策略,强调乡村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改进“一基地一量表”“一加法(实地)一减法(资料)”评估工具和方式,既提供了“乡村人才孵化基地”建设的质量评价标准,又为乡村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特色化发展指明道路。
1.科学性研制可持续发展评估要素。依据“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建立内部诊断、外部监管、审时度势相结合的控制机制,研制权责明确、设计科学、规范合理的战略评估体系,发挥“乡村人才孵化基地”在思想引领、文化教育、科技扫盲、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作用,变“培养过”为“培养成”,扶植、培育多元协同参与、同步持续发展的“学习共同体”。例如,开创性研制的《江苏省示范性农村社区教育机构建设指标体系》《金坛区乡镇(街道)社区教育工作督导考核细则》评估体系和《金坛区教育服务“三农”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考评细则等,重点攻克规划系统化、基地标准化、教师专业化、项目特色化、活动主题化、资源本土化、平台数字化、评估科学化等八个成功关键因素,为未来五至十年区域内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性的引领和专业化指导。具有县域社区教育特色的街镇督导《考评表》、阵地建设《记录表》、岗位职责《效能表》、富民基地《指导表》、月季例会《反馈表》、项目推进《自评表》、先进表彰《推荐表》、宣传报道《积分表》、网络资源《任务表》、教育机构《认定表》的“十张量表”,用指标引发展,用数据论绩效,用效能激活力,不断增强全体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岗位责任意识和向上精神,促进了县域社区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可持续发展。区域内涌现出4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乡镇、5个省级农科教结合富民示范基地、3个省级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示范基地和126个乡村人才孵化基地等典型案例,100%乡镇(街道)社区教育机构创建成江苏省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4]。
2.实证性检验成果辐射策略。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社区教育的“改薄”过程也体现出县域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成果转化的过程,从“六进”孵化项目职业体验的广泛传播阶段(决策者),到创业、创新、创优等“三创”职业农民精准培训的示范应用阶段(实践者),再到家训、家教、家风等“三家”主题教育文化渗透的扩大影响阶段(学习者),产生了具有区域特色的“被认知、被接受;产生需求、尝试体验;自觉应用、广泛推广”等三个阶段递进式成果推广最优效益。例如,依托“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成果展示与交流平台”“江苏学习在线”“常州终身学习在线”等,搭建成“乐学金沙——终身学习在线”“微信公众号”和泛雅课堂、信息化农业等数字化学习平台,构筑了“一院(区社区培训学院)、九站(街镇社区教育中心)、多网点(合作社、农场、村民学校等)”的终身学习“基地网”,开发数字化“云课堂”平台和“微课化”资源,丰富交互式学习“资源网”,推行“空中”课堂,发挥乡村人才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等“三带”作用,推广“三创”工程、“三农”基地、“三家”文化全时空乡村人才培训模式,实现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网络学习“全覆盖”。
依托“乡土人才孵化基地”助推县域社区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唤醒了“乡村人才”自我发展意愿、提升了“乡村人才孵化基地”主动发展品质、增强了“县域社区教育机构”勇于责任担当。其专业化管理思维、结构化课程内容、多元化督导评估等为苏南县域社区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金坛样本”,对县域(市、区)、乡镇二级政府推进“共同富裕”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健全了乡村人才孵化基地建设的教育服务新体系。构建的“终身学习者核心素养”(个人)、“服务性乡村人才学元群”(团队)、“一公里教育”(基地)等理论模型和组建的“政企联动、产教融合、城乡互补、资源共享”的战略合作联盟体,将创新体制机制和现代制度自觉融入“新传统文化”的培育之中,提升“乡土人才孵化基地”的县域社区教育影响力,形成多样性、层次性、动态性的乡村人才培养新思维。
2.搭建了适合乡村人才专业发展的共建共享新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赛证同步、双元耦合、三创共进、四融协同”的政府购买乡村人才培训服务举措,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实用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大农业实用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乡村人才培养力度,从而有效提升农村主要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全面提高乡村人才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让载体平台成为区域内农业科技的孵化器、实用技术的推广站、农民致富的引路人。
3.构建了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效能考评新模式。构建的德能并举、课程融通、多元协同的“人才+基地”育人方式,促进“政企校协同育人”“农科教融合资源”“研训评闭环督导”行动模式,将政策引领、项目设计、平台利用、资源研发、机构建设等研究成果转化成乡村人才振兴的“专业化教育服务”和“渐进式融通运用”,为苏南县域社区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提供鲜活素材和样本。
当前,苏南县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正处在关键时期,“乡村人才孵化基地”要为社区教育更好赋能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提供参考、积累经验,必须充分发挥引领辐射作用,不断在县域社区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践土壤中找到生长点,为实践层面的改进与变革起到更加重要的助推作用。
1.健全“六链”结构体系。坚持“协同联动、产教融合,问题导向、谋求突破,因地制宜、精准推进,以人为本、成果导向”原则,延伸教育链、打造人才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形成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求相适应、同社区教育组织机构相匹配的“乡村人才孵化基地”结构体系和区域布局,完善乡村人才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促进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
2.改进“三全”培训机制。创新“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多部门协同育人的培训工作机制,统筹不同领域“乡村人才孵化基地”的教育资源,建好一批具有“全员培训、全程跟进、全面提升”示范引领作用的综合性村级教学培训点,实施社区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从而更加全面提升县域社区教育机构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能力和质量。
3.完善“四级”服务网络。坚持“党的领导、分类施策;多元主体、分工配合;广招英才、高效用才;全面培养、强化保障”原则,建立以开放大学社区培训学院为龙头、以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以居(村)民学校或学习点为基础、以其他成人教育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四级乡村人才教育服务网络,探索“学分银行”在不同领域的成果存储和多样化应用模式,形成职继协同、学制灵活、体系开放的乡村人才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