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
我曾经两次到陕西攀登古称西岳的华山。第一次只走了一半路程,遇雨而返;第二次终于和朋友们一起登上了南峰。俯瞰群山苍莽起伏,仰望晴空天近咫尺,不仅想起北宋名相寇准题写华山的诗: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正是因为华山陡峭奇险,千年流传一句话:华山自古一条路。
1949年华阴解放前夕,国民党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兼陕西保安第六旅旅长韩子佩率残部百余人逃上华山,妄图凭借天险负隅顽抗。解放军在群众的帮助下,从黄甫峪攀上北峰,奇袭残匪,创造了智取华山的奇迹。以这一战绩为题材,1953年改编为故事影片《智取华山》,受到热烈欢迎。
智取华山的事实说明:其实华山两条路。只不过比起通常攀登华山的那条路,另一条路更加险峻,更加令人望而生畏,攀登起来更加艰难。可世界上的事,往往是走这第二条路、这非常人所走之路,取得了成功。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偷渡阴平”的故事。在曹魏灭蜀汉的战争中,魏军被蜀军阻拦在咽喉要地剑阁。作为魏军主力的东路指挥官钟会,接受西路指挥官邓艾的建议,由邓艾率军从阴平偷越,袭击涪城。阴平与剑阁相隔百余里,是氐羌民族居住区,崇山峻岭,行走艰难,蜀军根本没有设防。邓艾从沓中出发,通过阴平小道,直扑涪城。涪城守将马邈面对从天而降的魏军,不战而降。魏军连下涪城、绵竹,逼近成都,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京剧《奇袭白虎团》是根据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真实战例改编的,该剧在“宣誓出发”一场中,志愿军某部王团长有一段唱,头两句是:“趁夜晚出奇兵突破防线,猛穿插巧迂回分割围歼。”“猛穿插,巧迂回”几乎概括了古往今来战争的一个规律,即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也就是《孙子兵法》上说的“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而出奇制胜的一个法宝就是走小路,走难走的路,甚至走没有人走过的路。当年红军在中央苏区二次反“围剿”时,红三军集结于东固地区待机歼敌。5月15日黄昏时分,红军总部截获了敌人第二十八师的明码通话,得知该师第二天早晨从富田出发去东固。这绝对是伏击歼敌的好机会,但前提是必须赶在敌人前面,才有机会在最佳地点设伏。而尽人皆知从富田到东固只有两条大路相通,会不会还有其他路径呢?子夜时分,毛泽东亲自赶到红三军军部,让军长黄公略请来猎户洪大爷,一问果然还有一条鲜为人知的山间小路。红军请洪大爷作向导,走小路抢先占领了白云山将军峁、观音岩,在两侧山岭埋伏下来。敌人万万没有想到,本来非常轻松的行军,随着一声炮响,红军战士从山岗上、草丛中跃出,猛虎下山一般横扫过来。敌人顿时丢盔弃甲,抱头乱窜,敌二十八师被全歼。在白云山上观战的毛泽东,兴奋地写下了“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词句。
不仅打仗要敢于走小路,任何创造性的事业概莫能外。马克思说过这样的话:“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打破了统治欧洲乃至世界将近上千年的宗教学说“地心说”,创立了“日心说”。宗教法庭宣判他的学说为邪说,生命结束之前一个小时,他才拿到自己的第一本著作。他一生走过的道路不仅崎岖,而且随时有被剥夺生命的危险。可恰恰是在崎岖的小路上,他创立了被认为是现代科学起点的学说。
当年改革开放的标志之一是创办深圳特区。新中国没有过这样的特区,当然,更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正因为如此,当时的开拓者们把创办特区叫作“杀出一条血路”。
到今天,改革开放已经40多年,我们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明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却没有一劳永逸的措施。昨天的成就只属于昨天,明天怎么办,依旧面对一个又一个新的困难。因此,新的时代依旧需要改革创新的精神,依旧需要敢于走华山第二条路的智慧和勇气。
走第二条路需要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他说:“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不仅国家间的竞争如此,地区间的竞争同样如此。看看经济发达地区,没有一个是循规蹈矩,畏首畏尾,靠穿新鞋走老路走出了辉煌。但是,创新确实有风险,确实需要承担责任。3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讲了这么一段充满感情、意味深长的话:“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应该老老实实地履行党员的责任……”领导从来就等于责任,责任则意味着担当。如果有私心杂念,不负责,不担当,甚至不愿意踩一点儿泥水,这样做或许也可以混混日子,但那种日子绝对是平庸的,黯淡的,德不配位的。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同样,只是一味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别人走过的路,也永远领略不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境界。这种懒政、怠政的做法不仅辜负了百姓期待,也辜负了自己的人生。鲁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只有敢于在没有路的地方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人,才能最终在发展的竞爭中胜出。
民谚说:“要知山中路,须问打柴人。”有些人也渴望创新,渴望走出一条快速发展的路子,但就是找不到道路的入口。怎么办呢?焦裕禄生前说过:“当工作感到没办法的时候,你就到群众中去,问问群众,你就有办法了。”《智取华山》中,从民间传说,到北峰下的樵夫大爷,再到药农常生林,是华山的群众把解放军一步步带上了智取华山的道路。如果没有这些山里的群众,不要说找到第二条路,连到底有没有第二条路都不能确定。而战争年代,每一条出奇制胜的道路,都是群众指引给我们的。和平年代依然如此。特别是那些事关群众利益的事情,群众自己感受最为深刻,也最了解解决问题的钥匙在哪里。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发展没有止境,变革没有止境,创新没有止境。当我们需要打破僵局,需要突破陈旧的思维方式时,务请记住,其实华山两条路。而另一条路的入口,在群众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