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干法援

2023-11-20 22:43宋诗涵
青年文摘(彩版) 2023年16期
关键词:值班室案子法律援助

宋诗涵

初入大学,我加入了学校的法援社团,这个社团旨在面向社会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我们会在工作日的午饭和午休时间值班,每人每周轮值一天,为来访者提供法律援助。窄小的值班室里,一到12点,就有来自天南海北的口音响起……

“你们和他就是一伙的”

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啪”的一聲把文书拍在桌上:“还说什么不让去法院起诉?跟村委会一样忽悠我!我看你们和他就是一伙的!”

寒冷狭小的值班室里,我紧张得冷汗直流。

这位老奶奶20世纪80年代在农村承包了5年土地,种了4年后,便前往邻村照顾生病的亲人。没想到村委会竟收回了她的土地,在根本没通知她的情况下,把地承包给了别人。她回来后多次向村委会提出请求都被拒绝,屡次尝试向法院起诉均遭驳回,她来到北京,就是想让我们帮她把村委会告上法庭,要回土地。

将法条翻了又翻,我们无奈地发现,此类情况确实不在法院受理范围内,只能跟村委会协商,申请土地。最终我们仅能出具一份意见书。

担任值班组长的师兄收拢散乱的文件,直视当事人的眼睛:“这些文书,都是我们根据您提供的材料和法律明确规定出具的,您的案子确实不属于法院受理范围,法律援助的目的就是帮助弱者,对于您的遭遇,我们也很无奈。如果您实在不信任我们,那很遗憾,我们无法再为您提供援助了。”

老奶奶最终收下了文书。值班结束,我草草吞下一个面包,火速冲向下午的课堂。

我所在的校园法律援助社团,成员被分为5组。有经验的师兄、师姐担任顾问,一带一培训新加入的成员。起初,我担心自己因缺乏实战经验做不好法律援助,后来才发现,更多的时候,往往是其他因素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

拒接

其实我们都理解当事人的情绪。有时候,法律只是弱者手中一个糙钝的工具——房屋被拆、流离失所的老人,赡养双亲却被骗走遗产的养女,为医疗事故讨债多年的母亲……他们从遥远的县城、荒僻的山村颠簸而来,风餐露宿,努力聚拢眼中最后的光,找到法律援助。

十几平米的法援值班室里,经常上演的是:辨认过浓重乡音,筛选过一大袋材料证据,我们发现走到了困境。

一位长途跋涉来到北京的老人,激动地诉说着十几年前因村里土地、房屋纠纷,他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子被村干部入室殴打的遭遇。在那个没有监控、没有录音的年代,村民们谁也不愿惹是生非,为了他人与村干部作对。没有笔录,没有证据,没有证人证言,老人数年来辗转维权,却只能屡屡碰壁。我慢慢明白,为什么这样的案子无论出具什么都只是杯水车薪——若真是写几篇文书就能解决的问题,谁还会风尘仆仆赶来这里?若真是材料充足、证据齐备的案例,又岂会拖到这步田地?

听过叙述后我们会请当事人在一旁稍事休息,然后围成一圈讨论这个案子要不要接。一次,当事人在一旁休息时,家人劝她先去吃饭,她说:“不去不去,终于找到法律援助了,俺的案子马上就要解决了。”听到此处我忽然非常心酸,我们讨论的结果是拒接,她的案子我们也无能为力。

“该把不称职的换下来让你们上”

我逐渐意识到,哪怕最终无法提供实质性帮助,聆听当事人复杂纷乱的处境,在他们或激动,或质疑,或诚挚恳切地诉说后理解、安慰、共情,这也是法援不曾缺席的意义。

深冬的寒风里,曾有一位背着蛇皮袋的阿姨满脸疲惫,她说因为分得的房屋无端被占,一家人无处可去,他们一年又一年辗转求援,但所有的审判、仲裁都认定这是企业内部事务,由企业自己协商解决,这种情况翻案的机会十分渺茫。

出乎我意料的是,阿姨与我们交流的过程称得上平静,她静静等待我们读完材料、讨论,然后走过来把困难和她说明。那天我花了几小时耐心地听阿姨讲完了她的故事。阿姨离去时,有冬日薄薄的阳光照在她身上。她还会继续在法律维权这条路上走下去吗?我们没有问。但我相信,今天的经历对她来说可能就如同这冬日阳光——说不上提供了多少热量,但至少向着温暖的方向。

同时,我也敏锐地捕捉到一丝欣喜。一位来自燕郊的大叔请求我们出具起诉状,他被电动车剐倒,向车主索赔5000元,而车主只愿意赔3000元。一位农民伯伯,土地被村委会征收却补偿不足,他坚持争取足够的补偿。他们正是基层法治意识提升的触角。有一位出具法律意见书的老爷爷按照文书上的建议另行提起诉讼,又回来找我们写起诉状。他述说完曾在司法机关遇到的不如意,大手一挥说:“就该把不称职的换下来让你们上!”

我心里一惊。想起自己平时悄悄“摸鱼”的课堂,昏昏欲睡的自习,临时抱佛脚式的疯狂背诵,期末前一天两倍速刷完的法考视频……当事人的朴素期盼是我们肩上义不容辞的重担,但如果真的让我上,我能保证做出真正公正的判决吗?

提起法律专业,很多人觉得学法律未来都是光鲜亮丽的。其实绝大多数法学生毕业后只是降落在普通的岗位,拿着普通的薪水,成为这个社会万千齿轮中的一个。

当然,我也曾清晨6点到教室占座,也曾在考试前夕疯狂背书到深夜12点半,为找案例翻遍裁判文书网,为一份文书“日肝夜肝”。的确,学法律很辛苦,可又有哪一个专业始终快乐轻松?

选择这个专业之前我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所幸一路走来,我在干法援的过程中慢慢发掘了自己的热忱所在。学法律从不轻松愉快,可我依然热爱着法学学习和法援工作。沿途所有风景,回眸皆是独特收获。

紫云//摘自《大学生》2023年第1期,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值班室案子法律援助
四季值班室
江西在全国首推法律援助“全省通办”服务
法律援助是农民工的刚需
金块藏匿在哪儿
长大公路隧道洞内值班室空气质量改善研究
派出所的“大嘴”
省委总值班室里的故事
论有效辩护在法律援助中的实现
QQ包青天
『查案子』会『乱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