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的绿色蝶变

2023-11-20 08:13王珏
内蒙古林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全旗文冠果

本刊记者 王珏

科尔沁沙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地,也是京津冀风沙的主要源头之一。科尔沁沙地地处西辽河平原,横跨内蒙古、辽宁、吉林三省区,总面积达8870 万亩,其中在内蒙古境内分布面积最广,涉及赤峰市、通辽市及兴安盟3 个盟市18 个旗县(区),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96.9%。

历史上的科尔沁沙地原本是科尔沁草原的主体部分,河流众多、水草丰茂。直到20世纪中叶,由于过度的农牧利用和工矿开采,如画般的科尔沁草原逐渐退化、沙化,继而形成一座座连片沙丘。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沙尘暴肆虐,昔日广阔无垠的苍莽草原蜕变为连绵起伏的茫茫沙海。

饱受风沙侵袭的科尔沁人民不愿再隐忍退让,一场防沙治沙的大会战就此展开。从组建国有林场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到“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公益林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项目建设,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系统治理,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2004—2019年,科尔沁沙地内流动沙地减少139.15 万亩、半固定沙地减少180.92 万亩、固定沙地增加367.25 万亩。

2023年6月,在“三北”工程实施45 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提出 “要全力打好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新征程,再出发,科尔沁沙地必将迎来一场由“沙中植绿”到“绿中找沙”的历史转变。

以路治沙 让绿色向沙漠深处延伸

赤峰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均大面积分布的地区,总沙化土地面积2661.9 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9.7%,是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科尔沁草原沙化面积达77%,“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是当时农民艰难生存的生动写照。面对“沙进人退”的严酷现实,勤劳勇敢的赤峰人民没有屈服,坚定地向风沙宣战,涌现出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唐八十、全国防沙治沙标兵鲍永新等治沙模范人物。1994年,原国家林业部将赤峰市确定为全国防治荒漠化改革试验区,并做出了“东学赤峰、西学榆林”的工作部署。“三北”工程攻坚战和三大标志性战役实施以来,赤峰市迅速行动,8月12日全面启动了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在全区率先吹响“冲锋号”。

要致富先修路,要治沙同样也要先修路。地处科尔沁沙地西缘的赤峰市翁牛特旗,是全市沙地分布面积最广、沙化程度最重、治理难度最大的地区。现有沙化土地面积667 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37.4%。针对沙地距离村庄遥远、没有进出道路,且沙化面积大、沙丘流动性强、治理难度大的实际情况,翁牛特旗探索总结出“以路治沙”的治沙模式。该模式将主要交通干线和穿沙公路相结合,形成沙地公路网,将沙地进行“田”字方格式分割,采取网格化单元治理的方式,围绕公路两侧对未治理区域进行治理、对治理不彻底的区域进行补充治理、对沙地腹部进行综合治理。一场防沙治沙的“破冰”行动由此展开。目前,全旗已先后开通穿沙公路15条,总里程750 公里,其中包括内蒙古最长的沥青混凝土穿沙公路——乌白路(总长91 公里)。

路修到哪里,机械、人员、草捆、树苗就运到哪里,植树种草便跟进到哪里。初秋时节,翁牛特旗乌白路61 公里处沙丘依然炙热难耐,在公路两侧一望无垠的沙海深处,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按照2 米×2米的“田”字方格形状整理码放稻草,再用铁锹压紧。“织金甲、锁黄沙”,乌白路沿线70 万亩流动沙丘上,一排排整齐的稻草方格像一张巨网逐渐铺展开来,将黄沙牢牢锁住。目前,全旗铺设稻草方格已达2.66亿个,以路治沙面积360 万亩。

自8月12日赤峰市全面启动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以来,截至9月底,翁牛特旗已完成工程固沙4.8万亩;计划2024—2030年投资7200 万元,再修建乌日线、乌阿线、其白线等5 条穿沙公路,沿路治沙67.1 万亩。

铺设稻草沙障 王珏

综合施策 巩固提升治沙成果

通辽市是科尔沁沙地的主体地区,是全国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2019年全国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显示,通辽市现有沙化土地面积2714.32 万亩,其中流动沙地41.67 万亩,半流动沙地48.89 万亩。面对科尔沁沙地沙粒粗、养分含量低、结构松散、内聚力差等立地条件,为打好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新一代治沙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土地荒漠化“亮剑”。

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以下简称为科左后旗)科尔沁沙地双百万亩综合治理工程努古斯台项目区,茂密苍翠的樟子松迎风挺立,脚下绿草如茵,看不到半点黄沙,面对此景,难以想象这里曾是流动半流动沙丘。工程自2013年启动实施,到2020年结束,涉及努古斯台镇(50 万亩)、阿古拉镇(75万亩)、茂道吐苏木(75 万亩)。秉承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根据立地条件、地类特点,在流动沙地、半流动沙地采取人工造林方式治理,栽植树种包括樟子松、元宝枫、杨树、红刺榆、家榆等乡土树种;在原有疏林地、公益林地,采取近自然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飞播造林、自然修复等9 种模式综合施策,统筹推进生态建设,综合效益日益显现。

科左后旗林业工作站站长朝克吐介绍说:“我们科左后旗林草技术团队在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针对目前的立地和气候条件,改变以往选用樟子松单一树种的造林方式,在造林树种选择、造林技术以及后期管理方面有了新突破。在流动半流动沙丘先以稻草为材料设置沙障,同时注重造林树种多样性,共选择33 个树种,采取乔灌混交造林模式,总结出‘深栽浅埋’造林技术,打破了造林季节性限制,当年成活率和第三年保存率均达90%以上。”

目前,科左后旗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任务有800多万亩,大多数为固定沙丘,流动半流动沙丘基本治理完成,剩余26 万亩零散沙地。计划到2028年底,全面完成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任务,2029—2030年,对工程建设成果进行巩固提升。

在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镇鸭鸡山国有林场头牌子营林区,2023年新栽种的文冠果与云杉混交林,错落有致、新芽吐绿,旁边是20世纪50年代建场时栽种的小叶杨,现已退化成“小老头”树。为防止二次沙化风险、巩固治沙造林成果,鸭鸡山国有林场于2023年春季,按照文冠果与云杉8 ∶2 的比例,以带状混交模式,对现有杨树退化林进行更新改造2076 亩。目前,文冠果成活率达95%以上、云杉成活率达80%以上。

鸭鸡山国有林场场长刘军介绍说:“文冠果耐旱、防风固沙,适宜在科尔沁沙地栽植生长;生长期长,树龄可达70年以上;3年挂果,果实可提炼油料,树叶、花可入茶入药,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云杉可起到防风带作用,提高文冠果坐果率。林场计划2024年完成退化林改造3000 亩、退化林修复5000 亩。”

同时,翁牛特旗一方面坚持“草畜平衡、封育禁牧、舍饲圈养、少养精养集中养”的原则,实行“生态建设项目区全面禁牧、农区全年禁牧、牧区季节性休牧”政策,让沙化地区生态得到充分休养生息。全旗累计划定草畜平衡区379.42 万亩、禁牧区318.54 万亩。另一方面,主动出击,加大人为干预力度。经过多年的实践论证,探索出“乔木10%、灌木85%、草本5%”防沙绿化植物种的最佳搭配比例,通过飞机播种、封沙育林育草、营造防风固沙林等手段,推广采用白柠条、沙柳、羊柴、榆树等乡土树种造林,构建起符合本地区治沙需求的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立体治沙体系。截至目前,已完成人工造林360 万亩、封沙育林128 万亩、飞播牧草20 万亩。

沙地经济 实现人沙和谐共生

绿色,逐渐在科尔沁沙地上蔓延。曾经的科尔沁沙海茫茫、沙尘遮天蔽日,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如今,经过几代治沙人数十年与风沙艰苦斗争,这片广袤的沙地披绿生金,实现人沙和谐共生。

翁牛特旗花果营林场文冠果基地 王珏

翁牛特旗花果营林场是全国第一个“以人工培育文冠果种子,发展文冠果产业为主”的经济林场,也是世界成林面积最大的文冠果基地(2021年5月,经世界纪录认证官方审核)。目前,文冠果成材林在世界上仅存5 万多亩,其中翁牛特旗花果营林场有2.8 万亩,而且树龄都在40年以上。20世纪50年代末,翁牛特旗就将文冠果作为防沙治沙的先锋树种进行栽植。20世纪60年代初,花果营林场开始培育文冠果种子、种苗,文冠果也从这里走向了全国。到20世纪70年代,文冠果发展进入鼎盛期,全旗共有文冠果林近10 万亩。2022年,国家文冠果种质资源库项目落地花果营林场,通过优化培育、选育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全旗文冠果良种使用率,同时加大文冠果产业开发力度,研发生产文冠果茶、文冠果油等独具特色的文冠果产品。目前,全旗现有文冠果栽植面积20 万亩,年产文冠果种子15 万公斤。

“文冠花开,好运自来”。在古代,文冠花可与芙蓉相媲美。翁牛特旗坚持“以花为媒、以节促旅”,以文冠花作为旗花,同时,自2021年,每年5月,翁牛特旗都会举办文冠花文化旅游节,向社会各界推广文冠果资源。计划到2025年,在全旗建设文冠果生态经济林30 万亩,把翁牛特旗建成全市最大的木本粮油基地。

在翁牛特旗乌丹镇阿日善嘎查,红红火火的特色沙地旅游让这里成为众多游客的首选之地。“乌丹镇位于科尔沁沙地西缘,拥有上万亩的天然沙地,独具特色的沙海风光,有利于发展沙地旅游业。目前,我镇成立了呼和布日敦合作社、阿日善旅游合作社2 个农民合作社,由全体村民入股集资成立,发展沙地旅游业,包括沙地骆驼、沙漠越野和沙地摩托车等项目设施。2023年,呼和布日敦合作社纯收入500 万元、阿日善旅游合作社纯收入300 万元。”乌丹镇副书记、镇长汤国明高兴地说:“接下来,我们将在西拉木伦河沿岸和沙地旅游线路,建设百公里的生态旅游长廊,整合沿线四五个村,成立统一的沙地旅游合作社,集中连片建设,让更多村民参与进来,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在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以下简称为科右中旗)高力板镇赛罕塔拉嘎查,2022年6月种植的6500 亩紫花苜蓿翠绿如洗。目前,已累计收割4 次,以干草青贮的方式销售至全区各地农牧场,总量达143 吨,销售额达22 万元。紫花苜蓿适合在科右中旗生长,寿命8~10年,生长期长,一年可收割4次。两年后可达产量高峰期,目前每次每亩产量为130~150 公斤。

一步步、一寸寸,久久为功。几十年来,治沙人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扎根科尔沁沙地,为构建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安全屏障付出汗水与心血。未来,科尔沁地区将深挖沙地潜力,统筹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以利益联结促进生态建设与保护,全力打好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实现“沙漠增绿、产业增值、农牧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科尔沁沙地全旗文冠果
科尔沁左翼后旗全力推进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
喀喇沁旗气候资源分布特点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鄂托克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开展退化林摸底调查工作
基于层积的文冠果种子破除休眠研究
翁牛特旗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机制、模式与技术研究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奋斗在一线
文冠果的观花特性及其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科尔沁沙地3种平欧杂种榛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科尔沁沙地5种造林乔木的抗旱特征研究
水酶法提取文冠果油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