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教育开启新时代

2023-11-20 07:45:58李谪
中国新时代 2023年11期
关键词:志愿人工智能课堂

| 文 · 李谪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

教育领域正在悄然成为AI浪潮下落地最直接且逻辑最通顺的应用场景之一。

教育,即教书育人,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获取知识、经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教育领域正在悄然成为AI 浪潮下落地最直接且逻辑最通顺的应用场景之一。从各大人工智能模型扎堆“赶考”“报志愿”,到AI助力学校教育,教育数字化场景愈加丰富,人工智能集聚起教育发展新势能。

AI赋能 教学更高效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梅丽小学的孩子们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老师,圆圆的脑袋、粉色的耳朵、呆萌的形象……这位AI 全科教师在孩子们中“圈粉无数”。在这场由华南师范大学联合梅丽小学举行的“AI 与真人教师‘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现场,“AI 教师”以其灵活的动作和俏皮的语言“点燃”课堂,赢得孩子们的注意力。它可以与学生对话,实时反馈随堂练习中的难点、要点。更酷的是,这位“AI 教师”还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引导式讲解。

“它能随时和我互动,好有趣”“它看起来很可爱”“我问的问题它讲得很清楚”……学生们对这位“AI 教师”不乏赞美。梅丽小学校长黄广旭表示,教育需要大胆拥抱最新的信息技术,让AI 赋能教育,让AI 走进未来课堂,这是必然的趋势。未来教育将在人机互动中提升课堂质量和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AI教师”“虚拟教师”等逐渐成为现实,正逐步探索如何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全面赋能教育行业。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院长黄甫全教授表示,推广“AI 教师”进课堂,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创新教学方式,与传统课堂有效融合,实现课堂效益的提高。

除了“AI 教师”,“云课堂”也是科技赋能教育的又一缩影。通过一根根网线,透过一块块屏幕,广大师生登录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就能浏览使用上面的海量优质教育资源。“云课堂”教学模式,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数字化建设注入了更多活力,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AI教师”和“云课堂”一样,都赢得了孩子的喜爱,而且还能够实现“教育质量的公平”,弥补了“教师水平不一”的缺憾。

另外,针对考试考场、教考阅卷、在线教学等相对标准化的场景,以AI 技术赋能可解决效率与准确率难以兼顾的问题。例如AI 在2023 年高考中大显身手:答题、阅卷、报志愿……覆盖了考前考后的全流程。

考前,百度人工智能文心大模型向广大考生推出首套“高考AI 模拟卷”,用户可选语文、数学、英语3 门科目答题,还可查看答案解析、更换题型等。阅卷环节,科大讯飞已在大学英语四六级、部分省份中高考等场景开展试点,辅助人工阅卷,据称可减少人工约80%的批改工作量。在志愿填报时,如何利用AI 填报志愿颇受考生和家长欢迎。2023 年多家平台引入了“人工智能、AI 填报”这类新型工具,生成“志愿填报”咨询产品,手机应用商店中也有数百款与“高考志愿填报”相关的APP。

不过目前依靠AI 填报志愿具有局限性,大数据驱动的AI 算法虽然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问题,高考考生及家长可以用来参考,但不能偏信。对此,太原五中教师韩亚南表示:“当前,AI 报志愿十分流行,它可以对考生的成绩和位次进行一个大范围的推荐,但考生究竟自己更喜欢什么专业,有哪些个性化选择,AI 报志愿目前无法实现精准推荐。因此通过AI 报志愿仅能作为一个参考,不可过分依赖。”

智慧教育 辅导更精准

四川省华蓥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在体验智能机器人魅力

2023 年2 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智慧教育蓝皮书(2022)》。其指出,智慧教育是数字时代的教育新形态。智慧教育将融合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数字空间,创新教育教学场景,促进人技融合,培育跨年级、跨班级、跨学科、跨时空的学习共同体,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中国智慧教育基础设施设备环境基本建成,中国接入互联网的学校比例已接近100%;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全面提升,超过86%的教师数字素养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

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支持差异化的“教”和个性化的“学”。传统教育方式多由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开展深度探究的动力较弱。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基于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能够助力实现教育教学方式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随着大数据技术发展,多地学校开始应用大数据精准教学平台,进行网络阅卷,随后系统自动生成分析报告。在教师端,授课教师可以快速、直观、准确地掌握整个班级的学情;在学生端,系统还能自动摘取学生作答时的优秀句式,生成错题集,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查缺补漏,帮助老师“精准教”,学生“个性学”。

合肥七中数学老师王世鹏表示,根据平台生成的报告,他在讲评时会选择高频错误点和得分率较低的试题,进行课堂集中讲评。对于正确率在70%左右的题,会让答错的学生来进行分析,师生共同帮助其反思错误原因。而对于个别学生出错的试题,他会利用课堂间隙,走到对应学生身边,进行点对点答疑与指导,让个性化辅导落到实地。“基于这些数据分析,可以实现讲评试卷的精准化。”

科大讯飞山西大区战略合作部主任沈红介绍,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学生学习效率显著提升:减少重复知识点练习量50%、学习兴趣提升30%、焦虑情绪降低20%。

2021 年安徽省蚌埠市3000名教师使用数据显示: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型教与学终端,教师作业批改负担累积减少89%;从学生使用数据来看,新型教与学终端帮助学生降低49%的低效重复练习,使学生有时间参加体育、艺术、劳动等课程。这也利于减少学生焦虑情绪,培养学生创造力。

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郭毅可介绍,从 2016 年开始,他的团队在湖南进行过一个跟踪实验:将42 个孩子作为一个自主学习班,运用团队开发的智适应学习系统进行个性化辅导,从小学一直跟踪到高中,最后发现 42 个孩子中有 35 个考上 985 和211 大学。

“基于知识图谱和智能推荐的技术,有可能更好地实现规模化个性教育场景。”郭毅可表示,该系统的基础就是一个多维的知识图谱,通过数据采集学生资料,在应用层面发挥作用,使得人工智能技术真正为教育服务。他还介绍,在上海宝山区,现在也有90 家学校,包括 14 所高中、18所小学以及多所初中的近1000 名老师在应用这个系统,有两万名学生受益。

来自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的刘豪2023 年大学毕业,毅然选择了在一家智能教育品牌的产品线工作,希望在教育行业选择一条创新之路。“我的家乡阳曲已经开始进行‘AI+教育’尝试,现在有5 所学校陆续实现平台的常态化使用,覆盖小学、初中、高中3个学段。”在刘豪看来,智能教育行业大势所趋,前景广阔。

资源共享 教育更均衡

“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词。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方式,而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对突破乡村学校和城区优秀学校之间复杂多元的环境,助推基础教育资源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优质师资紧缺问题长期存在,多地通过集团化办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公平,但这种办法难以短时间大规模开展。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把优质资源数字化,能够实现大规模复用、大范围共享。例如,通过VR虚拟课堂,偏远地区的学生即使身在乡村课堂,也能在虚拟故宫中漫步,参观国宝文物。

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依托双师模式,偏远地区也能开设高质量课程。河南省信阳市贤山小学是一所乡村小学,由于师资薄弱,课后素质课程效果不佳。2021 年9 月,学校引入“飞象双师素质课堂”,在没有新增教师、没有加重教师工作强度的情况下,同时开设了魔方、围棋、建筑、机械等6 门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北部的沙朗白族乡是典型的山区民族乡,通过人工智能因材施教示范区项目,沙朗民族实验学校如今搭上了教育信息化的“快车”,老师们利用科大讯飞智慧课堂的几何画板等工具,或以动画形式演示立体几何的空间概念;或利用模拟实验工具,完成物理、化学实验;或借助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与个性化学习系统,有针对性地对薄弱点进行巩固。

此外,昆明市五华区基础教育研究发展研究院遴选区域内优秀课例及教师培训资源上传至AI教研平台,供全区各校观摩学习,以提升弱校教学质量,助力构建区域优秀资源共享,其中积累各类教学资源120 余节,累计约9万余人次进行了学习。

人工智能与信息化手段如同一座桥梁,让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突破时空限制,也让更大范围的“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成为可能。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新时代,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未来或对教师、学生、学校产生变革性影响。对于教师而言,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师教学能力增强,教学质量提升,偏远地区的教师也能开设高水平的课程。对于学生而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化“数据画像”,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走班上课,课堂不再枯燥乏味,通过VR 等技术能够有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对于学校而言,能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服务,对师生实现过程评价,教育管理手段由基于经验的模式转向数据驱动模式,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家校之间的有机互联和协同共育。

教育具有时代性,当前是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正如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发表主题演讲提到智慧教育时所说,“教育不光是为了孩子未来的梦想成真做准备,还要让他们拥有幸福的当下和童年。人工智能技术既要助力他们的梦想实现,也要守护他们的童年”。

猜你喜欢
志愿人工智能课堂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我志愿……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2019:人工智能
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 06:59:05
人工智能与就业
IT经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 02:38:24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读人工智能
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 09:00:59
下一幕,人工智能!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