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交叉视角下乡土景观肌理分类研究
——以四川省南江县龙泉村为例

2023-11-20 01:41周盈廷吴有鹏
城市建筑空间 2023年9期
关键词:肌理乡土景观

周盈廷 吴有鹏

0 引言

“乡土”一词在我国文字记载中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在我国风景园林学界,乡土景观的研究只有不到40年的发展史,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乡土景观才受到我国部分学者的重视,与此同时,乡土景观的研究逐渐展开。从“农村包围城市”到“土地改革”,再到“乡村振兴”战略,“乡土”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关键词,乡土景观研究应响应时代号召,着力解决乡村振兴发展中涉及的空间环境质量提升问题。当前许多乡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大拆大建,将原有地域特征完全抹除,致使乡土记忆被破坏。不同地域的乡土文化孕育出不同的乡土景观,形成各具特色的乡土景观肌理,这些肌理如何被保留,如何被运用于未来乡村发展的规划设计中,值得研究和讨论。

1 概念界定

1.1 乡土景观

乡土景观不同于乡村景观和地域性景观,“乡土”一词最早见于我国战国时期的《列子·天瑞》“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意为家乡的土地。而英文中的乡土为“vernacular”一词,是从拉丁语系中的“verna”一词演化而来,原意为“乡音,土话”,后经美国学者杰克逊结合“landscape”形成景观学术概念“vernacular landscape”,由我国学者将其翻译为“乡土景观”并得到学界重视。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发展,不同专业领域对“乡土景观”有着不同的研究和解读,从人文地理学视角来看,乡土景观是研究不同地域范围内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产生的文化景观斑块;在生态学视角下,乡土景观的研究主要围绕农业展开的人工生态景观单元;在风景园林专业领域内,乡土景观主要研究并解决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相结合的复合景观系统问题。

1.2 乡土景观肌理

肌理是从法语“Matière”一词发展而来,《美学百科辞典》中将“肌理”一词定义为颜料、画布、笔触产生的画面纹理,但从广义上来讲,肌理是物质表面的组织结构或形式关系。肌理对乡土景观的影响在于其往往在一定范围内通过重复出现的方式形成与其周边自然环境有明显差异的图形意象,这种意象区别于周边环境的表现形式但又融入周边环境的意境风格,并可被人通过视觉或触觉直接感知,引发对乡土的印象与记忆。各学科对肌理的研究各有侧重,从风景园林学视角看,乡土景观肌理是区别于城市景观肌理,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息息相关的具有研究价值的景观表现形式。乡土景观肌理是自然景观肌理和人工景观肌理经过相互影响形成的复合肌理形态,是乡村居民在自然环境中定居后长期磨合实践形成的行为习惯的外在表现,是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顺应自然的原生形态。

2 国内外研究概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乡土景观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早期将乡土景观划分到文化景观。欧洲国家学者认为乡土景观是人与环境互动产生的具有文化价值属性的居住环境景观;美国学者认为乡土景观是本土自然风景的体现,注重研究开发和保护自然;日本学者认为乡土景观是产业、设施、建筑、文化相结合的整体景观,应注重因地制宜、本土乡村文化的保留与传承,尤其是民居建筑风格的保留与延续。

2.2 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林超、黄锡畴为代表的学者将景观生态学引进中国,引发了国内关于农业景观格局的研究热潮。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各研究团队开始对乡土景观进行研究,如肖笃宁对景观空间格局指标提出创新意见,傅伯杰等人对华北农业景观进行研究,徐化成等人对森林景观格局进行研究,俞孔坚对白话景观进行研究,崔海亭对农牧交错带景观和环境变化进行研究,贾宝全等人对干旱区和绿洲景观生态进行研究,宇振荣对农田边界景观生态功能进行研究,王云才、谢花林对乡土景观评价标准进行研究,刘滨谊等人对乡土景观园林定义进行研究等。

2.3 现存问题与不足

国内外对乡土景观的研究如火如荼,各专业对乡土景观的理论研究内容也较为丰富,但缺乏统一的乡土景观肌理分类标准,这意味着研究缺乏集中探讨的框架及深入研究的基础。建立分类框架可使乡土景观的研究内容更为聚焦、深化,从而更广泛地应用于乡村振兴的乡土景观规划设计中。

3 多学科交叉视角下乡土景观肌理分类依据

3.1 乡土景观肌理分类概述

乡土景观肌理是乡土景观最核心价值的外在表现,也是乡村规划设计中运用频率较高的表现要素。目前我国对于乡土景观肌理没有明确的分类研究,故结合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个人实践案例对乡土景观肌理进行分类梳理,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使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更多运用乡土景观肌理,保护乡土文化,保留乡土记忆。

3.2 乡土景观肌理分类依据

乡土景观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复杂综合体,从美学、社会学、人文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规划学及风景园林学等不同专业学科的视角来看,其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都有所不同。美学主要研究乡土材料的物理肌理及乡土美学符号,着重探讨乡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冲突与融合问题;社会学主要对乡土人群社会结构及社会基础设施进行研究,研究核心是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人文地理学则侧重对乡土人文景观、乡村聚落肌理的研究,主要是对乡土地域文化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进行研究;生态学注重对自然本底及生态格局的研究,在乡村规划中主要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避免过度开发造成生态失衡;建筑学及规划学主要从空间出发,对乡村聚落及街巷空间进行研究,着重对具有研究价值的传统乡村聚落进行研究与复原;而从风景园林学的视角来看,乡土的山水景观空间格局是乡土景观肌理的核心,通过对乡土景观核心特征的挖掘,促进乡土景观系统形成。

通过对不同学科视角下乡土景观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的对比,可得到乡土景观肌理分类的参考。如图像类型、氏族关系、物质形态、系统层次、空间类型、空间要素等有助于为乡土景观肌理的分类提供理论支持,以便形成较为完整的乡土景观肌理分类标准。

4 多学科交叉视角下乡土景观肌理筛选原则

4.1 融合而非割裂

对于乡土景观肌理的筛选需尊重乡土自然风貌格局,综合分析周边环境要素,通过对乡土景观材质、色彩、营造手法等多方面的学习,结合周边场地的整体风貌特点加以运用,使乡村与周边环境相适应、相融合,避免过度强调乡村本体的视觉性而导致乡村在环境中过于突兀,与周边环境割裂。

4.2 地域而非模仿

我国国土资源丰富,不同地理条件孕育出不同的乡土地域特色,因而产生不同的乡土景观肌理。在乡村建设中应尊重地域景观特色,将乡土地域性景观肌理运用到乡村振兴规划设计中,而非简单模仿,局部点缀和拼凑只能形成破碎的乡土意象,不能形成系统完整的乡土景观。

4.3 人文而非政治

乡土文化的再现需以乡土景观肌理为载体,在实际规划设计中需尊重当地乡土人文底蕴,通过对当地历史文化的解读挖掘文化景观肌理并运用到景观规划设计中,而非滥用政治符号。

4.4 美学而非恶俗

在现代设计美学概念的冲击下,乡村规划建设逐步丧失其乡土美学特征,在乡村规划设计时应尊重乡土原生美学特征,挖掘和筛选具有美学表现价值的乡土景观肌理,摒弃和剔除恶俗迷信的封建文化肌理,让乡土美学与现代审美相契合。

5 多学科交叉视角下乡土景观肌理分类框架

结合乡土景观肌理分类依据、综合多学科研究特点对乡土景观肌理进行划分,再结合各学科领域研究分类方法,对不同物质形态的乡土景观肌理进行二次划分,形成综合的乡土景观肌理分类框架(见图1)。物质景观肌理根据人是否干预分为自然景观肌理和人工景观肌理,自然景观肌理可根据乡土自然要素划分为山地景观肌理、水体景观肌理与生物景观肌理;人工景观肌理可根据乡土人工要素分为田园景观肌理、构筑景观肌理与道路景观肌理。非物质景观肌理根据人是否参与分为空间景观肌理与人文景观肌理,其中空间景观肌理可根据乡土空间类型分为山水空间肌理、街巷空间肌理与院落空间肌理;人文景观肌理可根据乡土文化类型分为历史文化肌理、民俗文化肌理与农耕文化肌理。

图1 多学科交叉视角下乡土景观肌理分类框架

6 实例应用

6.1 四川省南江县龙泉村概况

南江县古属巴国,后为集州,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米仓山南坡,全境皆山,沟谷纵横,有“巴西外户,蜀北岩疆”之称。文化资源丰富,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爨坛戏、打三朝、巴山背二歌等特色民俗文化。农业资源富饶,以翡翠米、金银花、核桃为代表的特产广销四方,成为南江县的经济支柱之一。

龙泉村原属傅家乡,2019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撤销傅家乡,纳入长赤镇管辖,2020年,原龙泉村与状元楼村合并为龙泉村。龙泉村是典型的巴蜀乡村,氏族文化十分兴盛,每年定期举办祭祖活动。龙泉村背山面湖,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村内建筑具有川东北民居特色,穿斗式结构,更有状元楼、张氏祠堂等文化地标建筑,但村域内几乎没有商店、卫生所等公共服务设施(见图2)。

图2 村落现状

6.2 乡土景观肌理现状分类

南江县龙泉村乡土景观肌理同时具有地域性和普遍性,结合以上乡土景观肌理分类方法,对其现状乡土景观肌理进行如下细致分类(见表1)。

表1 四川省南江县龙泉村乡土景观肌理分类

7 结语

乡土景观是乡村发展的重要载体,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对乡土景观的研究。乡土是一张崭新的画布,需要各学科交叉融入其中,共同写作,提炼乡土景观的核心特征——乡土景观肌理。对于乡土景观肌理的研究不应停留在风景园林学范畴,需综合多学科的研究内容。本文从多学科交叉视角进行分析,对乡土景观肌理的概念进行界定,结合各学科对乡土景观的研究解读,将乡土景观肌理分为2个大类、4个中类、12个小类,适用于我国大多数乡土景观,为未来乡村规划设计提供参考,有助于从设计层面解决乡土空间问题,提升乡土空间质量。

猜你喜欢
肌理乡土景观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乡土中国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感受肌理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