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姚钰 杨红伟
为促进城市产业高效发展,我国各地通过设立产业功能区培育城市经济的增长极核,在取得一定发展成绩的同时,面临城市与产业割裂、增量空间腹地不足等问题[1]。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更强调以产城融合为导向,通过规划编制引导城市产业片区的有机更新发展[2],促进城市生产、生活空间的高效复合。
纵观城市产业空间发展历程,我国产业功能区大多以城郊型工业厂区为起点,与城市空间联系愈加紧密[3],二者呈现4个阶段化的互动式演进特征:①第一阶段,城市开始在建成区周边设立工业厂区,产业功能单一、规模较小;②第二阶段,随着地方各级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出现快速集聚化发展态势,并形成相对独立的功能片区;③第三阶段,在职住通勤、要素流通等因素影响下,城市生活区与产业功能区互动联系发展紧密;④第四阶段,立足于产城融合发展导向,部分产业片区开始探索转型发展路径,产城二元空间格局逐渐被打破,产业片区与城市空间在综合交通、功能业态、设施配套等方面强化融合发展[4](见图1)。
图1 产城融合导向下空间发展演进历程
常州市未来智慧城地处城市东南侧,是苏锡常城市发展轴上的重要产业功能节点,依托沪宁交通走廊等区位优势,受益于长三角城市群的辐射带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成为集智能智造产业、创新研发产业、纺织服装业、设备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批发业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产业功能区(见图2)。目前,常州市未来智慧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经过转型升级,培育形成初具规模的创新研发、智能智造等新兴产业。其在取得显著发展成绩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
图2 现状用地功能分布
常州市未来智慧城已形成六大产业,用地功能包括生产、生活、公共服务等。基于现状用地功能分布,各类建设用地呈拼贴生长、布局零散的特征。一方面缺乏系统性、规律化的空间增长秩序,另一方面显现出当下对存量空间、低效用地的更新力度不足,用地格局的零散失序状态亟需扭转。
常州市未来智慧城的两大主导功能产业和居住存在明显的空间割裂、错位分离现象。以内部道路为界,产业功能主要分布于基地西侧,居住功能集中分布于基地东侧,二者呈“西产东居”的对立状态。从微观地块层面,生产、生活功能各自以组团的形式生成空间单元,导致地块功能单一、产居复合程度低。
目前,常州市未来智慧城在产业服务、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配套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而其正是引进优质企业和人才团队的重要前提。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以大型斑块状空间形态集中分布于基地西侧和中部,公共设施类型较少,服务覆盖范围较窄。
在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常州市未来智慧城面临增量腹地受限等发展难题,存量空间挖潜势在必行。以产城融合为导向对此类产业功能区进行渐进式的空间更替和重构是有效的发展路径[5]。基于常州市未来智慧城现存问题,提出3种空间组织模式。
常州市未来智慧城现存许多开发强度大、搬迁可能性低的企业生产组团,针对此类空间腹地不足的地段,通过有限更新,从“点”上破题。基于企业效益和土地条件,精准识别低效用地,通过用地功能置换,引入总部办公、创新研发等顺应和引领片区未来转型发展的新型产业空间,提升组团功能、风貌品质(见图3)。
图3 点状植入的空间组织模式
常州市地处江南地区,河流如织、水网密布,常州市未来智慧城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水系,其为空间衔接的基础要素。同时,部分产业和居住组团以河流为界,呈现明显的割裂、对立共存状态。此类地区的空间更新和重组应充分结合水网景观要素的形态特征,以带状延展的形式引入企业孵化、商业休闲等产业服务平台和公共场所,依托具有人气聚集效应的设施,建立空间更替的活力带,促进产业、生活及公共服务功能的有机融合(见图4)。
图4 带状延展的空间组织模式
图5 团状生长的空间组织模式
针对生产经营效益低、整体搬迁诉求大的产业区块,可采取“退二优二”“退二进三”等更新措施,因地制宜引入企业园区、复合社区等顺应产城融合导向的功能载体。为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发展,结合景观环境的塑造,设置共享广场、交往平台等公共空间,既能为产城融合片区营造疏密有致、景城共生的整体空间格局,又可增加空间的趣味性。
城市产业功能区是有机的整体,应顺应其内在发展规律和空间肌理[6],在产城融合导向下,以循序渐进、迭代更替的方式推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更新发展(见图6)。
图6 常州市未来智慧城城市鸟瞰效果
在产业功能区更新建设初期,应充分调查和梳理片区的土地使用情况、企业生产效益、建设开发强度等现实条件,结合企业自身意愿和宏观发展导向,采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策略,科学合理研判空间更新潜力,根据不同的空间“冗余度”进行差异化更新改造。
针对已明确的更新改造地块,基于其周边用地功能特征,从互补关联的角度强调产业、居住、公共服务功能的高度复合。可将产业片区划分为若干功能组团,各组团内的产业、居住、公共服务用地比例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既有利于居民的职住平衡,又能促进形成复合高效的空间格局。
绿地、水系等生态要素是城市产业功能区宝贵的空间资源,既是产业、居住功能的空间媒介,又是城市更新工作的切入点。以公共开敞空间塑造为契机,有效带动周边地区的空间自主更新,形成“以点带线”的联动效应。针对建设密度大的产业地区,开展“拆旧补绿”工作使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发展。
城市更新是动态化的城市治理手段,受限于资金条件和动迁压力,难以一次到位[7]。应充分考虑更新对象的实际情况,从低效用地和更新意愿大的企业着手,从“点”上破题,聚焦近期更新工作的示范地。结合不同阶段的发展要求,探索渐进式、滚动化的可持续更新路径(见图7)。
新型城镇化战略对产业功能区的城市更新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产城融合的更新发展理念。顺应时代需求的产业功能区不仅是城市产业经济的空间载体,还应扮演宜居生活、品质服务、生态景观的复合空间角色。以常州市未来智慧城为例,针对其面临的用地拼贴零散、产居割裂分离、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在产城融合导向下,提出3种空间组织模式,探索此类城市产业功能区的有机更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