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摘 要:玉米种植业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也是地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如何在有限的耕地范围内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成为一些种植户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出现了一些抗病能力比较强,并且产量稳定的玉米品种,其中就包括郑单958。该玉米品种具有稳产和高产的特点,深受农民的青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文章主要论述了郑单958的生长特性,阐述了该类玉米品种的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玉米;郑单958;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8-0085-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郑单958的植株属于紧凑型,植株高度和穗位中等,具有出米率高的特点,生育期适中。另外,郑单958耐密植,抗倒伏能力强,适合大范围推广和应用,能够在我国许多玉米种植地区种植,是当前我国主要的玉米品种之一,为我国一些玉米种植地区粮食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调查实践可知,该品种在抵抗矮花叶病毒、黑粉病和大小斑病方面能力比较强。
1 郑单958的生长特点
郑单958株型紧凑,生长高度约为246 cm,穗位高度约为110 cm。果穗呈筒形,可能会出现双穗,长度为16.9 cm,穗行数为14~16行。玉米穗轴为白色,籽粒为黄色,千粒重约为307 g。出籽率达88%~90%。
该玉米品种在不同地区的生育周期存在明显差异性,在夏播种植地区的生育期为96 d左右,如果选择在东北地区种植,生育期约为128 d。通过研究发现,玉米郑单958的籽粒粗蛋白质含量约为9.3%,粗脂肪的含量约为4%,粗淀粉的含量约为73%,赖氨酸的含量约为0.25%。在抗病能力方面,对大小斑病和黑粉病的抗性能力强。要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分析当地是否适合种植郑单958,才能确保其产量和质量[1]。
2 栽培技术
2.1 精细整地
整地工作直接影响玉米的出苗,同时影响玉米后期的生长状态。为此,要做好整地工作,满足玉米生长过程对土壤的需求。许多农户选择用农业机械设备生产作业,导致农田耕作层越来越薄,如果种植郑单958,玉米的根部很难穿越坚硬厚实的犁底层,同时犁底层的养分和水分也无法供养玉米根部的生长。
为此,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轮作制度,减少土壤中的虫卵和病菌,最好坚持每2年翻耕1次,并且要控制好翻耕的深度,否则会影响玉米根部的生長发育。在整地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上实下虚的整地原则,保证田面平整,同时将大土块打碎。最好选择在每年的秋季前茬农作物收获完成之后进行整地,能够提高整地效果[2]。
2.2 种子选择和处理
种子的选择直接影响作物的质量,在购买种子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因地制宜、因土制宜原则,选择当年生产的最新种子,保证发芽率。应从正规厂家购买种子,之后用机械设备筛选,并且在播种之前人工挑选,将破损粒和霉变粒剔除干净,保证苗全和苗齐。另外,在播种之前还要做好种子的晾晒工作,在播种前7 d在地面上铺上散布或者草席,将种子均匀摊铺,厚度控制在3~4 cm,让阳光直接照射,1~2 h后翻动1次,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阳光暴晒能够灭杀种子表面的部分病菌和虫卵,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还要做好种子的包衣和拌种处理,减少病菌感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治地下害虫。需要注意的是,在拌好种衣剂之后,应选择放在通风和有光照的地方风干,待时机成熟之后可以播种[3]。
2.3 播种技术
2.3.1 选择适合时间播种
受到土壤墒情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播种太晚会导致玉米减产。为此,要选择适合的播种时间。通常情况下,夏玉米种植地区不晚于6月15日。在播种的过程中,田间土壤的含水量应该控制在70%左右,一旦土壤肥力不足,需及时浇灌蒙头水,保证出苗率,提高玉米苗期的抗病虫害能力。
2.3.2 合理密植
郑单958具有耐密植的特点,其株型紧凑,耐密植性比较突出。种植实践表明,郑单958栽培密度应控制在123万~135万株/hm2,主要采用宽窄行的种植方式,宽行和窄行距离分别为70~80 cm和40 cm,株距控制在18~22 cm。在播种过程中要控制好深度,深度最好为3~4 cm,每穴播种3粒。在有些玉米种植地区,播种后、出苗前需做好除草工作,可以选择化学除草方式,使用50%乙草胺,用量控制在33.75~45.00 kg/hm2,需要兑水13 500~22 500 kg进行喷雾防治[4]。
2.4 田间管理技术
2.4.1 苗期管理
玉米出苗之后,要及时查看幼苗的生长情况。针对缺苗不严重的玉米田,可以采用移栽的方法补苗;如果缺苗断垄比较严重,应对玉米进行催芽处理,然后播种。
当玉米生长到3~4叶期,要及时定苗。在玉米生长到5~6叶期时,要及时间苗,保留壮苗,清理病苗和弱苗。在间苗的过程中要配合中耕除草,还要加强对根部的保护。在玉米生长到大喇叭口期,要中耕除草最少2次,在中耕的过程中配合施用尿素,用量为225 kg/hm2。在玉米苗期到拔节期很容易干旱,因此要做好田间的灌溉管理,避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2.4.2 施肥管理
在当前的玉米种植中,施肥多采用一次性免追的方法,在玉米生长后期,很容易出现脱肥现象,导致玉米植株过早衰亡,从而影响玉米籽粒成熟,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应该加强玉米郑单958的后期管理,尤其要做好灌溉和施肥管理,保证田间土壤的含水量控制在80%左右。在玉米乳熟阶段要追施粒肥,选择尿素或者氮钾肥料,用量控制在2 250 kg/hm2左右,保证养分能够充分地输送给籽粒,增加籽粒的饱满度。
2.4.3 中耕除草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田间会出现各类杂草,其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强,会直接和玉米植株争夺养分和肥料。在中耕阶段可以配合除草工作,除草也能够减少土壤板结现象的出现,增强土壤的疏松度,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完成中耕之后可以进行第2次中耕,深度控制在12~16 cm。清理杂草有利于促进玉米根部的生长发育。此外,在进行穗肥施入过程中可以配合中耕培土,深度控制在8 cm左右,培土的高度控制在14 cm左右,为排水和灌溉营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减少玉米倒伏。
2.4.4 控制玉米倒伏
受田间管理不当以及自然因素影响,在玉米生长的后期很容易出现倒伏的现象,要做好该时期的抗倒伏工作。要采取多方面的抗倒伏措施,包括选种、施肥和中耕培土等。种植实践表明,种植密度过大会增加倒伏的风险。此外,在玉米孕穗前可以选择药剂防治,施用50%的矮壮素水剂200倍液,能够起到很好的抗倒伏效果[5]。
3 病虫害防治
3.1 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会造成玉米减产10%~20%,甚至30%。该病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部位,严重时会为害果穗和苞叶。在发病的初期阶段,患病部位会出现褪绿色的病斑,之后逐渐扩散隆起,形成红褐色的孢子堆,如果发病严重,会使叶片出现大量的孢子堆,导致叶片干枯、衰败,影响籽粒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玉米产量下降。锈病发生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在相对湿度较高和连续阴雨天气条件下很容易发生病害。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大量的玉米秸秆还田,但如果秸秆处理不当,会导致一些病原菌进入土壤,成为病害的主要侵染源。
针对锈病,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一是农业防治。锈病一旦发生,很容易大规模扩散和流行,应做好该病害的防治工作,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并且重视对优良品种的引进工作。通过加强田间管理,降低该病的发生概率,及时清理杂草和病残体,在发现患病植株后,应及时清理并统一烧毁,防止病害传播和扩散。二是药剂防治。应该坚持尽早发现、尽早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大力推广玉米包衣和拌种技术,以此来消灭种子携带的病原体。在锈病发病的初期阶段,选择药剂防治能够提高防治效果,可以选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者40%福星乳油9 000倍液,每间隔7~10 d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能有效抑制病害的扩散和蔓延。
3.2 纹枯病
纹枯病对玉米叶鞘和果穗部位的为害比较大。在发病的初期阶段,患病部位会出现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一旦气候潮湿,会出现大量的菌丝体,玉米果穗苞叶上的症状比较明显,会造成果穗的干缩和腐败。另外,病菌能直接在土壤中越冬,在第2年条件适合时感染玉米,温度和湿度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果田间的湿度达到90%以上,并且温度在25~30 ℃时会增加病害发生。在病害发生期间,如遇到连续降水或湿度大的天气环境会加重病情,连续茬种植田块和土壤中菌源的数量大也会导致病情加重。在通风不良的田块会增加病害发生,地势低洼和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也比较严重。要重视对该病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一是做好田間的除草工作,提高田内的通风透光性,减少病菌的数量,降低发病概率。二是在收获完成之后做好病残体的清理工作,田间秸秆要经过彻底处理之后才能还田。要做好土壤的深耕工作,消灭土壤中的病菌。三是在播种之前做好种子的处理工作,可以选择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拌种处理,能够降低该病的发生概率。四是在发现病害之后,及时用药喷洒防治,可以选择5%井冈霉素,用量为1 500~2 250 mL/hm2。
3.3 玉米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主要出现在植株生长的乳熟阶段,发病之后会导致叶片出现不同程度的凸起,叶片干枯并逐渐变黄,染病的茎部逐渐变为褐色,染病的穗部可能下垂。针对青枯病,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做好玉米品种的选择之外,应该对土壤做翻耕处理,减少土壤中病菌的数量。二是在日常管理中,要定期观察玉米叶片的生长情况,发现患病玉米叶片要及时清除,并且选择适合的药剂喷洒防治,防止出现交叉感染。
3.4 玉米蚜虫
蚜虫是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常见害虫,主要吸食玉米的汁液,能够长期存活在玉米叶片上,通过肉眼能够发现叶片上有大量蜜露附着,并且会覆盖一层黑色的霉状物,导致玉米和玉米穗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蚜虫1年能够繁殖20代左右,有着很强的繁殖能力,应该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方法来提高防治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一是生物防治。做好蚜虫天敌的保护工作,科学释放七星瓢虫来抑制害虫繁殖。二是物理防治。害虫有明显的趋光性特点,可以选择在田间悬挂杀虫灯,要控制好悬挂的数量。也可以在田间悬挂黄板,需要在玉米上方30 cm处悬挂,提高防治效果,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三是化学防治。选择20%噻虫胺悬浮剂,用量为150 g/hm2左右,兑水375 kg之后均匀喷洒有虫害的部位。
3.5 玉米黏虫
黏虫对玉米叶片的为害比较大,玉米黏虫的幼虫会吃光玉米叶片,造成玉米减产甚至绝收。要想做好该类害虫的防治工作,防止其大规模扩散和蔓延非常关键。要做好田间杂草的清理工作,破坏幼虫的生长环境,或者选择生物农药防治幼虫,使用苏云金杆菌的效果明显。在虫源密度比较高的田块可以选择化学农药防治,主要使用氯虫苯甲酰胺或者高效氯氟氰菊酯,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玉米黏虫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发病之后可及时用药防治,选择30%乐果乳油2 500倍液防治,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4 结束语
郑单958玉米在我国的种植范围广泛,因其高产稳定的特点受到许多种植户的青睐。为了更好地提高玉米郑单958的产量和质量,种植户应该结合该类玉米品种的生长特性,选择适合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并且在种植前做好当地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的调查工作,为郑单958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真正保证该玉米品种的产量和质量,保证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在具体栽培的过程中还要做好田间管理,运用施肥灌溉技术、中耕除草技术,减少玉米的倒伏,加强对玉米收获期的管理工作,做好重点病虫害的防治,保证郑单958的产量和质量,推动我国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宝春.郑单958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47.
[2]毛庆文,吴桂丽,阎立波,等.不同密度下玉米郑单958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29):16171-16172,16174.
[3]阎巨光.中晚熟玉米品种郑单958高密度栽培研究[J].中国种业,2011(3):39-40.
[4]柴利粉.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螟对郑单958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9(5):74-76.
[5]张斌贝.玉米郑单958宽行双株增密栽培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8(20):4,6.
(编辑:王紫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