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体育板球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新思路

2023-11-19 02:55:46孙梦瑶葛涛崔斌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30期
关键词:板球战术教学内容

孙梦瑶 葛涛 崔斌

(1.上海健康医学院体育教学部 上海 200237;2.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沈阳 110102)

2017 年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1]。思政教育顿时引起各专业、各学科教师及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其中,体育课则显得与众不同,它以丰富的肢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与特点[2]。教学内容的切肤之感可为受教育者所直接体验,显得愈发生动。该文以拥有几百年历史的英式传统体育项目板球为载体,在深入分析其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试图建立以竞赛为主要手段的教学内容体系,让板球课程内容既符合学生学习需要和教学规律,又符合思政教育要求,从而实现在高校体育课中贯彻实施以板球项目育人,寓项目本身所具备的价值引领贯穿于知识技能传授和体育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引导帮助大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板球课中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

1 重新构建板球课教学内容体系的初衷

按照现有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安排,通常把一个运动项目的传授分为四大类别,技术、战术、规则与竞赛。在“学、赛、练一体化教学”的推动下,更多的教师将比赛杠杆加入教学中。目前国内开设的高校中普通院校众多,体育院校仅沈阳体育学院一所,先将两类院校板球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进行对比后发现,现有的板球项目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内容。

由表1 可知,体育院校在强调动作技能掌握的同时,对于如何教授板球技能、组织竞赛、科学研究有明确的要求。普通院校的板球课程则以锻炼方法、欣赏比赛为核心内容。此两点区别是由专业培养目标不同而导致的。但现实中学生在技术组合运用中并未达到预期的战术效果。同时,较为繁杂的技术对于学生处理球的实践运用也成为干扰战术实现的障碍。一些学生单项技术完成很好,考核中能够获得理想的分数,但比赛实践中运用不佳。

表1 高校板球课教学内容对照表

针对授课结束后学生仍旧不会比赛的问题,在研究了需要理论、探究式教学法以及球类项目领会教学法等相关教学理论后,设计了以思政教育为引领,以战术教学为主要手段,将“懂板球、会比赛”作为整体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教学内容中运用战术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技术学习,在不同要求的战术练习、教学比赛中建立不同的战术需求,让学生在比赛、战术练习中建立对于技术运用的目的性、动作的规范性以及技术运用的合理性的认知,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技战术需求。个人需求可以包含于设置需求中,也可以高于设置需求,这种由于自身需求而带来的自发学习动力,成为积极的学习动机,进而促进学习者对各项技术主动学习进行动作规格的改进。而思政教育则贯彻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板球运动可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至体育课堂中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使学生既可以在课堂中体验板球项目自身的运动魅力,又可以在活动中陶冶情操,达到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

2 板球运动所蕴含的思政要素

2.1 板球精神引领着板球活动的方式与方法,更引领着板球活动者的思想境域

板球规则中对于板球精神的解读是:“尊重是板球精神的核心,尊重你的队长、队友、对手和裁判员的权威。努力比赛,公平竞争。接受裁判员的判罚。用自己的行为创造一个积极的氛围,鼓励别人也这样做。表现出自律,即使情形对你不利仍要祝贺对手的成功,并欣赏你自己的队伍。不管比赛结果如何,都要感谢裁判员和对手。”[3]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板球项目对参与者的严格要求,既有宽以待人主动承担的责任感,又有严于律己的底线意识,以及对待比赛胜负的释然,对公平、公正的执着追求。所以板球是一项激动人心的运动,能促进领导能力、友谊和团队合作,能汇集来自不同民族、文化和宗教的人在一起,这就是板球精神所发挥的作用。板球比赛中的规则适用于任何性别的运动员、裁判员和记分员。

2.2 板球项目中思政要素的梳理

目前在体育课堂中所贯彻的思政要素基本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归纳而成的,主要包括理想信念、素质教育、专业素养、个人发展4个方面[4]。结合板球运动实际,将板球精神已经明确的内容以及其活动方式和运动感受相结合,即得到板球运动所蕴含的思政要素。

经过整理与分析多校板球课程的大纲与教学内容,先将板球项目可应用于体育课中的思政要素归纳如下。

板球运动作为一个集体项目,具备顽强拼搏、团队至上的共性,也存在个人项目中独立自主、舍我其谁的英雄主义风格[5]。而且蕴含传统礼仪、传统文化,以规矩和传统价值约束活动者行为的惯例。这使得板球运动所能带给参与者或带给学生的课堂教育更加生动、具体,也能够让参与者在激烈中感受文雅,在拼搏中感受端庄,胜败不失优雅,强壮而不野蛮,让运动参与者身心俱悦,这也是该项目所特有的。

3 板球课教学内容体系的建立

3.1 现有板球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

现有教学内容已经较为准确地将核心技术、战术及相关内容作以规划,并将教学重点难点作出明确解读,主要包含板球运动起源、发展、价值等相关内容、板球技术、战术及规则。其中以技战术实践内容为核心展开教学。

3.2 战术驱动思想下的教学过程设计

现有教学内容体系基本延续了其他球类项目的教学进度安排,在学时中对于比赛的重视程度有明显体现,但并未见将进度作为核心内容进行体现。依旧让人感觉是以传统机械论为指导思想所设计的先技术再战术,最后比赛的阶梯式教学内容。这种方法本无可厚非,但在有限的学时中,忽略了学生对比赛的认知过程,学生将零件组装的内化过程时间太短,对技术、战术的运用理解尚浅。在这样的情况下,思政要素的加入也显得生搬硬套,无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于是提出了一种先比赛,后学习的教学内容安排,以学生战术需求驱动展开教学,让学生主动面对困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展开学习,更多发动学生的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板球项目活动特点,在教师的引导下融入遵规守矩、引人向上、积极努力的参与特点,使思政教育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有两个需求是授课教师要合理把握与控制的。第一个是教学目标中课程对于学生实际需要达到的战术水平。第二个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战术需求水平。这两个需求之间可能存在差异,也可能相同,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对于本课程教学活动的整体流程,即教学内容展开的过程要有精准的设计。

因此,将合理的战术需求设置为核心内容,从各阶段预设比赛目标、主要战术、必须技术、相适应练习、相应理论学习以及思政要素实施路径六方面展开。

首先,预设比赛目标,这是教师在合理分析学生板球技术能力实际的前提下制定并在教学比赛、战术练习中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其次,确定主要战术,必须技术、相适应练习、相适应理论学习4 个环节,包括比赛体验阶段、初级战术比赛阶段、较复杂战术比赛阶段、学生教学实践阶段。具体进度设置以各阶段主要战术、必须技术、相适应练习、相应理论学习为核心展开。

主要战术:是该教学改革的核心部分,指与学生板球技能水平相一致,并能够在完成过程中有探索空间的战术形式。

必须技术:是教师预设的、战术练习与教学比赛后通过学生探索能够发现的、在本阶段中必须完成并完善的教学内容。

相适应练习:为完成本阶段技术、战术教学任务所设置的练习内容。

相应理论学习:是指对应主要战术、必须技术中的技战术分析及比赛规则,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实践与理论的一致性。

3.3 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重点与思政教育核心内容

不同教学阶段明确了教学内容与思政要素,这对于教学活动的准备与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参考[6]。能够让教学核心内容更突出,练习方案设计更有针对性,思政教育的落实契合教学内容。

同时,学生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政教育。例如:在较低标准的比赛中,学生要善于发现比赛规律,要克服因不了解板球运动规律而带来的困难,在活动中发现比赛的乐趣;当具备一定的基础后,开始在一定的规则范围内活动,要受规则约束,要敢于承担比赛为团队带来的竞赛风险与责任;当技战术水平越发完善之后,相对标准的比赛会要求学生遵守规则,遵守板球精神中关于尊重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在团队合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当学生已经深入了解喜爱该项目后,自主从事的板球活动,就是一种对项目本身的认同,可以体验身心俱娱的切身感受,有利于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

因此,在教学内容重建的过程中,不同阶段所需要的相关技战术随学生需求的逐渐提高而进行相应的提高,确保每阶段的比赛都能够顺利进行,不让技战术、规则羁绊比赛的流畅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板球运动活动方法与特点。

4 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可以解决的问题

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将适用于学生水平的战术进行归纳与总结,保证学生在课堂中和教学比赛中能够熟练运用,以确保证比赛的流畅性和激烈性。

(1)原有课程中涉及的能够使学生在课后持续完成的2~3 人活动的练习非常有限。其练习强度、难度与趣味性不能够随着学生技能提高而提高。这对于学生认识比赛,提高战术意识的帮助有限。为丰富学生课余练习的方法,提高其积极性,通过研究确定几项内容有利于初学者学习,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兴趣,且能够依据练习时间及练习的熟练程度逐渐提高的方法也同时成为教学重点内容。

(2)评价方法的改革将更加重视学生的比赛能力。①改变原有以技术考核为主的方式,强调技术运用的考核,实践能力考核中增加对比赛分析的内容。②教学比赛作为实践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内容包括执行战术能力、配合战术能力、分析比赛能力等多方面。③技术运用考核。技术考核有明确的技术运用与动作指向性。

5 结语

基于思政教育的板球课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是深入挖掘板球运动本身的特点在各教学环节中的运用,板球运动思政元素的挖掘成为核心内容。板球精神本质上是英国在宣扬本土文化的一种民族自信,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今社会带给板球运动的是一种文明的质感。其传承的以尊重为主要内容的精神内核,与立德树人的现代教育理念内容相适应,并且能够为学生所接受。教学内容的改革围绕项目的精神内核展开,取其精华,可以让思政内容融合到教学内容中,润物无声,从而达到高校体育课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板球战术教学内容
关于我国板球项目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
灌篮(2022年4期)2022-06-17 08:56:38
中间战术
Quora:What Is the Saddest Truth about Life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板球运动在普通高校的发展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巧用翻边战术
军事历史(1990年1期)1990-08-16 07:01:34
用“狼的战术”打伏击战
军事历史(1984年1期)1984-08-21 06: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