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 陈欢欢 李晓静 郭小莉 苏龙
收稿日期:2022-08-1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YJCZH23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TY089);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F2021D28).
作者简介:张阳(1987—),男,山东莒南县人,硕士,高级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医融合.
引用格式:张阳,陈欢欢,李晓静,等.健康中国背景下政府购买体医融合服务干预慢性病的路径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6(5):491-496.
DOI:10.14182/J.cnki.1001-2443.2023.05.011
摘要:伴随着国家提出健康中国战略,体医融合逐渐成为慢性病防治的新方法,而政府购买服务干预慢性病成为推动体医融合的试金石。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政策,本研究对政府购买体医融合服务干预慢性病的现实基础与路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政府购买体医融合服务干预慢性病有赖于体医融合能显著改善慢性病的状况、国家政策的引导以及发达国家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的成功经验。但是,体医融合观念、体医等部门间协作、配套实体产业、体医融合顶层设计以及地方政策执行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仍是制约政府购买体医融合服务干预慢性病的重要因素。为此,建议通过“体育部门+卫生部门+企业”“体育部门+卫生部门+社区”、运动处方门诊和运动处方库等路径来推动政府购买体医融合服务干预慢性病的开展。
关键词:健康中国;体医融合;政府购买服务;慢性病;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0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2443(2023)05-0491-06
引言
慢性病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一類疾病的总称。据《健康管理蓝皮书(2018)》显示,我国目前慢性病人数约有3亿左右[1]。同时,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指出,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的88%,且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2]。因此,为降低慢性病带来的危害,部分患者的健康观念也从过去的“被动医疗”逐渐向当前的“主动健康”转变。随着慢性病已逐渐成为威胁人民健康和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家也认识到人民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减少国家医保投入的迫切性。政府相继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等国家政策,它们均强调要加强对慢性病的体医融合及非医疗健康的干预,发挥其在慢病预防及康复中的积极作用。此外,这些国家政策的颁布不仅为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了政策保障,也为慢性病的预防及治疗指明了新方向。随后,为贯彻落实上述国家政策,国家实行健康中国战略,并颁布了“健康中国行动”的系列文件。其中,针对体医融合也提出了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3]。当前,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其具体路径建设尚未达成共识。为此,本研究欲对政府购买体医融合服务干预慢性病的现实基础及具体干预路径进行研究,为推动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的全面开展及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1 健康中国背景下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的应然性
当前,慢性病已成为全球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具体表现如下:在患病率及致死率方面,研究发现,2019年我国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3%(约3.2亿人),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6%[4];在医疗费用方面,我国医疗卫生费用每年以近20%的速度增长,其中增长的80%用于慢性病防治[5]。与此同时,国家卫健委指出,由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约占总疾病负担的76%。总体来说,我国已经进入慢性病的高负担期,且慢性病呈现出“患病人数多、医疗成本高、服务需求大”的特点。基于此,国家于2016年10月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定了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随后,在党的十九大上将健康中国正式确立为国家战略;为全面推动其建设,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其中,体医融合则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体医融合核心理念是坚持预防为主,强调将健康关口前移,并通过“运动处方”对疾病患者进行干预。在体医融合的推广及试点过程中,青少年、正常成年人的健康需求相对较小,而慢性病患者则是健康需求的最大刚需者,这促使他们成为体医融合开展的首选对象。此外,从改善疾病及降低医疗费用角度来说,慢性病患者也愿意参与体医融合过程中。因此,慢性病将是体医融合开展的第一切入点。
当前,我国慢性病的防治主要以疾病防治为主,且主要依靠传统干预(即医疗干预)为主,运动干预相对不足。但是研究却发现体力活动不足是我国慢性病的四大危险因素之一,且已成为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由此可见,运动干预对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体医融合最早由美国人提出,并逐渐成为疾病治疗及康复的最佳手段。目前,体医融合(“运动是良医”)已被美国广泛用于慢性病的防控过程中,且已在慢性病干预效果及减少慢性病的医疗费用等方面取得实际效果。与此同时,我国部分城市也开展了慢性病的体医融合干预试点(如北大医院、广安门医院等),且达到了科学运动、慢性病改善及医疗卫生成本等方面的效果。此外,我国慢性病的传统干预方式已不能满足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需求,而体医融合作为我国积极推行的最新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未来它将逐渐成为我国慢性病防治的最实用的主流干预方法。
2 政府购买体医融合服务干预慢性病的现实基础
2.1 政府购买体医融合服务干预慢性病的自身条件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国家正在积极推动慢性病的体医融合干预,这说明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具备一定的自身条件,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1)体医融合能改善慢性病的状况。在学者研究方面,李宏伟等研究发现“体医结合”干预能显著降低临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6],此外,王子研究证实体医结合模式下的综合运动干预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在体医融合试点方面,北京海淀区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的试点效果显著,获全国同仁的高度认可[8]。(2)政府购买体医融合服务干预慢性病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从体医融合人才角度来说,现有运动医学、运动康复等专业以及运动处方师培训等途径均能培养大量的体医融合复合人才。在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的推广方面,郭建军主任提出的“三融合、四合作”模式以及合肥、上海等地推行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等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最后,研究证实慢性病患者在接受体医融合服务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服务需求及参与愿望[9]。上述内容整体说明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具有一定的可行性。(3)政府购买体医融合服务干预慢性病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对慢性病患者来说,体医融合能改善病症及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也能降低慢性病患者的数量。其次,对医疗系统来说,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能扩大健康服务范围、提升健康服务能力,最终降低医疗费用。最后,对体育系统来说,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能使运动是良医等理念及方法运用到医疗体系,提升运动服务健康的业务水平,同时,也能促进运动与医疗资源共享,实现体医双赢效果。
2.2 政府购买体医融合服务干预慢性病的外部环境条件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促进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实施及推广的重要条件,具体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1)国家政策的引导。政策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先决条件。2016年10月底,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它提出要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为加强慢性病防治及减轻疾病负担,2017年1月底国家出台《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它也提出促进体医融合及开设运动指导门诊等为慢性病患者开展个性化健康干预。(2)健康中国行动的支持。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建设,国家组建了专门负责健康中国行动推动的机构: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该机构推出了健康中国行动的系列措施:如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它明确了健康中国行动的目标及任务、各方面的责任(政府、社会、个人及家庭)、组织实施、考核方案和保障措施等。其中,防控重大疾病是健康中国行动的三大任务之一,因此,健康中国行动的开展也将推动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的全面实施。(3)国外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的借鉴。当前,美国作为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的先驱者,倡导“运动是良医”的健康理念,把体力活动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方式来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状况。而在该过程中,美国的政策(美国健康公民系列计划[10]、美国国民体力活动系列计划[10-11]等)、组织与管理体系(美国运动健康促进服务体系[10]、体医融合协同治理体系[12]等)等均对我国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的推广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2.3 政府购买体医融合服务干预慢性病的现实困境
虽然国家在努力建设健康中国,且推出了系列健康中国行动的具体措施等,但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的开展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多数人的体医融合观念缺失。一方面,多数人存在重医轻体的观念:人们患病后多倾向于通过医生或药物来使身体康复,鲜有求助于运动;多数医生的治病理念仍以“医学补救”为主,且缺乏开设运动处方的概念及技能。另一方面,多数慢性病患者未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我国多数人的体育锻炼意识及习惯尚未形成,再加上慢性病患者因缺乏健身指导及担心运动风险等,规律性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有限。(2)体医等部门间协作不足,配套实体产业滞后。在部门协作方面,当前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仅在少数大城市开展,并且相关合作多以简单的、临时抽调的形式进行。此外,体医等部门在协同参与及积极性(尤其是医疗部门)、体医融合健康宣传、体医资源融合等方面的合作尚有不足[13]。在配套实体产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虽然提出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但由于国家对体医融合前期定位的“公益性”,而新兴产业多要求产业转型发展以及缺乏相关产业或组织参与(如医疗保险业等),因此,造成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相关实体产业发展的迟滞。(3)体医融合顶层设计不完善以及地方政策执行能力。在顶层设计方面,健康中国相关国家政策对体医融合重视相对不足、体医部门在体医融合过程中的利益划分不明确,且体医融合制度存在一定缺失(如体医行业人才融合标准及体医融合过程中业务划分及经费投入等),这些总体造成体医融合顶层设计不完善。此外,虽然国家成立了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来统筹推进《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组织、监测和考核等工作,但各地区能否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来推动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的开展仍是问题的关键。
3 政府购买体医融合服务干预慢性病的路径研究
由于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正处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阶段,且健康中国行动刚刚开展实施,再加上国家对体医融合定位的公益性,因此,当前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的服务多属于政府購买服务的性质,其服务的具体路径如下。
3.1 “体育部门+卫生部门+企业”模式发展路径
“体育部门+卫生部门+企业”模式是指由体育局领导,在体科所和国民体质检测中心等部门指导下,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由运营企业来进行组织实施的慢性病干预方式[9]。该模式首次开展实施是在合肥市庐阳区,实施过程具体由安徽省体育局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服务的购买,然后由中标企业(奥美之路(北京)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其次,中标企业在庐阳区政府及卫生部门的帮助下进行慢性病患者的招募,进而对其进行医学体检和体适能测评,然后再由医疗、运动专家根据慢性病患者的具体状况进行运动处方的私人订制。再次,根据运动处方进行有组织的集中体育锻炼,每周2次,每次60-80分钟,干预期间,社会体育指导员负责健身方法和技能的传授,社区医生在活动现场进行监督,保证运动的安全性。同时,业余时间慢性病患者还进行无组织的自主练习(每周1-3次,每次60分钟左右)。运动强度整体以中低强度为主,具体由企业提供的运动手环进行实时监测。此外,医疗及运动专家还会定期对患者的运动处方进行微调,干预过程中会受到庐阳区政府、省体科所和省国民体质检测中心的指导与监督。最后,干预过程中,省体科所和省国民体质检测中心会对所有慢性病患者进行干预前中后的健康体适能及“三高”慢性病相关指标的测试,并以此来评估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的效果等。
通过“体育部门+卫生部门+企业”模式干预慢性病的实施,发现体育部门与医疗卫生部门及地方政府的合作、设立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的专项经费以及拓展经费来源渠道、建立对企业干预慢性病服务的有效监管与干预效果的评估机制等对推动该模式干预慢性病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体育部门+卫生部门+企业”模式是政府购买体医融合服务干预慢性病的一种有效尝试,对促进实体产业参与体医融合服务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为解决政府体医融合服务专项经费不足的问题,未来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服务的费用可逐渐过渡到由政府和慢性病患者共同承担。目前,“体育部门+卫生部门+企业”模式在上海青浦区和厦门等地逐渐开展,并取得实效。同时,考虑到政府相关服务经费的有限性及居民的体育素养等,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大城市地区。
3.2 “体育部门+卫生部门+社区”模式发展路径
“体育部门+卫生部门+社区”模式具体是指在体医部门等指导下,通过体育局等政府部门投资,由社区来组织实施慢性病的干预,旨在通过体医融合促进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水平。实施流程一般为:(1)组建专家团队及讲座培训:在社区的协调下,根据慢性病的特点等从综合性医院和高校中选取相关专业人才组成专家团队;随后,专家对社区医生和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专业培训[14]。(2)宣传动员与招募:宣传主要由社区委员会进行,专家团队主要在社区医生的辅助下进行定点宣传讲解。慢性病患者的招募主要由社区医生来完成。(3)患者体检及制订处方:社区医生对患者进行个人饮食及用药情况调查与医学体检,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其进行个人体育锻炼情况调查与体质测试;随后,对患者开设综合性的处方。(4)干预实施与测试:干预主要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下进行每周3次左右的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30-60分钟),期间社区医生场外安全监督,干预期间伴随健康讲座和体质及疾病方面的测试,运动干预的场地由社区协调提供。(5)效果评估与总结:干预期间通过阶段性体质测试评估等对慢性病患者的运动处方进行微调,此外,干预前后会对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以评价该模式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的效果,并归纳总结干预过程存在的问题及经验。王世强等[14]认为基于体医融合的“体育-医疗-社区”三位一体的社区健康促进模式能很好整合医疗与体育部门的人力、物力资源以及话语权,适合在我国社区推广。
为保障该模式的健康发展,要建立类似由体育、卫生、社区组成的社区健康促进委员会,总体负责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的设计、协调各方资源、负责项目监管与督查、干预效果评价等。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可行的体育、卫生、社区三位一体的内部运行机制以确保干预过程有序开展。同时,推动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的经费列入本级体育或医疗财政预算,以提高政府的体医融合购买能力。目前,“体育部门+卫生部门+社区”模式主要上海各区开展实施,开展较好的如嘉定区的“1+1+2”社区主动健康工程、杨浦区的“学校-社区-医院-家庭”协调发展模式以及“运动+叶酸”模式等。同时,考虑到政府体医融合服务经费的不足及社区的发展程度等,该模式也主要适合在大城市地区开展。
3.3 运动处方门诊模式发展路径
运动处方门诊是指在医院设立运动处方门诊或运动健康指导门诊等,以体医融合的主动健康思想为治疗理念,坚持预防为主,强化以运动处方等非医疗健康干预和现代临床医学技术方法作为慢性病防治与康复的主要手段,形成体医融合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新模式[5]。运动处方门诊发展的具体路径如下:(1)理念融合是先导:即体育科学与现代临床医学在疾病治疗与康复等方面的相互融合,具体实践中临床医生要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以及两者间的技术互补等。(2)技术融合是条件:即医学上的治病诊疗技术与体育科学上的运动技能相融合,强调体医双方发挥各自的技術优势。为实现体育与医疗的技术融合,必须做好两者间的规划融合、制度融合和标准融合。规划融合主要是指体育与医疗目标的一致性,即实现全民健康;制度融合即在符合国家顶层制度的前提下,体育、医疗在平衡两者关系的同时在各自行业内部建立科学合理的新型制度;标准融合是指体育与医疗两大行业系统建立相似的、可共享的技术规则和行业标准[5]。(3)业务融合是核心:即体育与医疗两大行业系统的业务交叉与融合,具体表现在实现人民健康工作模式的重组及方法手段的创新。实践中为实现业务的融合,开设类似运动处方门诊的医院要在机构职能以及人才队伍等方面做好规划。在机构职能方面,多数医院在内科的框架下开设慢性病运动处方业务或在健康促进中心下设立运动健康指导门诊等,以促进体育与医疗在组织及业务方面的进一步融合;在人才队伍方面,可通过自我培养或聘请高校运动康复专家、运动处方师、运动健康指导师等具有开具运动处方技能以及提供运动健康服务能力的人才[5]。(4)产业融合是结果:即体育与医疗交互融合形成新的健康产业,具体实践过程中主要从需求融合和供给融合两方面着手,两者相辅相成。此外,运动处方门诊的诊断流程基本为问诊—医学检查和运动评估—运动处方制定—运动干预实施—阶段性评估—微调运动处方,其中,运动干预实施多是慢性病患者根据运动处方自行锻炼。目前,北京、上海、黑龙江、内蒙古、江苏、陕西等地均开设了运动处方门诊,并且在慢性病治疗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整体具有一定的推广可行性。同时,考虑降低国家慢性病的医保费用及居民的体育素养等,运动处方门诊模式整体更适合在我国城镇及城市中进行慢性病干预的开展。
3.4 运动处方库模式发展路径
运动处方库是指政府等部门或具有政府性质的社会组织通过组织运动处方专家依据常见慢性病的基本情况,建立针对不同慢性病、不同身体状况及不同年龄阶段及性别的运动处方库,然后由权威部门发布,慢性病患者根据运动处方库的内容进行运动干预。2019运动处方国际论坛认为运动处方是治疗慢性疾病的“一线用药”[15],这也说明运动处方库对慢性病治疗及康复的重要性。运动处方库模式的发展路径主要包含运动处方库建设及运动处方推广与应用两大部分。在运动处方库建设方面,它主要包括运动处方内容系统、运动处方小范围实践和运动处方微调三部分。运动处方内容系统是运动处方库建设的核心内容,它按照慢性病在人类中的分布情况主要分为单种慢性病运动处方和多种慢性病运动处方两大类。运动处方的开具主要依据慢性病的情况、不同年龄阶段人体素质及“运动三性”[16]等基本情况,其内容主要包括运动形式、运动频率、强度、时间、总运动量以及进阶等。运动处方的小范围实践是指在运动处方设计好的前提下,选取一定数量的慢性病患者进行小范围的运动处方实践。其中,慢性病患者的选取是在政府及卫生部门的帮助下完成的、运动强度的监测主要依靠运动手环及出汗情况来确定、干预周期3-4个月(每周3-4次、每次30-60分钟、强度以中小强度为主)。运动处方微调是指通过运动处方的小范围实践,根据运动处方的实际干预过程及效果等,对运动处方进行的微调。在运动处方推广与应用方面,它主要包括运动处方的公布与应用两部分。运动处方的公布主要通过政府等权威部门对经过验收后的慢性病运动处方库进行公布,以达到宣传及引起慢性病患者重视的目的。运动处方的应用主要是指慢性病患者根据政府部门公布的慢性病运动处方库,通过自身努力或借助他人帮忙等进行慢性病运动处方的干预过程。
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正在进行国家运动处方库的建设,他们将运动处方库分成运动处方内容系统、运动处方师培训认证系统和运动处方应用平台系统三部分,其中,国家运动处方库按照人群划分为5大类,慢性疾病人群运动处方是其中之一,且已于2020年12月完成[17]。同时,祝莉等认为可通过加快国家运动处方库建设、推动运动处方课程与运动处方师认证进校园等来加快运动处方的推广与应用[17]。此外,青岛市崂山区老体协联手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邀请市级医疗机构权威专家,通过为慢性病患者编写个性化体医融合的“运动处方”,以达到精准施治的效果[18]。考虑到国家降低医疗费用的迫切性及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需求等,运动处方库模式可在绝大多数的农村、城镇以及城市中推广实施。
4 结束语
新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使我国慢性病患病人数在逐年增加,单一的药物治疗或运动治疗已不能彻底根治慢性病。《“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国家政策均强调慢性病的体医融合及非医疗健康的干预,再结合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存在理论及实践的可行性以及国外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的成功经验,体医融合逐渐成为慢性病防治的最新及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为降低国家在慢性病方面的医保投入及慢性病带来的高死亡率,政府购买服务干预慢性病成为推动体医融合的试金石,并且在许多地方取得较好的实践成效。与此同时,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的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其效能也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这包括多数人缺乏体医融合的观念、体卫等部门间协作不足、配套实体产业滞后、体医融合顶层设计不完善以及地方政策执行能力不足等。基于此,应通过“体育部门+卫生部门+企业”“体育部门+卫生部门+社区”、运动处方门诊和运动处方库等路径来推动政府购买体医融合服务干预慢性病的开展,充分发挥体医融合在慢性病防治方面的作用,为健康中国的建设贡献一份不可或缺的宝贵力量。
参考文献:
[1]健康界.中国首部《健康管理蓝皮书》发布 慢性病发病人数约3亿[EB/OL].(2018-04-17)[2022-08-15]. 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20180417/content-502439.html.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EB/OL]. (2019-07-15)[2022-10-15].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7/15/content_5409492.htm?trs=1.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EB/OL]. (2019-07-15)[2023-01-20].http://www.gov.cn/xinwen/2019-07/15/content_5409694.htm.
[4]中研網.中国慢性病现状及慢性病患者数据统计一览[EB/OL].(2020-02-19)[2023-01-22]. http://www.chinairn.com/news/20200219/170527209.shtml.
[5]李璟圆,梁辰,高璨,等.体医融合的内涵与路径研究——以运动处方门诊为例[J].体育科学,2019,39(7):23-32.
[6]李宏伟,黄国强.“体医结合”智能化运动处方干预社区临界高血压人群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8):90-95.
[7]王子.体医结合模式下的综合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体质健康的影响[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9:10.
[8]北京市体育局.体医融合的“海淀经验”获全国同仁高度认可[EB/OL].(2018-5-31)[2023-01-22]. http://tyj.beijing.gov.cn/bjsports/gzdt84/qxdt/1540344/.
[9]张阳,王志红,张猛,等.健康中国背景下体医融合的服务需求、制约因素及发展思路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1):61-67+87.
[10]彭国强,舒盛芳.美国运动健康促进服务体系及其对健康中国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6,37(5):112-120.
[11]岳建军.美国《国民体力活动计划》中体育与卫生医疗业融合发展研究[J].体育科学,2017,37(4):29-38.
[12]冯振伟,张瑞林,韩磊磊.体医融合协同治理:美国经验及其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5):16-22.
[13]母应秀.健康中国视域下我国“体医融合”开展的困境与发展路径[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908-909.
[14]王世强,李丹,盛祥梅,等.基于体医融合的社区健康促进模式构建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2):1529-1534.
[15]国家体育总局. 专家云集运动处方国际论坛共话体医融合[EB/OL].(2019-10-22)[2023-01-20]. http://www.sport.gov.cn/n317/n345/c930784/content.html.
[16]郭建军.体医融合推动健康革命路径探讨[J].慢性病学杂志,2017,18(11):1189-1192+1197.
[17]祝莉,王正珍,朱为模.健康中国视域中的运动处方库构建[J].体育科学,2020,40(1):4-15.
[18]国家体育总局. 青岛市崂山区 体医结合推行“运动处方”[EB/OL]. (2017-03-09)[2022-03-10]. http://www.sport.gov.cn/n317/n344/c792426/content.html.
Study on the Path of Government Purchase of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 Services to Intervene in Chronic Disea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ealthy China
ZHANG Yang1,2,CHEN Huan-huan3,LI Xiao-jing1,GUO Xiao-li 1,SU Long 1
(1. School of Sports Science,Hefei Normal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2. Anhui Sports Health Information Monitor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Anhui Provinci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Hefei 230601,China;3.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234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national proposal of the Healthy China Strategy,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method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and the government's purchase of services to intervene in chronic diseases has become a touchstone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 Based on policies such as the "Healthy China 2030" Plan Outline and the "Healthy China Action (2019-2030)", the paper studies the practical basis and path of government purchase of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 services to intervene in chronic disea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overnment's purchase of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 services to intervene in chronic diseases depends on the fact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tatus of chronic diseases, the guidance of national policies, and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in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 interventions for chronic diseases. However, the lack of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departments such as sports and medicine, supporting real industries, the top-level design of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capacity of local policies are still important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government's purchase of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 services to intervene in chronic diseases.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s purchase of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 services to intervene in chronic diseases should be promoted through the paths of “sports department + health department + enterprise", "sports department + health department + community", sports prescription clinics and sports prescription library.
Key words: Healthy China;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 government purchasing services; chronic diseases; path
(責任编辑:叶松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