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彬
摘要:在构建课后服务实施方案质量评价工具的基础上,对江苏省某市48份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方案进行数据与文本分析,发现学校对课后服务具有较强的认同感,但方案的“去专业化”问题突出,普遍存在育人目标模糊、服务形式单一、评价策略空泛等问题。在完善课后服务组织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将其与常规课程协同规划,通过分层分类设计服务内容与构建多元主体的动态评价体系提升课后服务育人效能,是优化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方案的关键。
关键词:课后服务;实施方案;质量评价;“双减”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9-0091-06
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是学校依循具体教育意图,对课后服务目标、内容、实践与评价进行整体谋划与预先安排的文本,对课后服务如何展开有着锚定、引导与促进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课后服务水平。随着课后服务相关政策不断出台,规范课后服务实施质量,探索优质多元课后服务机制,成为中小学面临的全新课题[1]。而学校以怎样的课后服务方案设计落实课后服务,则成为课后服务实施效能的逻辑前提[2]。为此,本研究汇总江苏省某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方案进行统一质量评价与反馈,以借此厘清学校现有课后服务基本样态,审视课后服务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优化路径,为课后服务高质量推进提供一些启示。
一、研究对象与分析框架
本研究以某市48所公立中小学向市教科院提交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为研究对象。为保证课后服务实施的有序进行,该市要求各中小学以相对统一的形式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规定在方案中必须包括“学校基本概况与课后服务现状”、“校内外课后服务资源分析”、“学校课后服务实施计划”与“课后服务组织保障机制”四项基本内容。
课程方案评价是“在国家教育政策与学校教育哲学规约下,学校以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自身的特点、学校所在社区的资源与需求为依据,对学校课程规划等进行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行性判断”[3]。当前尚未有研究者对课后服务实施方案的评价策略进行深入讨论。但研究者已从学校课程规划方案的原则、维度、依据以及评价等不同角度做出详细论述。如华东师范大学领衔的学校课程规划方案质量评估工具设计,就从“合目的”(如是否明确体现新课程理念或学校教育愿景)、“合一致”(如课程计划、实施与保障三者是否具有内在一致性)以及“合好用”(如是否具备具体的课程实施程序和管理措施)三个层面构建了学校课程规划方案质量评估量表[4]。而以学校为主体的课后服务,意味着其实施也将“以课程为中心”[5]。再者,学校也正有意无意进行“课后服务课程化”探索。因此其质量评价框架,可参照现有学校课程规划方案的评价方法来制定。
据此,本研究讨论制定了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合规性”、“统一性”、“专业性”与“可行性”4个评价维度。其中,“合规性”着重回应学校实施课后服务的合法、合规性要求,包括服务结束时间不早于当地下班时间、覆盖学生不同需求与不同层次、按照相关规定规范作业辅导的形式和时长,以及公平、弹性地安排教师的工作时间等等。“统一性”面向课后服务“教育逻辑与服务逻辑有机统一”的本质要求[6]。“专业性”是专业理性的技术、专门负责的群体与专业的行动方式的集合。学校作为国民教育的主阵地,体现着人民对教育“是其所是”的专业认同[7]。“可行性”指向实施方案本身的可操作性,包含是否具有合理的实践程序和管理措施,是否有效梳理了可用资源,是否具有可靠的保障措施、清晰的权责分配等。
确定4个评价维度后,专家组以行为性描述确定了具体条目,研制出“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方案质量评议表”。如表1所示,每个维度包含5个指标,分值为25分。
二、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方案质量分析
(一)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方案质量的基本概况
1.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方案质量整体表现
汇总48份方案评价数据发现,当前各学校方案在“合规性”方面表现较佳(均值22.11),且并未显示出明显的差距(方差值1.66)。但在“统一性”与“专业性”方面,整体设计水平较低(均值分别为18.59与17.28),各校之间差距也比较明显(方差值分别为5.56与6.25)。这表明学校课后服务从“开设”走向“开好”关键在于服务内容规划本身,要从自身育人专业性与学校已有课程体系的育人衔接性出发,统筹优化实施方案设计,以实现育人效能进阶。
2.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方案质量的四种水平描述
为进一步反映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方案的相对质量,本研究在对四维度得分及总得分进行统一描绘的基础上,按数据聚类将48份课后服务方案划分为初步、发展、成熟、完善四个水平,并对各水平的方案特点进行了描述。
(1)初步质量水平方案的特点分析
数据分析显示,12%的实施方案(6份)处于初步质量水平(总得分在60~70之间)。该类方案仅在合规性上有较好表现,但在其他三个维度上都暴露出不足。这表明尽管部分学校已按照政策要求开展了课后服务,但整体规划有明显的经验化、随意性与弱操作性特征。问题主要有:在课后服务的安排上,缺少有效的教师任务分配制度;在课后服务的活动设计上,仅将学校原有社团课程在课后服务中进行简单罗列;对课后服务的实施要素描述空泛,未呈现明晰的育人目标、可操作的实施建议与评价策略等。
(2)发展质量水平方案的特点分析
48份方案中,25份方案得分在70~80之间,处于发展质量水平。该类方案设计在“可行性”方面有明显提升,同时在“统一性”方面也体现出一定的质量进阶。这表明学校在课后服务的权责分配、学生参与等管理策略上以及服务形式与服务方式方面呈现出从“保开设”到“求开好”的质量进阶意识。如某校的《课后服务管理办法》明确了重点环节的管理内容。还有学校通过选课微信小程序等系统,關注学生兴趣、需求的匹配效率。但总体来看,该类方案在“专业性”上普遍存在目标描述模糊、内容设计单一、评价方式泛化等问题,服务结构缺乏清晰的实施规划。如有学校罗列了百余门活动课程供学生选择,但对各门课程如何归类、如何实施、谁来实施等均未做出明确回答,其可操作性难以判别。
(3)成熟质量水平方案的特点分析
31%的学校研制出成熟质量水平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15份)。该类方案不仅能够很好地满足“合规性”与“可行性”,在“统一性”与“专业性”上也呈现出明显的质量进阶。如在课后服务实施管理方面,这部分学校普遍成立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通过召开家校联席会议等,制定出权责明晰的实施制度。在课后服务形式方面,体现出面向不同学生的分类、分层管理。在课后服务内容方面,体现出与学校原有课程体系及校外活动资源的联动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多样的活动选择。在课后服务评价方面,通过定期举行“课后服务开放日”“课后拓展成果展示”等活动,将家长、社会纳入评价主体,共同监测课后服务的实施质量。尽管该方案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活动主题堆砌、评价方式单一等缺点,但已经表现出“教-学-评”一致性的设计意识,力求满足学生的多元拓展需求。
(4)完善质量水平方案的特点分析
目前,实施方案达到完善质量水平的方案仅有2份,占比不足5%。完善质量水平的方案设计要求在“合规性”“统一性”“专业性”“可行性”上均有良好表现。尤其在课后服务目标设置与评价策略方面表现出了与学校传统课程育人取向的一致性以及课后服务课程设计与规划的专业性。如某小学在学校原有的“五趣三能”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提出“提升三项能力,涵养五种意趣,培养十项技能”的课后服务育人总目标。在课后服务内容规划上,也基本上具有了主题活动结构性、教学方式适切性、评价策略合理性,代表了现有学校课后服务方案设计的最高水平。
(二)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方案设计的指标表现
上述分析已说明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在“合规性”“可行性”方面表现较好,在“统一性”“专业性”方面表现薄弱的总体样态。但具体是哪些问题影响着方案质量,还需进一步探索,据此,本研究对各方案評价维度的内部指标表现进行了纵向数据对比,以期梳理可能存在的共性问题。
1.目标表述模糊构成课后服务实施方案设计最显著问题
对比四个维度各指标得分发现,“专业性”维度显示为最低评价值。其中c2“课后服务有明晰、完整且系统化的育人目标设计”平均得分最低(2.71分),c3“课后服务内容合理,体现出与目标的呼应”次之(2.87分)。这表明有效的课后服务目标设计为最大挑战,而目标设计不合理加剧了课后服务的经验化与随意化。
进一步文本分析显示,48份方案中有13份方案直接省略了目标部分。其余方案的目标也普遍存在表述模糊、指向不明等缺陷,如将“育人理想”与“育人目标”混为一谈等,或表达出关联学校已有目标的意愿,却没有落实“如何关联”。例如,有学校将课后服务目标直接归纳为“自律协作、身心愉悦、乐学探究、情趣高雅”十六个字,但对这种理想层面的目标如何落地却未给出进一步解释。目标表述的不规范,反映出学校对于课后服务“要达成什么育人效能”并没有考虑清楚,既没有为常规课程“瘦身”、释放常规课程活力,也没有减轻师生负担,发挥出“双减”政策减负、提质、增能的价值。
2.学校原有课程体系的弱衔接性成为制约课后服务方案设计统一性的关键
课后服务方案在“统一性”上的表现亦不佳,而其中b1“课后服务活动整体安排体现出对学校原有课程结构的拓展”得分最低(均值2.94分)。分析发现,不同活动之间彼此割裂,与学生的常规学习活动未显示横向衔接或纵向连贯。较为典型的是学校准备好一系列“课程菜单”供学生自主选择。尽管考虑到兴趣,却对全面发展考虑不足,更缺乏对学校教育整体育人目标的统筹思考。且因为班级流动性大,教师倾向于安排简单、短时的活动。如此,往往只实现了学生浅层的兴趣刺激,经验化的教学与低效性的学习难以避免。课后服务本应与常规教学相互补充,使学生在差异性、选择性、补充性与拓展性的学习中发展个性[8]。当前课后服务活动与学校原有课程体系断裂及活动内容同水平反复等问题值得关注。
3.学校课后服务需进一步形成具有质量监测效能的实施保障体系
方案在d4“为课后服务的实施制定了权责分明的监管制度”上尚存在一定不足(均值3.17分),结合专业性维度中c5“课后服务评价体现出与目标、内容、活动方式的一致性,采用了多元化评价策略”评价表现亦不佳(均值3.29分),可判定学校课后服务方案设计需形成具有质量监测效能的实施保障体系。
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将课后服务列为“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1]。这意味着课后服务是一项全民关注的社会事务,建立质量监测体系承载着人民对教育高质量、专业化发展的期望。因此有必要以丰富的测评手段、规范化的监管评价来实现课后服务育人效能的多主体监测与全过程保障。
通过对方案进行分析发现,学校评价多停留在课后服务覆盖率、教师参与率以及课时量的数据统计上。即使有意识地将家长纳为评价主体,具体评价内容也围绕提供的时间、空间保障方面,对“育人成效”往往进行模糊化处理。随着课后服务的功能定位不断由“托管”向“育人”转化,制定确切的指标来评价“什么样的课后服务才能为学生提供最大的教育价值”是其深入发展的必然。
三、课后服务实施方案的优化建议
(一)以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建设作为高质量课后服务的基础
学校对课后服务人员、时间与空间的合理配置,既是其顺利推进的基础要件,也是其提高服务吸引力、增强社会与家长信任力的基本前提。学校管理层首先要强化责任意识,从学校整体教育规划的“必要组成部分”角度理解课后服务的育人价值。其次,可通过对家长意愿、学生情况、教师资源以及校外资源等的摸底调研,明确各方需求与服务配给的适切性,厘清自身优势与困难,有针对性地扬长补短。最后,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专门小组、制定校本课后服务管理办法等方式,将课后服务各项参与制度、教师工作与报酬安排等落实到文本中,使课后服务各项工作的开展权责分明、有据可依,为课后服务的高质量实施提供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保障。
(二)在学校整体育人规划中实现课后服务的有机生成
课后服务天然的差异化与个性化学习优势也将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提质增能的“新机会”。这需要学校在深入认识课后服务双重属性的基础上,从整体育人愿景出发思考课后服务与常规课程的协同关系,从已有育人资源与能力中生成课后服务的新形式与新内容,使课后服务与常规课程相互作用、有机衔接。例如某校分别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学生个性化兴趣发展需求、学生价值观引领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四个层次上设计了“培根”“拔节”“铸魂”“自主”四类课后服务内容,进而形成以国家课程为主体、活动课程为特色、课后服务课程为补充的完整学校课程体系,以课后服务带动了学校整体课程生态的优化。
(三)分层分类设计服务内容回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将“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作为“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重中之重,要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为儿童拓展学习空间”[2]。服务内容应如何设计,才能真正有效回应学生多元能力培养需求,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首先有效的课后服务绝不是多种活动的简单罗列和随意选择,而是学校在一定的育人目标框架内进行内容的分层分类组织,使学生在满足兴趣爱好的同时实现经验的系统化、深入性发展。这就要求要做到自主学习与个性辅导相结合,通过对学生的分层管理,充分发挥课后服务查漏补缺、促進均衡发展的效用。其次,做到兴趣活动与任务驱动相一致,既能立足本校开展兴趣覆盖面广的社团活动,又能从思维进阶的角度对内容进行单元化、项目化设计。学生在进阶的任务驱动中实践知识、体验学习、协作成长,课后服务发挥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的“试验场”作用。
(四)构建多元主体的评价机制,保障课后服务质量
有效的质量评价机制建设既是课后服务作为公共事业“以及时公开的质量信息回应人民群众关切”[9]的内在要求,也是其作为教育事务以高质量推进实现育人效能的客观需要。首先,课后服务质量评价要注重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实现包括专业机构、教师、家长与学生等在内的多元评价主体的彼此交互、同频共振。在凸显课后服务“惠及民生”的公共服务价值的同时,形成社会联动力量,共同促进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其次,评价内容的建构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旨归,以学校整体育人目标达成为线索,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配合、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尤其突出个性发展以及创造创新能力的评价,以评价促发展。最后,在评价标准的制定上,学校要形成具有监测价值的行为表现性标准,探索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物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方面可对“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进行权责明晰的界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校课后服务实践经验的归纳与优化,切实发挥评价的质量保障与促进作用。总之,多元主体的评价机制建构将是课后服务在“社会公共性”与“教育专业性”中取得平衡、保证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17-03-02](2021-09-2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703/t20170304_298203.html.
[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7-24](2021-09-22).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
[3]林一钢.校本课程方案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17.
[4]周文叶,崔允漷,刘丽丽,等.学校课程规划方案质量的实证研究——基于Z市初中学校课程规划方案的文本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9):53.
[5]刘宇佳.小学生课后服务优化反思——W市中心城区小学的现实考察[J].基础教育,2021,18(2):80.
[6]郑真江,陈光华.课后托管服务:政策亟须完善[J].社会治理,2017(5):28.
[7]傅松涛,车玉平.专业性——新基础教育课程理念的历史性缺失及其超越[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8.
[8]康丽颖.促进儿童成长:课后服务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20(3):24.
[9]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见》[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14(3):12.
责任编辑: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