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银松
紫砂壶的造型往往经典却又不同,由于传统的紫砂壶都是由匠人亲自设计,纯手工制作而成,每个人的手法不同,因此每一把手工打造的紫砂壶都是独一无二、别具一格的。每个制作者对紫砂文化的感悟不同,所以每一把紫砂壶的文化内涵也是独一种的。对于茶道中人来说,一把上好的紫砂壶是入圈佳品,更是一种极致的追求。上等的紫砂壶泥料用材十分讲究,优质的泥料对烧制过后的茶壶的纹理及触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所创作《六方如意》时选用的材料是紫泥中最顶级的泥料,烧制过后,表面十分平整,颜色也是十分浓郁到位。使用紫砂壶泡茶时,茶气袅袅升腾,彰显好茶之独特韵味;好的紫砂壶透气但是却不透水,用来泡茶,不会喧宾夺主,失去茶本来最纯粹的香味,也不会有熟汤气;当一把紫砂壶使用时间久了之后,它会吸收茶汁,轻嗅壶内会有一阵阵清香,十分温润。由器入道,由壶入茶,好壶配好茶,才能使得两者迸发出其最高的价值。
造型是判断一把紫砂壶价值最直接的体现。本作品《六方如意》,笔者采用的造型是十分经典大气的六方壶。何为六方?换个角度,从上往下俯视,六方的茶钮、六方茶盖、六方云锦线、六方壶身、六方把、六方嘴。这六个地方全都是按照着不同的比例大小,方方正正、规规矩矩地罗列在一把壶中,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是六方的,基本是对称相符的。此《六方如意》壶,壶体中正,呈六棱柱的形状,壶身线条经过笔者的创新改良后,呈现略微的弧线形状,将壶身衬托得比较顺滑,不死板,凸显出了刚柔并济的美感。壶嘴与壶把的线条都十分流畅,弧度恰好,两个十分有机统一。方圆相容,直线与曲线相互映衬,达到一种平衡的美感。
整把壶线面交融得十分和谐,点线面十分清晰可见,力度十分透彻。相较于最经典的六方壶给予人棱角分明的感觉,笔者所创作的《六方如意》则是一种简明大气之中不失柔和的美,刚劲与柔美相得益彰。
许多紫砂从业者都常说“宁做十圆,不做一方”,制作一把圆器所消耗的时间、精力、思考远比制作方壶来得少。传统的圆器都是手工进行拍打,但方器是使用了一种叫做镶泥片的手法工艺,方器的成型是由一片片泥片裁好之后,再由六片拼接起来。这所消耗的功夫是很大的,紫砂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起来宛如一体,本身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制作者深厚的经验与技巧,方器更是难上加难了。
许多人偏爱圆形壶器是因为更加实用,六方壶则是赏玩为主,其实不然。《六方如意》这把紫砂壶壶身饱满宽厚,与一般的六方壶不同,传统的六方壶更加扁平,容量较小。
除了造型,一把上等的紫砂壶更需要的是制作者赋予它文化内涵。古人言,“君子六德:德,智,仁,圣,义,忠”,六方,即寓意君子的六德。六方壶因此本身就具有了君子之意。加上六这个数字本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就有着吉祥如意的含义,六六大顺等词语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对数字六的喜爱之情。笔者在经典六方壶壶型上的创新设计,壶型呈现圆润的状态,圆形也有如意、团聚的意思,体现了六方皆团圆的美好意愿。
笔者还将陶刻艺术融入进了壶身。陶刻最基础的就是对书法、绘画的基础掌握,只有多年的制作刻绘经验的累计,才能够在紫砂壶上精细、完美地进行刻绘。最讲究莫过于一刀成形,雕刻后是无法进行弥补修改的,扎实的刻绘功底是陶刻的基础,下刀的粗细、力度的轻重、雕刻的手法、对整体布局的把控,这都是经过笔者苦心研究和说不清次数的练习,才能够做到的,这样才能赋予刻绘的紫砂壶生命力与表现力。陶刻呈现的只是紫砂壶外观的图案花纹,不过是一种形式罢了,但是紫砂壶其中的文化内涵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壶身刻绘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等字样,出自于《易经》的《千字文》。讲述的是关于天文气象的常识、大地宇宙的起源、日月星辰的运行……宇宙这样浩瀚宽广,囊括了许许多多天地生命。而笔者想要表达的则是,希望能够拥有如同宇宙一般宽广的心胸,能够包容万物;如同紫砂文化一般,作为传统文化与艺术美学碰撞的产物,它的包容度是很大的,吸取各种文化的精华内涵,融合已有的文化。艺术美学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写神与达意刻绘的书法的字体与笔锋、雕刻深浅的程度 ,都会影响最终这把紫砂壶的出品。精、气、神三者的完美统一,才能造就一把上好的紫砂壶。
总之,时代不断进步,紫砂文化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但是笔者认为紫砂文化的传承不可忘记其本心、其根本。科技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取代了人工,但是手工艺品一旦被取代,就会失去其本身的价值。笔者始终相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一代又一代大师的经典之制会始终流传,被继承下去,精妙的紫砂壶制作工艺与匠人匠心的魅力会始终不变。这就是手工匠人、手工技艺的魅力所在,也是世世代代紫砂从业者的匠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