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紫砂作品《风花雪月》的创作

2023-11-18 04:59史俊超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10期
关键词:执壶酒壶酒器

史俊超

喝酒用酒壶,喝茶用茶壶,特别是在讲究生活品质与情调的当代,更是有专门的酒器、专业的茶器。而“风花雪月”这件作品却将这两种器皿融为一体,以紫砂的形式做了一把酒壶形式的茶壶,这也是这件作品极为独特的造型特征。究其创作之源,就要说一说中国的茶文化与酒文化的各自发展与相伴相生了。

酒壶与茶壶,本就是饮用器皿中同源的东西,酒壶早于茶壶出现,中国人很早就开始饮酒,商周时期的酒壶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茶壶发展较晚是因为唐时才开始出现并形成饮茶的习气,这时候才有了用于盛茶的茶壶。那时的茶壶材质主要还是瓷器,其形制之源本就是借鉴了酒壶的造型,只不过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这两种器皿的造型逐渐有了分化进而形成独属于酒壶与茶壶的不同的美学特征,特别是茶文化的发展迅猛,自然出现了各种具有宜茶性与观赏性的饮茶器皿,如此发展,酒器与茶器的造型特征也就越发不同,所以《风花雪月》这件作品的酒器造型就更显独特了。

《风花雪月》造型上的独特还在于选择了酒器中“执壶”的造型。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酒壶发展至今已经几千年了,样目繁多,明清是酒器发展的高潮,造型多样,追求精美,其中尤以执壶为尚。巧合的是,明清时期也是紫砂壶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紫砂壶也在追求着造型上的创新、工艺上的精致,要不怎么说茶酒之源妙不可分呢?以酒壶为创新之灵、造型之源的《风花雪月》,因为这样注定的缘分在众多的酒壶造型中选择了执壶的样子为形制。当然,选择执壶造型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它们在发展史上的缘分,更在于“执壶”是酒壶中非常鲜明的存在,是酒壶造型发展的巅峰象征,执壶一出现,我们就能想到酒壶,想到酒,从而深化酒与茶融于一壶的造型深意与情感主题。

茶与酒融于一壶,不仅是造型上的交织,更是两种文化在情感上的交织。中国有两大文化,引无数文人墨客竞折腰,即茶文化与酒文化。太多的文人墨客为之写词作赋,酒有韦庄叹:“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岑参的“人生大小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李煜也有“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何况是嗜酒如命的诗仙李白,一生作酒诗无数,杜甫更是直言:“李白斗酒诗百篇,自称臣是酒中仙”,他们就真的只是贪图美酒吗?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茶有王重阳之咏“烹罢还知何处去,清风送我到蓬莱”,也有元稹“香叶,嫩茶。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之颂;钱起的一句“竹下忘言对紫茶,尘心洗尽”更是道出了茶文化中修身养性之精髓。酒与茶看似矛盾的两种东西,然醉翁之意不在酒,茶友之意不在茶,殊途同归中有了茶与酒的交融,“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一杯浊酒笑红尘,半盏清茶淡贫生”,特别是苏轼的一句“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道出了文人墨客执着于茶酒的人生,风花雪月,肆意潇洒。

《风花雪月》不仅有酒文化与茶文化交融的浪漫人生的追求,还有对细节、对美的追求,这也是紫砂壶艺创作精益求精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两点:其一,铺砂装饰。铺砂是紫砂装饰的一种,以“珠粒隐现,光闪夺目”为人赞叹。《风花雪月》的壶身表面如满天星辰,单单这四个字,已是风花雪月般的极致的浪漫。其二,陶刻装饰。壶口处刻了一圈如意符号,如意是非常典型的吉祥元素,在中国有着家喻户晓的群众基础,寄寓着事事如意的祥瑞之意;壶身上刻了一圈回字纹纹饰,这种纹饰因为像汉字的“回”字,所以被称为回字纹,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器上,后来作为青铜器的装饰而流行起来,因为其形回环反复、延绵不断,所以有了“富贵不断,福运连绵”的说法,逐渐从装饰上升到文化层面,广泛地出现在民风民俗中,是祥瑞文化的元素符号之一。这把《风花雪月》上面的壶口与下面的壶身均采用了陶刻的吉祥纹饰作为装饰,且在位置上、内容上、形式上都起到了相互呼应的艺术效果,如此,不仅有了造型上和谐统一的美感,在情感上也为这件作品增加了一些祥瑞的氛围。

当茶与酒遇到紫砂,碰撞出了新的火花,《风花雪月》这把壶以最直观的造型直率地呈现了茶与酒的交织交融,这不仅是造型上的融合,也是精神上的契合,酒的醉人,茶的清醒,半醉半醒半浮生,亦真亦假亦过客,人生,不过风花雪月一场。

猜你喜欢
执壶酒壶酒器
青瓷酒壶酒盏组合(瓷器作品)
“高执壶”的艺术特征探析
走进紫砂演绎的中国执壶
——析紫砂作品“仿清泥绘高执壶”的别样风韵
唐代 长沙窑飞鸟纹碗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唐代寿州窑执壶造型年代考
中华笑话一壶酒—— 无钱打酒
刻薄鬼买酒
北票博物馆收藏明火温酒器
唐代酒器“双鱼榼”
B4RM4N智能调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