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江 董珊珊 刘大龙 张鹏程
( 1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 2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原因与长期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脊柱退变、外伤等因素存在紧密的联系,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多发生在青壮年群体中。 腰椎间盘突出为腰椎间盘纤维环受损,并由此引起了髓核突出,由于对神经根和马尾神经造成了刺激,故而导致相关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给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严重下降[1]。 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安全的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促进疾病的恢复。 在该疾病的治疗上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方案,临床上部分患者在经过药物治疗、卧床休养、物理疗法等保守治疗措施后症状有所改善,但实施保守治疗措施后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的患者,应该及时采取手术治疗[2]。 以往临床上通常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开放性手术,但是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极大,容易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利于术后康复,治疗效果极不理想。伴随着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成熟,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势,其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众多医师的认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微创手术可以弥补传统手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而微创手术的应用也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有效的基础[3]。 将本院2020 年1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其中随机抽取100 例,以随机法设计方式分组。 现对结果报告如下。
将本院2020 年1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其中随机抽取100 例,以随机法设计方式分组。 观察组有男性26 例,女性24 例;患者的年龄36 ~71 岁,平均年龄为(56.7 ±5.8)岁。 对照组有男性22 例,女性28 例,患者的年龄37 ~70 岁,平均年龄为(57.4 ±5.3)岁。 在一般资料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疾病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无中途退出。 (1)纳入标准:①临床诊疗信息比较完整;②手术耐受性比较良好;③无手术禁忌;④可以与医务人员积极进行沟通;⑤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2)排除标准:①颈椎肿瘤、骨质疏松;②凝血功能障碍;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④恶性肿瘤、肝癌等重大疾病;⑤外伤;⑥临床诊疗信息不完整;⑦配合度较差或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 患者为俯卧姿势,使用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将两侧髂嵴部位垫高,保持腹部悬空状态。 常规铺巾后,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选择手术切口,沿着骨膜做切口,在手术中应当暴露病变椎间隙,并将黄韧带切除,使用髓核钳去除病变髓核组织。 术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消毒处理,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如果没有出血状况,并放置引流管,将切口缝合。 观察组则为脊柱微创手术。指导患者取俯卧位,对患者实施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并将腹部悬空,使患者的腰椎呈现后弓状态,张开椎间隙。 使用X 线机定位病变的椎体,暴露椎板间隙,随后在患侧棘突旁进行纵行切口。 将椎间盘镜和摄影系统进行参数调整,妥善放置后,可观察神经根,黄韧带,硬膜囊等。 将椎间盘暴露之后,可以使用小剪刀将纤维环和后纵韧带进行切除,同时要保护神经根。 随后则需要完成对伤口出血情况的观察与控制,如果无出血可放置橡皮引流管,并完成伤口的包扎与缝合,在术后要观察患者的实际情况,并逐步指导肢体功能锻炼。
本次研究记录2 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随后进行治疗效果的分析。 其中治疗显效,则是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能够自主进行日常生活;有效,则为患者仍存在轻度的活动受限,但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小;无效,则是患者症状虽有改善,但依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同时对比JOA 下腰痛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最后,记录2 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发放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满意度评分主要围绕手术效果、术后感受等方面进行评定,其中评分低于70 分则视为不满意;分值在70 ~85 分为较为满意,分值在85 ~100 分为十分满意。 在治疗前后对2 组患者的疼痛症状进行测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值在0 ~10 分,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则评分越高。
所有统计数据分析均采用SPSS25.0 统计软件处理。 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用(n,%)和()表示,并分别采用卡方(χ2)检验、t检验,概率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从治疗上看,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用时为(46.59 ±6.54)分钟,对照组则为(57.40 ±6.93)分钟,在术中出血量对比中,观察组为(62.19±2.33)mL,对照组则为(88.45 ±7.6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JOA 评分与对照组有极大差异,在术后1 个月和3 个月时较为明显,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JOA 评分对比(,分,n=50)
表1 2 组患者JOA 评分对比(,分,n=50)
?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n,%,n=50)
在并发症的调研中,2 组患者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 但是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用时较短,分别为(6.52 ±1.63)天和(12.32 ±2.90)天,对照组则为(10.75 ±2.31)天和(19.22 ±3.92)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分析2 组患者对手术方案的满意度,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方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对手术方案满意度对比(n,%,n=50)
2 组疼痛评分对比中,对照组在治疗前疼痛评分为(4.54 ± 0.43)分,治疗后疼痛评分为(2.14 ±0.18)分;观察组在治疗前疼痛评分为(4.64 ±0.75)分,治疗后疼痛评分为(1.73 ±0.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腰椎间盘是人体各器官组织中负荷最重的部分,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下腰部活动最多,负重也最大,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L5~S1、L4~5椎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生在青壮年,它的病因往往是有明显诱因的。 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因素与自身免疫力、机械压迫存在一定的联系。 另外,久站、受凉、过度劳累、外伤等均会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 本病是一种由于腰椎间盘突出而导致神经根受压,长期反复发作的腰扭伤,所以使髓核脱出或者向后移位,进一步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4]。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组织器官功能也逐渐退化,腰椎间盘会发生退化的变化,导致患者出现腰痛、腰酸等不适感。 并且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的日常与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5]。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有腰痛、马尾神经痛、无力、一侧或两侧下肢出现放射痛等症状,尤其是在夜间,症状表现更加严重,导致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血管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等,且腰椎的侧突,腰部活动受到限制,导致患者出现瘫痪,大小便失禁,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有较大的影响[6]。 针对这一情况,应该及时采取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整体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和预后,促进病情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治疗方案上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更适合于初次发作病程短以及病情比较轻微的患者。 而手术治疗多用于保守治疗无效以及合并椎管狭窄的患者。 从手术治疗上看,也分为传统开放手术以及微创手术。 就传统开放手术上看,其能够将突出病变部位的腰椎间盘摘除,具有较高成功率,但是也会带来较大的创伤,影响患者的椎体后柱结构。 此外术后腰椎不稳,容易发生移位,骨化以及瘢痕增生,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引起医源性椎间盘不稳和慢性腰痛。 在进行2 次手术的时候,也存在并发症发生率高,疼痛感剧烈等问题。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可以将其用于多种疾病,从整体上看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的优势,对于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推动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将脊柱微创手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在进行手术操作过程中,通过借助椎间盘镜,首先可以为医师提供清晰的视野,可以明确观察到病变的位置以及病情严重程度,脊柱微创手术具有视野清晰、直观化的特点,通过观察病变的具体情况是手术方案合理制定的基础,可以将病灶彻底的清除,提高手术的整体疗效,并且缩短手术的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由于突出变性的间盘与正常解剖结构如:神经根、硬膜囊等紧密相连,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如有不慎将会造成神经根损伤、硬膜囊破裂等严重后果。 手术医师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区分突出变性的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的神经组织尤为重要,在X 线引导下进行手术,能够更好地保护神经根,防止出现神经根粘连,也由此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7]。 另外,在手术过程中通过使用大量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电凝射频充分止血等方式,确保手术视野更加清晰,保证手术顺利、安全的实施,在保证神经组织安全的前提下解剖组织,避免对硬颈膜、神经根造成损伤。 除此之外,脊柱微创手术可以避开主要的血管和神经,在切除病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组织时可以降低出血量,这对于防止术后感染具有重要意义[8]。 在术后,我们也发现微创手术所产生的疼痛感相对较低,患者的接受度高,可缩短住院时间。 通过本次研究,可发现2 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取截然不同的手术方案,在手术治疗后所呈现的数据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结合本次调研看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较低。 提示将脊柱微创手术方案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和预防效果。 脊柱微创手术方案手术切口更小,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医生可以通过X线观察到病的具体位置与程度,清晰的手术视野促进手术的顺利实施。 脊柱微创手术方案给患者带来的创伤更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日下床活动,对疾病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可以降低术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从JOA 评分上看,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观察组术后1 个月、3 个月的JOA 评分分别为(8.03 ±0.33)分、(3.14 ±0.24)分,对照组术后1 个月、3 个月的JOA 评分分别为(12.36 ±0.41)分、(5.06 ±0.37)分,整体治疗疗效令人满意。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方案的满意度有显著的提高。 说明脊柱微创手术方案的疗效得到诸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高度认可与满意。 脊柱微创手术具有以下优点:(1)减少肌肉剥离和切口感染,进一步降低患者术后疼痛与炎症反应。 (2)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运用镜子等方法,使硬脊膜、神经根完全暴露,不会给重要的神经血管带来损伤,对周围的骨结构、软组织起到保护作用,降低对神经硬脊膜的损害。 (3)脊柱微创手术时间更短,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日下床行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日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4)通过实施脊柱微创手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尤其适用于中老年群体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通常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不宜选择传统开窗手术。 80 ~90 岁的老年人也能进行脊柱微创手术,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整体效果,并且可以减轻中老年患者的病情。 除此之外,我们也调研了其他学者的研究,且采用传统手术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创伤相对较大,出血量多,容易导致脊柱稳定性降低,需要采取微创手术形式,更好的提升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9]。 另外,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虽然脊柱微创手术切口比较小,但是依旧会给患者带来一些手术创伤,容易导致术后静脉血栓、伤口感染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针对这一情况,在进行脊柱微创手术的操作中应该尽量的减少创伤,减少对于患者血管功能四肢功能的影响,改善预后,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应该严格做好手术准备,对患者讲解手术的具体流程、治疗效果以及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推进脊柱微创手术安全的进行。手术过程中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监测患者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并及时处理,提高手术质量和效果。 术后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指导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严格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近年来,伴随着脊柱微创手术的快速发展与提高,目前已有的治疗方法有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术、单通道镜下髓核摘除术、椎间孔镜技术、后路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等[10]。 在诸多手术方式中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更具优势。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是在X 线透视下把椎间盘摘除器放入椎盘内反复切除的手术,通过吸收髓核组织改变椎间盘的形状,减轻对突起的髓核对神经的压迫。 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较,脊柱微创手术中的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更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脊柱微创手术在X 线下,处理突出间盘的硬膜囊、黄韧带等组织结构更加轻松、便捷,可以全方位的松解受压神经根,有效地解除突出间盘压迫神经根和硬膜囊。 同时在减压的过程中对神经根的损伤也比较小,可以减少手术中对神经根的手术损失,它能够减少关节突等骨组织的损伤,并且能有效的保护脊柱的稳定性。 另外,手术操作者必须具备扎实的解剖学基础,同时还要精通多种微创外科手术的操作技术,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微创技术是脊柱外科今后发展的主攻方向。 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微创外科治疗,依旧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使患者在损伤最小的前提下临床症状表现可以得到减轻,脊柱微创手术方案的理念依旧是在创伤最小的基础上对神经做到充分减压。
综上所述,采用脊柱微创手术方案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良好,脊柱微创手术方案安全性高、疗效显著、恢复期短、创伤小,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患者的创伤,降低术中出血量,对患者术后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改善预后效果,脊柱微创手术方案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