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加权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农村电商作为新产业、新业态,充满无限生机,是农村美好发展前景的现实写照。2014—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9 年对农村电商发展进行安排与部署。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重点发展农村电商等产业,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健康发展。
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纵深推进的新时代,农村电商对引领青年人返乡创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意义非凡。随着我国农村电商步入转型与创新的内涵式发展新轨道,农村电商与数字乡村“两张皮”、发展模式同质化、“虚假种草”、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凸显,制约着其高质量发展,影响其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度。在此背景下,针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基于发展基础,锚定赋能乡村振兴,精准定位发展目标,优化发展路径,是实现农村电商转型发展、提档升级的迫切需要。
农村电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商业模式,在革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实现产销对接、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与交易成本等方面优势明显,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无限的发展潜能,已成为一种新产业、新业态。当前,农村电商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的趋向明显,直播电商、网红带货、社区团购、“农旅”直播等农村电商的新模式不断涌现,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有效拓展了农村电商的业务范围,由以往偏重农产品营销向餐饮、酒店、景区、民俗、农家乐等诸多领域延伸,有利于保持其强劲增长的发展势头。
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的2021 年,我国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创下了20 500 亿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23%,反映出其发展的韧性、后劲与长期向好的前景。农村电商在耦合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带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并在改变其生产、生活方式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活化剂作用,成为驱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赋予其内涵式发展的新活力。与此同时,农村电商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科技创新的强劲支撑、直播带货规范性不足等问题逐渐显现,表征着其内涵式发展步入攻坚克难期。
虽然农村电商兼具多重效能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仍面临着科技创新驱动力不足、行业发展规范性不强、品牌美誉度不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高质量发展。究其根由,主要在于其目标定位与乡村振兴的契合度不足,尤其是县域层面,缺乏紧密结合区域农业产业特色的发展战略定位,引发农村电商政策支持、资源集聚、产业融合缺乏力度等问题,制约其虹吸效应的生成。
聚焦赋能乡村振兴是农村电商发展的根本点,紧密结合区域农业产业化特色,精准厘定其目标定位,明晰为什么要发展、发展成什么样、如何发展农村电商,有利于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久久为功,是促成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产业振兴是其最根本、最具关键性的一环。农村电商网络化销售优势明显,具有拓展市场空间、增加农产品销售量、带动就业创业、丰富衍生产品等多重功效,蕴藏着巨大的潜在价值。若能充分挖掘,必将有力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形成虹吸效应,实现其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引擎功效。要基于乡村产业特色,聚焦虹吸效应的生成,锚定农村电商对区域乡村产业振兴全局的引擎功效,明确其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的战略定位,从提高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美誉度、增加销售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维度制定阶段性发展目标。这有利于凭借乡村振兴的政策性支持,集聚人才、技术等关键性优质资源,努力突破其发展过程中遭遇的资源制约瓶颈。同时,能凸显农村电商对顾客需求的敏感性,紧跟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产供销一体化,有效破解农产品销售难、农民增产不增收等问题,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1]。
《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加大人才振兴保障力度,吸引各类人才为乡村振兴建功立业,尤其是要广泛开展电商进村、电商专家下乡等活动,依托全国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载体,构建师资、标准、认证体系,开展多层次人才培训,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内涵式发展是增强农村电商对乡村振兴引擎功效的必然要求,需依靠科技驱动,创新平台载体与经营方式,还需创新组织形式与运行模式,深度融入农村产业链,提供强劲有力的人才支持。基于农村电商内涵式发展的迫切需要,要紧密对接区域人才发展整体规划,针对技术型、创新创业型、商务型、综合管理型等不同的人才类别,分类制订阶段性的人才发展目标,充分利用区域人才队伍建设资源,扎实开展人才引入、培养相关工作,大力提升农村电商人才建设成效,引领乡村人才振兴[2]。
生态宜居是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农民实现美好生活愿景的必然要求,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遏止生产面源污染现象,方可真正实现生态宜居。农村电商采用网络化销售方式,主要销售品牌化的区域优质农产品,属于无污染的产业,较之于传统产业优势明显。同时,农村电商的主要顾客群体是城市居民,其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绿色无公害产品是其首选,因而诸如五常大米等区域公共品牌农产品广受青睐。因此,应彰显农村电商绿色经营的特色,着眼区域高品质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经营,从提升产品质量标准、扩大品牌美誉度、丰富产品品系、加大产品追溯跟踪服务力度等维度,明确农村电商高层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促使区域农业生产向优质农产品集聚,推广循环经济,减少生产造成的面源污染,实现绿色生产,促进乡村生态振兴。
农村电商要想做大做强,充分实现其发展目标,需完善农村物流、通信等基础设施,构建功能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要围绕农村电商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目标定位,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努力聚合资源要素,高质量建设区域农村电商现代化服务体系。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需大力推进数字化乡村建设,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为契机,加大政策支持与财政投入力度,采取有效的激励举措,充分调动产业投资人的积极性,广泛引纳优质社会资源,加大基础性工程建设力度,为区域农村电商跨越式发展营造一流环境。
一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电商经营环境。地方政府要切实发挥领导作用,支持、动员、组织辖区内电信、邮政、物流、供销等企事业单位集中优质资源,重点建立健全农村通信网络体系,实现所有行政村光网全面覆盖、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 M 的建设目标;加快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主城区物流中心、村镇物流网点,构筑县域三级物流体系,为各类农村电商经营主体提供畅通快捷的网络与物流服务支持。二是优化服务平台载体功能,构建农村电商经营一体化服务体系。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着力打造多种服务功能兼容的平台载体,着重建设县级电商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点,与相关技术支持、培训孵化、网络推广、品牌建设、产品对接等服务机构紧密合作,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全面覆盖的一体化服务网络体系,为区域内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尤其是技术处理、经营管理、产品推广等方面能力、经验不足的个体经营者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支持与服务。
农村电商隶属综合性服务行业,业务牵涉面广、环节多,创新性要求高,需依靠多类型、多层次人才驱动其高质量发展,因而人才是区域农村电商发展的核心要素。但相关人才紧缺,尤其是高层次领军人才引入难、留不住的现象凸显,是各地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严重制约着区域农村电商纵深发展。区域行政主管部门要立足乡村人才振兴的目标要求,加大农村电商相关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尤其是培养信息化技术处理、网络营销策划、网络主播、包装设计、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紧缺人才,以缓解人才紧缺的燃眉之急,形成创新创业、经营管理、技术支持等多样性人才队伍,引入、孵化或衍生新业态,驱动区域农村电商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注入农村电商发展的新活力。要通过采取创业扶持、技术入股、纳入事业单位编制、便利生活等有力举措,加大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力度,吸引各类农村电商高端人才前往本地就业创业。同时,通过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提高农村电商核心竞争力,吸引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官、大学生村官积极投身农村电商事业,打造层次化、结构性农村电商人才队伍。二是加大经营者培训力度,促进农村电商转型发展。要围绕农村电商新农人培育,着重建设多功能一体化的培训基地,重点针对个体经营者,兼顾管理、服务人员培训需求,通过对接百万“粉丝”,由老师带头当主播,带领学员进行直播销售演练,以及短视频编辑等实操性培训方式,切实提升学员农村电商技术技能,适应直播、短视频带货、社群电商等网络营销新方式,发展壮大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大力推动农产品上行[3]。
近年来,泰州市加大了农村电商人才引培力度,通过引入资深从业人员返乡创业,支持大学生村官、巾帼致富带头人等投身创业,并加大培训力度,壮大了农村电商带头人和实用型人才队伍,兴办了几十家规模化企业,带动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网络销售业务,涌现出数以万计的涉足农村电商的新农人,有力推动了“一村一品一店”建设。
农村电商重在经营农产品销售业务,知名度高的农产品是其销售的主要商品,因而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是区域农村电商发展壮大的根脉所系。尽管广大农村地区不乏农业特色产业,但初级农产品居多,缺乏深加工产品,缺少质量安全追溯以及相关质量体系认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化经营严重不足,引发区域农村电商经营缺乏优质农产品等突出问题,不利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难以充分发挥农村电商对乡村产业振兴的虹吸效应。要立足区域农业特色产业,在规模化、标准化、绿色生产与品牌化经营上下功夫,丰富农产品品类、提升品次,为农村电商提供量足质优的货源,夯实其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
一是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增加农村电商优质货源供给。基于区域农业特色产业,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建设,注重产品质量标准与安全可追溯,着力农产品深加工,开发适合农村电商经营的系统化产品,并注重产品包装,既要美观大方,又要便于运输;深入挖掘农村手工艺品、开发旅游特色产品与农旅融合项目等,不断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构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农村产业体系[4]。二是打造系列化农产品品牌,提升农村电商销售量。通过产品质量认证、品牌申报、公益广告等有力举措,大力创建涵盖农特产知名品牌、特色品牌、区域公共品牌的系列化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为农村电商经营提供物美价廉的品牌化产品,切实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泰州市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自古农业发达,域内盛产大闸蟹、香沙芋、大米、银杏等特色农产品。近年来,泰州市深入开展农业产业化提质增效行动,探索出循环农业特色鲜明的“洋宇模式”、以家庭农场服务联盟为主体的“小杨模式”,培育出兴化红膏大闸蟹、兴化大米、溱湖簖蟹、靖江猪肉脯等数百种驰名商标农产品。与此同时,泰州市出台农村电商发展专项政策,支持“蟹库网”“江苏供销通”“供销优品”等本地农村电商平台发展,建成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2 个、示范乡镇10 个、示范单位40 个,以及“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80 个,有力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使农村电商年销售额突破100 亿元大关,并向150 亿元的新目标迈进。
农村电商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等方面优势明显,其高质量发展对纵深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引擎功效。但在各地实践过程中,存在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诸多因素。政府主管部门需要聚焦区域乡村振兴,科学谋划,精准定位农村电商发展目标,精心组织实施,集聚政府、人才培训机构、平台企业、农村电商经营者等多方力量,突破现实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