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中和” 礼乐教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3-11-18 16:52
轻音乐 2023年9期
关键词:中和礼乐教化

高 琦 王 磊

“和”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儒、道、 释皆对其作过阐述, 并衍生出 “中和” “平和”“淡和” 三种概念。 但从主导性上说, 儒家的 “中和”则具有根本性的意义[1]。 儒家认为 “中和” 是艺术作品、个人修养以及治国平天下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主张通过“礼乐教化” 培养人 “中和” 人格, 并期望从人格之“中和” 达到人与人、 社会之和谐, 在今天具有可供开掘的思想价值。

一、 儒家 “中和” 与 “礼乐教化”

何谓 “中”, 据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 中曰: “中内也, 从口、 —下上通。”[2]《说文解字段注》 又曰: “然则中者, 别于外之辞也, 别于偏之辞也。”[3]将 “中” 定义为区分事物内外中正不偏的存在状态。 从儒家对 “中和” 之 “中” 的定义来看, “中” 取 “中正、 和谐、 适中” 之义, 指人道准则之 “中”, 即 “不偏之谓中, 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4]。 何谓“和”, 《说文解字》 中云: “和, 相应也”[5]。 《论语注疏》 中对 “和” 作诠释说: “乐调谓之龢, 味调谓之盉, 事之调适者谓之和, 其义一也。”[6]“和” 应是乐调之和, 可引申为味之调和、 事之调和等。 据此, “和” 其基本意义可释为调和、 和谐、 统一, 表示不同事物或事物的不同构成要素之间恰当地、 协调在一起的状态。 从儒家对 “中和” 之 “和” 的定义来看, “和” 取和谐、和合、 均衡的状态, 要达到整体和谐, 唯有每一构成元素都适度, 合乎本身之 “中”, 则整体才能 “和”, 故“中” 是达到 “和” 的要求和尺度。 合而言之, 儒家“中和” 之意为中正不偏、 恰到是处, 圆融和谐等。 此外儒家认为 “中和” 存在于天地事物变化之中, 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中庸》 曰: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7]。中为天下之根本, 而和为天下之法则, 达到 “中和” 的状态, 则天地万物和谐。

儒家 “中和” 思想在中国古代得以推行, 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礼乐教化。 “礼乐教化” 是指 “礼教” “乐教” 相结合形成的教化体系, 萌芽于上古时期的宗教文化, 直至西周周公摄政, “制礼作乐” 形成礼乐制度,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 “礼” 指 “礼仪” 包括人的行为准则、 道德规范以及礼仪规矩等。 “乐” 指音乐、舞蹈、 诗歌于一体, 负责调和人的性情, 使人情感适中, 内心平和。 “礼教” 偏重于理性, 而 “乐教” 偏重于感性, 礼乐相成才能构成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完整的教化体系, 达到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的 “中和” 境界。 如 “以天产作阴德, 以中礼防之; 以地产作阳德,以和乐防之。 以礼乐合天地之化, ……以致百物。 ”[8](《周礼·春官·大宗伯》)

二、 儒家 “中和” 礼乐教化思想

(一) 儒家 “中和” 礼乐教化之教化目的

礼乐教化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审美教育使人们的道德素养不断提高, 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 移风易俗, 实现天下和谐有序。 正所谓 “正身行, 广教化,修礼乐, 以美风俗”[9]。 具体如下:

其一, 注重身心之 “中和”, 陶养理想人格。 儒家注重礼乐教化对 “中和” 人格的陶养。 《论语·雍也》中提到: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10]“文” 指 “礼” 的外在仪表礼节; “质” 指人内在 “仁” 的品格, 即仁爱之心; 而 “彬彬” 有 “相得益彰” 的意思, 指文与质两要素间的最佳状态, 即“中和”。 只有文与质 “中和” 无倚, 方能成就温柔敦厚的 “君子”。 要达到儒家 “中和” 理想人格需 “礼修外、乐修内”, 如 《礼记·文王世子》 中提到 “乐, 所以修内也, 礼, 所以修外也”[11]。 只有通过礼乐教化使人内外契合才合乎 “君子” 人格之标准。

其二, 注重人我之 “中和”, 构建和谐社会。 儒家深刻地认识到礼乐教化对成人及社会治理的作用。 《乐记》 中提到: “乐在宗庙之中, 君臣上下同听之, ……则莫不和顺。 故乐者, 审一以定和者也”[13]。 所谓 “审一以定和” 正是对共同的审美对象进行审美鉴赏, 通过节奏明快清晰, 音律相和的音乐, 使不同的人达到情感的和谐, 并在整个社会形成友善的氛围。 如 《孝经·广要道》: “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 安上治民, 莫善于礼。 ”[14]《荀子·乐论篇》 曰 “乐行而志清, 礼修而行成, ……移风易俗, 天下皆宁, 美善相乐。 ”[15]通过音乐 “化人”的作用, 达到 “移风俗—善民心—民和睦—天下顺” 的目的。

(二) 儒家 “中和” 礼乐教化之审美原则

儒家认为 “中和” 是礼乐教化的审美导向, 以 “调和” 为基本态度, 认为礼乐之美在于适度, 并最终落实于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尽善尽美” 的 “中和” 审美原则上。

其一,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乐记》 言: “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 ……谓之乐。 ”[16]音乐深刻、 细腻地反映人们的情感, 并引发欣赏者、 演唱者的情感共鸣, 如孔子曾赞 《关雎》: “师挚之始, 《关雎》 之乱, 洋洋乎盈耳哉”[17]。 但孔子又强调主体在陶醉于审美对象的同时, 必须保持一种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18](《论语·八佾》) 的 “中和” 状态, 强调情感的适中, 反对滥而无节的情感宣泄。 正所谓 “发乎情,止乎礼义”。

其二, 美善相乐。 “乐” 既要满足人的情感需要,又要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 因此儒家认为音乐作品表达的美与善达到 “中和” 境界时, 天下才会太平、 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如 《荀子·乐论》 曰: “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 ”[19]孔子在 《论语·八佾》 中评价 《武》“尽美矣,未尽善也”[20], 虽形式壮观, 但因描写武王伐纣的战争场面, 致使此曲难臻完美, 而 《韶》 表现帝王仁尽天下, 故孔子谓 《韶》: “尽美矣, 又尽善也”[21]。

(三) 儒家 “中和” 礼乐教化之具体内容

据 《周礼·春官·大司乐》 记载, 西周时期的 “乐”传授的内容有乐德、 乐语、 乐舞。 “乐德” 指音乐思想, 内容为 “中、 和、 祗、 庸、 孝、 友”; “乐语” 包括诗乐的演唱、 演奏, 即歌辞 《诗三百》, 如雅乐 《鹿鸣》《四牡》, 民间乡曲 《关雎》 《采苹》 等; “乐舞” 指“六代乐舞、 散乐、 四夷之乐等”, 是歌颂各朝统治者丰功伟绩的大型古典乐舞, 如 《大韶》 《旄舞》 等。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学术下移, 办私学, 以孔子最为著名,其教育内容与宗旨基本是对西周礼乐教化的继承与发展并成为中国传统乐教思想的正统。 以 “礼、 乐、 射、御、 书、 数” 六艺为课程设置, 制六经 《礼》 《乐》《春秋》 《诗》 《书》 《易》, 其中的 《乐》 既是六经之一, 也是六经之旨归, 如 《论语·泰伯》 中曰: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22]。

(四) 儒家 “中和” 礼乐教化之教学方法

儒家通常把教学概括为 “学” “思” “行” 三个相互促进的基本环节, 先探讨怎样学习, 然后由学论教,强调从学的方法出发寻找教的方法, 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点:

其一, 因材施教。 儒家认为 “仁” 虽是人的本性,但每个个体对 “仁” 的理解不同, 德性修养水平参差不齐, 为求同存异, 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主张通过礼乐教化培养的君子要各因其性。 如孟子说: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有如时雨化之者; 有成德者; 有达财者; 有答问者; 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 君子之所以教也。 ”[23](《孟子·尽心上》) 将教育对象分为五种不同类型, 并指出对不同类型的人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这对于塑造学生的人格和整合学生的知识结构有重要的作用。

其二, 学思并重。 孔子认为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24](《论语·为政》), 这句话精辟地论述了学与思相互统一的关系, 即学与思的 “中和” 状态。 据《史记》 记载,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 十日不进。 师襄子曰: ‘可以益矣。’ 孔子曰: ‘丘已习其曲矣, 未得其数也。’ ……曰: ‘丘得其为人, 黯然而黑, ……师襄子辟席再拜’, 曰: ‘师盖云 《文王操》 也。 ’”[25]孔子在熟悉乐曲、 技艺后仍不满足, 一直到 “得其志” 领会人文意蕴, “得其为人” 感通人格方肯作罢。 据上述记载, 不难看出孔子在乐教时不会仅让学生学会演奏技艺, 更是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 “习其志、 得其为人”,在重乐曲 “形” 的基础之上, 更重乐曲 “意” 的体验。

其三, 启发诱导。 儒家在礼乐教化中十分推崇启发式教学方法, 重视启发学生的思维, 如孔子在礼乐教化过程中提出了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26]“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27](《礼记·学记》), 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认识事物的规律, 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 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向前发展。

其四, 反观内省。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28](《论语·学而》)。 子曰: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 ”[29]认为教师要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 不断地完善自己, 加强自我修养去影响学生, 塑造儒家理想 “中和” 人格。

三、 儒家 “中和” 礼乐教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儒家 “中和” 礼乐教化思想运用审美意象的感染力塑造人美与善的统一, 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塑造人与社会、 人与人、 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 “中和” 人格,进而构建和谐社会, 其价值毋庸置疑, 即使儒家礼乐教化实践活动早已了无踪迹, 但只要国家仍有以德治国的愿景, 个人仍有提升道德情感的需求, 那么儒家 “中和” 礼乐教化思想在当代仍然具备价值, 构建中国特色的乐论学科范式, 维护自身文化独立性, 成就新时代“礼乐之邦”, 便不会是一句空话。 如果我们将儒家 “中和” 礼乐教化思想与当下国家教育工作相结合, 毫无疑问将是一次重大创新。

首先, 发掘儒家 “中和” 礼乐教化思想中所蕴含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在治国之道上, 儒家将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作为走向理想社会的阶梯, 起点为修身, 培养人的 “中和” 人格, 即通过 “礼” 修 “外” 规范自己的行为, 与人为善、 温柔敦厚, “乐” 化 “内”使人思想纯正、 中正平和, 并期望从人格之 “中和” 推扩到人与人、 社会之和谐。 如荀子云: “声乐之入人之也深, 其化人也速” 认为音乐既能满足人情感表达和娱乐的需要, 又能 “润物无声” 地宣讲自己的思想, 潜移默化地影响主体的思想判断和情感状态, 通过礼乐教化, 树立人的文化自信、 自强, 堪称维持国家长治久安的 “软实力”, 是引领社会风气向祥和的方向发展, 走和平发展之路的社会基础。

其次, “中和” 美育思想的审美原则, 也为音乐教学内容选择提供了思路。 在社会走向多元化的今天, 音乐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种类繁多, 但并非都能起到好的作用,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甄别, 选择 “尽善尽美” 有价值熏陶的音乐, 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 如浙派筝曲 《雪山春晓》 表达了西藏人民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全曲旋律优美, 风格独特, 内容丰富, 感染力强, 正是一首美善合一的经典古筝曲。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强弱、速度变化, 使学生在聆听中产生共鸣, 向美向善。

最后, 儒家 “中和” 礼乐教化思想的音乐教学方法也为当代音乐教育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此外学思并重, 重形重意的教学方法更是启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情感沉浸、 融合进去, 穆然深思领会音乐蕴含的内涵, 在重乐曲 “形” 的熟练基础之上, 更重乐曲“意” 的体验。 此外, 教师应该是先觉者, 加强自我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去引导学生向美向善, 从而塑造“文质彬彬” 温柔敦厚之人。

总 结

儒家 “中和” 礼乐教化思想尽管距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但其中蕴含的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极其丰富的价值。 主张通过 “礼乐教化” 达到人自身、 人与人、 人与国家的 “中和” 境界。 但由于本文选题的切口较小,同时,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深入阅读大量的典籍文献,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加大了本文的研究难度。 因此,本文对儒家 “中和” 礼乐教化思想的研究还有待深入,但已有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材料都为今后的丰富和完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猜你喜欢
中和礼乐教化
《礼乐》系列刊物述论
免疫塞内卡病毒灭活疫苗后豚鼠、家兔与猪的血清中和抗体相关性研究
范扬:博采与中和的风范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用庄严礼乐慰英灵励军民
在幽深与高古中追寻中和之美——读段朝林中国画作品有感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古希腊悲剧的教化旨归探析
南风吹梦,礼乐重光
文艺育人 教化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