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壮医灸法补泻异同及壮医药线点灸补泻探略

2023-11-18 02:13林丽珍张云蓝毓营陈震吴姣漫覃骊兰
环球中医药 2023年9期
关键词:壮医邪气灸法

林丽珍 张云 蓝毓营 陈震 吴姣漫 覃骊兰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壮医药特色外治法,其通过将浸泡过多种壮药所制提取液的苎麻线点燃后,对人体表的穴位或特定部位进行灼灸,从而实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壮医药线点灸在临床应用广泛,在壮医灸法中最具代表性及民族医药特色,其与壮医针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共同被誉为“壮医针灸三剑客”。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与中医艾灸疗法都属于祖国传统医学的外治灸法,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民族所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文化语言背景等不同,两种灸法的理论基础、取穴原则、操作方法等有所差异。本文结合中壮医灸法补泻异同,探析壮医药线点灸补泻手法的体现,为壮医药线点灸的发展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壮医专家龙玉乾的家传秘术,直至龙玉乾打破家规,药线点灸的制作方法、施灸操作壮医药线点灸技术才被公布于世[1]。壮医药线是将苎麻加工成线,置于含有麝香、雄黄和樟脑等壮药制取液中浸泡而成[2]。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高温多雨,森林茂密,多湿毒及蛇、虫等毒物,自古有“岭南多毒”之说,制造药线所用药材也是针对广西特殊的地理环境而选择。其中麝香味辛,能够通窍活血,辟邪气,杀蛊毒、虫毒,《雷公炮制药性解》[3]中言:“麝香,味辛无毒,入十二经……通关窍……麝香为诸香之最,其气透入骨髓,故于经络无所不入。”《名医别录》[4]曰:“主辟恶气,杀鬼精物,温疟,蛊毒,痫痓,去三虫,治诸凶邪鬼气。”《神农本草经》[5]记载雄黄能够解百虫毒:“杀精物、恶毒、邪气、百虫毒,盛五兵。”而樟脑主要去湿毒,疗疥癣,如《本草纲目》[6]记载:“主治通关窍,利滞气,治中恶邪气,霍乱心腹痛,寒湿脚气,疥癣风瘙,龋齿,杀虫辟蠹。”此三味主药配伍其他壮药,通过局部刺激以及经络的传导,发挥消炎、活血、通痹、祛湿、强壮、健脾等作用[1]。

1 壮医灸法与中医灸法补泻之比较

1.1 壮医与中医对于疾病过程皆论邪正盛衰

中医辨别疾病有虚实、阴阳、表里、寒热八纲。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邪正斗争是根本矛盾,虚实辨证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基本纲领[7]。《素问·调经论篇》指出:“百病之生,皆有虚实。”实指邪气盛,虚指正气不足,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篇》言:“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实证则邪气亢盛,治宜祛除邪气;虚证则正气不足,宜补益正气。

壮医认识疾病以阴阳为本,而无虚实之分。壮医认为,正气与邪气皆有阴阳两属,正气分阴阳,为阴精和阳气;病邪分阴阳,有火(热)邪、风邪、暑邪等阳邪,也有寒邪、情志失调、饮食居处等阴邪。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正气与邪气相互作用、斗争时,壮医学以阴阳偏盛偏衰互损阐述,阴阳偏盛指的是阴邪或阳邪致病,导致机体阴气或阳气亢盛;阴阳偏衰指的是阴虚或阳虚,导致机体出现虚热或者虚寒之象。壮医辨证一般只有阴证与阳证,或者再详细分为阴盛阳衰证、阳盛阴衰证和阴盛阳盛证[8]。

1.2 壮医与中医对于疾病论治均有补虚泻实

中医灸法补泻原则为“补虚泻实”,扶助正气,祛除邪气。《灵枢·背腧》指出艾柱灸疗法的补泻:“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泻其有余,补其不足,《素问·调经论篇》指出:“神有余不足,气有余不足,血有余不足,形有余不足,志有余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孙一奎从阴阳论形气有余与病邪有余,在《赤水玄珠·论形气不足有余用补泻法》[9]指出:“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谓阴阳俱有余也。急泻其邪,调其虚实。故曰有余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

壮医灸法没有切确提出补泻原则,但根据壮医对疾病的基本治疗原则可以得出。壮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根本在于阴阳失调,因此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调整阴阳,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使阴阳恢复相对平衡。阳阴偏盛,则泻实;阴虚或阳虚时,则补虚[10]。

1.3 壮医灸法补泻手法鲜见

中医艾灸补泻手法早在《灵枢·背腧》就已经出现:“以火补者,无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补法者,不吹其火,待其慢慢燃烧直至熄灭;泻法者,迅速使火变旺,火力旺,使其火灭。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对艾灸补泻手法进行发挥,比如杨继洲在《针灸大成·艾灸补泻》[11]中也概述通过控制艾灸的火力及燃烧快慢来达到补泻手法:“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类经图冀》[12]中关于艾灸补泻手法的描述为:“凡用火补者,勿吹其火,必待其从容彻底自灭,灸毕即可用膏贴之,以养火气,若欲报者,直待报毕贴之可也;用火泻者,可吹其火,传其艾,宜于迅速,须待灸疮溃发,然复贴膏,此补泻之法也。”而朱丹溪的补泻手法则认为补法要使艾灸热透至肉里,才能达到补火的效果;泻法要使热停留在表,才能使体表的邪气散去,而不透肉助里热,即“灸法有补泻火,若补火,艾灸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用口吹风主散”[13]。

上述医家关于补泻手法的操作均有异曲同工之处,较长时间的温和火力灸法,能够使真气聚而不散,达到补法之功;时间较短的猛烈火力灸法,能够使邪气消散,达到泻法之功。其他灸法虽没有明确提出补泻的手法,但是可以结合艾灸的补泻方法,根据施灸时火力的猛烈与温和、时间的长短来灵活运用[14]。

关于壮医灸法的补泻,笔者通过查阅现行的壮医学类教材及相关文献,发现鲜有提及壮医灸法的补泻手法,仅国医大师黄瑾明团队所著《中国壮医针灸学》[15]《壮医针灸学》[8]等提出针灸的吐纳补泻以及壮医药线点灸的补泻手法。其他亦有概括针灸一般有“以轻对轻,以重对重”的基本特点,即轻病用轻手法,重病用重手法[16]。笔者认为这可能与壮医灸法具有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有关,壮医早期的传承都是口耳相传,使得壮医灸法种类繁多,但治疗手法难以进行统一。从二十世纪80年代伊始,广西才逐步开展对民间壮医理论、治法、方剂和文物等方面的调研,进行壮医理论和临床系统的挖掘整理[17]。

1.4 壮医灸法取穴原则独特

中医灸法取穴原则与中医针刺无异,一般包括循经选穴、局部选穴及经验选穴。此外《小品方》[18]中还记述了近处选穴与远处选穴:“头病即灸头穴,四支病即灸四支穴,心腹背胁亦然,是以病其处即灸其穴,故言有病者可灸,此为近道法也。远道针灸法,头病皆灸手臂穴,心腹病皆灸胫足穴,左病乃灸右,右病皆灸左,非其处而灸其穴。”中医灸法还需要注意艾灸部位的顺序,孙思邈在《千金要方》[19]中提出:“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先上后下,皆以日正午以后,乃可下火灸之。”《针灸大成》[11]所见《黄帝明堂经》内容:“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皆宜审之。王节斋曰:灸火须自上而下,不可先灸下,后灸上。”

壮医灸法包括壮医药线点灸、四方木热叩疗法、无药棉纱灸疗法、水火吹灸疗法等数十种,其中四方木热叩疗法以病变部位作为施灸处,而其他灸法都是局部或者特定穴位施灸[20]。壮医的取穴原则也是壮医疗法特色之一,壮医灸法常用的特色穴位有脐环穴、梅花穴、莲花穴、长子穴等。林辰[16]认为壮医针灸遵循“天圆地方”为取穴原则,配合其他取穴方法,基本可以概括为以环为穴、络央为穴、以应为穴、以痛为穴、以灶为穴、以边为穴、以间为穴和以验为穴。国医大师黄瑾明学术团队以龙玉乾提出的“寒手热背肿在梅,痿肌痛沿麻络央,唯有痒疾抓长子,各疾施灸不离乡”为壮医针灸临床遵循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循道路取穴、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原则[8]。

1.5 小结

综上,壮医灸法理论虽无补泻之分,但壮医学与中医学均认为疾病发展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相争的结果,皆重视阴阳学说;两者取穴原则都有自身的特色,都有局部取穴以及经验取穴,且都是通过点燃灸物,刺激机体相应部位,达到祛除病邪、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目的。

壮医药线点灸在施灸过程中的手法原则为“以轻就轻,以重对重”,也可概括为“以快应轻,以慢对重”[21]。即病情轻用轻手法,病情较重用重手法。操作时快速扣压,火星接触穴位即灭为轻手法;缓慢扣压,珠火接触穴位较长时间即重手法。中医艾灸的补法是艾灸的火力由小到大,慢慢深入,待火自燃尽;泻法是通过口吹其火,使艾灸快燃,病人觉得烫则除去。由此可见,两种灸法皆是通过火力以及与皮肤接触的时间区分施灸手法,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2 壮医药线点灸补泻之体现

2.1 轻重症状对应虚实病机

中医认为,邪气亢盛为实证,正气由于与邪气抗争而亏损或者先天不足为虚。外邪侵袭人体,首先停留于人体肌表,机体正气受损或邪气过盛,正气不能抵制外邪,表邪则入里[7]。壮医则认为,三道两路是邪毒侵犯及疾病传变的路径,三道与外界相通,部位浅表,邪毒首犯三道,邪毒位于三道则为轻症;若正不胜邪毒则入里,邪毒入犯体内的两路,引起内两路或者内脏的病变,则病情属较重[8]。

壮医邪毒首犯三道时,邪气亢盛,正气与之抗争,病位在于浅表,病证较轻;而正气不足或者亏损,导致邪毒传入两路,病位在里,病情较重。由此可见,壮医药线点灸的轻症与中医的实证、表证相似,重症与中医邪气入里,正气亏损或正气不足所致虚证、里证相似。综上,壮医药线点灸操作原则中疾病虚实与中医灸法相对应,即“以轻对轻”的轻症对应“补虚泻实”中的实证;“以重对重”的重症对应“补虚泻实”中的虚证。

2.2 轻重手法对应补泻手法

中医灸法的泻法是疾吹让火迅速变旺,后使其火灭;壮医药线点灸的轻手法是火星接触穴位即灭,为轻;两者与人体接触的时间皆相对短,火力皆旺。中医灸法补法是使艾条缓缓燃烧,直至熄灭,火力较均匀;壮医药线点灸的重手法为缓慢扣压,珠火较长时间接触穴位;两者与人体接触的时间都相对长。综上,壮医药线点灸操作手法可对应中医艾灸的补泻手法:轻手法为泻法,能够调节三道两路,达到祛除邪毒作用;重手法为补法,能够扶助正气,使三道两路生理功能恢复正常,以祛邪外出。

2.3 补泻手法的应用

当今医学界已有诸多学者围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某种疾病的机制或者对某种疾病疗效观察的研究,但对于壮医药线点灸操作手法的轻重原则方面的研究有待完善。

从现有的研究看,壮医药线点灸补泻手法的应用也是有迹可循。宋宁等[22]认为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也有补泻之分,点灸时火星接触穴位后,轻按点灸穴位即为补法,因点灸时的温热和药力温养阳气,以及刺激三道特定穴位调补三道,从而达到补虚之功。黄瑾明善于运用针刺配合壮药与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烟瘾患者,运用壮医药线点灸的补泻手法,即脐内环穴用补法,其余选穴用泻法,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3]。吕琳韦等[24]在研究壮医药线点灸不同手法对脾虚大鼠的影响的实验中发现,轻、中、重三法均能改善脾虚症状,但是中、重手法对大鼠体质量的提高明显优于轻法。白露等[25]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分为轻手法、重手法以及西药三组,结果显示,轻手法组的总有效率更高,且无副作用。带状疱疹因邪毒阻滞龙路火路而发,壮医药线点灸通过刺激穴位,祛毒散邪,畅通两路。综上,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轻重手法与中医灸法的“补虚泻实”有一定的契合点。

3 结语

壮医灸法与中医灸法在补泻原则与手法操作等方面有诸多异同。笔者通过对比中医艾灸与壮医药线点灸的补泻,发现了中医艾灸的补泻原则在壮医药线点灸的轻重手法的体现,壮医药线点灸的“以重对重”对应中医艾灸的“补虚”,“以轻对轻”对应中医艾灸的“泻实”。将壮医药线点灸与中医艾灸的补泻应用相结合,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两者结合能更好地发挥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壮医邪气灸法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董氏奇穴联合透灸法治疗感冒后咳嗽验案
灸法治疗“未病”
家庭灸法轻松缓解眼疲劳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幸福来自感动
别轻易拔罐刮痧
壮医敷贴疗法文献记载及应用概况
壮医对腰肌劳损的认识的评述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