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哲
202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这场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近3年的时间里,铁道战线指战员和援朝铁路职工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保障了铁路运输的畅通,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铁道博物馆收藏的《抗美援朝照片集》,见证了他们在朝鲜战场上建立的丰功伟绩,是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人的这条备战经验同样适用于现代战争。为确保志愿军部队的机动和作战物资的运输,1950年10月中旬,首批入朝部队过江后,铁路援朝机车即正式入朝,参加前方抢运。紧接着,志愿军铁道兵团于1950年11月陆续入朝,由铁路职工组成的志愿援朝大队和志愿军铁路工程总队则于1个月后陆续入朝。1950年12月,以刘居英为司令员、余光生为政委、叶林为副司令员的东北军区铁道运输司令部(后改为东北军区军事运输司令部)成立,负责组织支前运输,并指挥抢修铁路。同时,以铁路员工志愿援朝大队为基础的志愿军朝鲜铁道军事管理局成立,参与朝方管理朝鲜铁路的军事运输。
铁路运输是志愿军的部队机动、后勤供应、交通运输的主要力量,自然成为美国空军集中打击的重点目标。1951年8月,美军为配合停战谈判,对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施加压力,在地面部队发动夏季攻势的同时,计划以90天左右的时间摧毁朝鲜北方铁路系统,炸断铁路桥梁、摧毁铁路车辆,破坏铁轨和路基,尽可能做到使其铁路运输陷于完全停顿的地步。为了阻止中朝军民运送重型铁路设备来修理铁轨被炸断处,美国远东空军还制定了炸毁朝鲜北部几座重要铁路桥梁的计划,并将空中封锁交通线的战役称作“绞杀战”。美军当时共有飞机1580架(含海军舰载飞机),除每日对前线保持96架次支援外,其余兵力都用于对志愿军交通线的轰炸破坏。时任铁道部副部长、军委军事运输司令部司令员吕正操曾回忆道:“车站被炸成一片瓦砾,钢轨横飞,到处是弹坑和土丘。面对敌机日夜狂轰滥炸,朝鲜军民和我军战士英勇顽强,冒险抢修,但由于缺乏经验,还是经常出现抢修和运输脱节的現象。有时刚刚修通铁路,火车开上去,就脱轨了,只好又拉回来,影响了前方的物资供应……”[1]
1951年8月,朝鲜又发生了40年来罕见的洪水,特大洪水和美军的“绞杀战”给志愿军物资运输造成严重威胁。本来志愿军必须每月向清川江以南运送2500车厢的物资,才能维持志愿军作战最低限度的需要。然而在8月份,志愿军即使采取以工兵部队在江河桥梁被毁坏地区组织漕渡、以汽车在铁路被破坏地区组织倒运、以火车充分利用未被破坏的铁路抢运物资的紧急措施,才抢运过清川江以南物资1134车厢,这远不能满足作战需要。很快,志愿军前方出现粮荒。
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铁道战线广大指战员和援朝铁路职工想尽一切办法进行抢修。当时担任朝鲜北方铁路抢修任务的部队,主要是由副司令员李寿轩和副政治委员崔田民率领的志愿军铁道兵团。志愿军铁道兵团下辖4个师和1个直属桥梁团,另配属铁路公安装甲团、铁路援朝工程总队、铁路援朝工务大队、测量队等。此外,还有朝鲜人民军的1个铁道工程旅。全部抢修力量共约70000余人。管区铁路为1200公里,平均每6个人负责1公里的抢修。在铁路抢修方面,志愿军抢修部队采取“以集中对集中,以机动对机动”的方针。为重点保证平壤以北三角铁路的抢修,铁道兵团把一半的兵力投入这一地区。1951年11至12月,在美机轰炸最严重的三角铁路地区,最多时平均每公里集中244人抢修。[2]
铁道战线广大指战员和援朝铁路职工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尽全力抢修线路,涌现出许多功臣和英雄,“登高英雄”杨连第就是其中之一。他是铁道兵第1师第1桥梁团1连副连长,曾因解放战争期间修复陇海路八号高桥时表现突出获得“登高英雄”这一称号。入朝后,他创造了“钢轨架设浮桥”法,在抢修铁路桥梁中屡建功勋。1952年5月15日在抢修清川江大桥时,不幸被美机投掷的定时炸弹弹片击中头部,英勇牺牲。杨连第牺牲后,志愿军总部追授其为“一级英雄”,命名他生前所在连为“杨连第连”。[3]
在志愿军空军和高射炮兵的掩护下,铁路抢修成果斐然,从1951年12月初起,即保证了三角铁路的连续通车。美国空军对志愿军抢修铁路的能力无可奈何地表示佩服:“共军的修路部队填补弹坑之快可以和F—80飞行员轰炸的速度相匹敌。共军从‘绞杀战一开始就已能迅速地修复炸断的铁路。”他们哀叹,“共军的修路人员和修桥人员,已经粉碎了我们对平壤铁路的封锁……并赢得了使用所有铁路主要干线的权力。”[4]
抗美援朝期间,铁道运输工作从“保证军运,照顾民运”逐步达到了“满足军运,保证民运”,共运送部队和物资385234辆(重800余万吨),完成铁路抢修、新修和战后复旧工程,共计桥梁2294座次,线路14691处次,车站3684处次,隧道122座次,铁路通车里程由志愿军入朝初期的107公里延长到1391公里。铁道战线参战人数最多达15万余人,其中3231人光荣负伤,1705人壮烈牺牲,他们用鲜血和智慧创造、巩固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英名永垂不朽。[5]
中国铁道博物馆收藏的这本《抗美援朝照片集》(图1),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由志愿军朝鲜铁道军事管理局政治部精心制作的。影集的封面为缎面,内里扉页印有“赠给同志存念”六字,可见其是作为纪念物赠送给铁道兵指战员和援朝铁路职工的。影集内共收录139张黑白照片,每张照片长14.2厘米,宽11厘米,照片周围都贴有一张粉色的纸条,上面印有简短的文字说明。根据照片的内容及对应的文字描述,大体可以将其归为三大类。
第一大类照片的主角是铁道战线的指战员,其中又可以细分为前方战场的战斗和后方日常生活。前方战场的照片主要记录了铁道部队抢修被敌机轰炸的建筑及运输设施,战胜敌人封锁的情景。朝鲜境内山多河多,铁路穿山越水,形成桥梁多山洞也多的特点,平均每1.08公里就有一座桥梁,每7.5公里就有一座山洞,而且桥梁大部分是高桥、大桥,山洞也多是长洞。这样高、大的桥梁目标明显,极易遭到美机轰炸,而且一旦被毁坏后,很难修复,对铁路运输影响极大。美军的轰炸目标主要是铁路桥梁和车站编组站,与之相应的,上述地点也成为铁道兵团、工程总队和军管局抢修和抢运的重点。影集用多张照片来表现铁道部队争分夺秒抢修被敌机轰炸的迂回便桥、路基(图2),以及高炮射手严阵以待、用密集的炮火来打击敌机的场景(图3)。后方的日常生活照片展现的内容显得更加丰富,有铁道兵指战员用自己的劳动建造地点隐蔽、阳光充足而又暖和的宿舍的场景,也有部队战士在空隙时间练奏乐器,与作家杨朔一起举行座谈会,座谈《三千里江山》的创作的场景。此外,部分照片还记录了祖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的各种文艺演出,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铁路军事管理总局首届工程模范代表大会的全景。
第二大类照片的主角是普通铁路职工。这类照片重点表现铁路职工在敌军的炮火下想方设法抢运物资的情景,其中有煤台人员和车站人员紧张地抢建被敌机轰炸的煤台,以及车站工作人员紧张地抢救被炸的物资和车辆的场面。朝鲜山洞多的特点对于铁路运输是个有利条件,便于机车、车辆及重要物资的待避。车站工作人员为减少目标,避免损失,把满载作战物资的列车开进洞里待避,在机车出洞前,为缩短列车甩挂及停留时间,他们又不辞辛苦进行手推作业(图4)。此外,为表达对英烈人员的缅怀,影集还收录了部分牺牲者的遗像,如新成川站沸流江桥的保卫者王景洲。王景洲是新成川车站司号员,1951年2月因率先排除定時炸弹,荣立特等功。1951年3月2日黎明,为了弹药车免遭敌机轰炸,王景洲和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将弹药车推进山洞隐蔽。当推到第8辆车时,敌机出现了。面对敌机的轰炸、扫射,王景洲让战友们进待避所隐蔽,危急时刻他用撬棍和身体挡住下滑的车辆,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当场壮烈牺牲,时年仅22岁。
第三大类照片主要表现中朝军民的往来。例如,卫生工作人员给朝鲜人民进行疾病治疗和防疫注射的特写,铁道部队指战员帮助朝鲜军烈属及人民农业生产的场景。其中一张照片尤其让人印象深刻(图5),两个战士把一袋粮食递给一位朝鲜族妇女,一旁的标注文字这样写道:“把节约下来的粮食救济朝鲜贫困的军烈属和人民。”要知道,当时的物资极为匮乏,特别是粮食,志愿军战士也经常忍饥挨饿,甚至彭德怀司令员都曾给吕正操发电告急说:“饥无食,寒无衣”[6]。但即便在这样极端缺衣少粮的情况下,志愿军战士仍然节约口粮,尽最大的努力把粮食留给普通的朝鲜民众,正如影集中的注释所述,“中朝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永恒友谊”,让每一个目睹照片的人都为之动容。
作为19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摄影术准确地再现了客观事物的形象,实现了光与影的彻底留存,这种精确的复现性使其他艺术或工艺难以企及。其中的战地摄影这一分支,把镜头对准残酷无情的战争现场,通过客观地记录炮火连天的战争场面及战争间隙的日常生活人文影像,提炼、挖掘具有新闻价值、文学价值的视觉效果,从而进行客观记录、储存和传播。[7]
志愿军朝鲜铁道军事管理局政治部制作的《抗美援朝照片集》,无疑是抗美援朝战地摄影中的精品之作。它不仅翔实、丰富地记录了英雄的铁道战线指战员和援朝铁路职工在朝鲜战场上战胜敌人的轰炸破坏,保证前线运输畅通的全过程,还通过日常生活的写实特写反映出他们积极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以及与朝鲜人民的宝贵友谊。它比文字资料更加生动地向人们昭示了钢铁运输线是怎样建成的,抗美援朝胜利的奇迹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让后人明白,为了今天的繁荣幸福,前人流了多少血汗,付出了多么大的牺牲。这类记录历史的老照片无疑是读图时代宣传抗美援朝爱国精神的最佳载体。对这些照片的深入研究与展示,也是对那些参加过抗美援朝铁路抢修抢运的烈士们、铁道战线指战员及援朝铁路职工最好的纪念和安慰。
注释及参考文献:
[1][5][6]铁道部档案史志中心.抗美援朝战争铁路抢修抢运史[M].北京:铁道出版社,1999:36,5,36.
[2][4]郭志刚,齐德学.抗美援朝记[M].北京:华夏出版社,2021:187,188.
[3]蒋国栋、李雨西、郭曜辉.信仰的伟力[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21:100.
[7]唐辉吉.枪炮下的影像跨界——黄谷柳朝鲜战地纪实摄影赏析及其他[J].南方文坛,2022(6):168.
作者单位:中国铁道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