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环境与道德教育

2023-11-17 13:33:46张俊凤卢勤王凤夏春蕾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41期
关键词:道德水准心理卫生文化素质

张俊凤 卢勤 王凤 夏春蕾

儿童时期是心理卫生的黄金时期,其思维、个性、道德观念的形成,感觉、知觉、注意、想象、记忆、情 感、意志的发展,无不需要教师的密切注视和科学的教养。因此,教师应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卫生特点,做好儿童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家庭环境对于儿童的影响至关重要。儿童的社会生活起步于家庭,家庭是儿童生活、学习的第一个场所。家庭的结构和气氛,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及言行,决定着儿童今后生活中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一般来说,三代同居的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儿童的态度、教育方式、方法、内容会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通常情况下,祖辈会在儿童的饮食起居上关怀备至,父辈则在智力方面予以较多关注。在道德品质培养方面,祖、父辈也会因价值观念、历史观念、文化素质、道德水准及判断的差异而不同。这就要求家长在对待儿童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要协调一致,都要以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出发点,使儿童身心同步地健康成长。家庭的气氛也影响着儿童,温馨、和睦的家庭易养成儿童谦和、友爱、礼貌自信的品格;吵闹不休,婆媳不合,父母离异,等等,会导致兒童孤独,产生怨恨、猜疑、固执、粗鲁等心理和攻击性甚至违纪行为。

其次,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凡事不闻不问,只忙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或者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为图省事,从小就将孩子交给“电视机”,让孩子在“电视机”旁长大。这样的孩子和父母交流少,语言能力较低,亲子关系疏远,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易形成情绪上的障碍,出现恐惧、胆小等现象,严重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完善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总之,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更加珍惜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把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猜你喜欢
道德水准心理卫生文化素质
山西省2022年对口升学本科、专科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录取办法
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考形式改革探索与研究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36
广播音乐编辑的综合文化素质探讨
新闻传播(2018年8期)2018-12-06 09:03:12
谈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大经贸(2017年8期)2017-09-26 09:26:11
大学生道德水准与就业关系的分析与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十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通知
心理与健康(2017年7期)2017-05-30 07:35:29
谈谈新形势背景下小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山西青年(2017年14期)2017-01-31 15:34:27
考研大学生心理卫生的特征研究
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思考
烟草商业企业如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