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祺霖
大理石地砖墨迹未干,爷爷的手便似疾风掠过,几竿洒脱的墨竹露出地面,在风雨中蓬勃生长。小小的我惊叹于这墨笔上盛开的印痕,不觉间已痴迷。
爷爷年轻时学过水墨画,此后因忙于生计而将爱好搁置,现在只要一有空,就坚持作画,将自己对人生的饱满体悟融进了或深或浅的墨痕中。
午后,我在爷爷珍爱的树叶状玻璃笔洗中盛了半碗清水,又从描金花纹的墨匣里选出一方墨块,放进刻着蜡梅的砚台中轻轻研磨,墨痕便在质朴清澈的过往中吐露出了纯净的气息。
“画什么好呢?”爷爷似乎在等我给他些许启发。
“画竹子吧!”
“好,我们就画竹。”
爷爷身着普通的长衫,神情却专注地像要完成一副旷世佳作般。只见他笔尖轻轻一点,墨迹便渐渐晕开,晕出了冰凉惆怅的烟雨,晕出了隔水相望的身影。墨香悠悠,画卷中的秋山墨竹飘逸笔直,竹节苍劲有力,竹叶疏密有致。山上的幽竹旁伫立着一个孤零零的背影,正拉着一个大大的皮箱向远方走去,后面站着一对五十几岁的夫妇。
“那个背影是谁呀?既然是画竹,为何又要画人?”我不解地问道。
“那是我呀。”爷爷眯着眼笑道,“咱家以前住在大山里,那两个老人是我的父母。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准备去北京找工作。”
随着爷爷的叙述和晕开的墨痕,我在时光隧道中跌跌撞撞地向前摸索……
太爷爷失业时,爷爷的弟弟还在上中学,家里原本就是靠着太爷爷的工资勉强填饱家里的六张嘴的。身为大哥的爷爷,就此踏上了辍学打工的旅程。那一刻,我仿佛看到爷爷临走前太爷奶在烟雨中不舍的眼神,读懂了爷爷清瘦身影下的坚定。而自那日起,爷爷便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漂泊生活,足迹遍布北京、苏州、丹东。那代人对责任的肩负与内心的纯粹,也让我心头涌出感动的暖流。
此竹,已非竹。
此后,若再有人跟我说起竹,我都会回想起那片细雨下的墨竹。因为我知道,那是来自苦难时光的印痕,那背影、那竹、那水墨画,不过是苦难中开出的花。
【福建厦门市松柏中学七年级(8)班】
點评
习作中,小作者满怀深情地刻画了一个热爱绘画且将自己全部的人生体验和哲思尽付诸笔端的爷爷的形象。独到的细节描写,将爷爷凝神作画和向自己娓娓道来墨痕背后的故事的画面展示给读者。
借着故事的铺陈,小作者也完成了对主题的升华——墨痕背后是感人的往事,更是一代人的奋勇和担当。
全文读来一气呵成,含蓄隽永,令人回味。
(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