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3D地画艺术的视觉美感及平面媒介的淡化

2023-11-17 08:47张傲宇江苏师范大学
天工 2023年19期
关键词:观赏者立体媒介

张傲宇 江苏师范大学

3D 地画有别于传统绘画,其从诞生之初就备受关注。虽然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还只是少数人的艺术兴趣且没有形成体系的艺术,但是其带来的艺术表现形式变化以及视觉艺术的突破都对传统绘画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3D地画艺术是以地面为媒介(部分艺术创作者会兼具了墙面的3D绘画),利用平面透视的原则,营造出视觉上的虚拟立体效果[1]。这其实是视觉感官上的虚拟立体效果,通过3D效果使观赏者产生立体空间错觉,将观赏者的精神感官自然而然带入到三维的体验当中。3D 地画源自以街头行为艺术和街头涂鸦为代表的西方街头文化,最初只是简单的艺术涂鸦,重视内容形式的表达而往往缺乏一定的技术含量,仅仅是西方先锋街头艺术家表达自我、彰显个性的一种艺术方式。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大众艺术的兴起,艺术家的创作空间不仅仅局限于墙面的绘画创作,一部分绘画逐渐由墙面转移到地面上,创作的空间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室内绘画,逐步走向城市,大量的3D地画作品都是根据创作现场的地面环境、地质特征以及周边布局和局部城市需要等进行创作,题材的随意性使得3D地画的内容和形式更为丰富,创作者的思维灵感不再受传统绘画严格意义上的规范化运作,艺术家的创作有了更为开放、更为宏大的绘画空间以及精神空间。部分西方现代激进主义先锋画家便将逐步兴起的3D绘画技术运用于地面绘画领域,在简单的二维空间中刻画出三维的视觉立体画面,与城市的立体布局相呼应,进而融入整体的城市化艺术中。

一、3D地画的空间视觉艺术

由于创作时空的随意性,在触发灵感时,创作者常用画笔直接进行街头创作。与传统绘画不同的是,3D地画艺术家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绘画场所,而是很随性地选择绘画的场景,往往不会刻意进行场景的布局,而是用自身的绘画作品或融入或凸显整体的环境布局,更加强调作品本身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同时,充分将观赏者带入画作内部,牢牢把握住观赏者的视觉感官,并且将观赏者一起布局于画面中,这对于传统意义上将观赏者与画作本身区分开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绘画讲究艺术家创作完作品后,观赏者去进行画面的解读分析,艺术家与观赏者的精神沟通隐含在画面所反映的艺术范式以及背后情感的精神共鸣当中,一旦观赏者无法理解绘画创作中的情感,那么这幅绘画作品对其而言便没有太大的审美价值。

而3D地画是创作者为观赏者的一个整体布局,往往喜欢在繁忙的道路上制造“坑洞”“水池”“火山口”等奇景,如图1所示,齐兴华的3D地画名作《古龙今韵》,就是通过视觉感官的引导、创作者的语言引导以及其余受释者对画面的理解,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传承。齐兴华说:“3D地画的受众很直接,就是广大的群众百姓。”[2]因此,3D地画中的“人”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3D地画不仅在精神层面上可以得到创作者的引导,在现实肉体上也能直接参与到绘画艺术中,3D地画讲究身临其境,因此很多时候要求观赏者参与到绘画中,又因为3D地画受到环境布局以及现代艺术的影响,讲究画面的时效性和快节奏性,创作者以及作品本身并不能给予观赏者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揣摩其中的价值,故创作者要将观赏者的视觉体验强行拉入三维空间中,对创作的理念进行解释说明。不同的艺术接受者在接触到快节奏的艺术后,往往会通过不同视角的鉴赏、画外画内的感受以及作为拍摄者和受摄者之间角色的变化,产生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因此,3D地画对于同一个艺术接受者而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很多情况下都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自身没有体会到的,这便是艺术接受者对作品进行了艺术加工再创造。故3D地画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模糊了创作者和观赏者之间的地位差距,每个人都能够通过自己的视觉感官发现作品的美感,与观赏者的社会地位无关,更多是一种视觉感官的体验以及对立体三维世界的认知。

图1 3D地画《古龙今韵》 齐兴华/作

相较于传统绘画,3D地画很大程度上受到近现代多种艺术风格的熏陶。例如,达达主义所提出的反传统和虚无主义的观点,由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迷茫与失望,创作者在作品中表达了对传统的否定以及对新奇怪猎的探究,否定理性和传统文艺。作品整体状态呈现出奇异怪诞、反传统、立体抽象的特征。而随后到超现实主义绘画则是继承了达达主义的荒诞,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将作品的艺术形式表现得更为特立独行[3],是对传统绘画的一次彻底颠覆,立足于工业时代背景下,将现代社会的种种矛盾用鲜明的色彩以及夸张、怪诞的内容加以反映。超现实主义绘画“崇尚非理性与神秘主义,提倡表现潜意识的梦境,追求把具体细节描绘、任其夸张变形、象征结合起来,创造介乎于现实与梦幻、具象与抽象的‘超现实’艺术”。[4]从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现代西方画派来看,3D 地画的确受到了这些画派的影响,极大地承接了这些画派的创作风格以及精神价值追求。同时,3D 地画的题材也不是单一的,除了积极向上、绚丽多彩以外,还有表现晦涩神秘、光怪陆离、惊险刺激的题材。

二、3D地画的视觉体验以及媒介变化

柏拉图曾指明人类永远不可能完全避开错觉去认识一切真相,后来的几千年里,视错觉也一直处于被曲解的位置。[5]视错觉在现代艺术发展中与3D地画艺术的结合符合了现代社会的审美价值追求,视错觉带给人们一种独特的视觉享受,同时极大地满足了现代社会对视觉新体验的需求。3D 地画虽然不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创作,但它拥有点、线、面、色彩等绘画语言,将审美观赏者的视觉感官牢牢吸收在地画中。3D地画艺术本身就是将虚拟与现实进行混淆以达到美感的矛盾冲突,真与幻的界线变得模糊,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创作者用最为突出的线条和强烈的颜色,极大地满足了观赏者的视觉需求,将真实感赋予观赏者。“视错觉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不可避免出现的一种视觉感受,由于人们在观察物体及其所在环境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使人从心理或生理上产生一种不可避免的错误的视觉影像”。[6]虽然地画的题材是虚构的,但是其本身是真实依附于地面的绘画作品,3D 地画的平面性、立体性给观赏者带来了最为直接的美感体验。如果3D 地画仅仅是通过怪诞、恐怖、猎奇的想法来创造而忽略了其本体依靠的客观媒介,那么就没有客观主体的外在表现,也就无法从其中感受到蕴含的精神情感。

达·芬奇曾经说过:“绘画显示的第一个奇迹乃是物体从墙壁或其他平坦的表面上凸起,使得精于判断者上当,因为事实上并无凸起。”[7]如果就是简单的地面平面绘画,人们无法在平面图层中通过肉眼清晰看到图中绘画作品的全貌。因为传统意义上的架上绘画,正面悬挂于观赏者的眼前,视觉的投射与画面保持垂直关系,视角可以直接扫视整个画面,而3D地画平铺于地上,鉴赏者又不能以垂直于地面的视角来欣赏作品,因此只能采用3D绘画技术在二维的空间里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通过视觉错位的方式将画面感呈现于视觉感官内。如图2中埃德加·穆勒的《熔岩流—变形》,就是将裂开的大地、流动的熔岩、湍急的河流等图像在二维的地面以三维的立体手法展现出来,给人以悬空坠入之感,这种空间的割裂感在3D地画中尤为常见,通过塑造出另一个虚构的世界,并且以我们现实世界的地基作为表层空间层面,画面的媒介成为沟通现实世界与画面中异世界的桥梁,空间的立体切割使得3D画面与现实外部世界场景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突,进而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视觉感觉猎奇、刺激的审美要求。

图2 《熔岩流—变形》 埃德加·穆勒/作

同时,3D地画艺术对传统的艺术媒介也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对于绘画作品来说,媒介的二维平面性作为绘画艺术的基本特性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历代绘画艺术流派所遵循的。从最早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原始壁画,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现实主义绘画,再到后期的巴洛克艺术、新古典主义与印象派,乃至到现代主义早期的绘画,都坚持在二维的平面上进行二维的绘画描述,只期望通过视觉感官的映射将三维世界在人脑中建构出来。但是3D地画突破了绘画的平面性,虽然也是创造出二维的图片,但其追求的艺术效果却是在二维的领域展开三维的画面,给予观赏者立体感受。因此,3D地画创作者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架上绘画,消除了绘画的边框对画面的局限,将承接媒介从平面视角转移到立体视角中,逐渐削弱媒介的平面性特征,将媒介的属性和种类进行外扩。许多原本无法承载架上绘画的艺术媒介都开始被吸收、接纳,从而扩大了艺术的创新领域以及开发出更多的门类。艺术对形式的重视必然导致材质以及媒介在整体中地位的淡化,随着现代艺术对表现形式的追求而不再过多追求艺术承载媒介的不同,因此相较于二维平面中绘画的存在价值是对物象本身纯内在的探求,三维艺术更注重与艺术形式的表达,并且让受众一起加入艺术审美的范式中,更为纯粹地展现艺术外在形式的特征。贡布里奇在其《图像与眼睛》中提及艺术作品的审美愉悦很大程度上在于艺术作品的以假乱真[8],以3D地画艺术为代表的三维立体艺术所追求的便是视觉感官上的真实体验,通过新的媒介艺术产生新的视觉审美需求。

基于对传统平面媒介的突破,3D地画艺术将艺术场景深入到现实社会的地表层面,近距离接受社会各个阶层的鉴赏。相较于其他写实艺术而言,3D地画艺术是将虚拟建构的图像投射在现实之中,平面上创造出真实可触摸的视觉形象。通过塑造出现实世界相互倒映的视觉形象,在现实层面中进行画面的重合叠加,追求现实物体的影像与人造视觉的完美融合。立体的视觉形象搭配上观赏者、画面场景以及画外的布局场景等诸多要素的参与,真实地创造出超越现实性的视觉体验。

三、总结

3D地画作为一种“画给路人看”的街头新艺术,在主客观接受者方面,更加强调了“人”在绘画创造以及鉴赏全过程中的重要性,地画的创作需要人的参与才能完成,三维空间的展现也需要人近距离的“视觉沟通”才能展现其立体效果。同时,3D地画对传统架上绘画媒介的突破,逐步降低了平面性要素在绘画中的参与度,力图打破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创作者与观赏者、时空限制等固有的边界格局,这些都是绘画艺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而进行的尝试与转变。由于3D地画艺术的大众性、市场性以及便捷性,只要有合适的场所,就为3D地画艺术提供创作空间,不同的地画艺术家就能够在同一片空间和领域进行属于自己的三维艺术创作,吸引更多的受众参与到绘画制作与体验的全过程中,感受现代艺术所带来的特殊的美感享受。

猜你喜欢
观赏者立体媒介
基于VR技术的电影交互性与设计方法探究
念个立体咒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注重形体艺术表达,塑造全新唱歌表演氛围
书,最优雅的媒介
立体登陆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炫酷立体卡
浅谈舞蹈中编导、演员与观赏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