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之 林忠华 朱勇敏
(1 温州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温州,325000;2 温州市科学技术局,温州,325000)
随着创业孵化加快步入升级发展的新阶段,科技孵化由“器”转“业”、产业垂直孵化、前沿技术创业等新发展趋势不断涌现。面对新形势,2022 年,温州市提出大孵化集群战略,推动孵化载体从零星分布到星罗棋布的能级跃升,全市双创氛围更加活跃、开放,全域孵化态势初步成形。截至2022 年底,全市建有孵化载体143 个,孵化面积237 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27 个、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62 个。然而,温州市孵化载体长期价值创造能力不足、专业性孵化载体偏少等问题仍待解决,迫切需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通过推动孵化载体提升服务水平、专业水平,优化双创政策环境与氛围,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全市大多数孵化器以租金为主要收入来源,没有发展出具有盈利性的特色高端服务。孵化器普遍重资产、轻服务,重建设、轻培育,更加注重短期效益,对产业培育和专业服务体系建设等需要长期、持续投入的增值服务重视度不足。目前,全市大多数孵化器仅能提供工商注册、财务咨询、政策申请等基础服务,缺乏人力资源培训、金融资源导入、商业模式概念验证等高端增值服务。
目前,温州市有明确入驻产业领域要求的孵化载体寥寥无几,绝大多数是传统意义的综合型双创载体,缺乏对具体行业、企业各阶段发展服务需求的针对性探索。同时,孵化与科研脱钩,在温州由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的孵化器数量仅有10 家,其中国家级6 家、省级3 家、市级1 家,在全市143 家市级以上的孵化载体中占比仅为7%,科研院所的产学研优势与双创源头作用未得到完全发挥。
就扶持政策来看,除乐清市外,温州其余县(市、区)均未出台大孵化集群专项扶持政策,且目前的扶持政策对入孵企业前中期发展的支持较少,对有潜力的小微型企业很难做到“一事一议”。就基金体系来看,温州创投基金数量较少,资金总量较小,在投资项目选择上基本不投初早期阶段的项目,且种子基金数量少,国家和省级层面大力提倡的种子基金在温州的双创载体尚未落实到位。
温州市支柱产业主要围绕电气、汽摩配、泵阀等偏传统、偏“硬”的产业进行布局,“三新”(即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低,这也导致温州市难以在短期内产生大规模的创新创业活动与成效。此外,温州市整体创新创业氛围不浓,没有形成类似武汉“青桐汇”[1]、成都“菁蓉汇”[2]等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双创品牌,没有建成类似中关村创业大街等标志性双创主题街区,没有出现类似YC(美国YCombinator 孵化器)、PNP(美国Plug and Play 孵化器)、清华启迪等明星孵化器,全市创新创业生态有待改善。
2019 年,南京市发布《关于深化创新名城建设提升创新首位度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打造城市“硅巷”[3]、激发各类创新载体活力。其中,鼓楼区发挥高校资源集聚优势,走出一条“在校园里建硅巷”的特色发展路线。与南京大学共同制定环南大硅巷概念策划方案,培育以六大产业为主导的环南大创新集群;通过支持南大举办全球校友双创大赛、联合校友总会举办招商推介会等途径导入校友创业项目,并与商学院、软件学院等共建科创投协会及创业创新中心;与南京财经大学共建聚焦财税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南财大硅巷;依托南京工业大学学科优势建设聚焦设计领域的万谷硅巷。
杭州市推动领军企业、中介机构、创投机构等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双创建设。一方面,推动大企业平台化发展。一是推动龙头企业高管离职再创业,二是推动大企业内部项目裂变“二次创业”,三是推动平台型企业整合内外部产业资源布局新产业。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天使基金。杭州枫惠六和桥创投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省产业基金、杭州市政府引导基金等共同组建六和桥创新天使系列基金,规模达2.8 亿元,主要开展天使投资业务,已累计投资60 余个项目,投出估值超过100 亿元的企业有1 家,估值超过1 亿元的企业达10 家,完成A 轮及后续轮融资的企业达10 余家。
3.1.1 优化资金补助支持方式
建立以服务能力为核心指标的双创载体绩效考核指标,将双创载体运营机构补助与地方综合贡献度脱钩,升级现有的绩效补助金额和范围,对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为优秀、良好的双创载体,分别给予一定奖补,同时控制单个载体最多可享受运营资助次数。加大对成功培育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型企业的双创载体的经费奖励,提高双创载体培育科技型企业的积极性。
3.1.2 引导载体提升服务能力
引导孵化载体为入孵企业提高全方位增值服务水平,对入孵企业前中后生命周期提供延伸服务。在初创期,为创业者和创业团队提供创业前的培训、咨询、诊断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入孵企业进行团队建设。在成长期,为入孵企业提供小试中试、技术对接、商业模式打磨、场景路演等服务,丰富科技服务内容。在成熟期,为毕业企业提供物理空间保障以及产业链配套、市场渠道资源、投融资等加速服务。
3.1.3 引入专业孵化运营机构
招引一批有龙头企业和基金投资背景、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支撑、智慧园区运营管理经验的运营机构参与孵化载体运营,加快专业孵化机构落地运营。鼓励孵化载体引进具有相关行业经验、学术背景或相关资质认证的人才,打造专业化运营管理和服务团队。引导孵化载体聘请投资人、战略咨询专家、知名企业高管、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等作为创业导师,围绕企业产业技术方向、关键技术难点等进行分析与指导,对入孵企业进行深度把脉,提升整体孵化效能。
3.2.1 推动现有载体提升与发展
分类引导现有各类孵化载体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加快向专业化转型提升。支持温州大学科技园等高校院所型孵化载体利用高校院所的人才、技术、设备资源,与在孵企业建立常态化的对接合作机制。鼓励正泰物联网传感产业园等龙头企业利用产业链集聚优势,打造垂直型专业孵化载体。引导红连文创园等社会资本型孵化载体转变发展理念,探索“轻资产、重服务”发展路径,加快从“收租人”转型为“孵化者”。
3.2.2 建设一批专业型孵化载体
聚焦温州主导产业,重点推动大企业、高校院所、专业资本等主体参与孵化载体建设。鼓励奔腾激光、瑞浦兰钧等领军企业平台化转型,高度整合、集聚产业链上下游相关资源,围绕优势领域建设专业化孵化载体。研究出台支持硬科技孵化器发展的相关政策,引导瓯江实验室、温州大学等高校院所建设硬科技孵化器,推动科研人员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到园区创新创业。积极引进黑马资本、红杉资本等专业资本共同打造一批专业资本集聚型孵化器,强化资源整合和品牌服务能力。
3.2.3 加强“孵化—加速”耦合对接
引导和扶持大企业、孵化器等社会资本通过新旧厂房改建等方式建设加速器、产业园,推动孵化服务链条向后端延伸,打造“孵化器+产业园”“加速器+产业园”等多功能组合群落。鼓励基础较好、领域相近的孵化载体加强互动合作,通过服务共享、平台共建、项目互推等方式,联结“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形成纵向接力通道,逐步形成孵化合作共同体。
3.3.1 完善孵化载体支持政策
完善普适性政策,探索依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给予阶梯式水费、电费补贴,建立与在孵企业研发投入成正比的租金补贴机制,降低载体运营成本。研究出台孵化器提质增效的新政策,在垂直孵化、投资服务、高企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探索组建创新生态共治理事会,联合孵化载体、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等多方主体,深度参与政策制定、共谋共治。
3.3.2 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
加大政府投入,扩大政府科创基金规模,推进全市工业强县政府科创(产业)基金全覆盖,推动孵化基地、政府科创基金合作全覆盖。吸引孵化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多方参与,共同参与设立母基金,首选成长型科技企业投早、投小,探索以金融手段回报创业投资机构的激励模式。大力发展政府种子基金,前期以财政补贴形式提供,后期财政补贴转企业股权的模式,以风险补贴或者市场化方式向创新创业企业投资,激活民营经济以及社会大众的创新创业活力。
3.3.3 搭建“创业大脑”平台
依托温州科技大市场、“科企通”等平台资源,搭建“创业大脑”平台,进一步整合双创数据信息。面向政府部门推出“温州市双创全景图”“孵化载体大数据画像”,为行业监管、促进双创提供决策支撑。面向孵化载体推出“竞争力分析报告”,基于大数据画像、孵化行业新趋势新打法,助力载体明确发展方向。面向创业企业推出“创业超市”,推动创投资本、科技成果、中介服务等资源“线上”整合展示,为企业提供自选式、便利式的专业化服务。
3.4.1 重点支持新赛道发展
结合国家战略导向和地方产业优势,选择和聚焦细分赛道领域,联合赛道头部企业、投资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等打造赛道生态圈。建立健全有利于新创业企业和新孵化载体机构诞生和成长的制度供给,率先发布支持新型孵化载体的专项政策,尤其是面向早期项目的投资政策。
3.4.2 提升双创品牌影响力
全力建设双创精品地标,以创新创业为主题进行景观设计,打造社交互动性强、创业氛围浓厚的创业社区。参考借鉴“青桐汇”“菁蓉汇”等知名双创活动模式,推出双创系列行动计划、政策措施。选取一批绩效评价优良的孵化器作为示范样板,或“托管”市内其他发展情况不佳的孵化器,输出成功经验,实行连锁化、品牌化经营,打造一批具有知名度的明星孵化器。
3.4.3 探索场景驱动新模式
研究发布温州市“城市机会清单”,整合梳理产业发展、社会民生、园区治理等领域需求,推动创业扶持从“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出台中远期应用场景规划,联合重点孵化载体建设一批社会试验场和场景体验中心等城市级场景孵化器,为创新成果提供更开放、更便捷、更高效的应用空间。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孵化载体关注场景创业项目,对服务于符合“清单”要求创业项目的孵化载体,给予一定额度的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