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别小罗山地区地质-物化探-遥感综合信息及找矿前景

2023-11-16 11:11马瑞光周新琪杨年浩
矿产与地质 2023年5期
关键词:激电花岗斑岩

周 新, 马瑞光, 周新琪,2, 陈 松,2, 杨年浩

(1.湖北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湖北 孝感 432000;2.资源与生态环境地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34)

0 引言

大别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金银、钼多金属成矿区带,该区经历了不同时代、不同构造环境的多期次、多阶段碰撞—扩张—聚合的演化过程[1-2],燕山期强烈中酸性岩浆活动诱发了一系列金、银、钼、铅锌、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小罗山地区位于西大别灵山岩体南缘,20世纪70年代在小罗山一带发现了铅锌矿化,开展了重点区段的激电普查,圈定了2处激电异常,分析认为是矿致异常[3]。近年来开展的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在区内新圈定了物化探异常和遥感异常[4-5],虽然发现了新的矿化,但区内的找矿工作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找矿工作中多尺度、多元找矿信息资料的综合分析与利用程度不高,对区内钼铅多金属矿关键控矿因素及矿化蚀变带的认识不足。本文试图通过对区内的地物化遥综合找矿信息进行集成,初步建立了区内斑岩型钼矿找矿模型,综合分析区内找矿前景。

1 区域地质背景

大别造山带属东秦岭造山带的东延部分,为华北和扬子两大板块拼合部位,区域构造复杂,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活动,是由不同时期形成于不同构造环境中具有不同构造层次的地质体拼合而成的复杂构造带。新元古代晚期—早中生代初期板块俯冲-碰撞的构造体制造就了桐柏—大别造山带的基本构造格局[1,6-7]。在早白垩世,受环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中国中东部进入以NNE至近SN向构造为主、近EW向构造为次的动力体制大转换时期[8],大别山地区在早—中白垩世先后发生了地壳加厚、下地壳垮塌拆沉、大规模幔源岩浆上涌和地壳强烈伸展,从而发生了一系列构造—岩浆—流体成矿事件[9-16],岩浆岩侵位时间集中于110~145 Ma,峰期约在130 Ma[4]。灵山岩体是早白垩世后造山期构造伸展阶段的产物[4,17-19],与其周缘发育的铜-钼-(铅锌)-金-萤石成矿系列关系密切(图1)。

图1 小罗山区域地质略图(据文献[6]修编)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研究区位于秦岭—大别造山带桐柏—大别(超)高压变质折返带中,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区域构造线方向呈NW—NNW向展布。

2.1 地质特征

区内出露地层为新元古界红安岩群七角山岩组片麻岩岩段及沟谷中少量的第四系。七角山岩组片麻岩岩段分布于研究区的西部,主要岩性为白云钠长片麻岩、钠长浅粒岩或变粒岩、白云石英片岩等,夹多层钠长角闪片岩、角闪钠长片麻岩等,其底部为一套(钠长)变粒岩、浅粒岩的标志层。原岩可能为一套酸性火山岩夹少量陆源碎屑岩及基性火山岩组合。

区内岩浆岩发育,出露有新元古代二长花岗岩体、新元古代辉长辉绿岩体以及燕山晚期的花岗斑岩脉等。以新元古代二长花岗岩为主,其岩性主要为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多呈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或块状构造,主要由钾长石、斜长石和石英等组成。岩体与七角山岩组片麻岩岩段(围岩)一般为片(麻)理化构造平行接触关系,是后期变形变质作用叠加改造的结果。新元古代辉长辉绿岩在区内零星分布,由于受到高压榴辉岩相变质和绿帘角闪岩相的退变质作用,变质岩性主要出露(含榴)钠长角闪(片)岩、绿帘钠长角闪岩等,多呈岩株状、脉状、岩墙状及透镜状顺片理、片麻理产出,呈NNW向带状展布,围岩为红安岩群七角山岩组和新元古代花岗岩体。

区内脉岩较发育,或大或小规模不等,主要为花岗斑岩脉,有少量花岗细晶岩和闪斜煌斑岩。花岗斑岩脉成群分布,走向310°~340°,沿走向延伸可达数千米,宽一般小于20 m,延伸稳定,常分叉,构成复杂的树枝状。局部从中心到边缘具明显的分带性,中间相为肉红色花岗斑岩,斑状结构,基质具微晶结构,斑晶主要为钾长石和石英,斑晶占45%~50%;边缘相为灰白色细晶岩脉或石英斑岩脉,宽度一般约为2 m,斑晶不发育,仅见少量的石英斑晶,基质为球状微晶结构。部分地段花岗斑岩的张裂隙中充填有钼铅锌多金属矿细脉,对本区寻找钼铅多金属矿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受高桥—浠水大断裂带影响,区内构造极为复杂,经历了不同时间、不同方向的多期次构造作用,构造样式错综复杂。区内褶皱形态复杂,主要由三个次一级褶皱组成,褶皱轴向均为NNW向,轴线呈反“S”形舒缓弯曲,褶皱构造延伸均不长,沿轴向延伸只有200~600 m,呈现小型挠曲特征。断裂发育,主要有三组,一组为NNW向断裂,一组为NE(E)向断裂,一组为近EW向断裂。其中近EW向断裂中局部见矿化细脉、硅质细脉充填。

2.2 矿化特征

区内地表见铅锌多金属矿体2条、钼矿(化)体3条(图2a)。Pb1矿体(编号1)呈脉状、透镜状沿断层破碎带产出,总体走向134°,倾向NE,局部倾向东,倾角约50°。沿走向延伸长度200余米,工程控制厚3.09 m。含矿岩石为碎裂斜长角闪岩、硅化碎裂岩。矿石平均品位:Pb 0.49%、Zn 2.25%、Ag 24.53×10-6,均超过边界品位。且断层南段也见矿化。

图2 小罗山地区区域地质矿产简图(a)和1∶1万土壤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图(b)

Pb2矿体(编号4)呈透镜状产出,总体走向105°,倾向NE,倾角约50°。沿走向延伸长度约20 m,厚2.49 m。含矿岩石为碎裂斜长角闪岩、碎裂花岗斑岩,含矿细脉沿近EW向的张裂隙充填,宽一般为1~3 mm,最宽1 cm,分叉现象明显,矿石呈网脉状、细脉状产出。刻槽样分析结果:Pb品位为0.21%~1.86%,Zn品位为0.26%~2.01%,伴生Ag品位为(9.63~14.1)×10-6。劈心样分析结果:Pb品位为0.22%~0.40%,Zn品位为0.11%~0.45%,伴生Ag品位为(14.8~35.5)×10-6,Mo品位为0.0047%~0.034%,Re质量分数为(0.037~0.12)×10-6。矿化主要呈硫化物-石英脉的形式产出,硫化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等 (图3a、3b),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等。矿化总体表现为一套中低温矿物组合,生成顺序:黄铁矿 → 闪锌矿+黄铜矿 → 方铅矿+黄铜矿 → 赤铁矿,成矿可能与深部隐伏岩体有关,为远端热液系统。

图3 小罗山地区矿石特征

Mo1矿化体(编号3)呈透镜状、细脉状沿断层破碎带产出,总体走向70°,倾向NW,倾角45°。沿走向延伸长5~10 m,工程控制厚0.38 m。含矿岩石为硅化褐铁矿化碎裂岩,原岩为白云母钠长片岩。矿石品位:Mo 0.17%,Ag 11.40×10-6,金属矿物以黄铁矿、辉钼矿、褐铁矿等为主,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等。

Mo3矿体(编号5)矿体呈脉状,走向NW向,倾向NE,倾角68°~73°,地表揭露控制长度300余米,探槽控制厚3.34~4.00 m,平均厚3.67 m。矿体沿北西、南东方向均有延伸,Mo质量分数分别达0.026%、0.11%。赋矿岩石为绢英岩化褐铁矿化花岗斑岩和绿泥石化褐铁矿化浅粒岩。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辉钼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含少量的磁铁矿和赤铁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次为绿泥石、绢云母、绿帘石和方解石等。Mo品位为0.17%~0.24%,平均品位为0.21%。

2.3 围岩蚀变

围岩蚀变不发育,主要表现为沿断裂、裂隙分布的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弱碳酸盐化、钾化等。钻探结果表明150 m以浅主要表现为面型的绿泥石化。

3 地球化学特征

3.1 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

1∶5万丰店幅水系沉积物测量[4],在研究区圈定了Mo、Pb、Zn、W、Ag乙2类异常(编号21)(图2a)。异常呈不规则状,异常面积约6.4 km2,向北未封闭。异常元素以 Mo、Pb、Zn、W、Ag、Bi为主。Mo元素异常面积达5.78 km2,最高值为10.80×10-6,衬度2.1,异常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图4);Pb元素异常面积为4.37 km2,最高值为132×10-6,衬度1.8,异常强度高,浓集不明显。异常具明显的浓度分带,内带元素为 Mo、Bi,中带元素为Pb,外带以Zn、W、Ag、As、Cu等元素为主。推测引起异常的原因与脉岩或深部的斑岩体等有关。

图4 小罗山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剖析图

3.2 1∶1万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区划工作在研究区内重点地段开展的1∶1万土壤测量成果表明,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主要呈不规则线性形态特征,由若干个闭合的孤岛构成NW、NNW向线性分布于何家塘北—小罗山、大尖—陈家冲一带(图2b)。总体上可划分为3个异常带(北带、中带、南带)。

北带由 HT-1、HT-3 异常组成。HT-1 异常呈不规则面状,面积约0.452 km2,主异常元素为Pb、Zn,在何家塘北部、北东部浓集明显,有3处浓集中心,异常强度:w(Pb)=(226~848)×10-6,w(Zn)=(617~1040)×10-6,Pb、Zn异常连续性好,叠合好,具三级浓度分带,规模大,与NW向断裂带中的矿化相吻合。HT-3异常呈不规则带状NWW向展布,面积约0.448 km2,主异常元素为Pb、Zn,局部见W元素异常,在何家塘南东部和小罗山北东部各有1处浓集中心,异常强度:w(Pb)=(273~342)×10-6,w(Zn)=(287~807)×10-6,w(W)=30×10-6,其中Zn异常连续性差,强度低,规模小,局部与Pb异常叠合,具三级浓度分带,与近EW向和NW向断裂带的交汇处相对应。

中带呈NW向带状,由 HT-2、HT-4、HT-5、HT-7、HT-8、HT-10 异常组成,异常均呈NW向不规则状,异常面积0.060~0.315 km2。HT-2、HT-5异常元素为 Pb、Mo、W、Zn,叠合好;HT-4、HT-7、HT-8、HT-10 异常元素主要为Mo、W、Pb,其中Mo、W叠合较好,Pb异常强度低,且与主异常元素Mo、W叠合性差。中带中主要的异常为HT-5,异常面积为0.112 km2,异常元素为Pb、Mo、W、Zn,浓集明显,在异常的北段、中段、南段分别形成了3个浓集中心,异常强度:w(Pb)=(190~417)×10-6,w(Mo)=(13.5~17.1)×10-6,w(W)=(8.66~10)×10-6,w(Zn)=(424~1480)×10-6,异常连续性好,叠合好,强度高,具三级浓度分带,其中北部和中部的浓集中心分别与NNE向破碎带中的Mo3矿化体、近EW向破碎带中的Pb4矿体相对应,南部的浓集中心可能也与暂未发现的近EW向破碎带中的钼矿(化)体有关。

南带呈三角状,异常呈NNW向、近EW向展布,异常元素为主要为Mo、W、Pb,其次为Zn 元素。除Mo异常具较好的浓集外,W、Pb异常多呈单点状浓集,而Zn异常无浓集。异常原因不明。

3.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根据朱江等调查成果[4],区内花岗斑岩脉具较高SiO2含量 [w(SiO2)为70.09%~76.30%],w(Al2O3)介于12.52%~14.01%之间,A/CNK 比值介于0.96~1.09之间,属准铝质—弱过铝质系列。岩石全碱含量高 [w(Na2O+K2O)为8.18%~9.13%],w(K2O)介于4.64%~5.51%之间,在 SiO2- K2O 图解上,样品落入高钾钙碱性和钾玄岩系列。在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上,岩石表现出分异的稀土配分模式 [(La/Yb)N为11.80~14.79] 和明显负Eu异常 (δEu为0.47~0.58),REE总量较高 [(105~274)×10-6];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表现为 Ba、Nb、Sr、P、Eu和Ti负异常,而Rb、Th、U、K和Pb正异常。区内花岗斑岩为典型的分异I型花岗岩,其锆石εHf(t)值范围为 -17.06~-0.39,集中于 -7.53~-0.39,暗示岩浆源区为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产物,并存在少量幔源物质加入。

岩石地球化学剖面统计结果表明,区内花岗斑岩脉中 Au、Ag、Pb、W、Mo 含量远高于其他地质单元,细晶岩脉中Ag、Pb含量也较高,说明后期岩浆热液活动对成矿元素的迁移、富集有着密切关系,并且岩体接触带可能为成矿的赋矿空间。从变异系数看,主成矿元素 Pb、Zn、Au、Ag、Mo 在花岗斑岩中变异系数均较大,存在局部成矿的可能性,也说明了这些元素成矿与岩浆热液关系密切,岩浆热液带来了成矿物质,在成矿有利的空间中富集。根据元素的相关性结果,可分为4个因子组: ① Pb-Ag-Bi-Zn; ② Sb-As-Cu-W;③ Mo;④ Au,说明区内成矿具有多期性,铅矿化、钼矿化可能代表了不同的成矿期。

4 地球物理特征

4.1 岩矿石物性特征

研究区内主要岩矿石的物性特征统计结果表明各类岩(矿)石之间,存在一定的电性和磁性差异。石英脉型铅矿石极化率平均值为13.16%、电阻率平均值874 Ω·m,但弱矿化二长花岗岩和斜长角闪岩电阻率值多大于3300 Ω·m,呈现为高阻特征;围岩极化率平均值为3.17%~3.79%、电阻率平均值2209~3157 Ω·m,电性差异明显,矿层的极化率约为围岩极化率的3倍,而电阻率则不到围岩的1/2,矿层表现为低阻高极化,围岩为高阻低极化特征。区内弱铅锌矿化二长花岗岩磁性最强,其磁化率为(10.04~13.40)×10-3SI;弱铅锌矿化(绿帘)斜长角闪岩的磁性稍强,其磁化率为(1.06~6.41)×10-3SI;花岗斑岩磁性低,其磁化率为(0.04~2.30)×10-3SI;而煌斑岩脉磁性较强,其磁化率为(4.01~8.65)×10-3SI;其他变质岩的磁性较低,磁化率为(0.02~5.01)×10-3SI,多小于0.5×10-3SI。因此区内矿石与非矿岩石、花岗斑岩、煌斑岩脉间存在明显的磁性差异。

4.2 地球物理场特征

4.2.1 磁场特征

区内未开展大比例尺的地面高精度磁测工作,根据原1∶5万航磁异常成果,研究区处于正磁场区内,强度为150~300 nT,呈NW向展布,其中南西侧强度稍高,强度为200~300 nT,北东侧强度低,强度为150~200 nT,与北东侧新元古代二长花岗岩对应较好。

4.2.2 激电异常特征

研究区重点区段1∶1万激电中梯测量(短导线)结果显示[5],区内视极化率值总体较低,多低于4.2% (图5a)。西侧及中南部为平缓的低极化,在中部为一不规则“人”字形视极化率高值带,以5.8%的等值线在区内圈出了3处视极化率异常,其中J1异常为矿致异常。该异常位于研究区中部,异常呈NNW向椭圆状,长约500 m,宽约200 m,中心最大视极化率为6.94%。极化率异常等值线虽不规则,但向南梯度变化显著,向北梯度变化平缓,显示北部极化体有一定埋深,视极化率弱高,异常具一定规模。对应视电阻率南高北低 (图5b),东、西两侧均呈现低阻变化。异常具低—中阻高极化特征,与地表相对较弱的矿化特征相对应。该异常位于片麻状花岗岩与花岗斑岩脉的接触带附近,处于HT-5异常中,已发现有铅多金属矿体和钼矿化体,该异常为矿致异常。

图5 小罗山地区激电中梯视极化率(a)和视电阻率(b)等值线图

在J1异常的中部、南部布设了2条激电测深剖面2线和3线。2线物探综合剖面上异常显著,无论是中梯剖面结果还是测深结果(图6),均可看出视极化率异常较为明显,异常连续性较好。激电测深视极化率拟断面图上可以看出,激电异常位置位于1500~1800号点之间,纵向上位于AB/2=880~1500 m之间,整条剖面背景值约为4%,变化明显,异常幅值高,超过背景值1.5倍以上,极值达到10.5%。视电阻率异常较为明显,在1600~1800号点间,高阻异常呈串珠状,推测应为花岗斑岩脉的电性反应,倾向SW;纵向上位于AB/2=880~1250 m之间为明显的低阻异常,与高极化异常完全对应,结合地质背景分析,应为蚀变(矿化)带引起的综合激电反应;AB/2=1250 m以深为中—高阻高极化,可能反映了浸染状矿化体的存在。通过与原钻孔 (ZK001) 深部控矿情况(多金属矿化)对比,矿化蚀变破碎带与2线剖面上激电测深显示的AB/2=500~540 m之间中高阻转折部位和弱中极化率变化区域相对应。据此推测AB/2=880 m (深度约300 m)以下的低阻高极化区、中—高阻高极化区是深部目标矿化蚀变体,对应的矿化可能较好、品位相对较高,具有“上脉下体”的矿化特征。3线与2线异常基本一致,深部为中—高阻高极化异常,测线1500~1750处底部极化率异常明显,数值为5.8%~7.5%,电阻率为高值特征,数值为2400~4000 Ω·m。1170处两侧电性差异明显,结合地质资料,该处发育近EW向矿化破碎带(黑沟断层),与3号线相交,由图6可以看出断层倾角约为60°,与断层发育特征相一致,推测其深部的中—高阻高极化区域是目标矿化蚀变体的反映。

图6 2线和3线激电测深拟断面图

5 遥感异常特征

根据1∶5万矿产调查成果[4],研究区内圈定了1处羟基乙类异常 (编号YQ7)。异常形态呈不规则状,面积约1.46 km2。异常区出露红安岩群七角山岩组片麻岩岩段和新元古代二长花岗岩。异常强度一般,异常分带性一般,总体羟基一级异常位于新元古代二长花岗岩与红安岩群七角山岩组接触部位,反映岩体接触带处的强蚀变;且在Mo2矿体处有面积较大羟基异常(一、二、三级)发育 (图7);一部分异常呈NW向展布,可能与NW向岩脉有关;在Pb4号矿体处也发育有分带性好、强度大的一级羟基异常,显然与矿化蚀变有关。

图7 小罗山地区1∶5万羟基蚀变异常分布图

区内虽然进行过铁染蚀变异常提取,但总体铁染异常较为分散,分带性好的异常主要位于研究区东北部,呈NW向,可能与含铁高的辉长岩、辉绿岩有关;在Pb1号矿体处仅发育有二级异常,且与羟基异常不套合。

区内羟基异常与化探异常、激电异常相套合,且与矿点相吻合,引起异常的原因与矿化蚀变有关,具有一定的找矿意义。

6 找矿模型

6.1 矿床成因探讨

研究区位于灵山岩体南缘,区域上围绕灵山岩体接触带及其周缘已发现肖畈、母山、陡坡等斑岩型钼矿床和千斤钼钨矿、杨店铜多金属矿、板桥堰铜多金属矿等。根据灵山岩体周缘已发现的矿产特点,由内到外出现高温—中温—中低温矿床的分带 (如陡坡钼矿、金城金矿、小罗山铅锌矿、板马沟萤石矿及小罗山南张家湾一带见有萤石矿脉等),显示出燕山晚期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形成W-Mo-Be—Pb-Zn-Ag-Au

6.2 找矿标志

灵山岩体周缘典型的斑岩型钼矿床特征研究成果表明,成矿与燕山晚期的富含挥发份的中酸性岩浆在侵位时发生大规模气-液分离有关,白垩纪中酸性岩浆活动是成矿的关键因素,该类矿床最直接的找矿标志是地表出露的含方铅矿或含辉钼矿石英脉[4]。综合分析研究区内地质、矿化和物、化、遥特征,总结了研究区斑岩型矿床的找矿标志(表1)。

表1 小罗山地区斑岩型钼矿找矿标志

6.3 建立找矿模型

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特征、遥感异常特征、围岩蚀变及找矿标志并结合邻区灵山岩体东缘的斑岩型陡坡钼矿床的对比研究,初步建立了区内斑岩型钼铅多金属矿的找矿模型(图8)。

图8 小罗山地区钼铅多金属矿床找矿模型图

7 找矿前景分析

(1)研究区处于灵山岩体南缘,区内NNW向花岗斑岩脉成群、集中出露,是早白垩世[(121±0.8) Ma][4]) 浅成高位岩浆活动的反映。花岗斑岩岩浆强烈活动地段(岩浆活动中心)也是热液矿化体系发育的最有利地段,区内矿化即发育在花岗斑岩内外接触带。区内已发现的矿体属岩浆热液型矿床,与早白垩世NNW向花岗斑岩脉及隐伏岩体的时空、成因联系密切,该期岩浆活动提供了成矿所需的流体、热和成矿物质。区内花岗斑岩为典型的I型花岗岩,其锆石 εHf(t) 值范围为 -17.06~-0.39,集中于 -7.53~-0.39,与区域上典型的斑岩型钼矿床成矿斑岩体特征相似,沙坪沟成矿相关斑岩体的锆石 εHf(t)值为 -10.1~-2.7,汤家坪钼矿床相关斑岩体的锆石εHf(t) 值为 -17.0~-6.0,反映了壳幔混合特征。125~110 Ma是大别山钼成矿重要峰期[18,20],综合分析桐柏—大别地区中生代与钼成矿相关岩浆岩特征及大别山地区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机制,结合区内NNW向花岗斑岩脉与矿化、地球化学异常、激电异常特征等的关系,认为研究区深部有斑岩体(或目标矿化蚀变体)存在,深部具有寻找斑岩型Mo矿床的潜力。

(2)区内与成矿有关的花岗斑岩的侵入与定位主要受区域性NW向、NNW向构造控制。主要表现为绝大多数花岗斑岩体呈NNW向、NW向或沿断裂带成群成带分布。另外区内各类异常的分布形态和矿化体的展布方向,多呈NNW向,与断裂或构造线方向一致。受区域构造和斑岩体底劈上侵影响,岩体内节理裂隙发育,且部分张裂隙多呈无序分布,为钼铅等成矿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容矿空间。

(3)区内发育以 Mo、Bi、Pb、Cu 元素异常为主的化探综合异常,伴有W、Ag、Zn等元素异常,Mo、Bi、Pb、Cd具外、中、内带,Zn、Ag、W、Cu等多具外带异常,强度高,规模大。与灵山岩体周缘的山店钼铜铅异常(编号60,陡坡钼矿)、母山钼铜金铅异常 (编号24,母山钼矿)和肖畈钼铜铅钨铋异常(编号32,肖畈钼矿)[21]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在区内重点区段进行的1∶1万土壤测量结果显示区内Mo、W、Pb、Zn异常强度大,浓集明显,异常与地表矿化对应好,总体具Mo+W → Pb+Zn(Ag)的高 → 中温元素的分带性特征,钻孔岩石样结果同样显示了从浅部到深部Pb+Zn → Mo+Pb+Zn(Ag)的变化趋势。化探异常特征暗示深部具有寻找斑岩型矿体的前景。

(4)在重点区段圈定了激电异常3处,但地表只有J1异常与地表矿化相对应,但矿体不是出露在激电异常的极值部位,表明激电异常不是由地表弱矿化所引起,可能与深部极化体有关。区内激电异常总体呈中—高阻高极化特征,对比灵山岩体周缘开展的激电测量成果[21],与喻家庵—关山沟一带发现的斑岩型钼矿具有相似性,均呈现高极化对应中—高阻的特征;垂直J1异常布设的两条大极距激电测深剖面显示激电异常与深部隐伏的极化体有关,且埋深300 m以深。综合上述物探异常特征,认为研究区深部具有寻找隐伏的斑岩型矿体的前景。

(5)区内普遍发育于片麻岩中的绿帘石化和绿泥石化蚀变属成矿前蚀变,而沿断裂裂隙发育的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硅化、钾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与成矿关系密切,是成矿期的蚀变。

致谢:衷心感谢两位匿名审稿人对本文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猜你喜欢
激电花岗斑岩
万众一心战疫情
大功率激电测深方法在豫西董家埝银矿床勘查中的应用
中国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特征和研究进展
高频大地电磁测深与激电中梯在金矿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大功率激电测量在冀北温家营—马家沟银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拉萨地块西段尼雄地区早白垩世晚期花岗闪长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斑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煌斑岩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