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水湖沿岸乡村水环境治理策略探析

2023-11-16 14:21余蓝博
南方农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通山县富水污水

余蓝博

(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 430068)

乡村的河流、湖泊保障着乡村的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更影响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农业、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水,乡村水环境治理与农业生产、农民健康、农村环境密切相关,加强乡村水环境治理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尽管随着《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实施,乡村水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水环境治理工作中,尤其是污染防治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治理任务依然艰巨[2]。

1 富水湖沿岸乡村水环境概况

富水湖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内东北部,是湖北省境内第二大水库,担负着蓄洪泄洪、水力发电、农业灌溉和航运通道的功能。全湖共流经5 个乡镇,总计36 个村庄,这些村庄分布于富水湖的南北两岸,村民的日常生活以农业、林业、渔业和养殖业为主。目前,富水湖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污染过度排放和资源过度开发。

1.1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农业面源污染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它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由于农药和化肥的不规范使用、畜禽粪便的不合规排放,以及分散式农村生活所产生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在降雨和地形坡度的共同驱动下,以地表或地下径流及土壤为载体,进入邻近受纳水体的一种污染形式[3]。《湖北农村统计年鉴(2015—2022 年)》显示,通山县近年来化肥施用量均在8 000 t 以上,这些化肥使用后在雨水冲刷和农民灌溉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泄漏到湖泊中。由于富水湖特殊的地理环境,住在附近的村民大多从事渔业和农业生产,且居住地比较分散,不便管理,这使得村民务农时使用的农药和化肥、日常的生活废水和渔业养殖的饲料等被直接排放进了富水湖。

1.2 污染排放管理缺失

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涉及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无论哪种污染,都与农村水体环境相关[4]。富水湖水体污染除来源于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外,还有一部分来自游客制造的污染。这些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污染排放管理的缺失。富水湖的工业污染主要来源于上游靠近通山县县城的地段,这里建有大型的石材工业区,包括采石场和水泥厂等。此外,富水湖周边的村庄也有部分采石场和采煤场,这些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水和废渣对富水湖水体的影响也极大。尽管政府在园区周围建设了大量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但仍有不少企业将污染物直接排放到富水湖中。面对这种情况,只依靠政府的监管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农村生活污水具有相对分散且数量较大的特点,往往采取就地分散式管理的方式,但这需要大量人员,而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普遍不足,这就导致目前已运营的农村污水设施普遍存在运行管理情况不理想的情况,甚至存在停运的情况[5]。富水湖沿岸乡村的情况也是如此,由于人员和管道的缺乏,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情况都不理想,沿湖两岸的村民和上游县城的居民大多选择将污水直接排放到富水湖中。

1.3 生态环境破坏

长期以来,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传统生活方式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面向农村的宣传力度有所欠缺,农民生态意识较为淡薄,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6]。富水湖地理条件特殊,居民分布分散,管理难度极大,因而富水湖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大多掌握在居民手中。水面上存在着大量的养鱼网箱,直接影响着水体的流动,降低了水体自我净化的能力。随着近年来人口数量的增长,生产活动也日益频繁,砍树建房、开山修路、平岛建园等情况屡见不鲜,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毁林开荒到近年来发生的森林火灾使得沿岸森林覆盖率直线下降,湖域内出现了众多光秃秃的山头。

2 主要治理措施

2.1 控制上游工业污染源

富水湖的工业污染来源于上游的工业园区,工厂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不仅会对上游造成污染,还会通过水体流动影响下游。对此,通山县政府提出建立生态旅游大县的发展战略,并根据这一战略制订了相关的措施,关停和整改污染企业,并建立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站和新的垃圾填埋场,严格要求企业对工业废气、废水和废渣进行处理,达标后才允许排放。此外,通山县政府积极推动工业的绿色转型,结合通山县的资源分布特点和工业基础,做大生物医药和农产品加工等绿色健康产业,大力发展环境友好的新兴产业;与此同时,建立有利于绿色工业发展的财政税收体系,并出台相关的政策,加强绿色技术的开发与引进,逐步完善绿色GDP 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快工业的绿色转型,从而有效控制上游的工业污染源。

2.2 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农药和化肥为主,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会给富水湖带来化学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而垃圾和农作物秸秆的焚烧也会在雨水的冲刷下对水质造成一定影响。为此,通山县政府提出要强化农业生态管理,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在减少化肥使用量的同时推广沼气和生物肥料在富水湖沿岸的使用,开发有机食品产业。

富水湖水域的农业以蔬菜、水果和畜牧业为主,其中又以柑橘和枇杷等为特色。可以通过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发展信息化农业,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进程和快递下乡工程建设,打通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此外,政府积极引导农业的发展方向,加强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检查,培养农业龙头企业,形成品牌效应,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动特色农业做大做强。

2.3 抓好环境卫生,减少生活污染

对于富水湖沿岸居民生产的生活污水,政府采取集中收集和集中处理的方式,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协调,在各村分别建立处理设施,集中收集和处理污水与垃圾,从而减少污水排放,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加大对污染排放行为的监管力度。同时在沿岸的乡村、城镇建立具体而严格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船舶管理,减少水上运输污染,禁止煤渣、废油等污染物的排放,加大电能和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用液化石油气船和电瓶船替代汽油船和柴油船。

2.4 发展生态渔业

网箱养殖是富水湖沿岸十分常见的一种养殖方式,但网箱的使用限制了水体的流动,养殖过程中饲料的过量投放加剧了水体的污染。针对富水湖沿岸存在的网箱养鱼情况,政府采取的措施是逐步限制和规范网箱养鱼,最终全面取缔网箱养鱼。同时划定禁渔区和禁渔期,实行科学休渔,鼓励自然养殖。在当地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发展生态渔业,改变渔民的收入模式,使其成为生态渔业的受益者,进而愿意接受政府的统一安排。

2.5 发展生态旅游

富水湖有着丰富的景观资源,水文景观、人文景观、生物景观、红色革命遗址、工程景观等能极大地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此外,富水湖有着优越的地理优势,便于游客旅游、观光。为此通山县政府提出要建设全域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富水湖流域的资源优势,并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改变富水湖沿岸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进而改善富水湖的生态环境。在建设全域景区的同时根据不同景观的特点发展文化旅游、观光旅游、养生旅游等不同旅游产业,逐步形成具有富水湖特色的生态旅游业并做大做强。

3 改进措施

3.1 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在化肥、农药的使用上,通山县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强化农业的生态管理,在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的同时推广沼气和生物肥料的使用,但效果不太明显。农民最关注的是自身利益问题,要让其对一项政策真心认同并自愿遵从就需要使政策与村民的利益相契合。很多富水湖沿岸村民仍旧使用化肥的原因如下:1)认为有机肥获取不便,且市面上售卖的复合有机肥价格相对偏高;2)粮食收购价格不高导致农民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不高;3)为求简便、省事,从事畜禽养殖的村民一般会将畜禽粪便直接排放到水中,只有同时务农和养殖的村民才会考虑将畜禽粪便作为肥料处理,但人数不多。此外,当地政府对于使用有机肥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在收购粮食时补贴过少,在选择购买有机复合肥的前提下作用不明显。

针对这种情况,当地政府可以考虑将农民和养殖户分别组织起来,由农民收购并使用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将畜禽粪便肥料化,通过降低有机肥成本的方式激发农民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为了减少农药使用对水体的影响,可以从改变农药成分和减少农药使用入手,农民使用农药的目的是防病虫,政府可通过组织生物防治和鼓励农民搭配种植防病虫植物的方式改善农药大面积使用的情况。

渔业养殖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当地政府通过发展生态渔业鼓励和引导村民放弃网箱,但由于村中老人居多,且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当地政府在进行政策宣传时效果有限,很多村民不愿意接受。对此,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宣传和教育,让村民意识到政策能够给自身带来利益,还可通过互联网宣传和优惠政策吸引外来资本,推动生态渔业的发展。

3.2 加大污染管控力度

在工业污染治理方面,通山县政府对部分污染企业进行关停整改,并结合当地特色发展绿色工业。通山县政府在污染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立了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但是面对高额的污染处理费用,部分企业仍然存在私下排污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政府在推行污染企业整改和污染治理的同时需要加强监管,仅靠政府相关部门人员的监管是不够的,还应发挥党员和当地居民的力量,党员带头,并通过教育宣传和多样的奖励形式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形成更加完善的污染监管机制。

在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富水湖沿岸的村庄共有36个,管网无法全部通向污水处理厂,且很多村民家中并没有铺设管网,污水往往直接排放到院外。对于这种情况,政府应该优先考虑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问题而不是处理问题,尽管有一部分村庄已经建有污水处理设施,但处理效果并不理想。在管网覆盖不全的当下,政府可考虑将农村废弃的沟渠利用起来,各户优先将生活污水排放到院外的废弃沟渠中,各村再统一对污水进行收集,最后由政府统一处理,从而减少农村生活污水直接往富水湖中排放的情况。

3.3 充分发挥制度和文化的作用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需要制度和文化的力量,制度规定了人们权利和义务,文化则促使人们自觉遵守制度,但如何用好制度和文化的力量一直是乡村水环境治理过程中的一个难题。1)制度方面,通山县实行的三级河长制度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各级河长之间信息不对称,部分村级河长工作落实不到位,在生态环境修复过程中投入的几乎都是政府资本,缺乏民间资本的投入。对于河长制落实不到位这种情况,当地政府需要加强监管,严格要求各级河长工作落实到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畅通村民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渠道及各级河长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从而保障河长制在当地能够落实到位、监管到位;对于民间资本引入的问题,当地政府可考虑通过发挥制度在投资、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吸引社会资本。2)文化方面,富水湖沿岸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这些是形成独特文化优势的基础,通山县政府可考虑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推动形成多样的旅游文化和水文化以促进富水湖沿岸乡村的水环境治理。

猜你喜欢
通山县富水污水
处理污水
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污水的自述
富水砂卵石地层锚索施工工艺工法
污水罐坍塌
超级高密度电法在新疆某矿区富水性评价应用研究
通山县规模放养土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掘进巷道构造富水性电法探测综合应用研究
浅埋偏压富水隧道掘进支护工艺分析
通山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