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金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长久的,父母的感情、性格、家庭氛围、子女的性格等都或多或少会受到依恋模式的干预。如果童年时期没有与亲人建立稳定、安全的关系,潜意识里就会缺乏安全感,会无意识地否定对自身人际关系的需求,从而降低其信任感,成年后也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无法处理亲密关系就容易导致焦虑情绪产生,过度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无法与人正常交往,从而产生自我否定,如果不及时介入干预,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本研究主要从婚姻家庭社会工作的角度分析依恋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的适应性发展。在使用依恋理论改善亲子关系以及家庭修养模式时还应考虑本土情境中的传统文化思想、熟人关系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家庭的动荡关乎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家庭环境作为儿童发展的强力支撑,对其个人的人格、心理、社交等多个方面和成长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婚姻家庭社会工作通过对婚姻家庭进行指导,以提高婚姻质量,对于调适家庭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婚姻家庭社会工作强调关注儿童的成长需求,对家庭生活进行指导和教育,改善亲子关系,修正家庭模式,促进家庭氛围的良好向上发展。
依恋理论最早是由英国的精神分析师和心理学家鲍比尔提出,主要用来理解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他发现,哺乳动物的幼崽自身没有存活能力,而那些成功获得父母关注的幼崽则比较有机会获得照顾,最终存活下来,所以,幼崽会通过哭泣、尖叫、纠缠等方式,来拒绝与父母分离——我们人类也是如此。“害怕与父母分离、害怕被父母抛弃”是进化造成的人类的天性。鲍比尔提出的依恋理论植根于西方文化背景,所以我们需要结合中国本土国情,探索适合中国特色发展的适应性路径。
童敏(2019)在《社会工作理论》著作中认为,依恋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端于心理学理论,是在心理动力视角的影响下,把社会工作的关注焦点从心理社会视角的一般观察投向人类成长中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关系——依恋。
王美华(2019)认为,依恋理论根植于西方文化背景,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应结合具体的情境,及时回应服务对象的需求。王美华(2019)认为,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社会工作发展相对完善,有成熟的行动体系和专业的程序,因此对服务对象的干预过程相对规范。中国社会工作一直在推动专业化的发展,但是基于本土文化情境的干预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基于依恋理论的“关系”实践,应考虑本土化关系的意义。
童敏(2019)在《社会工作理论》一书中写道:依恋关系是一个人从出生对依恋对象的亲近及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能够理解自己的需求,得到周围他人的关心和照顾,成为拥有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人,通过与他人互动以求得到理解以提供生存的机会。
依恋对亲子关系中的影响会伴随人的一生,早期经历影响个体的未来生命历程,这是西方的基本假设也是东方的至理名言。一位欧洲的诗人Wordsworth说过:“孩子是成人之父。”中国也有谚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依恋理论对人影响深远,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大多与家庭教育有关,依恋理论在家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依恋”概念的提出者鲍比尔指出:“儿时的经历和亲密关系会影响个体成年后的心理健康水平”。亲子依恋指儿童与具有亲密关系的人(一般指父母)之间在情感上建立起的一种特殊连接纽带。人类作为社会性生物,只有通过建立依恋关系才能学习如何与周围他人打交道,成为拥有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人。
“依恋”通常认为是婴儿从出生甚至在胎教过程开始中感受外界的一种方式,找到一种外部联结,搭建起婴儿与亲密关系的人(一般指父母)的持久情感联系。婴儿会本能地对自己能感知到的世界进行探索,父母则是其最亲密的依赖对象,他们会无条件爱自己、支持自己,作为刚到来的小生命,父母给予的一切支持与力量都是婴儿探索世界的动力。
依恋理论认为儿童时期父母或身边具有亲密关系的人的照顾质量会对个体产生影响,使其获得不同的依恋类型。基于婚姻家庭与社会工作服务视角,本研究从安全型依恋、矛盾型依恋、回避型依恋、解组型依恋和不依恋五种类型进行分析。
(一)安全型依恋
这是一种建立在信任之上的依恋类型,是理想类型。这种安全型依恋可以让婴儿学会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结、学会信任他人,也为他日后建立有爱和安全感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婴儿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无论难过还是哭泣,通常父母都会慈爱地回应他的需求、耐心照料他,满足其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婴儿的依恋得到满足,长大后就更可能拥有健康的自我意识,也更能规避那些给自己带来身体、情绪或心理伤害的关系。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人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其能否顺利度过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培养安全型依恋的孩子需要父母高度关注孩子,了解孩子的性格和沟通方式。与孩子的情感步调一致,父母就能够预测孩子的需求并及时做出反应,在亲子之间建立充满信任的纽带。
当父母或照料者未能在孩子婴儿期间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关注和照顾时,孩子就會产生非安全型依恋。父母对孩子的需求只是间歇性地做出反应,会让她变得焦虑。孩子无法自主调节自身的情绪,因为他无法依靠常规的方式与父母沟通,以获得自己需要得到的关注。
(二)矛盾型依恋
矛盾型依恋的父母敏感性差,意识不到孩子的需求,但孩子相对敏感,很小就意识到母亲只会偶尔满足自己的需要,就会形成矛盾型依恋。不难想象,从一出生就要依靠照料者的婴儿对此会有多么困惑。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但低层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得不到部分满足时,高层次需求就更无从谈起了,如果父母不能在温饱等生理性需要方面满足孩子,就会让孩子产生矛盾型依恋。
当矛盾型母亲满足了孩子的低层次的需求,却无法与她建立情感联结时,孩子会焦虑、怀疑,甚至认为自己是一个累赘。孩子会采取各种各样的行动,以求获得某种形式的情感联结。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因为没经历过有爱和信任感的关系,被情绪无能的人吸引,长时间会习得性无助。成年后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己不受人待见”的感觉,也可能会亲手破坏一段关系。
(三)回避型依恋
和其他非安全型依恋一样,这种依恋也是母亲对孩子哭泣和需求的回应不当造成的。在回避型依恋关系中,面对孩子的眼泪和不安情绪,母亲是不屑一顾的。他会忽略孩子的感受,更多只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如果孩子还只是一个小婴儿,她可能会让孩子坐起来,塞一个奶瓶给她,而不愿意花时间去喂她、安抚她。但也不是说如果母亲这样做了,就一定会破坏孩子健康依恋观的形成,只有父母一直以这种方式对待孩子,孩子的依恋模式才会失调。
如果父母不去积极地安抚孩子、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结,而时常让孩子孤身一人,孩子就会自我安抚,因为她知道不能指望照料者安抚自己,就会变得更独立,更像个小大人。他会隐藏自己的情绪,不再渴望从他人身上得到情感联结、安慰和爱。孩子会因此变得孤独,很可能还会产生空虚感。她可能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不配拥有爱和尊重。成年后,她也接受不了过于亲密的恋爱关系,关系越亲密,她就越不安。当她的伴侣向她索取情感需求时,她会退缩,甚至可能会因为害怕被拒绝而回避所有的亲密关系。
(四)解组型依恋
解组型依恋又称混乱型依恋,这种依恋是由母亲不知如何回应孩子的负面情绪造成的。母亲无法为孩子提供安全感,在某种程度上,孩子内心的情绪也会反过来影响她。当孩子感到恐惧时,缺乏安全感的母亲不但不会安慰孩子,她自己心里也会害怕。因为母亲也很焦虑,她没法给女儿提供安全感。
一旦母亲觉得很无助,孩子通常会感同身受,但不知应该怎么办。孩子会将母亲的恐惧和焦虑内化,认为世界非常可怕,简直无处藏身。长大后,孩子会非常困惑,深深扎根的不安全感而很难理解身边怀有善意的人。当母亲因为自身的恐惧而显得无能为力时,孩子会与母亲调换角色,他会扮演起守护者的角色,安慰母亲,消除母亲内心的不安。
(五)不依恋
不依恋是由于关系中断或破裂带来的创伤所造成的不依恋。成因有很多,可能是遭到了别人的背叛,缺乏别人的支持,内心缺乏安全感,或别人对自己的需求漠不关心。这种类型的孩子一般没有机会与身边的重要他人形成依恋。不依恋可能从出生便已出现,而且会对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产生巨大影响。
早期的依恋类型是我们日后发展人际关系的蓝本。因为自恋型母亲不懂得如何与孩子建立联结,如何与孩子共情,也不会把婴儿的需要放在首位,她养大的孩子会产生病态的依恋类型。自私的母亲会对孩子产生某种怨恨心理:她觉得婴儿侵占了她的时间,她自己的需求没法实现了。自恋型母亲通常只在自己愿意的时候回应婴儿的哭声,这会让成长中的婴儿感觉到恐惧、有压力,缺乏信任感,而婴儿尚不懂得如何处理这些负面情绪。婴儿不断地哭啊哭,母亲却无法与婴儿共情,不知道该去如何去爱自己的孩子,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情况只会越来越糟。婴儿越来越焦虑,开始回避母亲,自恋型母亲又觉得孩子是有意针对自己,因而会更疏远孩子。童年形成的依恋类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任何一种类型的依恋都不会终身与我们相伴,社会工作者从优势视角出发,深入挖掘幼儿的潜能,帮助他们克服童年时期习得的依恋模式,使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进而作出改变,但改变的过程是漫长的,不能一蹴而就。
目前,我国对依恋类型本土化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较少,中国尤其重视家国传统,家庭在人们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所以父母或家庭中其他年长者在对子女的教养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的看法、态度和方式,也是本土化依恋最主要的调查来源。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严父慈母”,主张“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方式,父亲一般不被要求参与育儿的过程。但研究发现父亲的教养态度对子女的价值感和自信有重要影响。父亲积极参与养育工作,在母亲与孩子关系紧张时,父亲可以做为缓冲来缓解母亲与孩子之间因教养产生的焦虑感。当母亲和孩子关系和谐时,父亲又可以发挥“顶梁柱”的作用,并为子女树立榜样,形成良好的模范。
婚姻家庭社会工作历来重视家庭结构和家庭功能的培养,着力于家庭角色与定位。婚姻家庭社会工作中家庭治疗的意义在于家庭成员能够静下心来,学会运用倾听、同理心,鼓励等沟通技巧,促进家庭成员进行内部情感沟通,增进了解,学会换位思考,促进家庭成员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通过家庭治疗可使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够面对面的交流,说出自己的心声,通过角色扮演,能让每个人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纠正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错误的教育方式,帮助父母更好地树立家庭角色,同时也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成长中加以改正,通过家庭治疗,孩子与父母能够正确认识家庭的边界,正视自己的内心,清晰家庭的边界;能够理解父母,并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由于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人们在处理问题时总会面临“三纲五常”的困扰,在封建社会中,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伦理思想占据主导地位,这种以等级名分教化社会的观点桎梏了人们的思想,其无条件的从上而下的指令摧残着人们的心灵,一直延续至今。这也导致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会受到封建社会思想的影响,人们尤其是在上下级关系包括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会经常扮演“一言堂”的角色,使儿童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无条件听从父母的指令,从而过度依赖自己的父母。在这种权威型关系中,孩子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会遭到父母的反对被扼杀在摇篮里,久而久之儿童的身心会在这种紧张的关系中形成焦虑,形成回避型依恋。
如今,随着人们文化程度的提高及現代文明的发展,针对这种观念留下来的弊端,依恋社会工作倡导家庭对儿童的关心和照顾,从源头上采取了一定的干预,充分理解儿童的需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相关关系有所改变和减缓,但一直遗留下来的封建陋习很难彻底清除。在婚姻家庭社会工作和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中,这种情况越发明显了。同时发现,父母对儿童的影响巨大,并且婴儿从出生最早接触的亲密对象就是父母,对父母的依恋关系尤为重要。
父母作为孩子的守护者,应该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氛围,做出正确的榜样,积极引导孩子独立思考、承担责任,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并教导其正确的交友方式,修正家庭教育问题。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