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奕斐
小A今年28岁,经常和我感叹“谈恋爱太难了”“总是遇不到合适的”“遇到的都是奇葩男”。在她口中,她的前男友就是个典型的“奇葩直男”,属于那种为热水代言的男人:生病了多喝热水,来例假了多喝热水,头痛也要喝热水。
去年,她跟男友分手了,起因是对方在情人节时没有任何表示,让她很生气,但是她忍了。结果到妇女节时,她的男友来了一句“妇女节快乐”。她肚子里的火噌噌地往外冒:“你情人节不过,来跟我过什么妇女节啊?”
第二年春,小A的亲戚给她介绍了另一个男生。男生到她家时,穿了一件旧夹克衫,拎了一盒坚果,然后带她去了一家嘈杂的餐厅,聊天时询问了她的收入和工作情况。她心想:这些亲戚是从哪里找出了这样的“奇葩”啊?聊完以后她坚决表示,不能跟他继续处下去。
结果亲朋好友都不能理解,觉得这男生挺好的啊,年龄相仿,职业也不错,你怎么就不能接受呢?
我听了她的经历后,说:“我们总以为长辈的人生有一个确定的脚本,比如,什么时候谈恋爱、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在哪里工作,每个人都按照这个脚本走,而我们不一样,可以更自由地去选择人生。可是,你一谈恋爱,也在走一种模式,而不是真正在谈一份感情。比如,你为什么不问问看,他关心你的收入和工作,是因为他很功利,还是因为他确实想了解现实情况?他穿旧夹克是不把这次相亲当回事,还是他的确不太注重外表?他拿的坚果礼盒是随手从家里拿的,还是他的确觉得坚果很健康,是一份不错的礼品?”
我的一连串追问,把小A问蒙了,她说:“我从来没想过要问这些问题啊,我就是觉得他不符合我的要求。”
我继续追问:“你跟一个具体的人谈恋爱,难道不应该问问他是怎么想的吗?就像你和前任分手的时候,都不问问对方原因。也许对方是把妇女节当作一个尊重女性的重要节日,才祝你快乐的啊!”
小A说:“你有点把我问醒了,我的确没有这么思考过。我就是觉得只有遇到一个真正懂你的人才是最合适的。否则,恋爱就没办法谈。”
我接着问:“那你谈恋爱谈的是什么?是找一个人来符合你的爱情理想吗?你的父母辈有一个婚姻模板,你也有一个爱情模板,你不觉得你和你的长辈其实差不多吗?只是你还不清楚自己的模板到底是什么。如果找一个人来符合你的爱情模板,那他不就成工具人了?”
小A:“那我也可以符合他的爱情模板啊!”
我:“那你问过他吗?你好奇过对方对爱情的想象吗?”
小A笑了,说:“我从来没有关心过他们是怎么想的,我只是觉得所谓缘分就是找到一个‘懂我的人,而所谓‘懂我其实就是符合我的爱情模板。”
我之所以在那次聊天有这一连串的追问,是因为我碰到太多人,觉得对方和自己的想象不一样,一言不合就分手,甚至还给对方冠上“渣男”“渣女”“奇葩”等标签,然后感叹:好男人/女人都去哪里了?
老问你喝不喝热水的“直男”就是低情商,不能要!
我的生日你竟然忘掉了,你肯定不爱我,不能要!
……
我們不知道好的爱情什么样,但是我们的爱情模板里有太多“不好”的标签,这些“不好”或“不爱”的标签越多,你就越难拥有一份好的爱情。
走出这种模式的方法,是多好奇地问问“为什么”。当你追问时,你会看到一个具体的人,他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这样做,很可能和你认为的情况完全不同。
为什么今天“脱单”这么难?为什么我们总遇到不合适的人?很可能是因为我们搞错了因果关系,我们总觉得找到一个符合我们爱情模板的人,爱情就开始了。实际上,只有跳出爱情模板,才能遇到一个独特的个体,让我们产生好奇心,让我们忍不住靠近,最终彼此吸引。
(摘自《什么样的爱值得勇敢一次》,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姜敏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