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雷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体育组织是体育强国、体育强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将丰富多元的体育内涵承载于一体、外化于行的重要主体之一,在体育改革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和责任。近年来,江苏的体育组织发展迅速,其诞生、成长、改革发展的生命周期与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体育事业发展密切相关。在新形势下,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四个重要”作用论述,贯彻落实“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确立更高标杆定位,在加快建设体育强省中展现体育组织新作为。
深刻理解体育强省建设的现代化内涵。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分别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大特征亦贯穿体育事业发展始终,对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过程中,现代化体育强省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满足与人口规模、共同富裕目标相匹配的体育运动需求。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体育也面临着人口规模和体育运动需求巨大对体育资源供给充分、均衡、公平的现实要求。2022 年底江苏共有8515 万人口,是华东地区人口最多的省份,这对体育的良性供需循环、加快建设体育强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提供物质和精神同步增强的发展基础。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体育强省建设的要义之一,要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弘扬体育精神、传播体育文化,强化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筹集更多资源、汇聚更多力量,让体育运动更好地成为江苏人的文明生活方式。三是建立体育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在体育强省建设中,充分发挥体育事业健康环保、体育产业绿色低碳的特点,提升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度;充分发挥体育促进交流、增进友谊的对外交往功能,在国家对外战略全局中发挥积极作用。
重新把握体育组织的现代化定位要求。现代化的体育强省必然要求体育组织的现代化。一是从粗放到集约转变。江苏的体育组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需要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在增加体育人口、提供体育服务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要建立规范、高效、畅通的体制机制,成为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二是从附属到主体的转变。政府是推动和引导社会组织发展的关键因素。多年来,体育组织附属于体育行政部门,是一种依附关系。而在体育强省建设中需要体育组织从附属向主体转变,成为体育强省建设的“途径、手段、动力、平台”,实现完全独立自主,公共服务的供给空间变大,承接和转移政府职能的能力变强,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三是从游离到融入的转变。由于长期的行政依赖,体育组织原有的发展路径中市场因素占比很小,几乎游离于市场之外。而体育强省建设中体育组织需要积极融入市场,强化市场模式,激活社会基因,获得更加有效长足的发展。
在把握规律中抓好改革的“时效度”。体育组织的改革是体育强省建设、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改革过程中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把握好“时效度”。一是注重把握改革时机。掌握好什么时间改什么内容,最核心的就是要上行下通,向上认真研究顶层设计和战略,把握好宏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大环境,向下深入了解基层体育组织发展的实践,上下结合,掐准改革时机。二是注重把握改革实效。要建立完善改革评估和评价机制,跟踪体育组织改革进程,评价预期效果,及时调整以确保更加合理。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改革配套政策的落地,以真正实现预期效果。三是注重把握改革程度。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专题研究,在体育组织改革过程中,改什么内容、改到什么程度,需要有一把标尺,掌握好改革的度,步子过小和太大都不合时宜,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实现改革的价值,助力体育强省建设。
在实践探索中建立“四+X”改革模式。近年来,在落实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要求中,省体育局、体育总会先后制定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省属体育社团分类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省属体育社团分类改革的实施意见(2020—2022 年)》,根据不同社团实际情况,区分非奥项目协会社会化改革、奥运项目协会功能优化改革、足球协会综合体制改革三大类,一体谋划、分类推进,按照“五分离”“五规范”脱钩改革要求,顺利完成省属体育社团脱钩改革工作,实现机构、职能、资产财务、人员管理、党建外事等事项分离。通过推动政府职能转移、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综合监管配套体系,有力促进了体育社团依法规范运作,基本建立起与创新社会治理要求、深化体育改革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社会化转型中激发体育组织活力。健全完善配套政策,每年设置专项资金,用于品牌赛事政府采购、体育社团发展扶持和A 级组织评估奖励,鼓励符合条件的体育社团承接裁判员管理试点、开展标准化建设、业余运动等级评定,提升服务能力和行业管理水平。创新社团领导人员选用方式,推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会长候选人,吸纳社会各界精英参与体育社团工作,以关键岗位的社会化带动体育社团整体的社会化,目前省属体育社团中,企业家担任会长的约占60%,高校领导担任会长的约占11%。针对体育社团从业人员老龄化、非专业人士多、兼职多的状况,积极协调有关方面开辟“绿色通道”,支持社团做好人才引进、培养工作,目前省属社团专职工作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超过70%,40 岁以下占比达到55.8%,实现省属体育社团由过去活跃型、一般型、僵尸型各占1/3,转变为目前基本全部激活。
优化组织架构,发挥四级网络同心圆效应。近年来,省体育总会摸索了一条架构不同层级的组织同心圆之路,即以人民为中心,各级体育总会为直径,各类社团为内圈,各类俱乐部为外圈,发挥同心圆效应。做大做强体育总会,建立省市县乡四级体育总会架构,13 个设区市体育总会秘书处实体实现全覆盖,均配备专职团队,形成体育总会上下贯通、协作联动的工作格局。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通过在公共服务实施标准、县级体育重点工作督查中,设置县级及以下体育社团数量和质量发展评价指标,持续推动体育组织向基层延伸持续。截至2022 年底,全省共有体育社团7 587 个,其中省级74 个、设区市级701 个、县级2 954 个、乡镇(街道)3 858 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5 692 家,在体育部门备案登记健身团队22 340 个。充分发挥各级体育社团、社会体育指导员联系群众和专业技术优势,将基层健身团队等自治性体育组织凝聚在社团周围,通过联动扶持、开展评先评优等形式,提高其活跃度。
激发要素活力,培育赛事活动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覆盖全省的赛事活动体系,支持各级各类体育组织承办举办赛事活动,打造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的“魅力江苏最美体育”系列品牌赛事,建立了覆盖全省的各类俱乐部联赛及以“小型、精品、灵活”为特征的经常性群众身边赛事活动,提升体育组织综合能力。据统计,江苏每年由体育社团牵头组织的群众身边规模赛事活动超过15 000 项次,参与人数超过1 500 万人次。组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宣传队”,广泛宣传科学健身知识,为群众运动健身提供便捷指导与组织服务。大力开展社区运动会,推进公益服务活动进社区、进乡村,指导相关体育社团将广场健身舞、掼蛋、象棋、滑步车、小篮球、啦啦操等项目送进城乡各地,形成“千个社区、万个家庭、百万人参与”的景象,省广场健身舞协会在全省近21 000 个社区免费培训了35 万广场舞骨干。同时,通过项目化的管理方式,提升赛事活动专业化水准,拓展赛事活动的内涵与外延,挖掘社会价值、文化历史内涵、人道主义精神等,形成独创的品牌IP,通过互联网等新型手段,让这些内涵传播更为广泛、效果更加明显。比如江苏省自行车运动协会主办的“不止骑·24H 单车环太湖认证赛”,连续获得国家和省级的自主IP 精品赛事奖项。
强化党建引领,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党的领导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领航器,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体育组织事业发展全过程,为体育组织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省体育总会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省属体育社团党委及74 个省属体育社团党支部,实现省属社团党组织全覆盖。针对体育组织人员构成复杂、分散流动、专兼职结合的特点,坚持目标导向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方式,把党建文化融入体育组织文化建设之中,提升体育组织在价值观念、服务理念、行为准则等方面的文化内涵。同时,通过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放大体育组织的社会属性、人本属性、公益属性,扎根基层,深入群众,链接邻里,以体育为途径、以组织为纽带,增强群众的体育身份认同,提升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架构社区邻里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向上向善的良好生活氛围,为基层治理贡献体育组织的力量。
坚持开放融合,主动服务战略外交。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强化“大健康”“大体育”工作理念,探索“体育+”“组织+”发展新路径,积极促进体育与其他行业融合,创新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新模式,通过赛事、活动、项目、基地等方式,为推动体育与经济、文化、健康、旅游、教育、互联网等行业融合发展搭建平台。同时,发挥体育组织的载体作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乡村振兴等国家和地区重大发展战略,更好地发挥体育组织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借助重大国际赛事、活动、论坛等载体,加强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发挥体育组织在对外经济、文化、体育等交流中的辅助配合作用,在助力现代化体育强省建设中展现体育组织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