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新闻主持人的媒介形象塑造

2023-11-15 14:30南开大学高宇歌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20期
关键词:主持人受众融合

南开大学:高宇歌

1. Vlog新闻主持人媒介形象塑造的现实意义

1.1 提升主持人亲近感

传统新闻节目主持人为了突出新闻内容,也为了适应演播室场景,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播音语态,加上“书面化”的表述使得他们的形象趋于单一固定,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主持人的个性形象,扩大了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感。

Vlog新闻主持人从局限的演播厅走出来,脱离了重语言轻画面的呈现方式,拥有了灵活可变的场景,并且这些场景多取材于生活,街道、饭店、大厅……空无一人、车水马龙……都是受众可以身处和感受到的。同时,主持人不仅可以根据场景变化,随时调整播音语态,而且可以在视频中融入个人情感,展现自我意识。因此,受众听主持人说新闻更像是受众听朋友讲故事,受众会认为自己和主持人是平等的,是可接近可沟通的。主持人固化、严肃、单一的传统媒介形象被打破,具有了人格化表达特征,主持人的亲近感因此提升。总之,与传统新闻相比,Vlog新闻情感更加真挚,报道内容更具贴近性,主持人的媒介形象也在这样的生活化场景中更鲜活、更立体、更亲和。

1.2 促进受众新闻理解

如果说传统新闻节目是直接围绕内容展开,那么Vlog新闻就是围绕主持人展开。Vlog记录的是主持人的生活,是充满个人风格的动态,报道的新闻内容“藏”在动态里。不少Vlog新闻顺势加入了一些花絮类的报道,比如主持人报道之前的心理想法、报道中现场发生的意外事件、报道之后的个人感受……

从主观层面而言,在这些画面的呈现过程中,主持人往往更像是在以“朋友”身份与受众进行视频交流。在孤独感指数较高的当今时代,这种生活化的分享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闻报道的温情性。心理学的“温暖法则”告诉我们,沟通方式越温和,人的心理越容易觉得舒适,受众在这种舒适的心理状态下会不自觉地愿意接受新闻的内容。从客观层面而言,这些副新闻在内容上本身就是与主新闻息息相关的,自然更有利于受众理解新闻事件的全貌。

例如在某期重大会议报道的Vlog中,主持人通过快闪的方式将记者们前往会场的画面剪辑起来,用来补充描述记者从早到晚的完整工作状态,就是一个很好的Vlog花絮案例。受众看到了主持人背后的故事,对时政新闻的好奇心也会增加。再比如,在另一个Vlog报道中,视频的开端是一片漆黑,记录记者凌晨出门排队,视频还抓拍到了中外记者为了抢到第一手新闻,在人民大会堂前奔跑抢位的场面,让观众感到新奇有趣的同时,切实感受到了两会的盛况。

1.3 做强新型主流媒体

20世纪70年代后期,普尔教授指出:“媒体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2021年3月12日,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明确指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做强新型主流媒体。政府文件报告说明,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做强新型主流媒体任重道远,而Vlog新闻的良性发展可以通过推动新型主流媒体的“网络化”助力新型主流媒体做大做强,重塑传统媒体话语权。

一方面,Vlog新闻产生之前的媒体融合实践倾向于重拓展、轻融合,只是简单地将传统的信息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展示,或者将原有内容与新平台上的内容简单相加,并不涉及深层次的融合。而Vlog新闻从主持人的主体性出发,配合多场景多语态多变化的传播特点,实现了传播逻辑和思维的转换。另一方面,Vlog新闻产生之前的媒体融合实践容易重技术、轻理念,只是简单地应用新技术,而Vlog新闻基于互联网逻辑,利用了Vlog新闻新的内容生产理念和生产模式。总之,在互联网技术改变了整个社会形态的当今时代,以主持人媒介形象为重点要素的Vlog新闻通过“网络化”拓宽了主流话语的传播路径,重塑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优势,为做强新型主流媒体赋能。

2. Vlog新闻主持人媒介形象塑造的困境

2.1 主观色彩易过强

通常来说,保持客观性被视为确保新闻真实的关键因素。这种客观性要求记录者采取一种超脱的态度来如实记录事件的原貌,不能用自己的意识、意志、情感等改变对象的本来面目,从而为揭示真相奠定基础。在报道中传达的信息应该是对客观事实的准确反映,并具有可靠的证据支持,这样才能够验证新闻的可信度。在传统的新闻客观性观念里,这一概念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报道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传播者应避免受到个人喜好、兴趣或需求的影响,尽可能地呈现出事物的真实状况;另一方面,客观性还体现在区分事实与观点的方法上,即在报道中明确区分开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把握信息。总之,新闻的客观性要求报道的事实必须准确,禁止在报道中公开采取立场,更不允许添加个人情感。

而Vlog新闻采用的是微观化的叙事视角,即主持人从微观的视角切入报道新闻,包括一个人、一件事或者是一种感受。但不管是哪种具体的微观角度,与传统新闻报道方式相比,都具有了更强的主观性。在Vlog新闻中,主持人恰恰需要去发表一些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甚至将报道内容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关联也是一种创新的呈现方式。看似违背新闻客观性的Vlog新闻形式如何将主观色彩维持在一个合适的水平,还需要在未来的实践中探索。

2.2 轻视内容重形式

Vlog新闻的兴起与流行在某种程度上就得益于它天生就是一种形式创新。它可以讲述传统新闻可以讲述的内容,又没有传统新闻的严肃感,是在平等的交流与分享中进行新闻报道。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Vlog新闻流行后,有不少作品在追求Vlog新闻的形式新时,显示出了轻视内容的倾向,导致受众的注意力产生偏移。一方面容易忽略新闻内容的深度和厚度,如在灾害事件、英雄人物报道中加入过多趣味元素,弱化了新闻的专业性,也失去了媒体的导向性。另一方面也可能在报道事件性很强的新闻时过分追求轻快、娱乐的剪辑就会使新闻事件本身情节不完整,导致受众在浏览新闻内容的过程中产生理解偏差。

2.3 报道主题同质化

央视的很多Vlog新闻报道从题目上就别开生面,比如《谁说远水不解近渴,我被“水龙头”水质震惊了!》《我和诗人间的距离就差一个“绿水青山”了!》等,只是标题就能够勾起受众的好奇心,内容鲜明、主题聚焦。虽是时政新闻,却给人以清新之感。反观其他Vlog新闻经常跟风严重,比如央视围绕某场大型会议发布Vlog新闻报道,各个媒体就会陆续发布同主题Vlog新闻的“高仿版”,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

在主题呈现上,这些Vlog新闻的主题模糊,尤其是活动类、体验类的新闻内容很容易以流水账式、无重点式的样态展现出来。大多数主持人在Vlog新闻中主要介绍新闻事件的始末,没有别出心裁的视频切入方式让受众眼前一亮,并且受到播出时长限制,视频往往没能对新闻细节、亮点进行挖掘,也无法展现较有深度的内容。受众只能被迫漫不经心式地“瞥”一眼,对新闻中的人物、感受、故事、新闻意义鲜有挖掘,捕捉不到重点,感觉看了一堆一样的Vlog新闻,留不下印象。

3. Vlog新闻主持人媒介形象塑造的优化路径

3.1 均衡主客表达,提升新闻实效性

主持人在Vlog新闻中,要充分意识到真实的报道内容与感性的叙事表达并不矛盾,因此,要时刻平衡报道内容与个性展现,将感性化蕴藏在内容真实的基础上,充分融合二者。在角色定位上,Vlog新闻中的主持人首先应该是一名客观记录者,其次要采用平等的视角、体现人文的关怀。

一方面,主持人是一名客观的观察者,在添加个人感情色彩的过程中不能歪曲事实、忽略夸大,要保持个人素养、强化专业追求、坚守主流责任、深耕新闻品质,不断强化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Vlog《文艺界的政协委员们都谈了什么》中,主持人真实记录了其第一次“追堵”政协委员的事件以及过程中心理状态的改变。面对日常屏幕上的文艺明星委员,主持人在拍摄时没有像普通人一样“追星”,而是保持理性,按原有计划客观地提问、记录问题。

另一方面,主持人要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主观的讲述者,Vlog新闻的最大特点就是从事实报道切换到了主持人个人的主观感受。Vlog新闻采取的是“宏观主题下包含微观”的叙事视角,在朴实无华的生活化叙事言辞中,给观众留有充足的自主思考空间,其表达效果是远非传统新闻报道强行煽情可以比拟的。主持人要充分发挥Vlog新闻这方面的优势,通过真情流露体现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3.2 立足“中台”视角,打造网红主持人

美国的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拟剧理论”,从戏剧的角度分析了社会互动,表明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中互动的行为可以被当作一种表演。在表演的“前台”,人们全力以赴地呈现、维护自己的形象;在表演的“后台”,人们暂时脱离公众视野,以个人的身份存在。

传播学家梅罗维茨进一步提出“媒介情境论”。他认为,随着电子媒体的发展,原本属于后台的私密行为逐渐被搬上前台。这种半表演性质的行为既不完全属于公众表演的前台,也不完全属于私密的后台,而是介于前台和后台之间的状态,被称为“中台”,人们在“中台”以半表演状态展现自己的形象。

Vlog新闻以主持人为中心,通过记录主持人生活的方式“顺便”报道新闻,这赋予了主持人充分的创作空间。以突出主持人的个人特质为核心打造“网红主持人”,掀开了主持人形象的“前台”和“后台”的幕布,通过展现主持人的个性风格,增加了新闻的生动性和人情味道,使节目与受众之间的距离缩小。早在2019年,主持人康辉就在Vlog视频中使用亲切幽默的语言风格与观众互动,迅速获得了千万点击量。通过拍摄Vlog视频,网红主持人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IP化、网红化,打造了鲜明的个人品牌标签,积累了大量年轻粉丝。同时,“网红主持人”的出圈可以扩展平台融合发展的范围,为央视MCN化的探索提供实现路径。

3.3 优化管理模式,培养新型主持人

Vlog新闻是新媒体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在媒体融合过程中,有一些传统媒体忽略了新媒体在内容生产、传播运营、管理推广等方面的特殊性,采取了旧有的运营管理理念;还一些传统媒体已经意识到了新媒体发展需要改革体制机制,但任何改革都不可或缺一个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这也同样使得媒体的经营管理体制相对落后,滞后于媒体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

要想让Vlog新闻中主持人的形象塑造更加成功,就需要优化管理模式,统筹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关系,让Vlog新闻拥有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土壤。首先,要形成适应媒体发展的新认识。必须意识到,融合发展新兴媒体是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必然要求和历史责任。其次,要遵循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的发展规律,认识清楚二者自身的内容、形式、管理特点,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最后,要强化互联网思维,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只有秉持以上思想和原则优化管理模式,才能促进Vlog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双重创新,主持人的形象也才会有更好的塑造空间。

4. 结束语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Vlog因为其移动化、社交化、场景化的特点,满足了主流媒体的创新需求,从而得到了主流媒体的关注。Vlog新闻的产生与发展提升了主持人亲近感,促进了受众对新闻的理解,拓宽了主流话语的传播路径。但同时,如何避免Vlog新闻创作中出现的主观色彩过强、娱乐化倾向显现、同质化主题严重等问题,仍然值得业界深思。要想更好地塑造Vlog新闻主持人的媒介形象,需要主持人在Vlog新闻生产过程中均衡主客表达,提升新闻的实效性;媒体一方面要用“中台”视角审视,打造“网红主持人”,从而为媒体引流增援,实现对媒体这一母体的反哺;另一方面要优化管理模式,为新型主持人的培养提供适宜的环境。

猜你喜欢
主持人受众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主持人语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主持人语
《融合》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