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怡誉,胡舒欣,蒙子伟,孔曦妍,朱 聪
(广东理工学院建设学院,广东 肇庆 526070)
祠堂是家族祭祀先贤的场所,其设计和布局旨在体现家族的风范和规矩。岭南地区的祠堂具有独特的建筑形制和布局特色。肇庆府作为岭南地区的一部分,拥有丰富的祠堂数量和文化,明清时期是民间祠堂兴建的高峰时期,研究肇庆府明清时期的祠堂可以揭示现有祠堂的特征和象征意义。这些研究可以为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提供参考资料,并为保护和传承古建筑的建造工艺和技法进行完善和传承。
肇庆府地区的宗祠具有以下特征:
1)多元的地域文化:肇庆府属于西江广府文化亚区,主要受到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影响,同时又由于地缘原因受到了粤西南地区福佬民系以及西部和中北部少数民族的影响[1]。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背景在宗祠建造上体现出多元的建筑文化特征。
2)多样的梁架形式:肇庆府地区的宗祠梁架形式多变,常见的形式是抬梁和穿斗相结合。屋顶采用抬梁式结构进行承重,同时使用短柱、枋等承托在下部梁上,起到拉结作用。抬梁式和穿斗式的结合使用在祠堂的建筑形制中较为常见。
3)独特的大门样式:肇庆府地区的宗祠大门多采用敞楹式和凹肚式。敞楹式指的是门楣两侧没有墙体支撑,形成开放的门廊。凹肚式指的是门楣中央部分向内凹陷。这些门型在布局上通常采用三进三开间的形式。
4)悠久的历史背景:肇庆府历史悠久,曾是广东、广西两省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宗祠建筑的发展与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历史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建筑虽然在单体建筑的技术和造型上日趋定型,但在建筑群体组合、空间氛围的创造上,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宗祠文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远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便开始萌芽,到宋代形成了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期是肇庆府宗祠建造的巅峰时期,所建造的祠堂数量最多,建筑工艺和艺术审美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准。明清时期的宗祠建筑在肇庆府地区展现了独特的特征,包括以下方面:
1)建筑布局:明清时期的宗祠建筑布局通常采用三进式,即由前殿、正殿和后殿组成。每个殿宇之间通过门户相连,形成一个有序的空间序列。这种布局体现了祭祀先贤的仪式程序和重要性的等级差异。
2)建筑构造:明清时期的宗祠建筑采用传统的木质结构,梁柱结构稳固耐久。屋顶采用抬梁式结构,主梁上方设置次梁进行承重;梁柱之间采用斗栱结构,增加建筑的稳定性。
3)装饰特色:明清时期的宗祠建筑在装饰方面注重细节和雕刻艺术。门楣、梁枋、柱子等部分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花纹,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宗祠内部的壁画、雕塑等艺术也丰富多彩,这些装饰大多寄托了人们对家族和平、人丁兴旺、前途似锦等美好愿景[3]。
4)建筑风格:明清时期的宗祠建筑风格以传统岭南建筑为主,注重对称和均衡的布局。同时,宗祠的建筑风格还受到了客家文化和一些少数民族的影响,融合了多种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色。
总体而言,明清时期的宗祠建筑在肇庆府地区展现出独特的布局、构造和装饰特色,凝聚了对祖先和先贤的崇高敬意。这些建筑特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建筑技术和审美观念,也展示了肇庆府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长利苏氏宗祠位于肇庆市鼎湖区广利镇长利村,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904年)。建筑坐西南向东北,三进三开间,占地面积900 m2,总面宽12.2 m,总进深44.96 m。建筑整体采用砖木结构,屋顶形式为硬山顶,人字形封火山墙,屋脊采用灰塑博古脊。2012年3月5日公布其为肇庆市鼎湖区不可移动文物。该宗祠保留着清代祠堂建筑风格,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的建筑。这一建筑经历了从宗祠到学校的转变,是苏氏族人的宝贵遗产,也反映了社会变迁对宗族文化的影响。
苏氏宗祠采用传统的三进三开间布局,按照中轴线的顺序排列,依次为大门、中堂和寝堂,这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形制。建筑布局为三进三开间,进深44.96 m,面宽12.2 m,建筑平面图见图1,建筑航拍照片见图2。在大门和中堂、中堂和寝堂之间,分别设置了一个庭院,也称为天井,用于种植花卉和树木。庭院的两边设有侧廊,在每个开间之间还设置了门,方便通行。
大门和中堂的右侧各设有一个辅助用房,主要是炊事和用餐的场所。整体上,苏氏宗祠在中轴线上的空间秩序遵从“大门-天井庭院-中堂-天井庭院-寝堂”的顺序进行布局。这种布局形式在肇庆府宗祠中较为常见,体现了严谨的空间秩序和家族规矩。通过这样的布局,祠堂的空间被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并呈现出一种整齐有序的美感。此外,庭院和侧廊以及门的设置,为祠堂增添了一些景观和便利性。苏氏宗祠的这种布局形式,既体现了古代礼制、家族地位和文化传统,又颇具代表性。
魏晋至隋唐之间,民间祠堂的建筑规格并没有统一的形式。直至南宋期间,著名理学大师朱熹所编写的《家礼》一书中结合唐宋以前三品官员家中的祠堂的形制对标准的祠堂建造格式进行分类统一,后续的祠堂建造也大部分以《家礼》作为参考进行修建[4]。
宗祠的最基本组成要素是由头门、寝堂以及所围合成的天井合院建筑。三开间两进的祠堂包含了祠堂基本要素“门”与“堂”,在肇庆有着庞大的基数,其他形制规模的祠堂应是在此基础上同构衍生。在古文《朱子语类》对祠堂的一般建筑组成要素进行了初步的划定,即门、堂、寝、廊。本节遵循古文献考据的方法讨论了门、堂、寝、廊等建筑形制。
祠堂的大门,也被称为头门或头座,位于祠堂建筑序列的开端,是祠堂建筑主入口所在之处,承担着礼仪、接待等功能,是祠堂正面最重要的建筑单体。
苏氏宗祠的头门采用敞楹式,也称为敞开式,特点是祠堂正面檐下开放,前檐采用柱子进行承重,而非墙体。这种设计形式扩大了门前的活动空间,为大门增添了开敞、庄严的氛围。头门前廊三步轩梁,两石檐柱,梁架、驼峰、斗栱雕刻花草、人物、龙凤等图案。两包台花岗岩石铺设,石镶门框,门额阴刻朱汝珍书“苏氏宗祠”(见图3)。大门后面还设置了一道木门,平时紧闭,起到遮挡的作用,保障了祠堂的私密性。木门上部装饰有“福”字,传递了对家族福祉的美好期望。
中堂在祠堂中被用作祭拜活动的区域,也被称为拜殿、享堂、祀厅。中堂通常出现在三进祠堂中,其形制一般为三面围合而正面开敞,在宗祠建筑中居于核心地位,一般而言建筑形制最高,具有家族议事、祭祖、举行婚丧嫁娶仪式活动的功能。
苏氏宗祠的中堂被命名为“长泽堂”(见图4),寓意族间兴盛,福泽绵长。中堂内部不采用石板门,采用通透的屏风作为隔断,不仅能起到遮挡寝堂神龛的作用,还能保持采光上的通透性和视觉上的延续性。屏风上绘制着竹、菊、兰草和梅花等图案,这些图案被视为品质高洁、坚贞不屈的象征,寓意着提醒族人要淡泊明志、高尚正直。中堂的墙壁上悬挂着许多匾额,这些匾额的存在彰显了苏氏家族的经济实力和历史文化底蕴。
中堂外部的屋顶形制采用常见的硬山顶结构,特点是垂脊不超出山墙位置,利于防火。正脊采用博古脊,两侧的垂脊与正脊采用相同的材料制作,整体呈现出和谐而庄重的效果。这种屋顶形制彰显了祠堂的气派和尊贵,与头门形制相呼应,营造了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堂的地面高出大门数级,侧廊通过小门与台阶相连,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布局。这种设计方式突显了中堂在祠堂建筑的重要地位,使其在空间上更具层次感和仪式感。
寝堂也被称为后殿、寝殿、上堂或祖堂等,是祠堂建筑中安放神主之位的空间,具体形制与所供奉的神主数量有关,通常位于祠堂建筑序列的终端。
苏氏宗祠的寝堂也是作为供奉先祖神主牌位的场所,寝堂两侧耳房的格局乃沿袭“夹室”的古老制度[5](见图5),左昭右穆,供奉迁祧神主,属于大进深夹室的类型。这种寝堂形制在肇庆府范围内广泛分布且数量众多。由于进深足够围合成房间,与民居中的“一明两暗”的布局相似,这种布局体现了寝堂与“庶人祭于寝”的渊源关系。夹室上方用木制栏杆围合出阁楼,通常用以放置储藏物品。苏氏寝堂的神龛装饰主要雕刻或绘制龙、凤、松树以及人物等图案,整体的装饰风格因所使用的材料属性而显得富丽堂皇且充满神秘色彩。寝堂中神龛的摆放位置也可以通过古代的等级制度或礼制来解释,根据古代宗法礼制下的昭穆制度,祖先神位的摆放秩序能够体现人伦关系的正当性。在苏氏宗祠中,始祖的牌位居中,其余牌位从两侧向后逐次摆放,以彰显宗族内不同主要人物的地位。
廊,可将其看为“堂之东西”,苏氏宗祠的“廊”即为带有“东西序”礼制意义的堂下两旁侧廊,在设计中呈现了多重用意,既满足实际功能需求,又承载着象征意义和传统文化的延续。
苏氏宗祠的侧廊在空间布局上位于天井的东西两侧,两进侧廊分别连接了大门和中堂、中堂和寝堂,在平面形制上将建筑不同的三个功能区域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空间序列(见图6);作为堂下两旁的廊道,合理组织了交通,维持人流的有序流动,为了通行便利,廊下开设小门,方便进出参与祭祀活动,这种形式创造了建筑内在的联系,强调了祠堂建筑的完整性。另外,侧廊结合了东西阶的礼法传统,体现了广府地区的礼制遗留,这种布局设计在空间上传递出一种重视祭祀仪式的意义;通过在廊下设置桌椅、书籍等物品,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休憩的场所,促进知识传承和家族内部的协商与交流。廊架结构采用了月梁的形式,梁的两端呈现弧形,中段向上拱起,整体形状近似于新月,这种构造既提供了结构上的支撑和稳定,又赋予了祠堂建筑以美感和象征意义。
苏氏宗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代礼法制度中对于“孝”所寄予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具体化,通过建筑形制、装饰元素、祭祀仪式等方面的体现,承载着宗族的传统、历史和文化。这对于研究本地历史、社会和文化变迁具有重要价值,它代表了明清时期肇庆府地区宗族制度、礼制和家族观念的重要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结构、宗族文化和精神追求。
对苏氏宗祠各个建筑部位的调查和研究中可发现,苏氏宗祠在建筑空间形态上呈现对外闭合,主要空间串联,位于中轴线,附属空间分布于一侧的形态,将各个空间联系整合在布局上呈现了中轴对称的特征,反映了强烈的礼序观念[6]。苏氏宗祠的建筑风格、装饰技法和雕刻艺术同样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苏氏宗祠遵循明清时期对于祠堂类建筑所给出的建筑规范,在构造手法上体现了当时的建筑环境,表达了明清时期肇庆府地区对于祠堂类建筑的重视。对苏氏宗祠头门、中堂和寝堂、廊等建筑形制的研究,也是作为典型代表实例对明清时期肇庆府宗族祠堂的归纳与汇总,体现明清时期肇庆府宗族祠堂的布局规整性以及封建等级制度对祠堂建造的影响。
肇庆属于西江广府文化亚区,与珠江三角洲广府核心文化区相比,兼具多元的建筑文化特征。宗祠建筑作为广府地区传统建筑的一种类型和代表,翔实反映出广府地区乃至岭南地区的建筑特色与地域文化[7-8]。本文通过对肇庆长利苏氏宗祠进行调研,结合相关文献的阅读和资料的整理得出建筑形制组成要素的主要特点,从而对了解明清时期肇庆府宗族祠堂建筑形制以及建筑技术和风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