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周丽
嘉 宾
陈如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熊梅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铁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
王艳玲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当前,广大中小学校围绕“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行了深入实践,在提高教育的个性化方面也做了有益探索,但离真正实现“关注每个人”“适合每个人”的个性化教育仍有不小的距离。个性化教育,已成为当前和未来教育发展所要深入思考的命题,也是每位校长、教师在观念和行动上都应予以重视的问题。
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从理想到现实,个性化教育如何“渐行渐近”?围绕这一问题,本刊邀请几位学者进行了探讨。
《教育家》:对于个性化教育,学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您如何理解“个性”和“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指向的是什么?
熊梅:个性化教育是新时代我国对传统“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弘扬、创新与发展。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从尊重人的个性差异的角度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朱熹也从遵循人“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的个体特征出发强调“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契合了古代私学规模小的实际,实现了“一对一”的教育。到了近现代以后,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尤其是面对大班额和超大班额(60人以上)的客观现实,个性化教育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导致人们普遍认为“因材施教”只能作为教育理想,现实中很难做到。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从“数量规模”向“质量公平”发展,个性化教育成为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想目标和模式,成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理念和标志。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等教育政策文件中,都将关注学生个性、注重因材施教作为重要的理念和要求,明确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课程教学改革目标。
我认为个性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个性差异作为人的本质特征之一,体现了人作为个体的独特性,它与“共性”相对,共性描述的是人作为人所共同具有的“类”的属性和特征,而个性则描述的是具体、具象,指向鲜活个体的特征。
具体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个性”——从质的规定性来说,它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具有自主性、合作性和创造性的特征;从量的规定性来说,人的“个性”表现为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人的兴趣爱好、性格、认知方式的不同,在学习上通常表现为认知速度、深度、学习兴趣与经验等方面。人的个性差异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教育要“尊重个性、发展个性”。
概括而言,个性化教育表达了两层含义,即“为了个性的教育、作为个性的教育”。“为了个性的教育”,是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通过多样化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个性的教育”,是以“尊重和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基础,将“个性差异”作为教育资源和动力。一方面,通过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个性(主体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将个性差异作为教育资源,激发学生不同观点、思想的碰撞,使教育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因此说,“个性化”不仅是教育目标,更是教育手段,是合目的性与合工具性的统一。
陈如平:党的二十大提出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面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当前我们国家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迫切。关注人的个性发展、推进个性化教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经之路。
推进实施个性化教育首先应把握好核心概念,其中包括个性、个性教育、个别教育、个性化教育等。所谓“个性”是指个体所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具体表现在个体的相对稳定的思想、情绪、价值观、态度、行为等几个方面。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八种智能,但每个人的智能结构是不同的。这种智能结构的差异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个性的体现。
个性的形成既有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也有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可塑性、发展性、独特性。不同的民族、地区特点以及社会文化、教育基础等都会对个性形成产生影响,对于儿童青少年个性发展来说,学校和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另外,个性与共性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恰恰相反,共性是个性产生的重要基础,个性也是整体提升共性水平的基石。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那样,“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我们既不能抛开共性谈个性,也不能抹杀个性强调共性。
个性化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范式,充分尊重人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价值,挖掘个体潜能,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是个性发展与共性培育相结合的教育。个性化教育有别于个性教育和个别教育,个性教育强调对人的品格培养,尤其是促进个体德性的发展,而个别教育强调的是对特定对象进行的教育。个性化教育须全面深刻认识教育对象——人的复杂性。推进个性化教育关键在于“化”,即通过教育推动人的发展从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从被动发展走向主动发展、从不充分发展走向充分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制度本质所要求的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尤其是在当前大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基础教育要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为个性发展奠定共同基础,回答好“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个性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设计发展路径。
《教育家》:有人认为,在当前的教育语境中,不可能做到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完全个性化,因而个性化教育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教育。也有人认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土壤和气候,教育工作者应将个性化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优发展。您怎么看?个性化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土壤和气候?
熊梅:个性化教育已成为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的理想教育形态或者说模式,它集中反映了新时代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国家适时地提出和倡导个性化教育,使其从理想走向现实,可以说,中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土壤和气候。具体而言,主要体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有了宽松的政策环境。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需要具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尤其是个性化教育要想冲破传统标准化教育的束缚,必须有国家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从而激发和调动各级教育部门改革的信心、决心和勇气,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凝心聚力,不断推进个性化教育改革与创新。近年来,党和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个性发展、个性化教育,不仅为中国未来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个性化教育从理想走向现实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是有了良好的理论研究基础。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心理学对人的个性差异有了新诠释,脑科学研究逐渐揭开学习的“黑箱”,信息技术对人的学习过程的精准刻画和针对性干预,消解了传统教室中教师和学生“一对多”的矛盾,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资源,这些都为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基础。
三是有了较好的课程改革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走向深入,无论国家层面的课程还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都赋予了学校和教师课程改革的权限,激发了学校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许多学校围绕学生的个性发展构建课程图谱,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的课程资源,为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弹性化学习时间,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提供开放空间,为学生的差异化提供分层作业等。20多年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个性化教育从理想走向现实奠定了基础。
四是有了较好的实践探索基础。改革开放40多年来,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与发展,我国建设了一批教育改革实践基地,创生创新了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其中,许多基层学校都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展开了个性化教育研究与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这些成果都为未来个性化教育改革提供了鲜活、典型的案例。
五是评价制度改革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机制保障。评价作为教育领域变革的“指挥棒”,具有导向、诊断、激励、调控与改进的功能。国家颁布的新一轮评价方式变革,新课改倡导的“以素养评价为导向”,如强化结果评价、重视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完善综合评价等,为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机制保障。
《教育家》:在当前的探索中,学校的个性化教育可以从哪些维度展开?如何挖掘学生的“个性”“优势潜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
王艳玲:尊重个性、关注差异、发展潜能、因材施教。学校可以从课程、教学、氛围、评价、AI技术等维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构建开放多元的课程体系。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特长,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的角度构建开放多元的课程体系。在学科课程类型中,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满足学生多方面兴趣特长发展的需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通过学生自主选题、自主探究展示学生的“优势潜能”;在学校社团活动中,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各美其美”。
二是实施个性化教学。改变传统的“整齐划一性教学”模式,即打破“同一主题、同一目标、同一过程、同一方法、同一结论”的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按照“不同主题、不同方法、不同步骤”实施个性化教学,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参与性,表达各自观点,展开思想碰撞,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针对学生学习媒材的差异,提供视频、音频、文字、图像等不同学习材料供学生选择;针对学生的学习速度差异,可以将单元内容分解为若干个连续的、进阶的学习任务,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速度展开学习;针对学生的学习起点差异,可设计几个不同水平的单元学习起点,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适切的开始任务;针对学生的理解表现差异,可为学生设计分层作业,或者指向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操作性、探究性作业等。
三是建立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需要民主宽松的氛围。为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安全感,消除学生的紧张、焦虑、压抑的学习心理,教师需要创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彰显、个性得以充分张扬。
四是建立层次性、个性化的评价标准。改变传统标准化的评价标准。借助“个性化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有所发展。
五是有效应用AI技术。借助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刘铁芳:个性化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人类一种理想的教育追求,其核心是为了人的个性化成长。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长、个性、潜能,教育应更好地促进每个人根据自身的特质、潜能去寻找不同的发展方式和路径,从而达成个人的整体性发展。
谈论个性化教育不能空谈理念,简单地去贬抑现实也是无用、无意义的。以适合的方式让每个个体更好地成人成才,是个性化教育的根本取向。因此,我们应该把个性化教育看成一种融入现实的实践方式,在现有条件下寻找到一条路径,尽可能去关注孩子的个性化成长,更好地去提升孩子的自主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提升他们自主选择的可能性。
就目前而言,我所理解的个性化教育的核心实践路径有两条——一是留有余地,二是提供可选择性。留有余地,是从消极的维度,给孩子们更多的自由空间;提供可选择性,则是从积极的维度,鼓励孩子们自主去选择。
今天的教育“内卷”带来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降低了孩子们的生存质量、生命质量,或者说在学校、教育中的生命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人很难达到一种真正的个性化成长。因此,我们要意识到很多时候“内卷”是低效的、无效的,包括我们现在的高考制度,看似提供了可选择性,但在实践中,孩子们的选择基本上是“趋利避害”的,是从升学的角度而不是个性发展的需要出发。所以,我们必须减少应试上的“内卷”,或者说“个性化的应试”,让孩子们能根据自己长远的发展去获取真正所需的成长资源,拓宽成长的思路,给他们以更多自主选择的可能性,比如让孩子适当地去阅读经典,多去接触自然、社会,从事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也是国际上的教育共识,因为这些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总之,个人的自主发展,一定是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结合。我们的教育,不仅要从积极层面为孩子们提供可选择性,还要从消极层面留有余地、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才能够更好地体现个性化教育的意义。
陈如平: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资源配置、师资水平等大幅提升,推进个性化教育的基础条件已经初步具备。与此同时,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人口基数大、教育适龄人口多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现实,也是推进个性化教育过程中的最大挑战。对于区域和学校而言,继承发扬因材施教的优秀教育文化传统,结合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构建行之有效的因材施教实施机制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我认为,推进个性化教育要关注五方面的内容——
一是关注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小学幼儿园师资配置水平和育人能力。个性化教育要求教师首先能够识别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个性化育人能力,提高中小学教师入职学历要求势在必行。
二是关注学校课程建设,进一步强化“学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设理念,提高学校课程的丰富性、可选择性、回应性。课程是学校育人的核心载体,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重要路径,关涉学生过一种什么样的学习生活,更关涉学生个性发展能否与国家战略需求同向而行。
三是关注育人模式建设,尤其是进一步优化教学组织方式,发挥班级授课制的育人优势,完善选课走班和学生发展指导,充分观照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一步加强特色学校建设,围绕学生发展需要整体设计和构建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系,从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特色师资、特色课程等多个维度整体推进学校特色建设。这个过程中需要避免为特色而特色、特色等同特长等误区,真正回归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上进行特色设计。
四是关注智慧教育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构建全程伴随式数据收集和反馈平台,通过精准反馈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五是关注成长通道建设,进一步提升拔尖创新人才成长通道的多样性。把握好个性化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关系,优化特殊类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推进高中招生录取方式改革,丰厚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包容性、支持性土壤。
个性化教育从理念到现实是一个任重道远、去功利化的过程,既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发挥实践智慧探寻可能路径,又需要理论研究者深入探讨个性化教育的时代内涵和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