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 王玉萍
基于新课程教学改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也在积极地进行改革、创新,但从当前学科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方式滞后、教学主题不明确等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指基于某一教学主题开展相应的项目学习活动,为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思考搭建互动参与的平台,转变以往机械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及课堂教学质量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围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项目化学习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助力学科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发展。
项目化学习是新课改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提出和落地,为各学科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学改革明确了方向和目标,其中明确要求各学科教学要大力推进主体化、项目化的学习活动,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教学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达成。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项目化学习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旨在通过一系列具有驱动性的问题,引领学生不断思考和探究,在解决项目问题的学习活动中达成既定的课堂教学目标。项目化学习突出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主动汲取知识,将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解决项目问题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都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也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和要求。《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小学道德与法治具有明确的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征。这一学科特征的提出决定了课堂教学不能单纯地通过教师讲解知识、学生背诵要点的模式进行,而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这是落实新课标要求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教师需要围绕学科教学目标,发掘贴合小学生实际学习特点和认知能力的教学资源,以主题项目的方式进行落实。在这一过程中,考虑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学习项目的设计需要突出活动内容的具体性,以发挥更好的教学作用。
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在落实教学活动时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学习能力为出发点落实各项教学工作。小学生正处于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每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有所差异。教师在设计项目化学习活动时,如果忽视了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为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与构建环节,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日常学习表现,在全面把控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特点的基础上,对学习项目主题、侧重点以及项目活动环节做适当微调。这样一来,一方面能让项目化学习的具体流程和分工能够更加贴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保障学生在整个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能够确保项目化学习的主题内容契合小学生年龄段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征,避免因内容规划不合理而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突出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的全面性特征。
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科教学模式,本质作用在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提高学科学习质量。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主导的学习阶段,对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会表现出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基于这一学习特征,在利用项目化学习方式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突出项目设计的丰富性,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时能够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
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的设计情况来看,许多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或学生熟悉的场景入手,为学生搭建角色扮演、情境学习等项目活动平台,使其在积极的学习兴趣驱动下高效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实现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步发展。
明确的教学主题是保障课堂教学活动高效落实的重要基础。小学生由于自身年龄的特殊性,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识较弱,参与课堂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和帮助。考虑到学生这一实际学习特点,在利用项目化学习方式辅助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在课前设计环节做好系统的教学规划,为项目化学习的质量提供保障。从以往教学经验中不难看出,基于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活动能够引领学生围绕教学主题进行深度探索,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都能得到良好保障。基于此,教师可以从明确定位教学主题的视角入手,做好细化课堂设计的规划,充分发挥项目化学习方式的支架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更加准确、系统地掌握课堂知识要点。
以《大自然,谢谢您》教学为例,在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初期,首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即日常生活与大自然密切相关,许多生活资源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所以应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其次,在明确这一教育主题之后,教师可以启发小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识,说一说大自然都给予人类哪些资源馈赠,并在自主表达观点以及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明确的项目化学习主题,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课堂教学关系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学生不再局限在被动式的学习状态下,课堂学习活动也变得更加有序和高效,能够基于教师的引导和启发,高效地达成既定的项目化学习目标。
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熏陶学生思想品质的德育类课程,重在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为学生讲述生活案例背后的大道理,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并将这些内容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从以往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由于小学生自身年龄局限性的影响,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和道理,在理解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加上部分教师在教学授课时一味地采用说教式的授课方式,单向输出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感觉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活动枯燥无味,普遍存在学习兴趣较低、学习质量较差等问题。基于这一教学情况,在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中,教师需围绕小学生学习特点和课程教学内容对教学方式做适应性调整,让课堂教学活动的呈现方式更加契合小学生的学习认知需求,以此激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为构建师生互动课堂做好铺垫。
从当前教学改革成果来看,情境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关注知识的生成与应用情境,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下引发学生的参与,从而将抽象乏味的道德与法治内容转变为富有趣味性的学习活动,让项目化学习更具情境性和代入感,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基于自己的生活以及学习经验产生共鸣,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进而达到提高课堂学习质量的最终目的。
以《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不文明现象进行再现,以微课小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日常生活和学科知识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学生从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入手,对生活中影响公共秩序的行为进行讨论。在具体学习情境的辅助下,学生可以发现,原来生活中这些不文明的行为都会影响公共秩序。在学生产生共鸣之后,教师可以在项目化学习任务中增加“维护公共秩序,我有好建议”学习板块,鼓励学生从维护公共秩序的角度各抒己见,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办法。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学科育人价值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发挥和拓展。
从项目化学习方式的内涵不难看出,该教学方式强调借助学习项目的支架作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学习体验中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项目化学习活动的组织环节,教师既要关注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发展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实际现状,适时引入小组合作互动项目活动,弥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局限性和不足,进一步提高项目化学习质量。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然后根据项目化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为各项目小组匹配不同的学生人数。为了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各学习小组应选择一名组长,负责结合组员学习能力情况分配与之相适应的学习任务,如查找资料、梳理探究问题、整理问题答案等,保障项目化学习活动真实、有效地推进。
以《网络新世界》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以小组合作的互动形式主导课堂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的过程中完成对应的学习任务,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首先,为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探究互联网带来的影响”,明确课堂学习的主要目标和方向。其次,要求学生从生活视角入手,围绕课堂学习主题展开辩证思考,分别从有益的影响和有害的影响两个角度分析,并多渠道整理素材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组内汇总呈现学习成果。教师则需要密切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进度和动态,并基于学生遇到的问题做好教学引导和启发工作,保障小组合作项目化学习的有效性。
区别于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授课方式,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各自的学习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现。比如,有的学生善于观察,有的学生善于逻辑思考,还有的学生善于整理素材和表达交际,在互补互助的小组合作中,项目化学习的任务也能高效完成。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作为教学活动的收尾工作,教学评价承载了教学反馈与反思的双重职责。在传统教学评价中,教师习惯从学生学习结果入手进行结果性评价,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这种评价模式过度强调学习结果的重要性,忽视了学习过程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促进作用。在项目化教学评价阶段,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两个角度入手综合考虑,进行一体化评价,增加教学评价的关注对象,发掘教学评价的诊断和反馈作用,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供有力指导。
在具体落实环节,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回顾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从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等角度入手进行反思,检查项目化学习是否存在遗漏问题、项目化学习的结果是否有逻辑错误等。其次,基于上述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从学生自我反思的角度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和教师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再次,在完成检查和反思教学之后,教师需从总体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教师视角,对学生学习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明确项目化学习中还存在哪些不足,进而在教师的帮助下克服学习困难,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最后,在进行项目学习评价时,除了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之外,教师还需利用这一过程对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做出定位与评价,基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反馈,灵活调整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呈现方式,确保教学设计更好地贴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最大化发挥项目化学习的优势,在教学相长的反思与实践中推动学科教学模式的转变,助力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强调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感受。教师开展项目化教学,能够让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状态,借助学习项目的引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和互动,循序渐进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