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龙刚,张 亮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在“十四五”期间下,构建现代化能源体系已经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超特高压电网作为现代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变电站安全高效投产对于提升电网运行稳定性的意义重大。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的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工作形势,推动管理架构创新发展可以为民生与社会生产用电提供稳定支持,值得关注。
1.1.1 规范运检项目部管理路径
(1)落实全过程管理路径。在运检项目部运行阶段,全体工作人员认真落实全过程组织管理路径,坚持以基建生产准备项目管理为工作主线,在确定基本管理流程后,推动管理方案标准化,确保各项生产准备工作可控、能控,以实现高效、安全运行为工作目标,不断提升运行管理工作效率[1]。也可以提炼成功运行管理经验,构建完整的生产准备管理架构,积极提升组织管理绩效水平。
(2)采用三级管理体系。利用三级管理体系可进一步提升运检项目部的运行稳定性,因此未来应构建领导小组、资源支持型部门和运检项目部三级管控组织架构。其岗位职能划分方案为:①领导小组。综合负责整个基站建设生产项目的管理工作,包括制定项目工作目标、形成工作计划,并集中处理项目实施阶段遭遇的各种问题。②资源支持型部门负责本次项目的后勤保障与行政管理工作,应承担起各项组织工作协调与技术处理工作。③运检项目部。负责解决工程项目建设中日常运检管理工作,也要主动参与超高压变电站项目的设计与建设工作。
1.1.2 推动项目管理职能标准化建设
(1)构建“三级七岗”运检管理架构。依照工程项目工程特点与工程规模构建起经理级、副经理级与生产准备组的三级管理架构,并根据上述岗位组织分配方案落实其他岗位规划方案。其中七岗的岗位设定为:①项目经理,综合负责整个岗位项目的管理责任。②项目总工程师对本次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方案负责。③项目质量总监承担起项目质量监督工作。④项目安全总监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包括监督安全生产、安全技术培训。⑤项目经理助理承担后勤、联络工会、文书等内容。⑥各专业工程师可以提供技术方案或者贯彻落实项目工期计划方案。⑦项目资料员负责整理工程项目资料。
(2)明确生产准备计划。在编制项目岗位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岗位职务说明书的方式明确提出项目岗位考核、图纸变更管理与深化设计管理、科研成果研发等工作落在实处,使生产全过程工作做到有据可依、协调推进。
在数字化技术与电网建设相结合的背景下,超高压变电站基站的运检项目部管理体系应充分认识到数字化技术带来的积极影响,将实现智能化改造作为未来工作的主要方向。而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未来应探索数字化建设的新路径,主要建设思路如下:在当前国网数字化系统框架基础上,推动数字化变电站无人值班、远程决策管理等新功能建设,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设备智能感知、设备运行远程操控等功能。同时通过梳理数字化变电站运行中的技术缺陷,打造故障“存量单”,保证所有数字化系统故障可识别。数字化功能模块设置方案如表1 所示。
表1 数字化功能模块设置方案
超高压变电站基建生产准备运检项目部管理中的设备性能直接关系到远期运行能力,因此,应通过设备验收标准化的方法做好统一调配。其重点内容如下。
(1)采用多样化验收方法。在设备验收过程中可采用资料查验、旁站见证以及现场抽查等多样化验收方法评估设备性能标准,在设备调试结果后,即可对交接试验项目进行抽样检查;抽样检查应按照不同电压等级、不同设备类别分别进行,抽检项目应根据设备及试验项目的重要程度有所侧重;对于抽样检查不合格的项目,应责成施工单位对该类项目全部进行重新检验[2]。
(2)坚持设备验收作业文本标准化建设,通过编制设备验收作业项目,通过执行现场验收作业、细化日常工作细节以及关键工艺量化等一系列方法,在工作中逐一落实计划,保证质量目标顺利落实。在执行过程中也应该根据不同构件或者设备性能形成验收工作计划。设备验收标准如表2 所示。
(1)检查关键点。根据超高压变电站基建的关键技术规范,在设备制造环节落实质检工作,了解设备生产、加工过程是否满足合同内容以及关键技术规范等。随时了解超高压变电站系统建设方案是否符合《关键节点验证实施方案》的相关标准等。在关键点检查中应随时审查供应商的生产质量标准,做好生产工装设备、检查手段与操作规程的查验工作;深入调查各项主要原材料的检验报告、质量文件以及重要组件的制造工艺等。
(2)到货验收。梳理与本次超高压变电站基建建设项目相关的关键清单,并将工作重点放在易损设备、大件设备与重要设备的出厂验收与审查中,了解各类设备性能与完整度情况,逐一审查主要设备与材料的质量证明[3]。在设备与原材料进入现场后,检查设备包装、单据以及与供货单是否相同等。
(3)隐蔽工程的验收。经项目质量总监提出隐蔽工程项目验收标准后,相关单位应提供工程实体质量工艺情况及设计变更、施工记录、旁站记录、试验报告等管理技术资料。对隐蔽工程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①变压器(电抗器)密封试验。②高压配电装置母线检查。③直埋电缆检查等。
1.5.1 安全设施规范化配置
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在现场应规范配置安全设施标识,主要包括:①在运检项目部统一管理下严格执行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按照安全设施配置技术规范落实安全管理标识,保证所有安全设施醒目、可靠,也要满足后期日常维护的要求。②贯彻落实设备标识管理规范化建设。在标识管理上应满足“视觉感官整洁清晰”的质量要求,定期负责标识的复查与粘贴,并安排专人统筹负责。本次项目中应做到尺寸统一、安装位置固定,可满足规范化管理的要求。③主动营造安全文明的生产现场。安全设施规范化配置中应将交流系统图、直流系统图以及倒闸操作等关键内容上传到图表上,用以营造浓厚的文明生产氛围。
1.5.2 坚持规范化安全布局
(1)在现场管理中应充分发挥运检项目部的作用,在部门统筹安排与筹划的基础上,安排专业人员对项目施工建设项目以及日常运行现状展开分析,通过对运行规程的指导与优化,不断提升运维管理水平。在具体操作中,应深入了解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以及其他辅助系统的运行情况、设备日常巡视工作规范等。在上述工作结束后,编写项目运检工作调查结果,并安排专业人员展开会审,一旦发现未解决问题即可组织现场核实、二次会审工作,确保审查工作顺利进行,从根本上提升工作效能。
(2)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实现一键操作。在划分岗位责任制基础上,安排相关人员开展倒闸等重要工作的一键操作模式,使用调度操作标准术语和与现场实际设备标识一致的设备双重名称,在各种典型操作任务场景下,拟写具体的操作步骤,利用详细、具体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规范,并配合操作票等规范化管理行为,从根本上消除操作失误问题。并且基于智能化的“一键执行”模式也可从技术上杜绝人身伤害风险、防止误操作,大幅减轻运维人员压力,提高倒闸操作效率[4]。
在超高压变电站基站生产准备运检项目部管理体系可显著提升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效能,其先进性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
(1)电网运行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在运检项目部的支持下,各项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相关部门通过到货验收、做好现场监督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消除安全事件发生风险。同时在项目施工阶段,安排相关人员重点检查现场施工过程是否满足《国家电网公司变电验收管理规定》的相关标准,通过逐一对比技术规范与现场管理章程,可有效识别潜在质量风险,利用闭环式管理方法推动内部安全管理体系变革,取得满意效果。从实践效果来看,运检项目部通过对2 组100 万kVA主变及补偿设备、10 台500kV 断路器、18 台220kV 断路器及相关二次设备、辅助设备和土建隐蔽工程验收,实现了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精准控制,达到缩短工期、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相关数据显示,随着验收工作效率的提升,将相关数据折算成售电效益后,可为企业创造超过780 亿元的经济收入;而从运行管理角度来看,运检项目部使故障整改率达到100%,有效杜绝质量风险发生,取得预期效果。
(2)成功打造示范窗口,有助于企业形象建设。从项目管理角度来看,运检项目部运行模式的实施显著提升本次项目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作为当地“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的首座变电站,运检项目部模式的出现为后续类似项目管理提供了宝贵的成功经验,可为项目管理提供案例支撑,其管理措施与技术可行性得到建设公司与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有助于推动企业形象建设,成为推动工程项目稳步开展的重要动力。从社会效益角度来看,运检项目部的实施可保障数字化变电站建设目标实现,在管理措施中主动迎合数字化发展模式,可在保障电网设备平稳运行的同时,有效强化电网安全供电水平与数字化电网建设能力,推动支持社会经济高速、稳定发展的意义重大,值得关注。
(3)新运营模式有效提升变电站操作效率。在运检项目部的运营模式下,“一键顺控”管理模式的提出有效满足电网建设对性能的要求,根据后期实践结果可知,在“一键顺控”模式下可根据设备的运行、热备用、冷备用和检修4 种状态实现任意操作,具有显著先进性。同时该模式可进一步取代常规的人工操作模式,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提升了工作效率,得到各级部门的认可与支持[5]。相关数据显示,在新运营模式开始后,整个变电站运行管理方式发生明显变化,使用“一键顺控”操作,将复杂的设备倒闸操作通过一键执行方式顺利完成,减轻了运维班组工作。并且通过对个别项目的跟踪调查发现,在运检项目部的支持下,可一键顺控技术完成其中2000 条启动送电操作项目,一键顺控操作占比为57.14%,节省送电操作时间8h,结合当地的电价,预计新模式为企业创造的效益超过142亿元,成为企业扩产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在超高压变电站基建生产环节,积极构建运检项目部可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知,在构建运检项目部期间通过构建运检管理的安全生产方案、落实全面质量验收模式、完善组织管理架构等一系列措施可最大限度上满足项目组织建设要求,可加快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变革,对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树立良好形象的意义重大,值得类似超高压变电站项目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