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初探

2023-11-15 04:35杨莉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26期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公立医院核算

杨莉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1)

网络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也不断渗透,如远程会诊、网上预约诊疗、移动支付等等。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给百姓看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医院管理、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可见,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内部控制管理能力,对公立医院稳定健康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一、公立医院构建“互联网+医疗”内部控制体系的意义

(一)降低医院内控风险

在公立医院传统的运营模式下,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需要人为判定的流程节点,而人为判定就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会因为主观因素的存在对判定过程产生影响,从而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偏差;也有因管理手段落后而产生的风险,如固定资产在科室间的使用调配,只是科室间登记,没有联网系统进行统筹的管理;卫生耗材只是在耗材管理总仓库进行出入库管理,没有建立科室二级库管理,管理模式不够精细化等;也存在没有严格按照业务流程进行执行和审批,业务流程控制不严密。

公立医院通过建立数据互通的平台和更多元化的模块,实现精准管控,分配权限,控制权限,将流程嵌入系统或者采取线上审批,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可以客观地规避人为的主观判断带来的风险,也将降低传统运行模式下产生的风险;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让数据互通,实现信息共享,数据库统一管理,修改留有痕迹,在大数据分析下能更方便、更直观地查找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从而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加以修正,来规避风险,减少损失[1]。

(二)提高医院工作效率与便民化程度

网络信息技术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高效的信息传递作用,当网络信息技术参与到公立医院的运营中,信息的快速传递,医疗内容的精确表达,将使原有的烦琐工作更简洁化,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也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如移动支付的普及,方便患者结算,缩短排队结算等待时间;床边结算的开展,也给住院患者提供了更人性化的服务;电子报告的应用,患者不用随身携带保管纸质报告,医生也能更快速方便地在电脑中调阅查看;特别是在疫情的特殊时期,遇到特殊情况,出门看病不方便时,在网上搭建医患平台,对于简易的病症或者慢性病开药等情况,给患者提供了一定的医疗保障,医患之间的简易沟通更方便顺畅,解决了部分患者的就医需求。

(三)保障“互联网+医疗”的合法化

电子病历、移动支付、远程会诊、网上问诊、开药等网络信息技术的介入,在提高公立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方便患者就医的同时,公立医院原有的运营模式和业务流程势必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产生改变,而及时更新各项业务的制度和流程作为内控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所产生变化的业务都需要及时更新相关制度和流程。

例如电子病历的应用就需要转变病历管理模式,对电子病历的数据存储、传递、安全、保密等,都要相较在传统纸质病历的制度流程管理上有所改进和优化;为了给人民群众看病带来便利而产生的网上问诊、开药业务,由于其与线下模式的不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看病需求,公立医院就要对网上问诊的业务加以规范限制,严格审核医生准入资质,划定网上开药范围,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开展,让“互联网+医疗”在健康的环境下发展。

二、“互联网+医疗”背景下公立医院内控问题

(一)缺乏全局意识

公立医院内控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控管理渗透在医院管理的各项业务开展中,单位层面包括内部控制机构组成、内部控制机构运行、规范权力运行、内部控制相关问题整改、政府会计改革;业务层面除了原有的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六大业务外,还包括医疗业务、科研业务、医联体业务、信息化建设等共十二大业务,这就要求公立医院对于内控制度的建设和管理要有全局意识,全面把握业务开展的过程和情况[2]。

内控作为一把手工程,要有正确的方向导向,规范各项业务开展流程,严格执行各岗位职责,对于不相容业务和不相容岗位的设置要做到适当分离,且关键岗位要相互制约,确保制度执行和业务开展过程中的相互制衡,使得公立医院业务在有序健康的环境下开展。

(二)内控体系不完善

内控制度作为医院管理一个制度,大家对于单独提炼出的这个概念还是比较不熟悉,存在理解不全面、执行不到位的问题,而且每年一次的内控报告上报,以及内控“回头看”工作都是下达任务到内控牵头部门。

在公立医院中就存在任务下发到哪个业务管理部门,这项任务就是这个业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与其他业务管理部门无关,这就是内控培训不到位,各业务管理部门内控意识薄弱的体现。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的变化,以及符合上级部门对公立医院的关于不断提升管理的要求,公立医院业务也会做出变化,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制度、流程,由于习惯于固有的操作流程和业务模式,就会存在为了方便省事或者习惯难以转变,制度和流程更新不及时的问题,新环节没有以新制度为规范。如此使得内控管理未能有效落实,制度建设不完善,旧制度跟不上新业务的发展,会存在内控薄弱环节,无法及时发现风险点,业务风险增大。

(三)医院财务系统不健全

医院财务系统属于公立医院内控信息系统层面建设内容,为方便上级部门统一管理,提升决策能力,内控报告中要求公立医院接入政府会计制度做账统一平台,其出发点和思路是好的,但公立医院由于其单位性质和业务的特殊性,各项业务繁多且复杂,医疗业务体量庞大,这就要求有比较适用的、反应快速的系统作为支撑,来核算公立医院所有经济业务。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以本地区为例,其建立的政府的统一的核算平台,就存在网络信息技术还不够成熟,以及运行较慢的情况,对于业务体量庞大的公立医院来说在既定的周期内难以完成核算工作,将影响管理层及时掌握医院的实际运营状况[3]。

当前公立医院普遍运行的是核算型的财务系统,核算型的财务系统也是财务系统管理的基础和重要依托。但是随着公立医院业务的开展,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仅仅是核算型的财务管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院管理的需求,财务系统的建设要求不断提高,要从财务核算型系统向财务管理型系统转变和提升,进一步完善财务系统建设。不成熟的核算系统运用,或者预算、报销、内控等系统的未启用,都将降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主观控制上的风险,财务管理效率下降,医院管理效率低下。

(四)信息“孤岛”问题

信息“孤岛”是指相互之间在功能上不关联、信息不共享互换、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在公立医院的管理中,由于各大类业务之间的差异性,对信息系统的要求不同,使用的各种软件也不尽相同,如部门预算管理系统、部门决算管理系统、政府会计核算系统等未嵌入公立医院经济业务及其内部控制流程的系统,不同软件之间就存在信息不相通,数据之间存在壁垒,统计方法口径不一致的问题。

信息“孤岛”问题的存在,会导致同一个指标,因为使用软件不同,数据抓取方式存在差异,最后出现有差异的结果。结果不同,有可能是数据漏洞、统计方法不够科学,也可能是系统技术不够成熟存在的误差等。公立医院的业务繁多,数据量巨大,各系统中基础数据信息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和共享,数据冗余,同样的指标在不同的系统中反复出现,会降低数据处理效率,降低管理效率;而不同部门反复统计同一个指标,也会降低工作效率,浪费人力资源,判断准确率也随之下降,影响医院管理层的决策。

三、“互联网+医疗”背景下公立医院内控改进策略

(一)增强医院内控意识

内控作为一把手工程,公立医院管理层就要重视内控工作,明确内控不是一个概念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项制度需要切实执行的工作,其可以控制公立医院各项经济运行,把控医院的规范化发展,提升医院医疗水平,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为增强医院职工的内控意识,公立医院可以定期组织内控培训,加强各业务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内控认识,而不是为了完成内控报告,按照要求的会议次数和培训次数而应付式的开展,要重视内控管理工作。

对于开展内控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风险,要及时组织相关科室进行学习,提出改进方法,强化风险管控,降低风险;对于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要组织全院进行学习,在今后的工作开展中注意避免出现类似问题,查缺补漏,从问题中吸取教训,改进各项制度,完善工作流程[4]。

(二)构建“互联网+医疗”内控体系

网络信息技术介入到公立医院管理中,虽然会带来新的风险,但是查找风险点,规避风险正是内控管理中要做的重要工作。当公立医院借助网络信息系统开展各项业务时,应在系统中设定标准,控制业务发生成本,把握业务开展的发展方向;明确临床科室、财务部门、信息部门等各部门、各层级、各类型人员之间的权限,有效控制职工的岗位职权;也可以将业务规则流程嵌入在系统中,规范职工工作中的行为,使其在制度规则内,更规范地开展业务;同时规范业务流程,使业务流程更简明、更公正,做到逐级上报,层层审批。

如此便于医院内控监督部门和评价部门对各业务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估和监督,做到事前评估,事中监督,事后评价;在信息系统上体现业务开展流程的全过程,也会使得最终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三)基于信息技术,优化收入控制

公立医院为满足人民不断变化的医疗需求、国家出台的医改政策以及医保不断更新的报销政策等,就要不断优化医疗收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在信息系统中建立健全医疗价格、医疗预收款、退费等收入相关业务流程,做好价格维护、更新工作,严格稽核退费手续合规性,加强对收入流程的控制,防止收入流失。

公立医院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抓取和运算,能更直观、快速、准确地发现医疗收入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以及时调整改进方式方法,不断优化医疗收入结构,提高有效收入,降低药占比、耗材占比,保证医疗服务质量,转变收入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监控平均门急诊费用、平均每一出院病人费用、病床周转率等各项指标,给出指导意见,便于临床科室改进服务,提高工作效率,调整业务发展方向,达到控费、降费,优化医疗收入的目的。

(四)基于信息技术,优化支出控制

公立医院利用财务核算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预算系统,合理编制年度预算中各项开支,运用预算对下年开支做好详细的计划和规划业务发展方向,按照预算项目进行开支,经费实行归口管理,审批人在其权限范围内审批开支,做到有预算有支出,无预算不审批。

财务部门要按季度监控预算完成率,及时反馈完成情况,年度终了根据预算完成情况以及设置的绩效指标进行考核评价,运用资产管理系统、物流传输系统优化物资库存量,按照制度流程制定采购计划,节约仓储成本,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运营成本;建立二级库控制物资领用,充分了解临床科室从总库房领用物资情况,管控物资领用,控制物资成本开支,也可以避免资产流失和浪费给医院带来损失;运用财务核算系统,管理医院流动资产,合理安排利用资金,及时清理往来款项,释放资金占用量,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5]。

(五)信息“孤岛”集成化

公立医院联通各业务科室和财务核算管理系统,打破数据壁垒,串联工作流程,精简数据抓取工作量,减少数据冗余,加强数据管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使业务工作和经济活动高效开展。信息系统的集成化,也方便了信息管理部门对公立医院系统的统一管理和维护,系统之间相互联动,监控数据处理过程,健全系统日志管理,使系统风险更容易被识别,保证信息系统健康运行以及数据的安全,是所有经济业务活动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

对财务部门而言,能有效提高财务数据核算效率及准确率,更好地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对资产管理部门而言,能更为精准地管理固定资产,合理分配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使固定资产创造价值最大化,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有计划地安排对药品耗材的采购、管理,控制药品、耗材的支出,实现药品、耗材计划、采购、领用全流程跟踪监管。

四、结束语

内控工作在公立医院管理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网络信息技术已参与到各个行业,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医疗”模式则对公立医院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展开内控工作,构建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内控体系,控制规范新模式下的各项经济业务和管理工作,辅助提高医院管理质量,在优良的环境中开展医疗业务,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

猜你喜欢
互联网+医疗公立医院核算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