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庆 付中凤
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在新时代,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对美术专业人才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高校美术专业以学生技能发展为主的培养模式,难以满足更高的全新要求,以服务社会为核心,落实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为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如何实现美术育人模式的创新转变,还需要从多个角度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在育人工作方法和战略上作出调整与改变,以此来适应全新的岗位要求,推动高校美术人才的多元化发展。
对于美术专业而言,应用型人才是指在本科范围内,培养符合岗位需求,有着较高职业性和岗位适应性的人才。
(一)在知识结构上,以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为参考,以职业技能需求为本位,通过美术专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融合,隐性资源和显性资源的相互渗透,学生在复合型的课程中,能够掌握课本外的专业知识,构建起动态化的知识结构。
(二)在专业能力上,应用型美术专业人才,需要在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创造力、美术能力之外,还能够保持较高的实践能力,能在实践中深入思考,解决现实问题,并有必要的社会适应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三)在综合素质上,除基本的诚信、责任、品德外,还特别强调职业素养的重要性。美术专业人才在工作岗位中表现出的职业素养,是人才全面发展的“通行证”。具体包含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作风等,根据企业发展目标,主动融入工作氛围中,发挥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势外,能够为企业发展主动贡献力量,通过美术的创作开拓全新的发展空间,为自身和企业的协同发展,提供根本性的保障。
美术作为艺术学科中基础课程,相较于其他学科更关注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发展,因此课程有着较强实践性。但长期以来,美术专业拘泥于绘画教学上,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仍处在探索阶段,造成培养的美术人才岗位适应范围面不广,人才培养的多元性不足。而社会岗位呈现出实用化、多元化的特点,美术专业人才的就业路径狭窄,难以适应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也带来美术人才就业上的困难。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缺少与岗位要求相配套的培养方案,很多院校更多依赖与以往的工作经验,使专业特色不突出,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根据需求的变化作出快速的调整,仍然以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绘画等技能为主,造成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过慢,难以掌握更多的就业主动权[1]。二是专业建设不完善,难以实现创新转变。应用型高校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学科特色上,而很多地方院校美术专业顶层设计缺少特色,课程设置没有突出应用性,使美术学科建设停滞不前,在转型发展中难以实现突破。三是专业教师缺少开阔的视野,造成人才培养方向无法实现根本性转变。大多数院校的美术专业教师,有着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但教学理念更新速度慢,学术视野不够广阔,原本掌握的知识内容限制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难以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上突出其优势作用,最终造成美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过慢。
在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下,为提升美术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学校开设选修课程和兴趣课程。然而,没有结合具体的岗位职责和分工,也少有科学规划,使很多课程的安排存在随意性,在人才培养上的指向性不足[2]。同时,在理论和实践课程分配上,高校基本沿用崇拜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的设置方法,无论是素描、色彩等基础课,还是油画、国画、版画等课程,都过于重视技法练习,而忽视课内外实践项目的设计,造成理论课和实践课融合不紧密,课程体系缺少实用性。在课程教学方面,面对课程外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面对全新的教学目标,盲目选取网络中的精品课程、微课、短视频等,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这些资料,并要求学生对作品进行临摹和二次创作。这种教学模式,从表面上来看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供学生学习的内容琳琅满目。但是实际上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上,并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特别是当代学生个性化需求的产生,使过多的教学资料缺少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基础、不同发展方向人才的需求,美术教学出现“教”与“学”不对位,人才培养工作和学生发展需求不匹配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多样化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多行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催生了很多需求美术专业人才的行业,如城市雕塑、手工壁画、墙体彩色手绘与喷绘、旅游艺术品、装饰画等等。由此可以看出,美术或美术元素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成分,更加体现着美术专业综合性强的特性。因此,在制定美术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时,应综合考虑美术专业特点,结合美术本身在社会诸多行业中的服务能力,合理定位与规划,注重培育应用型、复合型美术人才,以满足社会不同行业的需求。一方面,应深入分析、着重考虑高校所属地方、生源所在地及其周边经济社会发展对美术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结合市场需求与行业需要加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然后,综合考虑美术专业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与学生整体素质,多角度、多层次重构美术人才培养定位[3]。另一方面,坚持以培养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丰富美术学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够在基层中小学或其他机构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美术工作的人才为目标,保证培育出来的美术人才能够在学校、文化馆、博物馆等教育和文化部门从事美术传播与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岗位。以扩大美术专业人才就业范围,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培养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应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强美术专业人才知识储备、综合能力,培育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的,适当引入一些特色课程或选修课程,重构美术课程体系,保障美术专业与市场需求相对接。确保高校培育出的美术人才符合市场需求,提升美术专业人才岗位胜任力与就业能力,无形中扩大学生就业面,提升美术人才就业率。
首先,应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变化,把握各行业发展机遇,引入特色课程。例如,随着社会对家居装饰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热爱书法绘画的人越来越多,应运而生的装裱行业带来一定需求量。但由于社会大部分装裱师大多未接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其审美标准与技术水平难以满足消费者审美需求。为此,应在人才培养阶段加入字画装裱课程,加强对美术专业人才装裱技术的培育,来扩大美术专业学生就业面,丰富美术专业就业岗位。
其次,传统美术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主要有构图学、透视学、解剖学、色彩、素描、艺术概论、美术教学论、油画静物、油画风景等。这些课程所以能够满足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但很少涉及地方民俗文化、民间美术、环境装饰美术等等。因此,为增强美术专业人才复合型专业技能,应紧密结合现行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积极推行一种多元化课程模式,增设民族文化相关课程,调整传统课与新型课的学时比例[4]。
再次,根据地方有前景的行业发展趋势,优化和调整美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多元化专业方向与课程模块,增强美术专业学生发展与生存能力。例如,可选择性融入非遗民间技艺,开设色彩手绘与喷绘课程等等,为培育新型美术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还应打破传统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的设置模式,积极构建“平台+模块”课程设置新模式,在课程设置中侧重专业实践应用课程教学。为学生深入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实习单位,运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进行锻炼,提升自身实践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培育应用型美术专业人才,必须要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结合当代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发展需求等课题差异情况,落实“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礼仪,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积极转变传统美术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引进多样化教学方法。为满足美术专业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升美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传统美术教学一般使用契斯恰科夫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专门从事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但根据目前的就业市场来看,单纯的理论课是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因此,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之中,应积极引进任务驱动教学法、问题引导教学法、案例导入教学法等等,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布置学习任务,提出学习问题[5]。引导学生在小组成员相互配合下,运用已知知识探索未知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团队协作意识。
第二,适当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微课”“MOOC”“翻转课堂”“雨课堂”等,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碎片化学习需求,保障美术教学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学生学习行为习惯。
第三,还可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及音频资源,开展美术作品赏析课、情景课、体验课,引导学生近距离观看优秀美术作品,形成良好审美素养与美术技巧。
在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导师制”教学模式,能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导师,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意愿与自主性,与研究生教学相符,对于提升学习效率与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帮助。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特征,是针对不同研究方向设置的实践性研究与教学处所,对于增强教学实践性,丰富实践教学形式,落实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帮助。在导师制的建立下选择和加入不同工作室学习,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创作环境中接受针对性教学,学习效果也就更加深入[6]。在具体实施阶段,一是选择与校外中小学实践基地合作,在“导师”的跟踪指导下,让学生进入中小学校参与顶岗实习和待岗实践,以落实“小组化管理”与“导师负责制”教学模式,易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二是根据美术专业课程内容,开发建设拥有不同研究方向的工作室,如民间艺术工作室,选择与地方政府、民间艺人与工作坊交流互动,培育具有传承和发展能力的专业人才,由导师带动学生深入了解美术方向的科研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广度与深度。
综上所述,高校美术专业在转型发展中,由于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认识不到位,造成培养目标的设计存在偏差,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工作创新不足,使应用型美术人才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对此,需要结合市场需求重新设计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并优化课程体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以生为本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工作室为全新教学平台,使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增多,学生能够完成美术的创造,实现自身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从而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