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麻醉科)
麻醉是剖宫产手术的重要环节,很多孕妇在接受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麻醉方式与其他孕妇不同,进而产生同样是剖宫产,为什么麻醉方式不一样的疑问。
目前常用的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主要包括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其中椎管内麻醉可细分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不同麻醉方式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存在明显差异,医生需依据孕妇的心肺功能、胎儿健康状况、手术紧急程度、医院现有技术水平选择适宜的麻醉方案,以保证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全身麻醉属于剖宫产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案,麻醉过程中通过静脉滴注、肌肉注射、吸入等方式将麻醉药物注入孕妇体内,药物成分可对孕妇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使其意识逐步消失,无疼痛感觉,进而达到麻醉效果。全身麻醉技术相对成熟,麻醉药物起效迅速,可控性较强,舒适度较高。与此同时,全身麻醉也存在一定风险性,如操作不当可影响反流误吸,并可诱发新生儿抑制等症状,部分孕妇行全身麻醉期间存在插管及拔管困难问题,术中知晓(即麻醉觉醒)存在缺陷。目前大部分临床研究不建议将全身麻醉作为剖宫产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案,且医师在应用全身麻醉的过程中需准确把握相关适应症。笔者认为,如孕妇符合以下情况,可采用全身麻醉辅助完成剖宫产手术。第一,孕妇机体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第二,孕妇存在子宫破裂、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大出血、脐带脱垂、胎心异常,需紧急行剖宫产手术。第三,术中需进行气道管理及抢救。
椎管内麻醉主要指将麻醉药物注入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以阻滞患者脊神经根,干扰神经根支配区域功能,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依据药物注入位置的差异,可将椎管内麻醉划分为骶管阻滞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阻滞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等。椎管内麻醉的优势为安全性较高,但需要产妇正确配合,以保证麻醉效果。现阶段,剖宫产手术多采用椎管内麻醉方案,具体麻醉方式为腰硬联合麻醉,操作中孕妇需保持侧卧体位,适度弯腰,医师于脊柱腰椎间盘区域进行穿刺,并将麻醉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区域,待发挥药效后孕妇腹部及下肢处于麻醉状态,疼痛感觉消失,但意识状态清醒。并非所有孕妇行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均适合采用椎管内麻醉,如孕妇出现以下情况,则不建议实施。第一,孕妇合并神经官能症、精神类疾病、精神过度紧张,无法配合完成椎管内麻醉,建议采用全身麻醉,第二,孕妇合并外伤或脊柱畸形,穿刺难度较大。第三,孕妇机体血容量过低,合并休克等危重症状,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第四,孕妇穿刺部位感染或合并菌血症,穿刺过程中极易诱发椎管内感染。第五,孕妇机体凝血功能异常,穿刺过程中可导致流血不止。第六,孕妇血小板计数过低。第七,孕妇拒绝配合完成椎管内麻醉。
笔者认为,麻醉是剖宫产手术的重要环节,麻醉效果可对剖宫产手术效果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为此,医师需准确评估孕妇及胎儿状况,依据麻醉的适应症及禁忌症选择适宜的麻醉方案。麻醉期间医师需严格监测孕妇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时处理各类异常,以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医师要观察评估麻醉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术后1~2 小时麻醉药效消失后女性可正常活动,但为保证分娩后安全,建议术后4~6 小时后再下床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