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城市(上)

2023-11-14 07:03梁鹤年
人类居住 2023年2期
关键词:亚历山大构架完整性

文|梁鹤年

我们要“好好保护历史遗产,好好规划社区”。何解?因为如果不保护好、不规划好,历史遗产就会失掉,社区环境就会毁掉。这有什么问题?失掉了历史遗产就是失掉了根,生存就没底气了;毁掉了社区环境是毁掉了本,生存就有困难了。真的吗?看看今天的城市就知道了。所谓“城市病”(从人车争路到空气污染,从绿地少到房价高,从千城一貌到形象工程) 就是以发展效率之名对历史遗产和社区环境进行不断破坏带来的后果。大家看到病,但怎么去医?

有两种医法:中与西。西医会把有病的部位割掉,把致病的元素毒死。中医则着重调理、保养、恢复。现在一般是用西法:拆建、搬迁、翻新。这些“大动作”也很合某些官员的“政绩”心态。

其实,两种医法反映对病的不同认识。西医的看法是身体受到侵犯,要打败侵犯者;中医的看法是身体失去平衡,要恢复原状。但两种医法都要医者知道身体的“应有状态”是怎样的。那么,城市“应有状态”又是怎样的?

有关城市设计和规划的理论家不少,但我认为只有一个人配称“思想家”,因为他成功创造了一套既深奥又简单、既科学又人性、既活泼又严谨的思维范式去帮助我们观察、思考和建设一个美好的城市。从城市“应有状态”开始。

刚去世的克里斯托弗 ·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1936~2022)在两岁时就跟父母从维也纳移居到英国。他是数学天才,在剑桥三一学院念数学本科,继拿建筑硕士。1958年到哈佛,是哈佛第一个建筑学博士。他和导师合写了一本批评美国近郊区小平房的书,被刚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办环境设计学院的院长赏识,招聘了他,他一生就在那。

《论形式的综合》(1964)是他的博士论文。对建筑学很有价值,但更是当时计算机科学研究者的必读。他用数学的抽象语言去解释设计过程,认为就算设计最简单的东西都需要协调互相矛盾的元素,例如最好的材料也是最贵的材料。越复杂的设计品要满足越多的元素,不可能单凭直觉去解决,要有“系统思维”。设计程序可以看作一条复杂的数学方程式,要分开为不同细部去逐一解决,好像处理一个抽象的、环环相连的关系网。

他认为建筑的本质往往是呈现于那些不起眼,但对人们日常生活有具体和实质影响的细节。有些是实用的,例如近门口给人进门时可以放下小包裹去腾出手来找裤袋里钥匙的小桌子;有些是灵性的,例如让一束阳光投射到一个房间的地板上。这些细节往往对人的精神和情绪的健康有更大的影响。好的设计直接影响使用者的福祉,使他对自己的存在感到舒服。在配合得好的时候,建筑物和使用者之间会产生出一种完整性(wholeness)和幸福感(wellness),可称为“美”(beauty)。

《城市不是一棵树》(1965)在《论形式的综合》出版后一年就面世,讨论“自然城市”与“人工城市”之别。自然城市是自生的,经多年积累而成;人工城市是设计者刻意创造的。两类城市的生成都有其内在逻辑和组织构架。

亚历山大用“集合论”(Set Theory)去演绎。人工城市的组织构架像一棵树。从主干、分干、细枝到树叶,每一部分跟其他任何部分的联系只有一条路线。(用集合论的术语就是:在一系列的集合中,任何两个集合,A与B的关系只可能是A乃B的子集(subset)或B乃A的子集,而A与B则完全没有关系。)这类城市忽视了人与人之间、城市各种功能之间和城市内各地区之间的复杂综错关系。自然城市的构架是“格子式”(semi-lattice),此中,每一条线和每一个交叉点都可以用不同的路线连接。(用集合论的术语就是:在一系列的集合中,当两个结合重叠时,重叠的部分也同时属于这系列。树的构架只是其中的一个可能性。)假设一个有20个元素的系统,一棵树的构架只会有19个子集,一个格子式的架构会有超过100万个子集。亚历山大认为旧城市,特别是欧陆中世纪建的城市多属“格子式”架构,城市活动和空间的复杂与微妙关系带来活力和魅力。

4. 人行道俯视 图|hellorf

自然城市是世世代代渐成的,可以设计吗?1971年机会来了。俄勒冈大学请他做校园的“总体规划”。他的“设计原则”是校园要通过小规模的附加物慢慢长成,所有的改变都由使用者启动,不是管理者启动。校园建筑物不拆掉、不抹掉,只加以丰富、修改、缩小、扩大、提升,就像一张可以刮去旧字以供写上新字的羊皮纸。他要创造一个有如剑桥那么成功、那么使人满足的校园。他自问自答,“谁设计剑桥?没有任何人。这就是关键。”如果真是要设计,设计者也应该要有格子式的思维,也就是“横线思维”,包括与使用者坦诚的对话。

跟着就是1977年出版的重头戏,《模式语言》据说曾是美国建筑学最畅销的书。有些人对这本书近乎膜拜。老实说:建筑与规划界对这本书的尊重不如计算机科学。开发电脑游戏以至谷歌的网页排名都有它的影子。很多设计行业也用它,包括家具、工具、玩具等等。我接触这本书也是经由一个橱匠介绍的。

亚历山大(和他的团队)通过观察和分析古今的建筑和城市,发现许多看来千变万化的问题原来是同类的问题,有同类的特征,以至可以用同类的方法去处理。这些“普遍性问题”(general problems)反映成功的建筑和城市都是按照一系列具有明显特征的规则去修建的,而这些规则是约定俗成的。(用理论数学和电脑科学的术语来说,亚历山大创的是“生成语法”(generative grammar):通过一系列语法规则(文法)去详述一种语言中全部合符规则的句子,排除不符合规则的句子。)举例:一个公交车站和一个婴儿诊所的候诊室都是“一个等待的地方”,就得让人们等待的时间跟他们其他的时间是同样的充实。因此,等待的地方更应该融合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但同时又应该提供一个安全和宁静的空间去抵消等待的烦躁。

书中列举253个这样的普遍性问题,每个问题上都提供大致的法则和参考图片,具体的选择就留给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去作决定。这些普遍性问题涵盖各种尺度,从区域、城镇、邻里到建筑单体、花园,以至家具甚至门的把手。

在《模式语言》的前言,亚历山大这样写,“当你建造一个东西,你不能把它隔离。你一定要修补它周围的世界、它内部的世界,使这块地的环境变得更凝聚、更完整。” 这就是建筑的终向。

在系统思维、横线思维和模式语言的基础上,亚历山大写《城市设计新理念》(1987) ,提出他的建筑理论。他很反感“谈而不建”的理论家,认为他们离弃了触觉世界,只在文字上“翻筋斗”,未有触及建筑学的核心——“感受”(feeling)。

他引入各种思维范式,包括禅宗、基督宗教、印度教、道教、人类学、心理学、启蒙哲学等等,从中去探索人类深层次的心理和情绪的舒服感——一种使人在日常和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的舒服感。他特别关注日常的简单事物,要打造一个可以涵盖这些简单事物而又可以有清晰科学定义的模型。他提出完整性(wholeness)和完整体(whole)的概念。

5.希腊赫淮斯托斯神庙 图|hellorf

亚历山大认为这个概念可以帮助人类科学地从“感受”一个行动、一栋建筑、一幅图画、一处地方去判断它的素质。从1978年 (也就是《模式语言》刚出版)到1985年,他以“实验”去验证他的科学模型能否准确地识别出一个环境的素质,从而去判断这个环境是否“运作良好”(well-functioning)。这也就是我上面说的“应有状态”和亚历山大说的“完整”。

按亚历山大的演绎,一个“运作良好”的环境应该是一个可以维持人类生命的神圣(心灵生命和社会生命)和自然世界的神圣(地球的美)的环境。他指出,如果一个人对他所在的环境(包括土地和建筑)作出的行动是出于他对这个环境的“完整性”有充分的感受、对这环境跟他自己的“连结”也有充分的感受,他的行动就一定会使这个环境运作得更良好。

这里,亚历山大谈到一种“内在声音”去引导人去“感受”。这意味人与他的环境是连接的。何解?人既是按他的意志去改变环境,这个改变就会牵涉到两个元素:他对环境完整性的认识,他对环境的完整性跟他自己的完整性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环境的完整性是以它的内在逻辑和组织构架能够产生的活力和魅力来衡量;人的完整性是以他从所处的环境能够获得的精神和情绪健康来衡量。) 但是人和环境同是处于宇宙完整体之内(天人一体)。宇宙完整体的完整性(来自人类生命的神圣和自然世界的神圣)会引导人感受到他应该怎样去提升他所处环境的完整性、提升他自己与这环境的共同完整性,也可以说是感受到“有好生之德”的宇宙的调子和节拍。这就是亚历山大所指的“内在声音”。

亚历山大通过实验发现“感受”是科学和可靠的。如果有关衡量“感受”的问卷设计得好,得出的发现比物理实验的可靠性不遑多让。通过谨慎的实验设计,以人自身作为衡量环境素质的工具所得出的发现是可靠和可复制的。而且,有关环境的完整性,人类的感受是很一致的。不同的人比较两栋建筑或两扇门的“完整性”会有很相同的答案。存在人心中对“完整性”的感受是完全可以在日常和实际生活中体验和体会的。

到此,亚历山大掌握了“城市病”的病源——缺完整,又拿到了断症的窍门——以感受去判断完整性。跟着就要去治病了。下回会谈。

猜你喜欢
亚历山大构架完整性
威廉·亚历山大:通过画笔让西方了解中国
稠油热采水泥环完整性研究
亚历山大的消暑之物
建筑安装造价控制核心要点构架
亚历山大诉耶鲁大学:美国依据第九条提起的校园性骚扰第一案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学龄前期儿童患“亚历山大Ⅱ型”1例
高可靠全平台ICT超融合云构架的设计与实现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莫断音动听 且惜意传情——论音乐作品“完整性欣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