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 _ 北京市上地实验学校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创新教科书单元编排体例,以习作能力发展为主线,组织独立的习作单元内容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在体系结构上的重要突破。其中,四、五年级主要进行的是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的训练。那么,如何高效展开习作单元的教学?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册都会安排“习作单元”这个特殊的单元体例,旨在系统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形形色色的人”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写“人”。
关于以“写一个人”为主题的习作,学生从三年级就开始有接触,相关语文要素如下:
册次 习作话题 习作要求三上 猜猜他是谁 体会习作的乐趣三下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四上 小小“动物园” 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四下 我的“自画像” 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五上 “漫画”老师 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五下 他______了 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五下 形形色色的人 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六上 有你,真好 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习作要素是“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精读课文、习作例文以及“交流平台”“初试身手”这些内容紧密联系,协同一致地指向提升学生“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的习作能力。
经过五年的培养,学生基本上能够从抓住人物外貌特征和把握不同写作对象的外显特点等来写人物,但关于人物的不同性格等内隐特点难以准确把握,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观察,从写作对象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把握其个性层面、精神层面的特点。
为了更精准把握学情,学习之初,笔者就写作对象进行调查,发现学生提及的写作对象中有79.6%是父母,10.4%是教师,6.8%是同学,其余为陌生人。由此可见,学生的选材视角大多集中在生活中的身边人,难免出现选材千篇一律的现象。
基于课程标准关于写作能力的要求,根据习作语文要素的编排特点,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和学情调研结果,确定了如下教学方案:以回顾本单元精读课文和借鉴习作例文为载体,以“指导习作材料选择”和“指导语言表达”为习作指导目标,安排两个课时的习作指导课。具体教学目标如下:能够根据习作提示,唤醒学生生活记忆,打开选材思路;借助习作提纲,确定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典型事例,并完善习作提纲;结合精读课文、例文和批注,回顾写人方法;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的描写手法,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
在学生自学习作提示并初步了解习作要求后,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表现人物特点。接着,利用教材中的练习,引导学生思考哪些事例符合“叔叔记忆力超群”这一特点,哪些可以称为“典型事例”。经过讨论,学生认为“典型事例”就是指这个人物能做到的与众不同的事。以常人难以做到的事为典型事例,最能表现他的特点。有了标准,当学生再次进行选材,产生了“超级话匣子爸爸”“童心未泯的老师”“风风火火的中队长”等素材,为“千人千面”地呈现“形形色色的人”打下基础。
感受典型情节。回顾精读课文中的经典情节,如临终前的严监生几次三番用两个指头示意要挑掉一茎灯草才咽气;刷子李身上的“黑衣白点”误会吊足了读者的胃口……由此,学生感悟到需要进一步拓展思路。于是,第三次使用习作提纲,在选定典型事例的基础上,扩充典型情节。
尝试描写方法。回顾课文,从《摔跤》中一连串的动作、心理描写,感受小嘎子的机灵;在《刷子李》中,作者利用徒弟曹小三的视角,通过一系列动作、语言、外貌描写,反映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学习了作者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学生第四次使用习作提纲。在典型情节旁,标注上拟使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将“要写什么”和“用什么方法写”的思考,都记录在提纲中。
利用习作例文,引导学生从组材方面获得启发,学会利用不同事例一主一次地展现人物同一特点,将习作提纲中的一个事例扩充为两个事例,并在两个事例旁标注上“详”“略”的注释。
从《我的朋友容容》正文旁的批注“容容一天没有取到报纸就发脾气,这个事例体现了她‘忠于职守’”感悟到:这个事例是常态中的偶然,作者恰恰捕捉到了这个“偶然”,更凸显出容容的“尽职尽责”。因此,用常态中的反常事例去表现人物的特点,这种逆向的思维,能帮助我们选择典型事例。
随着在提纲上的扩充和修改,学生的认识层次不断加深。笔者借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的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初步呈现习作布局谋篇的雏形。之后,再次回归单元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结合相关描写方法,在提纲上作细节方面的微调,使其更合理、更严谨,进而归纳出把人物特点写具体的方法。
综上所述,本单元的习作,重在对学生选材深度的引领,以及对选择描写方法的指导与练习。学生收获了选材视野的扩充以及“方法为主旨服务”的习作观念,表达能力得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