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芳 LIU Fang-fang;陆小钢 LU Xiao-gang;卫天杰 WEI Tian-jie;杨世佳 YANG Shi-jia;刘盼 LIU Pan
(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西安 710055;②陕西创智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西安 710054;③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南宁 530028;④自然资源部南方石山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南宁 530028;⑤南方石山地区生态保护修复科研工作站,南宁 530028;⑥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710054;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西安 710054)
同城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区域城市间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同城化比一体化更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然而,国内同城化的理论研究远滞后于同期的同城化活动,相关研究成果较散乱,且基础性、突破性成果甚少,不少领域尚留空缺。笔者整理了国内外同城化研究资料,初步梳理了其研究进展,并就该领域的研究趋势作出了预判。
关于同城化的概念内涵,学界尚未达成一致认识,亦未有明确的定义。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有近30 位学者对“同城化”提出了个人的理解,笔者选取有代表性的四个概念进行对比分析。
2007 年,邢铭博士提出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城市因地域相邻、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素紧密联系,具有空间接近、功能关联、交通便利、认同感强等特征,通过城市间经济要素的共同配置,使城市间在产业定位、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和政府管理上形成高度协调和统一机制。[1]该提法受到较多学者的认可,也是早期应用较广的概念解释,但赵英魁(2010)、姜英(2010)等学者认为该释义过于繁琐,主题不突出。
2009 年,桑秋、张平宇等学者认为同城化是城市相互作用的一种新模式,是指相邻城市空间、经济和制度一体化的地域过程与现象。具体而言,同城化是相邻城市地域的逐渐扩展、接近而呈现的空间一体化现象;其次,是相邻城市产业发展相互协调、商品和要素跨区流动后,额外成本逐渐接近于零的经济一体化现象;最后,是相邻城市为提升综合竞争力而主动打破城市间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的一种制度一体化现象[2]。
至2010 年,同城化问题受到学界普遍关注,其概念及内涵的研究亦逐渐成为探讨热点,罗永峰(2010)、高晓娜(2010)、李红和董超(2010)、梁景旺(2010)等一批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对同城化的理解。其中,梁景旺的释义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可,他认为同城化是指一个城市与另一个或几个相邻的城市,以相互融合、互动互利、促进共同发展;以存量资源、带动增量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以优势互补、相互依托,完善城市功能,共享城市化带来的发展成果。
2011 年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同城化的理论研究和战略分析更是受到学界、政界的空前重视。2011 年6 月份,《现代城市研究》首开“同城化研究”的主题专期,有关同城化概念内涵的研究也迅速升温。其中,焦张义、孙久文(2011)两位学者提出的概念受到较普遍的关注,他们认为同城化是指同一区域内两个或者多个相邻的城市,在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需求下,为协调相互冲突的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3]。黄恒振和林东华(2019)、王丹和方斌(2022)、刘家莉和刘勇(2023)等一批学者从不同角度探索了新时期同城化研究方法与技术,如多源数据的分析框架、交通可达性的绩效考量、服务均质化的规划模式、地价模拟下的格局优化等,逐步成为同城化的研究热点。
由于语言表述的差异,国外没有与汉语“同城化”对应或等同的概念,但不少核心城市和周边小城镇之间出现了同城化发展的类似现象,如著名的双子城明尼阿波利斯和圣保罗,德国的柏林与勃兰登堡、孟哈姆与奈克,等等。同时,国外关于城市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如佩鲁的增长及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学地理论、赫希曼的核心边缘理论、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理论等)、城市间相互作用的相关理论(如科尔的向心力——离心力学说、赖利的零售引力规律、康佛斯的断裂点概念、乌尔曼的城市相互作用三个条件、海洛特的城市相互作用三种方式等)、城市间合作与协调发展(都市区管制与运作理论)的相关理论是丰富我国同城化理论的重要基石[4]。
其次,国外关于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的研究较丰富,为我国同城化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基础。1942 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对城市群、城市带、中心城市、同城化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形象地描述了地域空间的特殊组织,提出“城市群体”概念;1951 年日本的木内信藏对东京、名古屋、大阪都市圈提出了著名的“三地带学说”;1987 年,加拿大学者麦吉先后提出“Desakota”(城乡融合)、“Megaurlxm Region”(超级城镇集群)概念描述新型城市空间结构;1988 年在美国夏威夷召开以麦吉论文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上,各国学者提出了一系列与城市群、城市带、中心城市、都市圈近似的概念,如扩展大都市区、分散大都市区、都市连绵区等,研究内容从单纯的地域空间组织扩展到经济、社会、生境等诸多领域[5]。
此外,欧美国家亦有部分针对城市群同城化发展实践的理论研究成果,比如结合洛杉矶同城化都市圈、大伦敦同城化都市圈、东京同城化都市圈等实践,Cheng Jianquan、Stephen Roach、Thomas N.Hubbard、杨朗等学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和评价研究[6]。
在百度里输入“同城化”词条,找到的相关结果约522万个,可见人们对其关注度极高;而搜索CNKI 期刊网,截至2022 年9 月,以“同城化”为主题的文献资料仅有1453篇,且报纸数据来源占比70%以上(表1)。从学科分布看,涉及学科领域主要有生态学、地理学、规划学、环境学、社会学等;从研究时间看,2011 年是个分水岭,之前研究较少,但之后的关注度陡然上升,相关研究、专题研究、专栏研究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从研究重点来看,2011 年也是个转折点,之前研究聚焦于条件分析、动力机制、对策建议等,之后则更多的是关注同城化研究的方法与技术及其实现的政策路径等。但总体看,国内“同城化”研究较为薄弱,远滞后于实践需求;同时,专门研究同城化的学术文章仅428 余篇,且绝大多数是对广佛、沈抚、乌昌、郑开、厦漳泉、成德眉资等地同城化实践的报道和建议,理论研究文章不足50 篇,且主要集中于对概念、条件、特征、目标、对策等方面浅层次的研究,详见图1。
图1 期刊论文研究主题分类统计图
表1 按来源数据库分类的文献数量
由图1 可知,我国对同城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发展条件、基本特征、对策建议三个领域,笔者分别从这几方面重点梳理其研究进展。
3.2.1 “同城化”的发展条件研究
该方向研究主要从同城化发展的基础条件、面临问题等方面着手,认为不是所有地域相邻的城市都存在同城化现象,只有当“地、商、人、流、需、力”六大条件基本具备时(地缘:空间相连、商缘:经济相依、人缘:人文同脉、流动:交通便利、需求:功能关联、驱力:外部推动),才有推动同城化建设的需求与可能。区位一体、山水相连、产业相依、交通同网以及人文相近等条件,使沈抚有了同城化发展的基础和需求(赵英魁,2010)[7];地域相连、文化同脉、交通发达、经济相容为广佛同城化提供了本底条件,而上级政府的行政要求、本级政府自身的政绩和利益诉求、企业消除要素流动壁垒和居民降低生活成本的现实需求等三大需求则为同城化提供了动力条件(梅伟霞,2009);区域空间的可达性、生产要素的互补性、地区振兴的复杂性等是辽中五城同城发展的基本条件(花大伟,2010 年)。这些基础条件和动力条件成为考量同城化可能性、必要性以及预判断同城效应的重要依据。
3.2.2 “同城化”的基本特征研究
基本特征主要是从同城化过程中及之后的基本表征和评价体系角度来研究同城化问题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政协论坛组委会办公室(2007)认为,“同城化”的基本特征是区域市场、区域基础设施、区域产业以及科技服务一体化,以达到资源共享、统筹协作、协同创新;中国经济新闻网文章(2009)则认为同城化是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式,具有“大城市中心区向近郊区、远郊区扩散的特征,亦有从单体发展向群体性、多样化发展模式转变的特征”,其区域的溢出效应、分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明显凸现;李王(2010)则认为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协调配套的产业协作网络、中心城市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等是城市经济圈同城化效应的共性特征。这些特征的研究,为同城化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和目标指引。
3.2.3 “同城化”的措施对策研究
目前,同城化的发展战略、规划对策等研究是国内的研究热点。空间统一规划、资源整合开发、产业协作打造、设施共建共享、环境系统建设以及政策一体化等措施是同城化发展的主要内容[8]。如秦尊文教授提出“三大”举措共推武孝同城化,即立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两型”导向下的产业对接、以“临空经济区”为主导武汉——孝感空间资源整合等[9];广佛同城化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同城化城镇空间格局、生态区划与生态结构规划、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战略、重点交界地区的同城整合、近期城市规划建设项目库指引、规划保障机制与政策研究等内容;从功能提升、产业同布、空间共谋、设施共享、生态共建、文化共融等六大方面,提出了宁波市域北部同城化发展的策略引导[4]。
3.2.4 “同城化”其他方面的研究
此外,不少学者还就同城化中的壁垒、同城化的作用效应、同城化的动力机制、旅游和设施同城化问题,以及国内几个同城化发展较好区域开展了相关研究,亦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如王德等人(2009)认为同城化或引起次中心城市房价快速上涨、人口激增等负面效应;王振(2010)指出在体制惯性、运作成本等因素影响下,长三角地区同城化将面临设施配套、社会保障、产业空心化等方面压力;刘法建、章锦河、张捷等人则对旅游同城化的概念、策略进行了探索性分析[10];鲁全、鲍晓鸣则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方面探讨了同城化过程中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对策略[11]。
3.2.5 “同城化”的研究转型
值得指出的是,2012 年起国内的“同城化”研究重点,逐步从条件研判、机制分析、对策建议研究转向实现同城化的技术方法和建设路径研究。张菊伟、李碧珍(2012)采用改进后的产业结构协调指数构建了同城化经济效应评价方法;叶盛杰、严志强、黄秋燕、彭定新(2016)从多目标约束的视角构建了同城化土地利用结构灰色优化模型;郑丽青、张菊伟(2018)则基于引力模型分析自贸区同城化的贸易效应,从而推导出同城协同发展的动力模式;王丹、方斌、李欣(2022)基于地价梯度模型和空间插值方法,开展同城化空间格局模拟,揭示同城化空间格局演化的一般规律;阎泳楠、罗典(2022)等学者从交通可达性的视角建构同城化地区的城际客流生成模型;刘家莉、吴雅、刘秀华、刘勇(2023)则从多源数据角度构建同城化分析框架,并进行实证分析。
同城化引领我国区域一体化、农村城镇化发展迈向新的阶段。虽然国外有关区域发展、城市合作的相关理论为我国同城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但考虑到国内同城化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有别于区域一体化、都市化等,且该理论研究起步甚晚,总体尚处起步阶段,研究成果主要局限于条件与特征、概念界定、作用效应、规划及建设对策等方面,研究尚不深入。因此,宜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以锐意创新的精神、动态发展的眼光不断拓展研究维度、提升理论深度、充实成果效度。
通过现有理论与同城化实践的研究,可发现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总体停留在个案、条件及特征、对策研究等浅表层面,远不能满足日益红火的同城化实践对基础理论提出的深层次需求。因此,未来的同城化研究应向纵深方向展开,并期待在同城化的演变机理与动力机制、同城化的实现路径、同城化的评价体系三方面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