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艳 林 雅 解宇环 汝 晶 孟卓然 宋一男 赵 微 王 维
(1.云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050;2.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 福州 351022;3.云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处,云南 昆明 650050)
中西医综合系统实验课程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综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中医理论、诊断基础及中医药作用机制、治法治则等,培养中西医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科研素养与能力,使之初步具备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科研思维方式的课程。课程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研讨会(Seminar)的形式进行模块化授课,改变了传统基础医学实验教学零散、孤立的情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利用所学中、西医学理论知识及现代研究技术、网络多媒体资源,围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实施、自主总结,有利于学生构建较为系统的中医药研究思维模式。中西医综合系统实验课程建设注重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具备“两性一度”的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的探索。
1.1 中医药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开展的现状基础医学实验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从目前的传统实验课程设置来看,大多存在实验题目固定、内容孤立、方法单一、结果一致、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现象[1]。例如,延胡索甲素缓解醋酸致小鼠疼痛研究这一实验,隶属于药理学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着重强调实验操作手法、数据分析方法等,往往容易忽略选择延胡索甲素作为止痛药物的原因、中药理论基础,以及实验如何指导临床用药方面的问题[2]。又如云南中医药大学生物化学实验中的激素对家兔血糖影响这一实验,在传统实验教学中,着重强调激素的作用效果和实验手法,目的在于通过实践验证理论课相关知识点,而并未考虑激素-血糖-证候相关性的问题。从这些实验课程的设置上看,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教学目的大多着眼于实验操作技能和理论课辅助。这样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多学科知识点融合、中西医知识体系和网络的构建。当然,不少中医药院校的实验教师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案例教学法、虚拟仿真教学等模式。这些教学模式的引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能力培养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设置于课程内部的实验环节仅在锻炼学生单一学科实验技能和辅助理论课知识点方面发挥作用,这样的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诱导学生形成了中、西医研究方法孤立不相容的思维方式,严重妨碍了国家推进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也与教育部着力打造一大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金课”的学分制改革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1.2 中西医综合系统实验课程建设的探索基础医学综合系统实验课程建设的探索在21世纪初就出现了相关萌芽。为适应新时代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国内一些医学院校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如:第三军医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进行了基础与临床课程的分类改革[3];浙江大学医学院和汕头大学医学院开展基础与临床课程的全面整合[4]等。这些院校将实验课程内容从理论课中独立出来,部分整合为新的实验课程,具体如下:由细胞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和病理学课程整合而成的显微形态实验学;由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整合而成的机能学实验;由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医学遗传学融合而成的医学生物实验学;由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课程整合而成的免疫微生物实验学。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将形态与机能、宏观与微观、生理与病理、基础与临床有机整合,并充分体现了实验课程的主导地位。这些探索非常好地解决了学科交叉融合的客观需求,解决了实验课只是理论课依附的客观矛盾,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上体现出较好优越性[5]。因此,各基础医学学科实验的整合有利于医学生能力目标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系统的构建,有利于本科生向研究生的过渡,有利于满足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要求。
Seminar 是一种科研工作中常见的沟通、交流方式,通过参与者之间进行理念和思路“头脑风暴”式的相互碰撞,进而形成新的观点与想法。这种方式能够为科研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科研方案规划、结果分析、问题发现提供支持与服务。Seminar教学模式要求参与者具备与讨论主题相关的基础知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一定要求,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师生间的实时交流,教师很容易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但传统的Seminar 主要在线下实施,易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
笔者团队结合中西医综合系统实验的课程特点及选课学生知识结构特征等具体情况,利用计算机、移动设备及互联网技术,将线下的Seminar 转移至线上,开展“云”Seminar。云Seminar 教学模式能够克服时间、空间等不利因素,可邀请跨学校、多学科的专家共同参与讨论,将病理学、免疫学、生物化学、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多门中西医课程进行融合,获得一种能够打破学科壁垒、多学科融合,互动性更强,更灵活、更开放的教学模式。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能够改善学生所存在的中医与西医研究、诊疗方法孤立不相容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对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科学研究的理解。
3.1 教学设计理念有机磷中毒是多门医学基础及临床课程共同探讨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但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由于不同学科的侧重点不同,又受到开课学期差异的影响,导致学生对有机磷中毒的认识不系统。尤其是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对有机磷中毒及解救的认识大多局限于急性期时的西医救治,没有很好地与中医药知识相结合。因此,团队选取有机磷中毒的中西医救治作为Seminar 的主题,通过对有机磷中毒机制、临床检测指标、不同中毒阶段中医辨证分型、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促进学生形成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整体思路。该主题的选取有利于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辩证思考的自学能力,塑造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实验设计的能力;同时弘扬“中国梦”的爱国主义情怀、倡导“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文关怀精神[6]。将专业知识的案例讨论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机融合,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的“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培养新时代具备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的“五术”高水平医学人才。
3.2 教学方案设计
3.2.1 课前准备通过线上学习平台推送3~5篇有机磷中毒中西医救治的相关文献,帮助学生对本次Seminar要讨论的问题形成基本认知。在未分组的情况下,于学习群中进行线上提问,引导学生从中医辨证、临床检查指标、中毒机制、中西医结合救治等方面形成个人的关注热点。课程开始前1 周,以学生自愿原则进行分组,同时根据学生申请确定小组助教。主讲教师于开课前一周确定Seminar 主题,并发布相关学习材料。助教团队负责联系小组成员,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线下讨论及完成学案,同时收集讨论过程中产生的新想法、新问题。学案中包含开放性问题,各小组经过讨论后由助教团队进行汇总收集。主讲教师在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后,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内容用于课堂讨论。
3.2.2 课堂教学本课程为多学科融合的高阶课程,学生面临的问题可能同时涉及多个学科。因此,除主讲教师及助教外,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团队中具有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背景的教师也会同时参与课堂教学。由于团队中部分教师在省外其他高校,团队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混合Seminar的方式开展教学。
3.2.2.1 导课以有机磷中毒及救治新闻为导课开展讨论。讨论过程中以中西医医生合力救治、恢复期中医药介入等为例,融入“爱岗敬业、文化自信”等课程思政元素,坚定学生专业认同、弘扬爱国情怀。
3.2.2.2 课程展开首先,结合诊疗方案,由教师引导各小组从西医诊断、中医诊断、中西医结合救治、中毒及解读分子机制、病理生理变化过程等方面开展全体Seminar 讨论。讨论过程中,参与教学的多位学科教师,从自身专业背景,引导学生开展学科融合,如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实验室检查与中医证候相关性、不可逆抑制中毒机制等,促进学生对复杂问题进行推理及整合。同时,各组助教对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评分。
其次,以文献作为依据,由教师引导学生团队针对感兴趣的问题开展各小组Seminar 讨论,最终形成合理的科学问题。讨论过程中,各组助教、各学科教师及主讲教师多次根据学生需求参与讨论中,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感兴趣的问题。
最后,结合诊疗方案,围绕要解决的科学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此时,各组助教、线上线下各学科教师及主讲教师再次参与讨论,在学生缺乏足够知识背景时提供帮助,并逐步形成实验方案。同时,各组助教对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评分。
通过从假说形成到实验方案讨论的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主动构建针对疾病进行科学研究的整体思路,同时提高学生的科研思维及实验设计能力。
3.2.2.3 小结回顾并总结本次Seminar 的讨论内容,同时针对课前各小组提交学案中的代表性问题展开讨论。
3.2.3 课后活动Seminar讨论结束后,通过学习平台发布相关作业:(1)有机磷中毒诊断过程中,中西医诊断过程的区别与联系;(2)恢复期中医药介入的意义及可能机制。同时布置下一节课程的预习内容,并在班级群中进行答疑讨论。
3.2.4 教学设计简图教学设计简图见图1。
图1 名师云端谈有机磷中毒云Seminar教学设计简图
3.3 教学效果评价课程结束后,对授课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100%(22/22)的学生认为本次Seminar 研讨提升了自己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90.9%(20/22)的学生认为课前发送的学案对学习过程有很大帮助;90.9%(20/22)的学生喜欢小组陪伴式学习,认为小组学习模式提高了网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与团队协作能力;86.4%(19/22)的学生认为教学模式符合预期;72.7%(16/22)的学生喜欢所选择的主题;68.2%(15/22)的学生认为Seminar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63.6%(14/22)的学生认为通过本次Seminar 研讨学会了一些新的资料查阅方式。见图2。
图2 22名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生云Seminar教学效果评价
中西医综合系统实验课程以Seminar 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对于本科阶段的学生而言,Seminar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活动。在初次的研讨过程中,通过教师间的“云上”对话给学生进行正确的示范,适时引入恰当的互动内容使学生参与到讨论过程当中来,帮助学生熟悉学习模式。同时,小组间的“云陪伴式”学习模式贯穿始终,该模式不仅能够起到较好的监督与促进作用,也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云”Seminar 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由传统的“听众”转变为教学过程中的“导演”,既契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要求,也符合中西医综合系统实验课程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7]中明确指出:“医学院校应积极开展纵向或(和)横向综合的课程改革,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教育部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中也要求着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进行本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仅仅是简单的中西医融合还远远不够。团队着力打造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综合中西医学理论知识、现代研究技术、网络多媒体资源,围绕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实施、自主总结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中医学综合系统开放性实验课程体系成为目前的重大需要。中西医综合系统实验课程体系的设置使学生从传统的“听众、观众”角色转变成真正的“导演、主持”,并对项目结果负责。而带教老师从“导演、主持”变成“总监、顾问”,负责设计课题考核环节,并对每个环节的结果给予积极引导和纠偏,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通过每个环节、每项任务的执行,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强调学为所用,让学生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反复领会、理解各种知识点的内涵,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并在项目执行中不断补充所需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符合中医药高校在中医药发展大趋势之下,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医药人才的办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