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鲜食玉米种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3-11-14 17:34廖长见陈山虎詹鹏麟
海峡科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鲜食种业福建省

廖长见 张 扬 陈山虎 许 静 詹鹏麟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9)

0 引言

鲜食玉米是指在乳熟末期采收鲜嫩果穗,像水果、蔬菜一样直接用于鲜食的一类特用玉米,具有营养价值丰富、口感好、效益高等特点[1-3],主要有甜玉米、糯玉米、甜加糯玉米和笋玉米等种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鲜食玉米需求量逐年上升,种植面积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已突破134万hm2[1,4],成为全球第一大鲜食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4]。同时,鲜食玉米因类型丰富、加工产品多样、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其种业发展备受关注。福建是最早发展鲜食甜玉米的传统产区之一。近年来,福建省鲜食玉米产业一直保持着稳中有升的势头,已逐步发展成为主产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形成了以漳州为中心的“闽南”、以建瓯为中心的“闽北”、以永安为中心的“闽西”三大鲜食玉米生产优势区。2021年,福建省鲜食玉米的种植面积约为3.2万hm2,较2020年增加了约0.27万hm2。作为我国五大“南菜北运”和蔬菜主要出口省份,福建省外调出省的鲜食玉米占鲜食玉米总量的50%以上,产品销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港澳和西南等地区,加工产品还出口日本、东南亚、韩国、欧盟、俄罗斯等地区,出口量和出口额均位全国前列。

然而,福建省鲜食玉米种业发展仍存在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品种创新、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较薄弱的问题,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尚不完善,还未形成“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实体。因此,开展福建省鲜食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总结分析其发展短板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对促进福建鲜食玉米种业乃至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福建鲜食玉米种业发展现状及其优势分析

1.1 产业优势奠定良好的种业基础

福建地跨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形多山且较为复杂,温差较大,垂直的气候变化较为显著,且与台湾省经贸密切。独特的生态环境与区位优势,为鲜食玉米生产与育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0世纪9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优良甜玉米品种最早在福建省生产应用,使得福建成为大陆最早发展鲜食甜玉米的地区,尤其是甜玉米在厦门、漳州、泉州地区种植生产,逐步形成规模化的加工出口基地,使福建省成为我国甜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五个省份之一[5]。较强的产业基础为福建省开展鲜食玉米优势品种研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优势品种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

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万农高科、南平晓富种业和福州金苗等单位为代表选育的鲜食玉米新品种在国内市场具有强劲的竞争力,占有率逐年提高。特别是福建推出的“闽双色”“闽甜”“万鲜甜”系列优质高产甜玉米品种、“雪甜”系列水果玉米品种、“万农甜糯”和“珍珍糯”甜加糯和糯玉米品种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福建种业企业为全国提供鲜食玉米种子量2300万kg以上,占全国10%~15%。其中,福州金苗提供的水果玉米种子量占全国70%以上。新品种在全国鲜食玉米市场占有率高,知名度高,已经形成福建鲜食玉米品种品牌。

1.3 产业集中度提高

鲜食玉米种子市场进一步放开,经营主体多元化,由过去的工商个体户主导转变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资公司、工商个体户多元经营,农业科研、教学、推广部门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多方参与[6],初步形成了“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模式。通过严格的行政许可管理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批规模小、实力弱、经营机制僵化的小企业已被淘汰,产业集中度得到有效提高[6]。以万农高科集团为例,集团注册资本9500万元,拥有办公、厂房、仓库、实验室、检验室等设施10000多m2,是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年实现销售总收入超过1亿元,其中年销售玉米种子200万斤,玉米种子销售收入6000万元。近年来,集团年销售的玉米、空心菜等各类蔬菜种子为农民创造年收入20多亿元。

1.4 市场集群已初步形成

福建省鲜食玉米种子市场通过20多年的培育、引导、竞争与发展,逐步实现空间布局上的优化。省内形成了福州、厦门、南平三个鲜食玉米种子市场,不但增强种子供应能力,而且有利于市场监管,提高种子质量。同时,在促进福建省鲜食玉米种业进一步集聚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制度创新、营造产业生态环境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福州以万农高科集团、福州金苗种业、福州立信种业、超大种业等公司为主,厦门以厦门中夏、厦门中田金品、厦门五谷华泰为主,南平以南平晓富种业、圆旺元种业集团等为主,形成了立足当地、辐射全国的产销体系。

1.5 基础设施与创新平台不断夯实

福建省已经建有国家农作物区域试验站、国家鲜食玉米原原种扩繁基地,为鲜食玉米新品种测试筛选、品种繁育提供了保障;建设国家植物新品种测试福州分中心,填补了福建农作物新品种测试工作的空白;建设福建省种质资源库(圃),保护并丰富了鲜食玉米育种基因库。

2 存在的问题

2.1 创新能力显不足

目前,福建鲜食玉米种业与蔬菜种业相似,其种业企业都存在科研基础相对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7]。一方面是缺乏创新型种业人才。主要是由于种业企业规模小、待遇不高、科研评价注重短平快等,投身鲜食玉米种业的科技人才难于稳定;另一方面是缺乏充足的科研经费。鲜食玉米育种研发投入还是以政府为投入主体,承担单位主要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种业企业的参与度不高,财政支持企业科技研发的投入相对较少且持续性不足。同时,由于种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鲜食玉米种子利润空间变小,导致种业企业自主投入科技研发的经费有限[8]。

2.2 科企协同创新共享机制不完善

一是农业高校、农业科研院所等机构科技评价以科研项目、科研论文为导向,导致科研与生产相脱节,“轻育种”的现状致使选育的鲜食玉米品种无法满足农业生产实际需求[7-8];二是科企合作融合度不高。虽有科技特派员制度及科技服务等措施,但实际运作中受自身能力及服务意识等多方面的影响,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服务企业的意愿不强,育种资源、科研成果向企业流动不畅[7-8];三是品种种类创新不足,企业在科研单位找不到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的品种。此外,品种创新研发因投放时间长且见效慢,大多种业企业对品种创新科研投入积极性不高,而且没有能力或没意愿反哺科研机构。

2.3 核心竞争能力不强

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较薄弱,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品种同质化较为突出,突破性品种不多,适宜节肥节水节药、机械化生产、轻简化栽培的专用型品种不多,不能满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发展对专用品种的需求,造成种业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不足。

2.4 “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未形成

福建省鲜食玉米种业企业多是与蔬菜种业业务相结合的,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的行业发展格局依然没有改变,从事鲜食玉米种业的“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实体还未形成,整体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弱。

2.5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不够成熟

鲜食玉米繁育基地目前仍然以甘肃、新疆等地为主,但是北方传统制种基地成本较高,而且由于光敏反应,许多热带品种存在制种失败的风险。而福建省的相关繁育基地正在培育,还不够成熟。福建省鲜食玉米相关的种业企业虽然有20多家,但普遍存在扩繁能力不强、产销规模不大、种子繁育基地设施不先进、人员不专业等问题。此外,虽然针对鲜食玉米良种有强制性标准,但是在体系建设上缺少基地建设、操作规程、生产资料投放程序等全面的质量管理,在执法抽检上受限于人力物力,无法做到应检尽检,违法现象时常发生。

2.6 知识产权保护难度大且力度小

由于品种权保护与品种审定同步开展的机制尚未建立,造成部分品种保护滞后于品种审定,育种者权利未能及时得到保护。玉米品种的鉴别和区分主要依靠外观性状和DNA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检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和不确定性,维权取证难。而福建省经营鲜食玉米的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法务团队建设不足,对知识产权保护手段运用不熟练,加上维权难、赔偿低等问题,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维护,许多侵权行为难以受到追究。由于违法成本低,一些小企业为获取巨大经济利益,盗取亲本、套牌侵权、制售假劣,破坏种业市场秩序。

3 对策建议

3.1 加快构建新型育种体系,提升品种创新水平

以先进的系统工程科学思想为指导,以遗传学、育种学、生物信息学、运筹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以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为技术支撑,在育种体系的规划、设计、构建、应用、评价、优化乃至重构过程中,不断综合应用最新科学成果,协调系统中的“物理、事理、人理”,既关注系统整合,也关注技术提高,形成先进、高效的新型育种体系,推进育种基础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一是加强在育种理论、方法和材料的创新等基础科学研究,不断完善鲜食玉米独特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以指导群体改良、材料创制和强优势杂交种组配;二是加强单倍体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基因编辑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等现代新型育种体系的构建,提升育种效率;三是强化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和创新,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挖掘优异的基因资源,鼓励保护原始创新,为优良品种的选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议有关部门持续支持以优良品种选育与产业化为目标的种业创新,为产业持续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鲜食玉米品种提供保障。

3.2 加快新品种创新与培育,满足市场消费需求

一是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玉米种质资源圃建设,加强鲜食玉米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创新利用,开展鲜食玉米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新品种选育;二是持续推进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保护、建设与管理协调,不断完善育种基地建设,提升育种能力;三是扶持建设相对集中、长期稳定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育种基地和种子生产基地,促进主要鲜食玉米作物品种和生产用种商品化率达80%以上,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四是以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性为鲜食玉米新品种选育目标,在育种基础理论创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新型育种技术,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加强传统育种与现代高新技术的结合,重点聚焦抗逆性、专用型品种选育。选育兼顾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性的鲜食玉米新品种和适合加工的专用型鲜食玉米品种,并在适合机械化方面有所突破,以满足不同生态区域种植需要和消费需求。

3.3 加大商业化育种的扶持,提升良种繁育能力

一是坚持公益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相结合。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重点开展农作物育种的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技术研究,以及育种材料创新、新品种选育等公益性研究。同时,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商业化育种,加强种业企业自主创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相结合,种业基础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分工协作的新型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实现“双轮”驱动[9-10];二是利用福建省秋季良好的光热资源,在闽西等地现有的水稻制种基地基础上开展烟后玉米制种,为热带玉米品种开辟新的制种基地,避开热带品种在北方制种因光敏反应而失败的风险,以及成本过高等不利因素。可以鼓励支持种业企业建设自有的繁育基地,提升繁育质量,也可以培育专门代制企业或合作社,打造软硬件兼备的良种生产基地;三是必须加大种业繁育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人员队伍培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规范政府管理行为,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防止企业商业制种信息外泄,从源头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四是要构建种子质量安全体系和追溯体系,保障种源的质量。

3.4 加快培育种业新型主体,推进“育繁推”一体化

一是构建新型科技创新体系。福建省鲜食玉米种业企业目前科研投入和科研能力不足,重“推”轻“育”。因此,建议构建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科研院所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支持种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科企合作,成立优势互补、联合商业化育种的产业研究院。构建有序分工、密切配合、责权利明晰、运行高效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努力培育全国性的“育繁推”一体化经营企业;二是坚持做优做强与做专做精相统一。以“育繁推”一体化为发展方向,加大种业扶持力度,推动科技资源向种业企业流动,不断优化种业发展环境。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推进“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做优做强[9-10],加快构建现代种业集团,扶持专业化、区域性、服务型种业企业做专做精,提供全产业链、全程化、差异化、专业化的精准服务;三是加强科企结合,培育专业化骨干种业企业。重点打造生产基地稳定、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鲜食玉米种业集团[9]。构建以大型现代鲜食玉米作物种业集团为龙头、专业化骨干种业企业为支撑、区域化和服务型种业企业为配套的现代种业企业集群。

3.5 学习借鉴产业发展经验,深化闽台交流合作

坚持自主创新与内引外拓相促进,强化与国内外种业企业交流,推进闽台交流合作。一是立足优良品种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福建省高山特色鲜食玉米作物品种选育优势,支持种业企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应用前景的优良品种[9];二是加强与国内外种业企业的交流合作,引进福建省高效、生态、绿色农业发展急需的优新品种,鼓励优势种业企业“走出去”,拓展优势经济作物种业发展空间,实现种业“两头”在外发展;三是深化闽台鲜食玉米种业企业合作。扶持闽台种业科研育种、良种展示、质量监测等平台建设,引导闽台优势种子企业进驻福建台湾农民创业园、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以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两岸合资合作蔬菜种子企业,促进两岸玉米种业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鲜食种业福建省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