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3.0T MRI用于肾上腺肿瘤鉴别中的价值分析*

2023-11-13 02:43徐爱民孙淑钦刘培举崔二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体腺瘤

徐爱民 孙淑钦 刘培举 崔二峰

1.河南省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放射科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2.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影像科 (河南 许昌 461000)

肾上腺肿瘤目前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目前每年有12万以上肾上腺肿瘤患者,其中良性率约为70%;随着影像学不断发展和应用成熟,肾上腺肿瘤在临床检出增多;国际大宗病例统计显示随着年龄增加,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在60~70岁的老年人群中患病率约为6%[1-2]。该病可导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继发性高血压等疾病,对患者机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其十分重要[3]。目前临床诊断其的主要方法包括MRI、CT、B型超等,对临床诊断均有一定帮助,但由于成年人肾上腺重量轻(4~6g),且位于腹膜后,X线难以清晰显示;B型超声受周围脏器和脊柱影响,仅适合肾上腺肿瘤筛查,在病理分型等上局限性大;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也逐渐表现局限性,因此通过更好的影像学基数提高疾病诊断率备受关注[4-5]。目前关于肾上腺肿瘤性质鉴定中MRI和多层螺旋CT(MSCT)的对比分析较少,明确二者在该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对今后肾上腺肿瘤诊断和治疗方案改良有指导意义。为此,本文开展研究,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笔者医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4月肾上腺肿瘤患者资料,共46例;男性22例,女性24例;年龄为(19~67)岁,平均(42.54±7.54)岁;病灶位置:双侧共6例,左侧共20例,右侧共20例;嗜铬细胞瘤为18例,功能性肾上腺腺瘤15例(包括12例醛固酮腺瘤和3例皮质醇腺瘤),转移瘤9例,肾上腺皮质癌4例。

纳入标准:肾上腺占位;肾上腺瘤体最短直径>0.5cm;行手术治疗仅病理检查确诊;患者临床资料完善;签署知情同意书;行MRI检查和MSCT检查;配合相关治疗和检查。排除标准[6-7]:不合配检查;既往有精神疾病史;沟通障碍;凝血功能异常;其他甲状腺疾病;术前有心脏起搏器、金属异物安装史。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CT扫描 使用德国西门子二代双源64排螺旋CT,参数:管电流、管电压分别为240mA、120kV,层厚0.5cm;扫描从膈肌起扫描至肾下极水平,嘱咐患者进行呼吸配合;完成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对比剂为碘海醇,剂量为1.5mL/kg,浓度为300mgI/mL,在注射对比剂后25~30s做动脉期扫描,70~80s静脉期扫描。

1.2.2 3.0T MRI扫描 采用德国西门子3.0T 超导MR扫描,扫描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屏气扫描法。常规扫描序列:冠状位:T2WI TE为93ms,TR为1400ms;横断面:T2WI序列TE为104ms,TR为3000ms,Vibe-T1WI序列 TE为1.39ms,TR为3.92ms。横断面化学位移成像序列,同相位TRA参数TE为2.32ms,TR为130ms,相反位TRA参数TE为3.69ms,TR为130ms。最后行扩散加权成像,参数TE为73ms,TR为3935ms,扩散敏感系数b为0s/mm2、400s/mm2、800s/mm2。

1.2.3 分析CT图像 将图像传到PACS工作站,由2名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当二者不一致时商议后决定。阅片内容包括肿瘤大小、形态、密度、信号、强化方式、周围组织关系以及图片清晰度。

1.3 观察指标对比3.0T MRI与MSCT年终方法诊断肾上腺肿瘤病理类型准确率,病理类型包括嗜铬细胞瘤、功能性肾上腺腺瘤、转移瘤、肾上腺皮质癌。对比两种诊断方法对肿瘤良恶性鉴别的准确率以及对良恶性肿瘤定位的准确率;对比两种诊断方法获取图像的清晰程度(阅片医师评估,包括图像上肿瘤边界、各细节影纹)。

1.4 统计学分析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其中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t/F检验;计数治疗用“%”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法诊断肾上腺肿瘤病理类型对比3.0T MRI对病理类型诊断准确率高于MSCT,P<0.05。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法诊断肾上腺肿瘤病理类型对比(n;%)

2.2 两种诊断方法诊断肾上腺肿瘤性质对比3.0T MRI鉴别瘤体性质准确率高于MSCT,P<0.05。见表2。

表2 两种诊断方法诊断肾上腺肿瘤性质对比(n;%)

2.3 两种诊断方法对良恶性肿瘤定位的准确率对比MSCT对瘤体定位准确率高于3.0TMRI,P<0.05。见表3。

表3 两种诊断方法对良恶性肿瘤定位的准确率对比(n;%)

2.4 两种方法平扫图像清晰度对比3.0T MRI图像清晰率高于MSCT,P<0.05。见表4。

表4 两种方法平扫图像清晰度对比(n;%)

2.5 CT表现(如图1-3)嗜铬细胞瘤:边界清晰(9例)或不清晰(9例),形态规则(10例)或不规则(8例),密度普遍均匀(15例),不均匀共3例。功能性肾上腺腺瘤:边缘光滑(14例),有偏高密度类圆形密度影(15例),增强CT下肿瘤轻度强化(15例);其中3例皮质醇腺瘤直径为(2~5)cm,呈椭圆形或圆形;12例醛固醇腺瘤直径为(0.7~2.4)cm,有完整包膜。转移瘤:椭圆或类圆形(7例)或不规则形(2例)高密度影,平扫表现为囊性、实性或囊实性密度,增强后有实性肿块和囊壁强化。肾上腺皮质癌:3例平扫密度不均,1例均匀;1例瘤体内部钙化影;4例均整体呈渐进强化,3例增强下瘤体内有血管形成,边缘有包膜共2例,延迟强化。

图1-图6 男,55岁,血压高1年,剧烈运动后明显胸闷不适,休息后缓解。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升高。图1-图3:CT见肝左叶肿块,稍低密度,图4-图6 MR显示肝左叶肿块。

2.6 3.0T MRI表现(如图4-6)嗜铬细胞瘤:较大的不规则肿块或类圆形肿块,T1WI信号类似肝实质,T2WI信号略高,瘤实体明显强化(14例),易坏死、囊变(11例)。功能性肾上腺腺瘤:形态规则类圆或椭圆,信号较为均匀,T1WI和T2WI均类似肝脏信号强度,个别T2WI信号极高,梯度回波反相信号降低,重度或轻度均匀强化,较大肿瘤有出血坏死。转移瘤:典型不规则或分叶状肿块,T1WI信号类肝实质信号或更低,T2WI信号高于肝实质,有坏死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周围有不均匀结节状强化。肾上腺皮质癌:4例均为T1WI稍低和T2WI稍高混杂信号以及DWI高信号;1例瘤体有囊变,2例出血,1例瘢痕组织;强化方式与CT相同,包膜结构共2例。

3 讨论

肾上腺肿瘤为内分泌科病变,患者肾上腺功能随着病情进展而降低,因为肾上腺解剖学位置深,且肿瘤致病因素相当复杂,不同性质的瘤体形态区分不显著;需要选择高精度和高密度的诊断方法明确瘤体位置、瘤体体积与形态、病理类型等[8]。肾上腺肿瘤种类多,临床表现差异大,常见类型包括嗜铬细胞瘤、功能性肾上腺腺瘤、转移瘤、肾上腺皮质癌等。MSCT和MRI在肾上腺肿瘤定位上准确,能清晰观察周围器官情况和关系,判断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在肾上腺肿瘤鉴别上均有一定价值和优势[9-10]。本研究根据结果分析二者在肾上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如下。

MRI下多数肾上腺腺瘤T1WI和T2WI信号接近正常肝脏信号,少数表现为T1WI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或呈现为均匀信号[11-12]。嗜铬细胞瘤内供血丰富,细胞团中有大量血窦,肿块表现为长T1和T2信号,T2WI为高信号,两种诊断方法检查周围实体均显示为明显增强信号。本研究中嗜铬细胞瘤直径为(3.0~10.0)cm,边界清晰,密度不均匀,多有出血或囊变;恶性嗜铬细胞瘤边界模糊,密度不均匀,周围有侵犯,有淋巴结转移,但在没有转移的情况下,CT难以诊断[13-14]。功能性肾上腺腺瘤分为皮质醇腺瘤和醛固醇腺瘤,前者多为无功能性腺瘤,肿瘤体积大,密度高,有轻度或中度强化;醛固醇腺瘤瘤体小,呈轻度强化[15]。本研究中皮质醇腺瘤直径为2~5cm,呈椭圆形或圆形;而醛固醇腺瘤直径为0.7~2.4cm,有完整包膜。肾上腺转移瘤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肾上腺肿瘤,其主要原发肿瘤包括肺癌、甲状腺癌、结肠癌和乳腺癌;CT下表现呈多样性,瘤体较小时通常边界光滑清晰,有均匀的低密度影,瘤体增大后有分叶状,边界变得模糊,有不均匀密度,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16-17]。肾上腺皮质癌是发生在肾上腺皮质的恶性肿瘤,较少发生在成年人中,本研究中仅4例患者;分化好的皮质癌与腺瘤类似,尤其瘤体小且有包膜时难以与腺瘤区分;本研究中MRI无漏误诊,MSCT漏诊2例,考虑该2例体积较小且有包膜有关。在鉴别上述病理类型中,3.0T MRI共判断正确38例,类型诊断准确率为82.61%,高于MSCT(58.70%),P<0.05。这与宋殿宾[18]等研究者报道的3.0T MRI诊断肾上腺肿瘤病理类型准确率(83.67%)较MSCT(58.91%)高(P<0.05)的结果基本一致。MRI是临床常用影像学方法,在细胞内脂检出上敏感性高,对富脂质肿瘤诊断特异性较高,能清晰显示肿瘤大小、形态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MRI有多参数、多序列和多方位成像,随着其化学移位反相位成像技术进步,对肾上腺肿瘤类型鉴别能力提高[19]。而MSCT检查周围组织分界清晰度高,肾上腺肿瘤多表现为类圆肿块,利于肿瘤定位,本研究中MSCT对恶性和良性肿瘤的定位准确率高于3.0T MRI。这与梁江涛[20]等研究者报道的MSCT肾上腺良性肿瘤定位准确率(92.12%)高于MRI(74.12%),恶性肿瘤定位准确率(95.87%)高于MRI(67.81%),P<0.05的结果一致。在良恶性鉴别中,3.0T MRI表现优于MSCT,考虑是因为MRI检查下T1WI和T2WI信号较肝实质略高,分辨率高于CT,能清晰观察肿瘤性质,因此在性质鉴别上有更好参考价值[21]。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提示MSCT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准确率上高于MRI,在定性上则是MRI优于MSCT。因此建议在肾上腺肿瘤检查时,可先通过MSCT明确定位,之后通过MRI定性,结合二者优势,减少漏误诊。另本研究样本较少,往后可增加样本,进一步分析MSCT和MRI在区别皮质醇腺瘤和醛固醇腺瘤中的价值。

猜你喜欢
嗜铬细胞瘤体腺瘤
肝嗜铬细胞瘤1例报告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CT能谱成像在鉴别肾上腺意外瘤:乏脂性腺瘤及嗜铬细胞瘤中的价值
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
嗜铬细胞瘤生物学行为预测的演变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不同龄段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手术前后血压与尿杏仁酸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姜兆俊治疗甲状腺腺瘤经验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