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能CT扫描联合血清HMGA2和STAT3检测对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3-11-13 02:43:40金长海李艳红李保卫杨小英李志加贺晓磊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双能灵敏度原发性

金长海 王 芳 李艳红 李保卫 杨小英 李志加 贺晓磊 张 辉

1.邯郸市第一医院放射科 (河北 邯郸 056001)

2.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 (河北 邯郸 056001)

3.邯郸市中医院CT室 (河北 邯郸 056000)

4.邯郸市第三医院CT室 (河北 邯郸 056001)

5.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肿瘤一科 (河北 邯郸 056001)

肝细胞癌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两种[1]。新的癌症调查显示,肝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也是癌症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2]。由于发病隐匿、病情复杂,尽管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肝癌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肝癌的发生率和致死率逐年攀升[3]。原发性肝癌预后极差,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三位,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的生存时间一般在三个月左右,肝癌的症状一旦出现,往往已经到了晚期。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4]。近年来,成像技术不断发展,影像学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治和复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迁移率族蛋白A2(High mobility group protine A2,HMGA2)几乎在所有人类恶性肿瘤中表达,它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和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癌细胞增殖[5]。正常细胞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的瞬时激活(主要通过磷酸化)将转录信号从质膜上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受体传递到细胞核[6]。相比之下,STAT3在大多数人类癌症中变得过度活化,并且通常与不良临床预后有关[7]。但双能CT扫描联合血清HMGA2、STAT3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采用双能CT扫描联合血清HMGA2、STAT3检测,探讨三者联合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95例为研究组,患者中男51例,女44例,年龄41~77岁,平均(62.65±7.27)岁。收集整理肝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TNM分期、是否肝硬化、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等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2019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8],即患者均经肝脏超声检查并且血清甲胎蛋白(AFP)≥400μg/L;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他部位有恶性肿瘤者;肝、肾或其他脏器功能严重损伤者;患者经放、化疗或手术治疗者。该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另外随机选取本院行上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但临床诊断无肝脏、脾脏等相关疾病的65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43~76岁,平均(61.49±7.37)岁。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上述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血清HMGA2和STAT3水平检测 采集所有受试者空腹静脉血样5mL,以3000r/min的转速高速离心10min后取上层血清,转移至干净EP管内,置于-80℃冰箱中保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HMGA2和STAT3水平,严格按照试剂盒(武汉伊莱瑞特生物科技公司)说明书操作。

1.2.2 双能CT扫描检查 患者处于仰卧位,常规腹部体位,首先进行定位图像扫描,再进行肝脏扫描(参数设置为螺距0.9,间隔1.2mm,层厚1.5mm,电压120kV,电流230mA)。平扫结束后,通过肘静脉注射300mgI/mL的碘普罗胺100mL,速度3.5mL/s,延迟25s后采集动脉期的图像,70s后采集门静脉期图像,180s后采集延迟期图像。动脉期采取双能量扫描模式,扫描参数设置为:A管电压140kV,电流96mA,FOV 500mm×500mm,B管电压80kV,电流404mA,FOV 260mm×260mm,准直器宽度24×1.2mm,视野260mm,旋转时间0.5s/周,螺距0.9,重组层厚1.5mm,间隔1.2mm,卷积核B31f,融合系数0.3。将动脉期获得数据导入Liver VNC软件生成平扫图像,获得双能碘图,近一步测定碘含量,再将四期扫描数据传送到双能CT扫描后进行分析,获得常规CT图像。由2名以上专业影像学医师讨论判断是否为早期原发性肝癌(阳性)。

1.2.3 指标观察 ROC曲线分析血清HMGA2、STAT3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价值,以截断值为界,判定是否为早期原发性肝癌(阳性)。双能CT扫描联合血清HMGA2、STAT3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时,符合双能CT扫描或血清HMGA2、STAT3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其中一种标准,即判定为早期原发性肝癌。以肝脏超声检查结果联合血清AFP≥400μg/L为金标准,采用四表格法分析双能CT扫描联合血清HMGA2、STAT3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度。

1.3 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计量资料比较;ROC曲线分析血清HMGA2、STAT3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SS 22.0用于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双能CT扫描诊断结果双能CT扫描检查结果显示,早期原发性肝癌(阳性)患者87例、非肝癌(阴性)者73例,双能CT扫描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76.84%(73/95),特异度为78.46%(51/65),准确度为77.50%(124/160),见表1。

表1 双能CT扫描诊断结果(例)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HMGA2和STAT3表达水平比较与对照组相比,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MGA2、STAT3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HMGA2和STAT3表达水平比较

2.3 血清HMGA2和STAT3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HMGA2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924(95%CI:0.871~0.960),灵敏度为85.26%,特异度为90.77%,最佳截断值为48.75mg/L;血清STAT3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843(95%CI:0.777~0.896),灵敏度为84.21%,特异度为69.23%,最佳截断值为0.99mg/L,见图1。

图1 ROC曲线分析血清HMGA2、STAT3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2.4 双能CT扫描、血清HMGA2和STAT3单独及联合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效能分析双能CT扫描、血清HMGA2和STAT3联合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88.42%、特异度为89.23%,准确度为88.75%,误诊率为10.77%,见表3与表4。

表3 双能CT扫描、血清HMGA2和STAT3单独及联合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

表4 双能CT扫描、血清HMGA2和STAT3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效能分析

3 讨论

肝细胞癌是=在我国发生率较高,且患者5年的生存率不到20%,居国内恶性肿瘤第二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9]。肝癌早期临床无明显或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患者确诊时,病情已发展到晚期,且肿瘤容易通过淋巴、血液系统转移[10]。早期治疗以手术为主,晚期治疗以放疗为主[11]。尽管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其预后仍不理想。研究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早期诊断,可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因此,早期诊断是改善原发性肝癌预后的关键[12]。

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及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临床诊断肝细胞癌的主要手段[13]。CT超声操作简单、检查费用低,但受到检测盲区与操作者的主观经验影响,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不高,针对没有强化的低密度区诊断存在一定局限,容易出现误诊情况[14]。相比常规CT,双能CT装备了两套X线球管,在能量成像技术上实现了从传统CT混合能量转变为单能成像提升。双能CT根据被扫描部位对不同能级X线吸收系数的不同,分辨不同组织成分,其中对碘油的识别,消除了碘油与周围组织之间因密度差较大而产生的伪影干扰,增加检出率[15]。本研究发现双能CT扫描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76.84%,特异度为78.46%,准确度为77.50%,虽然较常规CT的诊断效能有所提高,但仍存在局限性。

HMGA2是一组小的染色质相关蛋白,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表现出快速的电泳迁移率模式。它作为一种结构转录因子,直接与DNA序列结合,从而改变DNA的结构并调节靶基因转录[16]。HMGA2表现出多种生物学功能,有助于结直肠癌进展,HMGA2水平升高与结直肠癌患者的较差生存率相关[17]。Wang X等[18]的体内和体外实验证明癌细胞中HMGA2的过表达通过上调结直肠癌中信号转导和STAT3介导的趋化因子2分泌来促进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M2募集和极化。高表达的STAT3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能力、建立免疫耐受,炎症微环境为肿瘤血管的生成和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提供环境[19]。本研究发现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HMGA2、STAT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HMGA2、STAT3参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本研究绘制ROC曲线确定血清HMGA2、STAT3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8.75mg/L、0.99mg/L,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4、0.843,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5.26%、84.21%,特异度分别为90.77%、69.23%,表明血清HMGA2、STAT3对早期原发性肝癌均有一定诊断价值。双能CT扫描、血清HMGA2和STAT3联合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88.42%、特异度为89.23%,准确度为88.75%,误诊率为10.77%,诊断效能更高,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MGA2、STAT3高表达,且双能CT扫描联合血清HMGA2、STAT3对早期原发性肝癌有一定诊断价值,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猜你喜欢
双能灵敏度原发性
双能X线吸收法在肌少症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 01:35:12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地下水非稳定流的灵敏度分析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
无后备灵敏度的220kV变压器后备保护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