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继宗 吴 璇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2]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4]这一系列中央领导的重要论述和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重视逐步加深直至广泛实施的过程,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专业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实施者,决定了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质量,建立健全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已成为课程思政快速推进下日益凸显的新需求。
课程思政指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元素,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协同育人,最终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当前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范围和内容较广,在研究学科上涉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外国语言文字、医学教育、教育管理、中等教育等方面,在研究主题上涉及课程思政、思政建设、思政教学、思政教育等方面。杨晓春、张子石提出当前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存在工具性思想根深蒂固、教师课程思政素养不高和中华文化缺失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路径。[5]王学俭、赵文瑞对课程思政、精准思政、微思政的概念、构成和运行机制进行阐述。[6]王祖山、谭雪霏提出课程思政从“悬浮”走向“落地”的时代必然性和实践策略。[7]纵观目前已有研究,大多研究涉及各学科中课程存在的问题或困境进而提出解决措施、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体系建设、基于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目前关于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教师课程思政质量评价的研究较少。
现代分科课程的影响下,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各自为政,专业课程教师很少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导致思政教育出现“孤岛现象”,这背离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自《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印发以来,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开展如火如荼,但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效果缺乏评价指标体系,思政育人成效难以测量。谭海林、王亮成等提出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评价面对的挑战,并构建了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8]曾丽雯提出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的概念,并构建了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的评价指标。[9]秦邦辉、扈芷晴等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20名药学专业课教师进行访谈,通过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构建了药学类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0]
当前关于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相关研究内容较少,大部分研究仅对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评价做简单的论述,并未形成完善的指标体系;部分研究仅限于对某一类学科或具体某门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已经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很少对指标进行权重计算,指标体系的客观性有待考量。本文尝试建立针对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普适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赋权重,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综上所述,关于目前教师课程思政评价研究已有较多突破,但面对数字化时代的精准教学与评价,缺乏基于数据的创新型课程思政评价模式,在推动课程思政评价体系高质量发展方面仍需突破。
传统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存在信息反馈滞后性的问题,评价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难以发挥以评促教和以评促学的重要作用。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从教育的辅助工具走向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数据为依托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测量和评估,助推教学指向教师精准教和学生精准学。智能技术和软件的逐步成熟为教师依托数据进行评价提供支撑,使得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走向可视化、精确化和全面化。
其一,从经验导向的传统教学走向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经验导向的教学指教师基于自身教学实践获取的经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方面参考自身已有经验(如教材重难点、课堂节奏、课堂组织等),另一方面严格遵守教学计划与课程标准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情。经验教学帮助教师一定程度上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把控讲授时间与互动时间,毋庸置疑经验教学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基于经验不可避免存在教师主观性强、了解学情泛化以及人为影响因素多的问题。在经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都有其预设的答案,课堂缺乏双向互动和因材施教。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教师从“经验教学”迈向“精准教学”的巨大跨越,新技术支持下的具备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以及便于协作和互动的课堂环境,使教与学更加灵活生动有趣,使学生实现符合个性化成长规律的智慧发展。
其二,从经验导向的结果评价走向证据导向的过程评价。经验导向是一种想当然或者教师本人的“我认为”,教师依据教学经验以及客观具体的考试成绩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定量描述,以客观的数据和教师经验下学生行为去定义学生是教育评价在科学路径上的探索,结果评价具有其自身价值,但教师经验同时有着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以此评价学生未免有失偏颇。一味追求结果将陷入“唯分数”的深渊,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遵循证据的教学评价是将大数据与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经验和学生的需求等妥善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实践决策模式。在教育领域,注重证据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性教学评价模式,还极大提升了教育教学与评价的科学性与人本性。从经验导向的结果评价迈向证据导向的过程评价,不仅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提升,而且是以人为本理念指引下正确科学教育观的繁荣。
其一,宏观层面:切实回答了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近年来,西方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产生了影响,高校教育遭受意识形态渗透和多元价值观的巨大冲击,这不仅模糊了意识形态教育的界限,而且影响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确立。[11]高校教师通过专业课潜移默化的渗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引领,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其二,中观层面:切实回应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当前处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在社会变革浪潮中人们思想逐渐呈现多元价值取向,受“效率至上”和“利益至上”思想影响社会呈现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并且在传统“学而优则士”思想的深刻影响和以高考为主体的选拔制度下,教育受社会价值取向影响走向功利化,教育只关注结果和目的而忽略了人的成长和发展。立德树人强调教育应当回归最本质的育人特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在第一条就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而且要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程思政能有效促使教育回归“育人”,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精神文化共同发展,这是教育的应然价值所在。
其三,微观层面:切实助推了高校三全育人的实现。三全育人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其出发点是培养“人”,这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除思想政治课教师开展育人工作,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劳动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要发挥管理者以及行政人员等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和学生的发展全过程中贯穿立德树人的理念,最后达成校内校外、各门课程、各个教师、各个环节协同育人,实现无处不育人的实效,最终助推高校实现三全育人。
其一,专业教师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主体。目前我国高校专业教师人数约占教师总人数的80%,高校约80%是专业课程,80%的大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和专业课程对自己影响排第一位。[12]专业课程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研究者,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不仅需要专业课教师具备专业素养,还要具备思政素养;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还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科研精神等。但是,目前部分教师缺乏将思政融入课程的意识和能力,或在教学方式上对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进行简单的拼凑或堆砌,尚未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融入效果,导致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两张皮”现象。因此,开展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评价非常必要。
其二,教学评价是落实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指挥棒。落实课程思政属于教学方面要求,但当前高校在教师评价考核上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这就导致对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不够客观全面,并且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难以激发以评价促发展的作用。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和落实全方位育人的关键。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和水平的不断加强,有助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培养效果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师不断进行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助推教师不断提升思政资源建设和思政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促进专业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学校要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为作为教师评价考核、绩效、晋升的标准之一,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对课程思政成效能进行有效跟踪和反馈。对社会而言,课程思政蕴含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优秀品格对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
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进行教师评价的关键。课程思政评价主要关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以德育人和价值引领,对教师的个人素养和政治素养、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资源建设等进行评价。基于以上角度,要求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遵循科学性与客观性、全面性与全程性、发展性与可行性原则。
为了保证指标体系对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效果,指标体系在建构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性与客观性原则。首先,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和书籍以及政策文件,分析其他学者建立评价体系时采用的方法和一级指标的维度,最终采用文献研究法建立最初的评价指标体系,保证指标来源客观、设计合理。其次,通过德尔菲法不断修改和完善指标体系,保证最终确定的指标科学性和客观性。最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最终确立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计算各指标权重,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准确性。
全面性原则要求评价指标内容设计要全面,贯穿教师教学全过程和立足学生发展全过程。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当是多维度、多层次的,不仅应当从教师的教出发,而且以学生的学习成效评价教师课程思政融入效果,课程思政最本质的特征是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全程性原则要求课程思政应当贯穿教师教学评价全过程,在教学目标设定之初就要融入思政目标,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注重学生体验式学习,在切身实践中学生情感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内容上,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恰到好处的融入教学当中,评价还包括教师最后的反思与改进,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
发展性原则要求评价从关注结果走向关注过程和教师的发展。发展性评价原则,一方面要求评价指标要立足于不断促进专业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不断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施。另一方面,评价指标要结合不同院校不同专业进行调整,评价指标体系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断与时俱进。可行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教师教学过程的目标、内容、方法、效果等方方面面,对具体指标体系尽可能地细化,保证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以确保教师课程思政评价落地的可能性。
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具有长期性和隐匿性特点,这加大了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的难度。当前关于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指标缺乏思政特色,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尚不健全。基于此,在教师评价体系中要观察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态度、思政目标设计能力、思政内容的挖掘能力、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及最终的育人成效等,将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外显行为进行观测和评价。
该评价模型以大数据为背景,关注点聚焦教师从备课——上课——课后反思等教学全过程,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核心,将人才培养效果作为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标准之一。同时,也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以师生的共同发展为目的。该评价模型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各部分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教师课程思政评价模型图
该模型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评促教和以评促学是该模型的核心价值。中间层是教师应当具备的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下设计教学全过程,从备课开始到上课再到课程结束以及课后反思等各个环节中恰当融入思政教育。外层是大数据,首先数据驱动下对学生的个体学情进行分析,刻画学生个人特征。其次数据助推教师在丰富的云资源下抓取每节课的思政点,及时更新思政元素并与当下社会热点结合,最后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对学生的思政学习行为进行采集,不仅关注学生的外显行为,还关注学生的内隐生理及认知情感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思政学习效果。内层和中间层以外层为依托并受其影响。该模型的全程性、发展性和反馈性等特点决定了评价目的在于改进而非诊断,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能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在下一轮教学中改进教学设计与组织,促进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发展,满足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评价指标对课程思政的落实、建设和发展具有导向作用,要能最大限度反映教师教学全过程中课程思政的融入情况。鉴于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的复杂性,本研究在设计指标时尽可能对教师教学全过程的行为细化,构建具有多元性、全面性、系统性的指标体系,便于全面评估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
其一,评价指标要素分析。指标设计以教师自身素养为基础,从教师教学准备出发,观测教师思政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再到教师思政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组织及实施情况等教学全过程,再结合课程思政育人成效来全面评价教师的课程思政实施水平。在教师自身素质水平中分为师德师风、政治素养、专业素养、信息素养、专业技能等方面,其中师德师风居于首位,有一票否决的权利。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理念上,考察教师思政意识、思政态度、思政目标设计能力。育人者先受教育,教师首先有主动学习思政知识的意识和态度,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才能将其更好地融入专业课,进而润物细无声地浇灌学生。课程思政教学准备要求教师不仅要全面把握学生特征,精准分析学情,还要对教材进行分析,寻找恰当合理的思政融入点,最后借助大数据扩充思政资源库。在课程思政教学组织上,关注教师课堂选取的思政内容是否恰当,能否根据专业课类型采取合适教学方法,以及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和良好的教学管理。最后,在教师思政课育人成效上,关注学生政治信仰、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等方面情感态度的变化和一些外显行为,以及教师是否能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学,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提高思政育人实效。
其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该评价体系除师德师风,分为6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若干个观测要点,具体内容见下表。
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解决多目标复杂问题的评价方法。通过将问题分层进而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过程简便化。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通过此方法可以有效保证评价的客观有效性,其具体步骤如下:
其一,建立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第一层即最高层A,解决问题的目标,在本文中指教师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第二层是准则层即6个一级指标B1-B6,第三层为方案层即21个二级指标C1-C21。
其二,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构建指标层次结构,通过向专家反复咨询,将两两元素进行不断比较,按重要性程度进行1-9分赋值,根据“相对重要程度取值表”进行打分。通过邀请5位相关专家对一级二级指标进行评分(五位专家均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且职称为副教授或教授,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得到5份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打分表,5位专家给出的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其三,计算各指标权重系数。本研究借助SPSSAU进行计算,分别计算5位专家打分的一二级指标权重,结果均通过一致性检验。通过取5位专家打分权重平均值得出一级指标权重和二级指标权重。
其五,计算第二层级各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依照此步骤,计算均通过一致性检验的5位专家对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的算数平均数,即为二级指标对应的权重系数,最终完全确定教师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权重系数。由已经计算出的二级指标C1-C21的权重乘自身对应一级指标的权重,得出各个指标的合成权重。合成权重不仅反映了二级指标的整体相对重要程度,而且体现了单项指标评价能力的大小。至此已全部计算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以及合成权重,得出完整的教师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
其六,评价指标体系试运行。将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践中应用,对评价效果进行观测研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调整、修改和完善。通过指标权重赋分可以看出,在一级指标中课程思政育人成效权重最高且高达0.446,其余5个指标权重排序为课程思政教学组织0.142、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理念0.1264、教师自身素养水平0.117、课程思政教学准备0.0824、课程思政资源开发与利用0.0782。由此可见,评判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实施水平最重要的是育人成效,即学生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发展,学生的思想、态度以及三观最终反映到行为上的变化。此外,较重要是教师如何组织和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全过程,采取恰当合适的方法润物细无声地将思政内容融入学生心田。最后,教师仍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水平和课程思政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在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与教学及评价相结合是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不仅有助于教师及时修正教学赋能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能发挥协同诊断评价的作用。将数据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全过程,使每门课程发挥育人作用,推动了课程思政建设的落实。教师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牢牢抓住了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和课堂的主渠道。合理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使教师反思教与学的过程,检测教与学的成效,通过调控教与学的行为确保课程思政的推进与落实,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调节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几点评价指标的实施建议。第一,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评价的灵活性。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地区的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时各有其方式和特色,在评价实施过程中,评价者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评价时对指标权重可适度提高或降低,并应用验证后进一步优化。第二,评价立足教师的长远发展。鉴于教育的长期性和教学效果滞后性的特点,进行教师评价时应将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相结合,避免因评价带来的功利化现象。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不仅关注教师外显的教学行为,还关注教师隐形的教学付出。好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不仅为改进教学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依据,还应指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融合发展。第三,依托关键技术进行教师评价。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构建教师评价的基底,利用技术获取海量具有实时性和丰富全面的评价数据,建立数据库和智能化教育评价系统以降低评价的难度提高评价的效率。另外,从教师评价主体来看,除了管理者进行评价,还应充分发挥同行评价、学生评价以及教师自评的作用,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