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圳实践

2023-11-13 02:13徐锦霞钱小龙
教育评论 2023年9期
关键词:实验区深圳市高质量

●徐锦霞 陈 慧 钱小龙

一、引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加速了全球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及结构[1],数字技术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数字化社会转型。[2]数字化转型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方向,也是适应时代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3]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必须不断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4]基础教育是人们一生教育的奠基阶段,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状况受数字化时代的冲击更为明显,数字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不可扭转的趋势。整体来看,我国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和实践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如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准备不充分、经验不足等。因此,迫切需要一些领先城市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做出示范。

深圳作为中国的经济特区和改革开放的窗口,在智慧教育的道路上早早迈出了步伐,在2021年入选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作为示范城市,深圳市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优先教育发展战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推进深圳市教育示范区的建设,努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5],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主题、新方向、新任务,深圳市把依托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深圳市在建设智慧教育城市、推动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及为我国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和经验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深圳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思想

在数字化广泛运用的新时代,数字化与教育高质量发展密不可分。《深圳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预计到2025年,实现覆盖到各级各类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基本建成高质量均衡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完善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四个体系”,并普遍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到2035年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城市。《深圳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提到,“十四五”期间重点夯实深圳教育数字底座,打造“鹏教智能体”,加快推进智能升级,实现深圳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湾区、国内、世界的智慧教育示范城市。[6]

深圳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教育转型的主题,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主线,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技术嵌入教育环境作为逻辑起点,以组织机制创新作为逻辑框架,以生态塑造作为终点,最终指向深圳市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数字技术嵌入: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

数字技术的融入能极大地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数字技术融入教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为真正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圳市政府在深圳市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实现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以促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要求:创造一个智慧教育的新环境,将数字技术融入有关教育的方方面面,全面实施数字底座筑基工程,加强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有线光网与 5G 无线网双覆盖的教育专网体系,实现高标准的配置,打造5G全覆盖的智慧课堂,使课堂教学时无网络阻碍,随时能搜索网络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教与学的效率;将数字技术嵌入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创新教育的应用活动,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7],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聚焦智能空间、智能课堂、智能研训、智能评价、资源智能和五育智能“六大典型应用”,打造智能校园环境,构建“数字孪生校园”,重点围绕智慧教室、学科功能室等进行设备升级,实现学习空间向无边界转型,加快教育智能升级,支撑大规模因材施教,以智能化助力个性化,从而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信息化队伍工作机制,有效扭转区校信息中心机构不够健全的局势,改变信息化工作人员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素养不够合理等现状,提升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及能力;以深圳市“双区”建设为抓手,高水平建设深圳市云端学校,建设覆盖课前、课中、课后的智能教学平台,推动个性化学习及教学模式改革,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师工作效能。将数字化技术作为教育转型升级的手段嵌入整个教育的方方面面,以达到深圳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二)组织机制创新: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框架

加强全市智慧教育建设及应用的顶层设计,高标准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有序高质量地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加强规划引导,营造有生机的智慧教育环境,建立由教育局牵头,发展规划、通信、基础教育处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借助数字技术加强各单位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化、协同化组织,统筹推进,实现资源共享、高质量发展。形成专家论证评审的工作机制,规划讨论智慧教育建设以及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建立健全市区校协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智慧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统筹作用,实现政策统筹、项目统筹、进度统筹及数据统筹,建立全套规范科学的机制,规避重复建设而导致资源浪费的现象,加大对智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建立智慧教育战略咨询委员会,提供战略建议,规划智慧校园建设,指挥校园建设标准,促进各校智能教育的个性化建设,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教育体系与各体系的有机衔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同时推进教学形式、方法、环境的全面改革,探索智慧时代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开发推广深圳特色的创新教育课程,全面落实“双减”要求,系统实施智慧教育人才强基工程;加快推进深圳教育治理现代化,推进教育依法行政,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立法权作用,积极推进重大教育问题单项立法,提高依法教育管理能力,使教育制度化、法治化、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进一步推进学校法学教育,全面完善政府教育治理,健全教育监督体制机制,构建智能监测、评估和监管平台。[8]及时改进创新,提升教育发展的水平和效率,形成深圳教育建设示范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典范。

(三)数字生态塑造: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终点

一是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探索“按效付费”、数字版权等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新模式,建立覆盖全市的智慧教育资源体系,创造数字化全方位覆盖的高质量教育生态环境。围绕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的典型场景,提前布局,汇聚资源,着重探索创新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新方法、新机制、新模式,形成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深圳范式”。二是打造“鹏教智能体”,提高深圳教育全要素、全场景、全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智能升级,实现深圳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湾区、国内、世界的智慧教育示范城市。[9]三是打造深圳云端学校,构建跨时空、跨区域等多维和泛在的智能环境,深度完善数字教育资源平台与生态的融合供给体系,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实现由“人找资源”到“资源找人”的转变,智能提供个性化的资源,实现可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高效性学习;建立区域智慧教育生态协调发展共同体,建立政企协同合作工作机制,形成“互学互鉴”的区域分享交流机制,实现各区域以及政企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信息互联互通,以达到教育共享并进的效果;探索建立动态监测和第三方评价机制,实现教育质量监测与教育效果评估的实时化、常态化、数据化,提升讲评效率和质量,及时反馈教育问题,不断改进,提升教育质量;建设“湾区智慧教育协同创新研究院”,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智慧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中心和智慧教育学术高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未来校长联盟、未来教师联盟,推动湾区智慧教育高端智库建设,带动湾区智慧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实现深圳市高质量教育现代化,高水平建成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

三、深圳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际行动

2020年和2021年深圳市先后被确定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以下简称“双区”)。深圳教育信息化“双区”建设不停步,为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圳市举全市之力开展实验建设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大力推进了以云端系列行动为特色的多项市级实验项目,明确了11个区级实验区的实验项目以及100所实验校,进行了机制建设与创新,积极营造出市区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具体实验成果如下。

(一)扎实推进“双区”工作,强化顶层设计及部署

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深圳市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主线。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从战略层面进行系统规划,全面推进数字化进而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2020至2021年是深圳市实验区布局初期。2020年1月,深圳市组织专项小组重点编制实验区实施方案,布局实验规划,经多方征求意见和专家反复研讨论证,形成方案初稿。2020年8月,实验区正式获批后,研究撰写工作计划并报送教育部。2020年11月,深圳受邀在教育部实验区工作启动会上汇报深圳方案,得到教育部领导和各地同行好评,但这仅仅是深圳市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小步。2021年1月,深圳市印发《“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实施方案》,配套出台实验区申报指南;2021年2月19日起,深圳市局局长陈秋明主持召开云端学校筹备会议;2021年2月26日,召开实验区工作启动会和推进会,部署实验区总体工作,邀请典型区域代表分享工作计划;2021年3月12日,召开区级项目专家论证会,邀请教育部专家指导市、区两级实验工作并进行项目管理者培训;2021年5月14日,在实验区召开授牌工作会议,开启了智能时代下探索教育新形态和模式的新征程。2021年6月至8月,开展了实验校遴选评审工作,经过区域初审、市级初审和市级终审,从132所申报学校中遴选100所实验校,深度开展实验工作。同时,以数字化手段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10],以云端学校、先锋教师为代表的市级实验项目也陆续实施。2021年9月1日,云端学校正式揭幕,进入常态化运行,数字技术成为教育的常态,不断提升质量。2021年9月30日,深圳市教育局公布100所实验校名单,实验区建设开启新阶段。

(二)建立机制保质保效,聚焦组织及管理创新

长期以来,市区校协同不够、信息技术部门与教研部门融合不够等问题普遍存在,阻碍区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及优势互补,阻碍各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11]为充分调动各区、校开展实验工作的积极性,使实验区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深圳市在实践中摸索形成并确立“六项机制”。这些机制提升了教育的组织效能,保障了实验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建立行政领导与专家指导“双小组”运行机制,形成了领导有力、组织有方的工作局面。“双小组”高效地推进实验工作落地实施,提升了教育决策和管理水平。

二是建立三级协作共同体(见下图),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制定出台政策文件,规划和部署总体实验工作,推进市级重点实验项目的落地实施。各区围绕实验项目制定工作方案,激活域内学校动能,积极开展实验。各区共同进步,有计划地推进教育数字化进程,使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各步骤落到实处。市级主要做好“四大统筹”,从顶层设计上提升对教育的统筹质量,给各区教育提供大方向的保障。区级实验项目涵盖5大实验方向,分别是课程变革与跨学科融合、教与学模式创新、教育数据采集与应用、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实验采用“1+2”模式系统推进,从课程变革与跨学科融合、教与学模式创新、教育数据采集与应用三大方向中选一个子方向作为具体实验项目,以该实验项目为突破点,联动其他两个方向,并制订整体实验方案,系统推进改革实验。依据顶层规划,各区将教育规划具体化,全方位融入数字技术并进行创新,推动教育创新,提升教育质量。在校级项目实施方面,100所实验校从三个大方向之中选择一个具体实验方向,充分结合区级项目,以自拟课题为突破口,系统化推进改革实验、带动学校整体改革,从整体上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深圳教育实验区三级实验体项目图

三是建立跨部门融合的项目制协同工作机制,组成“大基教”行政运行模式,跨部门融合协调机制提升教育各部门研究效率,加速新型教学模式探索、课题等方面的研究,推动教育研究的发展。市教育局人事处、市教科院和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在教师队伍建设领域强化专业协作,加快数字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12]在课题管理方面,市教科院将实验区专项课题纳入市教育规划年度课题,面向全市公开征集;在案例方面,市教科院在全市征集有关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在技术支撑方面,深圳教育云规划“深圳教育云资源平台”,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联合教科院共同完成课例规划、录制、修改和上线工作,从整体提升教育云资源的质量。各区、校围绕实验区总体框架与实验项目,实现“一实验任务、一课题驱动、一成果推广”。深圳市健全成果有效固化、经验及时转化的示范机制,激活技术动能,引领推动跨区跨校交流、成果展示和推广应用,迭代更新保障实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加速教育成功的经验分享,形成相互借鉴的局面。

四是建立动态激励市区分担的经费奖补和保障机制,为各区建设提供保障和补贴,提高各区各类主体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市、区两级围绕实验区建设内容,安排实验区建设专项工作经费,给予遴选出的实验校经费及奖补(经费主要用于与实验任务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学科建设、教师培训等项目),还为云端学校入驻校专门配备了专项经费。目前,深圳市级年度投入实验区的预算经费已超过1亿元,为实现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基本经费保障。

五是建立过程评价与专项督导机制,从过程开始评价并督导,及时反馈并解决问题,提升教育质量。深圳市邀请首都师范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及全国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建实验区项目支持与服务专家团队,提升教育数字化转型项目实施的专业化水平。其中,与首都师范大学合作2021年实验校管理服务项目,联合编制《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对各区实验区和实验校专家指导和考核评价的实施意见(试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深圳市教育局关于推进实验校工作室建设及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对区一级和校一级实验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深圳市根据对实验质量的反馈,采取综合改进措施,并根据实验校的具体情况完成典型案例汇编和成果汇总,实现教育高质量成果聚集。深圳市还与将实验区建设纳入专项督导范围,切实推动实验区建设工作。

六是建立健全创新型、复合型教师人才培养机制。教师队伍建设是新型教学模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教师数字能力及教师高质量发展对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3]。深圳教改实验区瞄准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在以往人才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完成《教学融合变革的信息化人才分层分类培养认证体系》。深圳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创建信息化专家工作室,培育大批高质量新型教师,为数字化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目前,已经拟定信息化人才分层分类认定标准和培养目标,启动“适应新型教与学模式的先锋教师”培训。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与深圳市教科院联手编制《深圳市教育局关于智能时代适应新型教与学模式变革推动教师转型发展行动方案》。

(三)聚合市区校实验体,塑造新数字生态环境

首先,建立市级统筹项。一是建设深圳市云端学校,形成“1+N”学校共同体,创新教学、学习及教研模式,从教学和学习两个大方向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转型,有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二是启动先锋教师计划,从培养高质量教师入手,通过先锋班培育新型学科教师,使教师能够适应新型教学模式变革、具有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和较高融合技术能力,建立健全信息化人才梯队培养体系,为课堂教师高质量教育提供人才保障。三是征集云端精品课例。深圳教育云资源平台实现了省区的直接对接,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空间的就近接入,使用师生人数超过250万人,提供3.3万节优质课例视频资源、4.5万册电子教材以及配套资源包,为深圳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学习资源保障。四是建立全覆盖、全学段的教学资源包。2020-2022年,先后建设了涵盖了各年段学科在线教学资源包,目前仍然在开发教学资源供每节新授课使用,为教师进行高质量教学提供教学资源保障。深圳对数字资源进行创新,升级了数字资源生态环境。

其次,各区基于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方向,综合设计实验项目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区工作带动区域信息化教学水平整体提升。福田区人工智能个性化互助性教与学模式,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数字化转型;罗湖区新型教育云平台支持的数字化“思乐课堂”,将传统课堂进行了数字化转型;南山区智能时代教与学方式变革的实践探索,促进了教学方式的数字化进程;盐田区融合信息技术的跨学科学习区域实践模式构建,更新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学习效果;宝安区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区域教育治理体系建构的探索,在教育治理体系上进行了数字化转型;龙岗区数字化生态视域下师生成长模式的实践研究,创新了师生模式。各区各呈特色,都为深圳市数字化转型阶段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最后,学校按照“主题+自选”模式在区统筹下开展主题实验,也可在三个方向之中选择,结合自身基础优势开展实验。实现教育公平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深圳市遴选实验校考虑促进教育优质均衡,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力求做到实验方向和实验项目全覆盖,涵盖3个大方向和18个子方向,做到学校分布优质均衡,并且涵盖了各学段。深圳全面落实了实验区工作,通过实验校引领教学模式变革,探索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和标准机制,发挥示范作用,形成“深圳范式”。

(四)数字技术嵌入全局,市区校三级全面开花

首先,形成了市区校一体化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一是行政、教研和信息化部门横向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相互合作,提升效率[14]。二是市级统筹、区级保障、校级实践纵向整体推进,层层递进,根据任务要求和课题要求开展工作。

其次,在探索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崭新突破。一是以市区统筹协同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从市级层面根据各区实际情况规划统筹建设任务,组织分享优秀经验,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教育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缩小各区域、校际教育发展差距,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二是以“云端行动”解决教学模式陈旧问题,筹建市云端学校,建设在线教学资源包,丰富教育云资源,探索“互联网+”的教育新形态,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教育。云端学校创设常态化、全学科、多主讲和“直播互动+智能辅助”的教学模式,创建跨校、多师协同、最优助学、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模式,构建新型教研模式,有力推进了高质量教学、学习。此外,云资源完善了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开发了4382个在线教学资源包,涵盖各年级的各学科,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三是以机制创新解决教研与信息化脱节情况。一直以来,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着教研系统与信息化业务部门工作缺乏统筹融合的状况,从市级层面加强教科院与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的合作互动,形成教科院教学研究实践、信息中心技术与环境支持的分工协作模式,保障信息化应用目标与教学改革目标的一致性,为各区、校提供工作模式参考。下沉到学校时,要求各校配备信息化工作中层管理人员,与教学管理部门协同开展工作。

最后,实验区工作推进取得良好反响,形成工作正反馈,检测实验效果显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针对不同区域的评价也不完全相同。[15]罗湖区探索数字化“思乐课堂”在罗湖15所学校中率先试点数字化“思乐课堂”,以高质量课堂撬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教师报》将罗湖区数字化“思乐课堂”评为“2020年课堂改革十大样本”。福田区将打造“AI赋能教育发展示范区”作为立足点,开展智慧教育城区建设,探索区域教育数字发展新模式,全覆盖智能校园建设,打造领先水平的AI赋能教育示范校,基本建成智能化、国际水准的教育体系,开创智能高效教育新局面。龙华区推进“积极教育+人工智能”理念下区域教改实践模式构建,启动“少年强基”计划,开设龙华少年科学院;开设名师课堂来开阔孩子们的视野,转变教师角色定位[16];提供沉浸式科技体验,给学生带来了一场科普盛宴;提供了公益的科技展教与体验活动,从学生角度推动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

深圳以“双区”建设为契机,夯实信息化工作“六大机制”,打造市域统筹区校协同一体化发展的深圳样板。在整市推进进程中,取得融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与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建设性成果,形成了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新范式[17],培育了一支适应智慧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建立了一套融合教育教学改革、可持续运行的体制机制、标准和规范保障信息技术,为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教学改革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四、深圳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经验总结

深圳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为深圳市以外的地区提供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为此,对深圳市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经验,重点从顶层设计、组织管理、生态塑造、数字技术四方面进行总结。

(一)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全面、复杂的工作,既需要政策法规的支持,也需要学校自身的转型规划,两者缺一不可。从宏观层面来看,深圳市根据当前局势和教育发展主题为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制定了专门的政策法规,如《深圳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深圳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政策,为深圳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及战略发展规划。同时,鼓励各主体积极参与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标准和制度建设,召开了多次专家论证会议,通过多种渠道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为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保障和协同支持。从微观层面看,深圳市各区各校各部门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数字化转型,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阶段性发展规划、质量保证体系等。如,深圳市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在实验区建设中制定了更科学的规划,在实践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二)创新组织管理,提升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决策效率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基础教育管理团队的管理思维和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管理团队对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能力的掌握,有助于实现组织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深圳市为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建立了行政领导与专家指导“双小组”运行机制,建立了市区校三级协作共同体,建立了跨部门融合的项目制协同工作机制,建立了动态激励市区分担的经费奖补和保障机制,建立了过程评价与专项督导机制,建立健全了创新型复合型教师人才培养机制。此外,创建了以数字技术驱动为核心的组织模式,快速、精准地获取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海量资料,提高了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总之,其管理模式融入了数字技术,进行了创新,由传统的“经验决策”转变为“数据决策”,加强各参与主体和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协作,构建了协同决策模式,进而提升了决策质量,优化了资源配置。

(三)重塑教育生态,建立协同共享的数字教育生态环境

数字技术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应致力于从简单移植技术的原生态向以技术为驱动、人机协同的创新开放的新生态转变。深圳市在构建数字生态方面建立了市级统筹、区校协同的发展模式,构建了鹏教智能体,建设了深圳市云端学校,启动了先锋教师计划,建设了全覆盖、全学段的教学资源包,形成了多元化、多学科、多平台的学习模式,丰富了数字化学习内容,满足了更多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18]此外,打通了各市区校之间的壁垒,建立资源平台,形成了资源共建共享的局面,创设协同共享且高质量的生态环境。[19]共享共促的环境架起了各主体之间的桥梁,推动了深圳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各区基于实际需求和基础条件,选择了合适的实验方向,综合设计了实验项目开始实验,通过实验区工作带动了区域信息化教学水平整体提升。在校级层面,学校按照主题+自选模式,在区统筹下根据学校特色选择不同的实验,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四)嵌入数字技术,提升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技术水平

只有在教育的各个进程中均融入数字技术,即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基础设施、学校以及学校中的各要素都嵌入数字技术,才能真正实现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深圳市通过嵌入数字技术形成了市区校一体化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在探索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了崭新突破。一是以市区统筹协同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公平,确保了贫困地区的学生也能公平地受教育。二是以“云端行动”解决教学模式陈旧的问题,建设市云端学校,丰富教育云资源,探索“互联网+”的教育新形态,探索了新型教学模式,有力推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动着教师数字能力提升[20],这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21]。三是以机制创新解决教研与信息化脱节的问题,从市级层面加强教科院与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的合作互动,为各区、校提供工作模式参考,提升工作效率。

五、结语

面对“数字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不可避免、不可逆转的趋势,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必须着力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但是,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地将教育与数字技术相加,而是将数字技术嵌入基础教育的方方面面,以数字化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跟紧时代的步伐,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要求,其实际行动启示我们进行数字化转型提高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战略规划,整个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必须创新组织管理以提升教育工作决策效率。深圳市数字化教育改革和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我国其他地区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性作用,也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深圳市无论是顶层设计、基础设施资源还是人力技术提升的规划和改革各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效果,却忽略了对数字技术本身的不断迭代更新的要求。只有数字技术本身不断进行更新,才能更好地推动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因此,助力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还须要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实现数字技术不断迭代更新。

猜你喜欢
实验区深圳市高质量
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2016年国家文创实验区规上文化产业收入近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