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路径
——以国产大型文化类综艺为例

2023-11-13 00:53:47高雪欣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6期
关键词:符码传统文化

高雪欣

(作者单位:河北传媒学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是时下众多媒介传播的灵感来源,同时中华文化也借助现代传播得到发展。在当下数字技术兴起并得到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应如何在多国文化输出的环境中,进行自身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应如何吸引更多受众,使其产生情感共鸣?应如何与数字技术相融合使传统文化“活化”,并得到有效传播?本文基于这些问题进行探析。

1 文化觉醒:宏大国家叙事下的“软创新”

中国对于本民族文化给予了诸多可视的仪式感,如春节时期放鞭炮、写春联、张灯结彩迎新年,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编手环等传统习俗,为民众生活增添了许多节日气氛。在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的背景下,文化自觉以经济为助推力,在公众的日常生活中逐渐体现出来。在互联网不断普及、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文化的演绎与诠释引起国人共鸣的同时,也向全世界不断展现着新的中国形象。

1.1 文化“活化”:故事化演绎共同体意识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认为,民族就是用语言而非血缘构想出来的,而且人们可以被“请进”想象的共同体中[1]。受众因跨时空、传播碎片化而对传统文化产生陌生感、距离感。在当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文化类综艺节目重获在场感,将传统文化符码进行生动“活化”,激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满足观众的潜在需求。意大利符号学家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将影像符码分为包括感知符码、情感符码、图示符码、传输符码、认识符码等在内的十种类型。为使文化“活”起来,中国传统文化将文化符码进行多种形式的转译,引发受众强烈的情感共鸣。例如,文化益智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运用现代化手法,通过赏析诗词、比拼诗词、分享诗词、感受诗词,从诗词中体会古人的情怀与智慧,将国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以图示与情感符码的方式进行转译,呈现了文化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形象及拥有浪漫与智慧的泱泱华夏形象。文化类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将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编码为多个横跨神州的民族故事,如盐碱地上“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的故事、黄土地上平凡少年孙少平逐梦而行的故事、林海雪原中孤胆英雄杨子荣有勇有谋、智斗悍匪的故事……节目在宏观的社会图景与微观的个人命运的相互映衬中,让国家的沧桑巨变与个人人生波澜壮阔的经历进行互动,以小见大,并将代表着地下党员默默奋战的电报打字机、表现乡村教师选择与坚守的凤凰琴等象征性符号融入故事中,让家国情怀变得具体而细致入微,在强化视觉冲击力的同时,更增强了观众内心的崇敬感和使命感。

1.2 文化再现:历史讲述与现代表达

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认为,艺术史已相当明确地表明,艺术形式可根据其风格而确定其时期,因为每种形式只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才有可能,并且它还揭示出那个时代的特征[2]。中华文明经久不衰,未曾中断,其中包含着深厚的历史探索价值与民族精神,每个时期的文化都有其鲜明独特的时代特征。而在面对不同年龄段与不同社会阶层的受众时,“历史讲述”如何冲破时空限制,进行灵动鲜活的“现代表达”,是当下文化传播需要攻破的壁垒。近年来,诸多文化类综艺节目制作人员打破了时空限制,制作出了许多优良精美的节目。《国家宝藏》以展现“文物、文化、文脉”为主,推出了众多精彩频出、以“内容为王”的节目内容,而文化传播语境则以视听影像为主要形态,将视听修辞进行重置,细致的舞台布景,加上优秀演员的精彩演绎,再现了国宝的“前世”,让观众具体了解了文物宝藏,从而拉近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由王凯演绎的“各种釉彩大瓶”的前世传奇中,节目通过让乾隆与王羲之、黄公望、雍正进行一场时空对话,将乾隆“农家乐审美”与“文物弹幕机”的时兴网络话题完美融入节目中。撒贝宁在“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前世传奇中扮演一名叫“喜”的基层法官,他以罚抄竹简为赌注,和手下官员玩起了智力问答。节目再现了当时官员之间问答、抢答的情景,通过各种充满趣味的形式,生动展现了秦法中关于官员职守、见义勇为等的规定。《国家宝藏》不因嫁接流行元素而流于简单的娱乐狂欢,而是成功驾驭了新兴的表达手段,传达出了厚重的传统文化主题,实现了调性突破,将历史的厚重感与表达的年轻化进行完美平衡,使文化再现,完成了“历史讲述”。在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方面,节目安排国宝守护人到藏宝所在地,切实学习国宝背后的历史,或将与藏宝相关的专家请至现场进行讲解,由此探寻国宝的“今生”。在讲述《千里江山图》的今生故事时,节目请来了国画颜料非遗传承人仇庆年先生,现场演示国画矿物颜料的制作过程,为观众解开了《千里江山图》色彩璀璨的谜团。在讲述历史时,节目呈现了“匠心”的深层内涵,传达出传世艺术瑰宝不仅是一位艺术创作者的才华凝聚,更是整个时代工艺技巧与匠心匠魂的凝结。《国家宝藏》在历史现实的文化交汇中,使文化再现、重塑经典,践行了让“国宝活起来”的节目宗旨。

2 文化传播:视听结合凸显传统文化表征

在传统传播形式下,文化多采取口口相传的形式激起大众的记忆与强化大众的认同。在当下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数字技术具有强大的变革力和引导力,在传统文化的表达中融入现代科技,能够使得传统文化具有新的表现形式,可突出表现其沉浸式的传播特征。

2.1 数字技术的沉浸式传播

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于20 世纪60 年代提出了“心流”的概念,并且对此进行了更为系统的、广泛的研究,他认为“心流”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研究者们以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研究为基础,进一步对沉浸感的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沉浸感产生的相关模型。中国传统文化借助数字技术进行沉浸式传播尤为重要,其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两种突出形式:其一,“技术+传媒平台”。央视总台文化节目《诗画中国》是新潮创意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典型之秀,利用“技术+传媒”,布设沉浸式裸眼3D、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 XR)、计算机动画(Computer Graphics, CG)、全息影像等科技手段,将诗画、舞剧、歌舞等曲艺元素形态跨界融合,打造诗与画的奇幻之旅。以沉浸式的艺术展现手段,营造多维度的视觉空间。通过技术场景的构建,搭配现代电影级别摄影画面,凸显文化魅力与艺术感染力,使得观众在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时,切实理解了诗词与绘画中的思想内涵,感悟到了诗词中的美物美景,实现了在视觉与听觉世界的自由漫步,感受到了属于东方的艺术魅力。其二,“技术+传播内容”。《故事里的中国》以经典文艺作品为线索贯穿节目始终,将原有表达方式升级为“戏剧+影视+文化访谈”三位一体、强强联合的呈现模式,巧借故事发声,展现出经典片段汇聚而成的历史图景。这部文艺类综艺节目把握了融媒体时代的立体化传播特征,借助多种媒体,不仅延续了“戏剧+影视+综艺”的综合表达方式,并以“双时空+双舞台”的创新突破,讲述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传承性、传播性的人物关系和时代故事。

2.2 数字技术的动态化传播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曾提出:“媒介即讯息。”[3]他认为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或其他活动。因此,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带来了社会变革、开创了可能性,并在这个时代具有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更加凸显了传统文化以数字技术为载体,为观众提供文化认知,而后又促进技术发展,催生新媒介产生的相互性。将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相结合,运用场景与造型凸显出文化的生动性、鲜活性,通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技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技术,让观众在体验中将文化铭记于心。《典籍里的中国》作为文艺类综艺节目,以中华悠久、丰富的典籍资源为素材来源,通过古今对话的形式,依托360 度全景式舞台与三个舞台侧幕的270 度环幕投影舞台展现典籍故事,让伏生护书、牧野之战、大禹治水等在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历史,跨越时空维度,共同上演。其中,伏生护书的故事是整部戏的灵魂,舞台以书为主要设计元素进行艺术化加工,生动还原了伏生的人生。伏生的书架暗藏机关,随着书架被徐徐拉开,香烟缭绕之中,汉朝读书讲学的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经过精巧的造型与舞台设计,典籍故事以生动鲜活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为观众带来了丰富的感官体验。《典籍里的中国》以跨越时空的形式营造出“古今故事讲述场”,将历史场景与现实空间进行交汇融合,通过顺滑自然的舞台转换,营造出沉浸式的场景,加深了人们对民族历史的集体记忆。

3 文化感召:“Z 世代”的吸引力法则

“Z世代”是在1995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的统称,代表着当今社会的新生一代、未来一代。文化具有感召力,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催生出众多文化产业形态。传统文化传播的同质化、碎片化是当下人们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增加文化传播的宽度与广度,也成为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3.1 “破圈”赋能,增强文化自信

《2020 Z 世代洞察报告》显示,在微博、微信、知乎等社交媒体的发展陪伴下,“Z 世代”获取信息的速度极快、信息维度极度广泛,这导致他们的注意力具有短暂而跳跃的特点。由此证明,各大媒体将“Z 世代”作为重要受众基础,在内容创作时也将其作为重要考虑群体,争夺其注意力。因此,传统节目成功“破圈”的关键因素在于“Z 世代”群体。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指出,兴趣带来的情感引发了亚文化群体的聚合,情感是群体认同的核心。可以说,掌握“Z 世代”的吸引力法则显得尤为重要。吸引力法则正是将人们自身所关注的内容,吸引进人们的生活之中[4],任何个体给予能量和关注的事物都将会来到个体身边。要想获取“Z 世代”对文化的注意力,方法是使其成员加深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以群体输出与反馈互动为主要途径,提高群体认同度与圈层归属感,使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可持续的圈层文化绵延赓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需吸引年轻一代的注意力,深度打造吸引力闭环,策划年轻人喜爱的互动项目,以引发年轻人的情感共鸣,增强年轻人的文化自信。“Z 世代”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原住民”,是数字时代的消费者和内容的制造者。“Z世代”具有内容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重身份,传媒的叙事风格和话语形态也因“Z 世代”群体的加入悄然发生改变。同时,融媒体与跨媒介叙事也在发生改变。国内综艺发展的突破和创新不能仅依靠长期的模仿、借鉴,其需要借助传统文化“走出去”,来打破现实困境与圈层界限,标记属于我国符号的文化印记。尽管当前文化类综艺节目表现亮眼,收获了大众好评,但是部分节目背后依旧缺少创新理念的支持。传统文化精神的弘扬与传承,不仅需要深刻理解文字、图像历史文化的表象,更需要人们理解其背后埋藏的精神内涵与时代特征。由央视制作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文艺类综艺节目,一经播出就成为“现象级”节目,获得了众多观众的关注,这是因为在文化多样的当下,此类节目形成了回归文化的优良风气,挖掘出了属于本民族的印记与特点。部分节目还利用数字技术生动演绎出故事情节与历史人物,通过准确传达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文化价值,切实提高文化凝聚力与感召力,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

3.2 仪式互动,构建跨界体系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认为,情感是形成互动仪式的核心要素[5]。罗杰斯曾提出辐合模式,由参与信息交流的双方共享信息、沟通并重构内容意义,使得双方实现认同。他认为内容的互动流通是一种循环过程,由于历史具有跨时空和碎片化的性质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实现有效传播,需要打破圈层禁锢,构建跨界体系,依托“共同话题”与“零距离沟通”,将深挖后的文化内涵进行对外输出。青年群体作为学习能力强、接收信息快的受众,社会需要对其进行审美培养与积极的文化引导,以数字化产品为传播路径,使青年群众在接收文化后,主动自觉成为“文化传承者”。《国家宝藏》节目在寻找“国宝守护人”时,不仅选择了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实力派演员,而且挑选了一批青年演员群体,使得节目拉近了与年轻受众之间的时空距离。节目在满足了受众的文化需求后,不断引导青年群体自觉参与到文化传播队伍中,强化其民族文化认同,增强了其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例如,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以歌和诗”,在注重节目现代化表达的同时,邀请众多青年歌手进行演唱,讲述文化知识,阐述人文价值,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精神内涵,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节目受到了众多青年观众的关注和好评,构建了“古人诗,今人歌”的“跨时代+跨界”文化传承。

4 结语

当下,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是保护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有效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依托数字技术与视听音画相结合,使文化生动鲜活地呈现在受众面前,将其背后所隐藏的精神含义与形象表征以具象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并通过交互式沉浸化体验打破时间、空间壁垒,唤起国人的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觉,在世界舞台上搭建起中国厚重历史形象与数字科技形象,实现文化的跨时空交流与碰撞。

猜你喜欢
符码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的电影符码解读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向真而死——论《菲德拉的爱》的消费符码与悲剧情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符码的游戏艺术
现代装饰(2019年9期)2019-10-12 08:47:48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谁远谁近?
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的群体记忆与精神符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