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莹
“和而不同”一向被认为是儒家传统思想的经典理念,事实上,在道家思想中也蕴含着相通的观点,可以说“和而不同”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积累的民族智慧和价值取向,对民族性格、当代社会文化以及民族与国家之间多个层面都有深远的影响和深刻的意义。
“和而不同”,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追求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丧失独立的见解而苟同于对方,而小人则相反,他们沆瀣一气,往往曲意迎合对方心理、附和对方言论,看似同心同德,实则各怀鬼胎,所谓“面和心不和”。这里强调了在人际关系领域中“和”与“同”的区别。
事实上,“和同之辩”早在西周时期就被提出了。《国语·郑语》记载,周幽王的太史在与郑桓公议论时局时断言:“(周)殆于必弊者也。”他的理由是:大千世界理应是丰富多彩的,正如“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无论是声音还是色彩抑或是味道,万事万物都需要丰富多彩。“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不同事物在和谐共存的基础上能繁衍世间万物,如果所有事物都整齐划一,那么世界发展则难以为继。而周幽王在治理国家的时候,采取的是“去和而取同”的错误原则,抛弃光明磊落、直言进谏之人,而亲近与自己苟同、进谗言的阴险小人。“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历史证明,周幽王的专制统治果然葬送了西周。
在周幽王的专制统治覆灭200 多年后,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婴系统地阐述了“和”与“同”的差异。他认为,“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用厨师做羹类比,需要用各色原料,佐以各种味道,使不同成分互相配合恰到好处,这样做出的羹才能可口,这就是“和”;音乐也是如此,“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反之,“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如果羹只有水,音乐只有一个声音,那么谁能喝得下去、听得下去?因为这是“同”。
由此可见,“和同之辩”的思想来源于古人朴素的生活经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晏婴的论述中包含了相辅相成的辩证思想,体现了古代先贤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观察总结、哲学思辨以及价值取向。
到了儒家那里,孔子所要求的“君子和而不同”,把“和而不同”与人格品质联系起来,作为儒家理想人格的一个评价标准。
在传统儒家思想中,“和”是非常高的境界。
1.“和”是天道的最高境界
“和”的范畴在《周易》中是这样表述的:“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意思是,天道在不断的改变运化中,这样万物能够各自保持自己的本性和命运,常存常和,这样才有利于万物实现正道。天道变化以保持宇宙万物动态平衡,这就是宇宙的“和”、终极的“和”,被称为“太和”。
2.“和”是人道的最高境界
《论语·学而》记载,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强调推行和应用礼节,要以和谐作为最高准则。但是有子下文又说道:“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其中的“知和而和”就是为和而和,是一种无原则的“和”,小人之和。如果丧失原则,超出正常的尺度,一味调和,一团和气,那么就是孔子口中的“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也就是那些貌似忠厚谨慎、实则欺世盗名的伪善者。
3.“和”是个人修养的标准
《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树达先生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论语疏证》)指的是,情感的表达要合乎礼节规范,要恰到好处,这就是“和”。
如果说“和”是目标,那么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就不得不谈到儒家对尺度的把握,也就是儒家的中庸思想。
今天一提到“中庸”很多人会联想到折中主义、明哲保身,这其实是对儒家中庸思想的曲解,正如刚才谈到的“乡愿”,这种无原则的好好先生正是儒家最反感的。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庸”呢?
1.含义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释是“用中”。《礼记·中庸》记载了孔子对舜的赞叹:“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说的是:舜之所以为舜,是因为他兼听则明,综合考察不同方面的意见,权宜衡量后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因此,所谓“中庸之道”,概言之,就是:坚守中正,不偏不倚,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论语》中著名的“过犹不及”的故事也是如此。《论语·先进》记载,孔子评价他的两个弟子师和商:“师也过,商也不及”,在普通人看来过头的总比不及的要好些,但是孔子的回答是:“过犹不及。”可见,在孔子看来,“过”和“不及”都没有达到“中”的恰到好处,本质上是一样的。
而“中庸”的恰到好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关键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最恰当的。《孟子·尽心上》中说:“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就是只知一味所谓“执中”,却不知变通,这样的做法和“执一”,也就是执着于一端,本质是一样的。“执中无权”的“权”的衡量的意思,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根据不同的重量,通过秤砣的移动来达到新的平衡——这就是“权衡”。所以“中庸”的“中”,绝不是物理意义上的中点,而是情理意义上的平衡点、和谐点,需要因事而变、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2.表现
中庸的思想作为一种方法论、世界观,在儒家思想的各个方面都有体现。
比如,儒家“仁”的思想。儒家倡导“仁爱”,是建立在宗法伦理基础上的,要求根据亲疏远近之分推己及人,“老吾老”和“幼吾幼”是“及人之老”“及人之幼”的前提,被概括为“爱有差等”,与墨家宣扬的无差别的“兼爱”有着本质区别。
再如,儒家重“礼”,但并非越隆重越好。《论语·八佾》记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在当今看来不过是舞者人数的多少,却激起了孔子极大的愤怒。原因是,按周礼规定,八佾是天子的礼仪,而季氏不过是卿大夫,这种僭越行为,孔子认为超越了底线。因此,儒家注重的礼节,绝不是用来阿谀谄媚的工具,而是维护社会秩序的规范,所以同样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儒家中庸思想在为人处世方面的表现,则可以概括为“和而不同”。“不同”,就是中庸之道的中正,就是坚持原则、坚守正道,而“和”则代表中庸之道的权衡,指的是交往策略中的圆融灵活以及沟通效果的和谐友善。
坚持“中庸”需要智慧,要比不负责任地附和或者哗众取宠地走极端难得多;也需要勇气,正如《荀子·性恶》篇中所说:“天下有中,敢直其身”,这正是儒家所标举的“和而不同”的君子节操,是强调在坚持原则性的前提下,恰到好处地处理人际交往关系,从而达到和谐的境界。
《老子》主张宇宙万物都源于一个玄妙而神秘的母体——“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产生一种原初混沌的元气,再从元气中生发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结合而形成和气,和气衍生出千差万别的事物。
1.老子哲学:矛盾的对立与统一
道家认为,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大量矛盾:阴阳、前后、高下、刚柔、祸福等,而事物矛盾或者说万事万物的不同是普遍存在、客观存在的。
不仅如此,《老子》还论述了矛盾的辩证统一性:首先,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对立面是相互转化的,而这正是“道”的运行规律:“反者,道之动。”比如:“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再如,“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2.庄子寓言:万物不齐与以道齐物
在道家的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庄子那里,这抽象的哲学道理变得可感可知。《骈拇》篇中说到,万事万物生来是千差万别的,正如“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所以千万不要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万物。
但是万事万物归根到底是“道”的表现形式,所以《庄子·齐物论》系统阐述了万物一齐的思想,认为不同的表现形式是相通的、可以互相转化的。《秋水》篇中形象地比喻为:“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事物如此,思想也是如此。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正如《秋水》中的寓言故事,一开始河伯因为自己水量丰沛而骄傲自满,并且“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直到顺流而下,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于是才改变自满自得的神情,并且庆幸自己扩大了视野,要不然真是“贻笑大方”。而作为反面典型,作者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正因为如此,从道家的观点来看,“和而不同”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不同”是普遍存在、客观存在的,因为矛盾是相互联系又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所以根本不需要徒劳无功地去避免与他人产生不同观点,要承认每个人来自不同的背景、站在不同的视角,自然会产生不同的观点。
其次,之所以可以“和”,是因为万事万物都本源于“道”,并且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所以,理解他人、达到“和”,是完全有可能的。
最后,理解他人、达到“和”,该如何做?如何避免执着于自己的偏见而不自知?如何免于井底之蛙的悲哀?那就是主动促成矛盾的转化,超越局限,从偏见和私欲中跳脱出来,走向通达。
综上所述,儒家“和而不同”思想,基于中庸之道这一方法论、世界观,更强调在坚持原则性的前提下,恰到好处地处理人际交往关系,从而达到和谐的境界;而道家则基于辩证观点,更侧重于承认差异性,从而主动超越局限,达到人与人的理解沟通。
儒道两家的解读虽各有侧重,但是他们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一方面是一种刚健守正的固本精神,坚持内心的准则,有独立的见解,不盲目附和;另一方面是兼容并包的宽容品格,努力理解他人,不将自己的主张强加于人。
“和而不同”思想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说:“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我们民族的理想正在于此,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也正基于此。”
首先,在民族性格方面,“和而不同”的思想,影响了我们中国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内方外圆、外柔内刚,不走极端,保持平衡,也使中华民族形成了稳健笃实的民族性格。
其次,在社会文化方面,在文化多元、观点各异的当今世界,“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助于形成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推动社会文化充满色彩、富有创造力。
最后,在民族间、国家间交往方面,“和而不同”的观点认为,不同民族和国家通过平等对话取得认同。这种认同,不是同化,不以某一种文化的消亡为代价,而是通过寻找文化相通的触角,达到文化互鉴、推动发展。